(临湘市人民医院内一科 湖南临湘 414300)
摘要:目的 分析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最近3年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死亡率、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死亡率2%低于对照组的34%,p<0.05;组间心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8%优于对照组的76%,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实施循证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关键词: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循证护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complicat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randomly 100 case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heart failur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3 year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nursing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mortality,symptoms improved time and satisfaction. Results:the mortality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34%,p<0.05;the cardiac recovery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p<0.05;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8%,which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by 76%,p<0.05. 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heart failure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reduce mortality,improve satisfaction,and worth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Key words]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evidence-based nursing;effect;
临床常见病中,心肌梗死为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据统计显示心肌梗死具有极高的死亡率,而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治疗则是预防出现心力衰竭的重要举措。目前已有不少临床研究报道指出,为了保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接受对症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实施询证护理[1]。如果患者合并心力衰竭时更加危险,致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循证护理通过使用医学领域中的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最大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护理效果明显。笔者对50例实施循证护理的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29例(58.00%),女21例(42.00%);年龄38-84岁,平均年龄(60.27±2.05)岁;病程1-30d,平均病程(11.09±1.26)d。观察组50例,男28例(56.00%),女22例(44.00%);年龄37-85岁,平均年龄(60.48±2.13)岁;病程2-30d,平均病程(11.14±1.38)d。组间一般资料作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指导以及出院指导等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具体如下:(1)构建循证小组。医院应选取护士长以及护士建立循证护理小组,给小组成员提供护理技术及知识培训机会,从而增强病房的护理水平。(2)提出循证问题。循证护理小组应该从知网、万方等数据资料库搜索有关文献,并且结合临床诊断,对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后果(比如死亡、致残等)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制定个性化护理对策。(3)护理干预。第一,护士应该加大患者病情监测力度,特别是患者入院后的1d内,对患者的意识、呼吸、血压、脉搏以及心率等进行监测,如果出现异常现象后应马上告知责任医生进行处理。第二,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因为患者被病情刺激,再加上害怕无法痊愈或者死亡等原因较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患者的消极情绪(比如抑郁、急躁等)更加严重,甚至产生排斥心理,不配合临床工作人员开展工作[2]。为此,护士需要客观地将患者病情及有关治疗情况告知患者,按照患者性格特点、病情及文化程度等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与患者沟通,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采取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并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小组成员还应该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让家属呵护、关心患者,使患者树立勇气,积极配合临床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第三,加大患者的日常起居护理力度。护士应该加大患者的日常生活(比如起居、进食以及排便等)护理力度,嘱托患者多休息,尽力预防用力,避免心力衰竭恶化。同时护士还需要叮嘱患者平常饮食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且多进食低盐、低糖及低脂肪类食物,排便时不可过度用力,坚持少食多餐原则。第四,加强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护士需要帮助患者家属加深对病情以及治疗的认识,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3]。
1.3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满意度,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应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
观察组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对照组17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34%;组间死亡率对比,p<0.05;组间心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p<0.05,具体可见表1。
3.讨论
心肌梗死为临床常见危急病症之一,致残率及死亡率均极高,需要临床应用有效的治疗措施及护理干预措施。传统护理模式具备较高的机械性以及被动性,护士在护理时仅仅根据医生嘱托指导患者用药或者给予患者药物注射,护理时并不能正确掌握患者的主动诉说,很难给予患者对症护理干预[4]。循证护理则是最近几年临床常用的新型护理模式之一,该模式的护理方法主要以众多实际案例为基础的前提下根据患者自身特征进行护理,将满足患者对高质量护理要求作为目标,并且还有机结合法学理念中的“证据”,要求各项护理措施均是证实有效的措施,从而增强护理质量,降低医疗资源浪费,同时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5]。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2%,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34%,p<0.05;组间心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98%,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76%,p<0.05。该结果充分说明了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实施循证护理,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改善作用,并且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值得各级医院的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瑞芸,谢金平,卢进杰等.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19(14):2237-2238.
[2]莫薇.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0):155-156.
[3]尹红英.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2(29):1911-1913.
[4]冯红梅.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5,18(10):1243-1244.
[5]邓小琴.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2(16):1187-1188.
论文作者:陈五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死亡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时间论文; 护士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