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面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崔立改

论全面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崔立改

天津滨海中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270

摘要: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诞生于在20世纪60年代,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管理科学,全面质量管理能够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决定着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而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管理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不但能够促进建筑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建筑使用性能。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控制

1建筑工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工程质量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这样可以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降低施工成本,打造施工企业的品牌。(1)在建筑工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属于全面、全程、全员性的质量管理,这样就可以将工程设计和施工、工程管理和验收等各个层面的相关工作及人员都纳入到管理体系中。因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全员参与的重要特征,因而能够使工程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参与到质量管理当中,进而能使质量管理更具合力,使质量管理成效大幅度提升。(2)对建筑工程建设来说,由于建筑工程投资较大,因而降低施工成本和管理成本已成为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工程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能够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质量的全面性,确保在每个工序和环节、每个部位都有良好的质量基础。这样就可以避免返工和整改,从而降低施工成本,不然就会增加施工成本,严重的质量事故还会对工程建设造成影响。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抓好建筑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就不会增加施工成本,进而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特别是从“价值链”的管理角度来说,抓好全面质量管理就会提升工程效益和降低不可预见成本。(3)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长,建筑工程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建筑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对建筑工程建设来说,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线,只有抓好建筑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才能进一步提升施工企业在使建筑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而形成施工企业的品牌优势。这会在建筑市场中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施工企业不需要做广告宣传就会吸引到业主方(建设单位),特别是在竞标过程中,能够使自身的优势更加显著。(4)工程施工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就需建立系列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实现现代化的管理目标。

2我国建筑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相关责任没有落实到位

一些建筑企业缺乏有效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相关人员责任落实不到位,施工技术方案难以落实,施工违规强制标准已经发生,大大增加了工程质量的安全隐患。同时,监管单位仍然不严格,质量问题似乎有待于纠正。违反建设单位的行为不予记录或报告,允许他们纵容调查和设计单位的不当行为。

2.2建筑公司技术力量不足,不认真执行基本施工程序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尤其是监理工程师,必须熟练掌握相关技术知识,同时对岗位职责有一定的深刻认识。但是,对于一些偏远山区,由于注册从业人员存在很大缺口,往往供不应求,无证上岗的情况十分严重,多数技术人员都缺少相应的专业培训和最基本的质量和安全措施,所以时常出现违规行,而且比较严重,当施工许可证和质量监督程序尚未完成之前,工程项目脱离正常监管,并且项目质量存在失控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

3.1决策阶段的全面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项目使用性能,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在工程决策阶段,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建设单位的投资、建筑用途和发展期望等,对投资、进度和质量目标进行确定,利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进行工程建设。工程建设中的决策阶段是整个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定着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全面质量管理在决策阶段中的应用,有利于工程的建设水平,能够顺利实现全项目、全过程、全员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3.2设计阶段的全面质量管理

(1)按照规定进行勘察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将新工艺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对设计标准进行正确掌握,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重大问题。设计单位需要向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需要注意的施工要点在设计图纸上标明,履行监督职责,确保方案合理,设计参数准确。(2)编制勘察设计方案。通过规划图纸将场地的地形和地貌概况如实的反映出来。设计人员需要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不断优化设计内容,从而达到质量目标的要求。各设计方案之间要提高其配合度和衔接度,将隐患及时消除。设计图纸的内容要保持文字清楚、图纸清晰、计算准确。

3.3施工阶段的全面质量管理

(1)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熟悉和审查,对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进行检验,确保其达到施工标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根据设计图纸和行业规范进行施工。管理人员需要认真检查每道工序的质量,并做好记录,定期核查隐蔽工程和重点环节,最大程度的消除安全隐患。针对出现的质量问题,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复验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与此同时,监理单位需要全面履行自身职责,对工程质量密切监督,按照承包合同内容进行督促,控制项目施工进度,保障工程施工质量。(2)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主要针对管理人员、质检人员和分部工程负责人,对岗位责任进行明确,对三级检查制度进行认真贯彻落实,即班组自查、工长巡查、质检员排查。在工程施工中,需要围绕工程质量问题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在做好“三检一平”的同时,充分利用工程奖惩制度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奖励质量达标班组,处罚不达标班组。(3)对现场的原材料加强验收和检验,采取抽样检验法确保施工用料符合设计要求,进场的所有材料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和化验单方可使用,针对不合格的材料及时更换或丢弃,严禁施工中使用。

3.4验收阶段的全面质量管理

验收人员一般由项目技术、质量、施工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对竣工项目进行现场检验评定。工程在验收时需要具备三种条件:①具有主要建筑材料的使用合格证书和建筑配件和设备的试验报告。具有地基勘察报告、主体结构设计方案以及施工监理内容等;②技术档案和管理数据相对完整,管理数据不仅包括各环节制度制定情况、竣工数据审核情况,还包括监理人员签署的质量报告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③基本完成建筑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内容,附带工程保修书等。在验收阶段,如果发现工程质量缺陷,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纠正,并在纠正后对其整体质量再次检验。技术人员需要按要求将竣工文件编制好,并在工程移交时交由对方保管。

4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项目的管理,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以较高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的质量。以质量检验为主的传统质量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目前建筑行业的需求,建筑单位要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使工程质量得到提高,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宋玉霞.全面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社科纵横,2010,25(11):42~43.

[2]李更,郭豪.全面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房地产导刊,2014,11(28):299~300.

论文作者:崔立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  ;  ;  ;  ;  ;  ;  ;  

论全面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崔立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