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让小学美术洋溢生命气息论文_杨璐琳

回归生活,让小学美术洋溢生命气息论文_杨璐琳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南万小学 266111

摘 要:艺术来源于生活,想要充分彰显美术艺术魅力,在学习和感受美术艺术的时候需要将其融入生活,开展以生活为基础的美术创作活动。同时,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美术教育要将生活和美术教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美术教学的生活化发展,并将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美术知识带入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术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更多支持。

关键词:小学美术 生活化视角 教学策略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学美术作为学生学习美术的起始阶段,对培养学生审美素养、陶冶学生情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好小学美术,使学生对美术学习充满兴趣,在新课改推进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涌现,让美术教学生活化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要开展生活化课堂,情境的创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将原本刻板的课堂与学生的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童话的小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讲一段故事,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可是没有房子住,老师能够为他们变出童话房屋。然而在变出房屋的过程中,老师的魔法失灵了,只变出了一些大小、颜色、形状不一的纸盒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个时候教师再寻求学生们的帮助,能不能和自己一起为白雪公主建造童话小屋?学生们热情高涨,为了解决白雪公主与小矮人们的困境,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小屋的制作当中。通过创设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情境,能够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也让学生们更加明确自己参与活动的目的,让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二、加强户外练习,注重生活观察

很多美术教师秉承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机械反复式的练习,这样的训练固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学生们的发展是不利的。学生们在这样枯燥的练习中会对美术形成理解误区,逐渐失去对美术的学习热情,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处在动态的学习课堂之中。比如在学习绘画花朵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中观察花朵,以增进他们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在观察花朵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更善于去发现生活的美,这样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有效的美术素材,在绘画时才能够充分地调动这些素材进行绘画主题的表达。美术是需要一定的想象,但是这种想象也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因此让学生们学会观察生活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他们的美术能力。

三、设计平台,让学生展现自我

综合的美术课程以实践和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经历,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写生、看电视、看报、上网搜索、动手尝试等等一系列考察、参与、讨论活动中积极参与美术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针对美术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都是不同的,所以这种不同的生活经历造就了学生不同的个性。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这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平台,提供的平台可根据不同的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采用多元评价机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

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评价方式单一,一般仅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模式中,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服从,按教师的要求去完善自己的作品,缺乏自主的思考和实践,无法将自己的个性充分展现出来,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思维的发展。针对这些弊端,教师应该采用多元评价方式,除了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这种模式之外,还应该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以生为本,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采用生生互评或者学生评价教师等模式。在这样多元的评价方式中,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同学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实现共同提高,相互促进,这样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互评与不断完善作品的同时自主性得到激发,思维得到开阔,个性得以彰显,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另外,教师在学生富有想象力的评价中也能获得创作的灵感,完善自己的美术专业水平,提高自己的美术教学质量,从而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打造高效美术课堂。

总之,美术教学离不开生活实践,生活也离不开美术内容的装点。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站在生活化的视角进行教学符合当下教学改革的需求,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真正感受生活中的艺术美,让学生成为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并且指导学生们积极地进行美术实践,从而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丁海华 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例谈[J].小学教学研究,2014,(02)。

[2]欧阳永波 试论小学美术作业布置如何实现生活化[J].教师,2016,(36)。

论文作者:杨璐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月总第28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回归生活,让小学美术洋溢生命气息论文_杨璐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