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分析论文_汪云杰

关于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分析论文_汪云杰

(四川省电力公司荣县供电公司 四川省自贡市 6431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创新技术项目已经开始在电网建设项目中进行整合,这使我们的电网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智能化。以智能变电站为例,它可以说是中国智能电网的核心枢纽,其长期正常运行将直接决定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状态。所以要尽快处理好智能变电站的梳理事务、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指导方针,这对电网的科学合理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标准化;云计算

1传统的智能变电站

1.1智能设备的操作环境质量

智能变电站内部经常使用更多数量的交换机和微机系统,这是一个广泛的智能设备的布局,同步条件可以使设备出现明显的发热现象,如果说散热结构不够科学和合理,它必然会限制智能单元的这一部分是正常的操作。特别是在智能设备运行环境质量不断降低的情况下,电力设备故障的概率迅速增加。

1.2操作和维护人员对智能变电所不太了解

有些操作人员有轻二次重一次的想法,深刻理解结构的二次设备通信,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将逐渐取代现有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增加对操作人员的需求,所有操作人员全面了解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异常处理措施,深入理解和掌握操作,维护、操作、检查和工程验收的相关点。

1.3电子变压器的电源控制

电子变压器在智能变电站操作和维护中是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单元,只要是光电互感器无法得到直流电源支持的情况下,无论是测量和继电保护装置,都将很难反映设备运行的具体细节。

1.4智能变电站在管理实践中暴露出的运维问题

电流互感器行业更新正在在过渡的阶段,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给电力行业改革带来了希望和机会,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开发时间相对较短,仍有相对不成熟的技术和管理,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必须重视和完善。智能变电站的工程设备和辅助设备在招标阶段不严格。一些智能变电站设计阶段项目在当地的地质、气候、水文、缺乏电网操作,并详细等等原因的综合分析和研究与电力操作系统环境投入使用后,技术要求不匹配或者有很多遗漏,post操作困难。

2关于加强智能变电站运行和维护管理的建议

2.1做好前期基础工作,抑制系统风险

科学投标,积极参与沟通。智能变电站工程建设、设备采购等必须严格按照招标的有关规定加强初步设计评审,规范招标过程,确保招标结果公平、合理、优化。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与设计师、施工方和设备供应商的沟通,及时提供相关技术要求和参考资料。加强项目控制,严格验收管理。项目完成后,电力企业应当委托合格的工程监理机构验收项目,严格控制质量。在第二项设备采购招标中,严格接受仓储管理。改进移交和管理文件。技术资料是后期智能变电站经营管理的重要资源,在项目的过程中,设备的接受,必须与项目业主、设备供应商完美的交接管理,做好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

2.2促进标准化,建立统一统一的制度

改进规章制度,改进工作指导。电力企业应当使用设备管理设备的使用,及时制定有关作业指导。操作中心智能变电站标准操作、监控、网络结构、设备维护、操作、组织和技术人员编制易读,说明了技术数据和系统规范,运营管理过程中,如电子变压器操作票管理过程,倒闸管理过程,等。加强风险研究,并关闭管理漏洞。进行设备模拟试验,及时总结操作实践和其他单位管理经验,组织操作和维护风险,改进系统设计,堵塞管理漏洞。加强行业标准,促进标准化。呼吁有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促进智能变电站建设标准化,实现变电站的模块化设计,促进设备模型和配置文件标准化、标准化、标准、统一的设备接口,减少操作和技术操作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3建立智能变电站的操作系统

电力企业应当建立变电站运营和维护技术中心,加强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管理。严格的授权管理,明确分工,理顺责任范围,加强职责管理,提高绩效评价,建立健全的变电站运行和维护管理机制。规范经营活动,定期检查。安装远程操作系统,实现无人值守管理。规范操作和维护操作过程,实施顺序控制,避免误操作和泄漏风险。改进主要问题的工作日志和报告系统,定期对设备进行现场检查,改进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措施。创新技术的发展和加强科技成果的应用。掌握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研究和试验新技术、方法和工具。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工具和管理形式,构建电力信息交互平台,加快信息建设运营管理创新运行模式,挖掘运营潜力,提高运营效率。

2.4加强技术力量,建立专业的技术操作和维护团队,丰富技术力量,确保第一行技术壁垒。电力企业应加强技术人员,通过校园、社会、猎头吸收和技术人员引进等多种渠道,提高人才队伍结构,提高综合专业背景和工作人才比例。提高一线技术人员的比例和待遇,加强基本技术力量的保护。建立专家数据库,优化资源使用。电网集团应依靠集团资源进行内部搜索,选择优秀的商业专家,通过与第三方的合作构建专家平台。建立专家数据库管理平台,建立专家远程咨询机制,共享专家资源,提高技术操作和维护能力。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整体素质。电力企业应当以实际经营管理、发展培训计划、同行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第三方等为基础,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

2.5处理智能变电站的日常运行维护

为了有效维护智能变电站操作安全,首要任务是建立严格的人员维护责任标准系统,基于现场与专业维修人员,向他们详细检查智能变电站设备,依照相关程序来处理相应的维护事务的遗留隐患消除尽快。全面整合高端监控设备,保证智能变电站设备的实时监控,确保设备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经过合理的总结后,发送到ecr,为后期技术人员分析条件提供便利服务。建立和改进现场设备的看板,标注提高检验工作的有效性。

2.6加强智能变电站建设和网络交换机运行环境的维护和管理

首先,在智能变电站建设管理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安全、可靠、规范的原则,以实际同步提升操作维护和管理人员,以及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水平。如果长期沿用传统的变电站形式,那么你需要尝试使用直接的电缆连接方式,这样你就可以尝试省略中间环节,以确保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作为一个整体的操作。至于技术支持部门,需要不断加强电子变压器的力量作为关键的技术研究,提高研发能力,开发更稳定、更成熟的产品,突出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设置特色;为促进质量在线检测设备接入、卫星电视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提高检测信息的利用,信息接口也将尽可能地扩大,以促进信息共享,基于完善的在线监测指标,如先进的应用。第二,智能变电站较为广泛应用光纤连接形式,信息智能变电站内部交换机端口号码是各种连接方式太过随便,一旦未能提前确认连接过程单元连接端口,则会使后期的维护受到许多限制,影响相关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面对这种现象,相关人员加强港口纤维取向,尽可能详细施工图纸记录这部分,尤其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环境管理的建设,土木工程和安装设备,消除重叠现象,使光纤设备接口从碎片的影响,确保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理想状态。

3总结

加强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是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国家电网智能电网战略的必然要求。电力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资源的预防和控制,加强系统建设,加强人员管理,确保智能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李霖.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探讨[J].硅谷,2015(4).

[2]包磊,瞿佳.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5(16).

作者简介:

汪云杰(1977.1),女,四川井研人,四川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师,单位:四川省电力公司荣县供电公司,邮编:643100

论文作者:汪云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1

标签:;  ;  ;  ;  ;  ;  ;  ;  

关于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分析论文_汪云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