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广安区恒升镇小学校 广安 638011)
【摘 要】:生本教育实际上就是“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乎学生、通过学生、为了学生”的教育改革。它强调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教学中主动学习、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体验学习过程,感受学习的快乐,把握学习的本质,探索和拓展自己的思维。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力,把信任、时间、评价留给学生的课堂,才是能吸引住学生的课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时间 信任 评价 生本课堂
一、自主学习,把信任留给学生
新课改下的美术课程标准,在“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基本理念下,设定了“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实践”四大学习领域的课程目标,美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艺术教学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知识和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的生命的共鸣。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今天,小学美术课课时安排每班每周只有两节或一节课,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生本教育”?在传统美术课上,美术老师往往是讲什么,学生答什么;老师画什么,学生跟着画。一味的注重教师示范作用,并没有做到完全信任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发展。其实教师只需要给他们提供材料,作适当引导,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具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我在执教《生活中的冷色》一课时,为了使同学生感受画面上的点染笔触,进行尝试性学习,让同学们在漂浮着油脂的水面上用深浅不一的冷色点染,通过搅一搅、晃一晃、划一划等方式,让各小组观察并讨论水面上颜料形态变化。这些结论非常重要,而如果教师不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即便是讲上一周,学生也是一知半解,事倍功半。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些形态和自然物象的相似之处,同学们对此都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很多想象能做到超越教材,教学活动因生成而精彩,最后在展评的环节中收获了很多创意性作品。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要主动向学生、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艺术课更有趣。
二、合作探究,把时间留给学生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激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敢于展示自己,热衷表现自己,在小组内形成团队意识,与其它小组形成竞争意识,促进全面发展,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的展开,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我常常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共同创作一幅或多幅作品,通过组织这样的绘画活动,不仅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创新思维、绘画技巧和风格,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绘画技能和向他人学习的平台。实践证明,在生本理念下,充分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更能使美术课堂形式多样,大放异彩!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分组是整个活动的关键和基础,因此,在群体分布上尽量使群体能力均衡,通过对比学生的性格特征、爱好和生活背景,利用这些条件作为分组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兴趣的重要条件。在美术课堂上要敢于把课堂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以教材为源,体现学生的团队精神,在美术课上,让每一个学生都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欣赏评述,把评价留给学生
《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学生实践美术实践课程活动时,对小组或者个人的成果进行及时、适当、客观的评价是非常关键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动手能力,更是一种自我个性的表达。学生的评价体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老师点评、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特别是在小组间、同桌间,以学生的视眼来点评其它同学的学习收获和学习表现,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的引导性评价是相当重要的,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主体地位,每一句表扬,每一个鼓励的眼神,对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渺小”的优势,以自然、真诚、适当、热情的赞美方式,从内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如在《绘画游戏》一课中,开课就让同学样闭眼在图纸上画一根连贯的线,并鼓励把自己的线展示给同桌,欣赏别人的眼中的线。对线条有初步感受后,PPT上出示线条“迷宫”,让同学在小组内讨论线条每出示的一部分时和生活中哪些物象相似,每一道“迷宫”里都可以以添画的形式画出哪些形象。通过交流的形式,开拓学生思维,最后展示迷宫的多种添画形式,让学生找出刚才他们的想象中的物象都出现在图片的哪一处,此举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生本课堂要实现尊重和信任学生,只有把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表现出想动手试试看的神情,这时才要求他们用添画的形式把自己刚才无意画的线条丰富起来。学生在完成作品后,要求每个同学说说其它同学作品的三个优点。如:我认为这个图形被想象成奔跑的大象,感觉很轻盈;我认为色彩很丰富;我认为形状是非常独特的……课堂各环节教学活动将始终在评价中进行,评价要面向所有学生,要充分发现每一个学生闪光点,让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鉴赏、判断能力都得到提高。
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美术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诱导出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解放思想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对艺术类学生的教育,我们从尊重儿童的教育理念到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尊重个体生命,尊重学生的艺术,将艺术渗透到艺术中,去感受生命的成长的感动。正如郭思乐教授说的,“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和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它体现了我们对教育生态文明的追求”。 我认为,作为一名专职的美术学科教师,在课堂上给予更多的信任,给一点时间,更积极的评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更深更远的发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本教育,让我们从生活的精彩走向精彩的生活,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无限精彩的艺术。
论文作者:蒋玲莉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2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1
标签:学生论文; 美术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小组论文; 评价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2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