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自我效能及配合度的影响论文_王秀萍,韩霞(通讯作者)

(民勤县人民医院 甘肃武威 733309)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自我效能及配合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普外科住院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自我效能及手术配合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SEC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配合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减轻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提高自我效能与配合度。

【关键词】 心理干预;外科手术;焦虑情绪;自我效能;配合度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330-02

外科手术患者常因对手术与疾病不了解,存在恐惧、焦虑等心理状态,导致睡眠障碍降低,对手术疗效、预后效果均造成影响[1]。心理干预指的是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根据心理学相关技能和理论制定的护理模式,目的在于控制消极影响,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2]。本研究探讨心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自我效能及配合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普外科住院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25~71岁,平均(45.35±12.58)岁。对照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26~70岁,平均(44.63±12.57)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初次进行手术;②术前30d未使用激素;③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①免疫系统或内分泌系统异常;②心血管疾病或严重精神病者;③中途主动要求退出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生活护理、营养供给、疾病预防等),观察组加强心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多与患者交流,了解心理状态,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对担心手术成功率的患者,请成功患者介绍体会,消除负面心理,树立信心。对担心疼痛的患者,向其普及麻醉效果。对担心复发的患者,向其讲解相关疾病知识;②术前告知患者手术的必要性,并讲解手术的流程,解答相关疑惑,增强患者信心;③术后及时通知患者手术基本情况,并认真了解患者感受,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④出院后劝导患者适当运动,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避免二次损伤,并定期检查身体;⑤通过催眠训练法、想象训练法等松弛疗法,有效调节患者心理,可通过肌肉放松训练、腹式呼吸训练等方法,调节身心状态,使心情愉悦,且宣泄负性情绪,降低对疾病的关注;⑥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提高疾病应对能力。

1.4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心理、自我效能及手术配合度。焦虑心理根据SAS量表评定,共计20题,每题有得分为1~4分的4项,总分越高,患者越焦虑。自我效能根据GSEC量表评价,总分40分,得分越高,患者自我效能越高[3]。手术配合度标准:患者根据医师的手术日程,主动配合,心率、血压波动较小,手术进行顺利为良好;患者在家属及医护人员督促下,可配合进行手术,心率、血压波动在正常范围内,手术正常进行为尚可;患者不信任医师,心率、血压波动较大,手术不能进行为差。配合率=良好率+尚可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焦虑情绪及自我效能

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干预前,GSEC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与GSEC评分对比(x-±s,分)

3.讨论

外科手术种类众多,且首次手术者较多,患者缺乏对手术的理解,担忧程度突出,并且患者对医护人员、环境的陌生感,使手术成为严重的应激源,引起患者焦虑、恐惧等。患者可能出现心悸、震颤等症状,降低对手术的耐受性,影响手术效果。

近年来,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心理干预在外科患者护理中起到重要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4]。其目标是使患者摆脱不良因素的干扰,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接受手术[5]。自我效能是人们实现目标或应对困难的信念,可使患者保持健康行为,其来源于替代性经验、情绪及生理状态、亲历性经验、言语劝说等[6]。亲历性经验是个体经过亲身行为获得的成功或失败经验,是对实践活动的主观感知,对自我效能影响最大。代替性经验是个体对他人的行为和结果进行评估,获得相应经验,是间接经验。言语劝说是别的个体凭借说服性的解释、建议等,改变自我效能。情绪和生理状态指个体的身心反应水平,如愉悦、轻松等良好情绪可提高自我效能,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会降低自我效能[7]。自我效能决定个体行为的选择和坚持程度、情感及思维过程等,需要接受手术的患者,常因社会、身体及心理因素的影响,产生负性情绪,降低自信心与自我效能,不利于康复。通过实施心理干预,有助于患者增强自我效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责任感,增强患者信心。与此同时,患者之间互动性得到增加,患者间的相互鼓励有利于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效能[8]。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焦虑情绪水平较低,自我效能较高,手术配合度更好。由此可见,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效果明显,可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自我效能,在临床中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玉红,刘卫华,王钰.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0):133-134.

[2]闫红卫,庞丽,薛惠平,等.心理护理干预减轻心绞痛患者焦虑情绪的机制研究[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6,39(03):234-236.

[3]陈小英,卢林根.外科手术老年患者焦虑抑郁和自我效能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04):626-627.

[4]张萱,张静.护理干预对普外患者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5,28(01):123-124.

[5]杨晓红,李艳玉,闫艳芳.护理干预对行手术治疗的甲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1):1739-1741.

[6]徐亚晖,王恩国,王秋春,等.心理干预对老年胆道疾病手术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08):133-134.

[7]董艳艳.心理干预对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04):542-543.

[8]乔筱竹.系统心理干预对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焦虑情绪及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06):826-829.

论文作者:王秀萍,韩霞(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  ;  ;  ;  ;  ;  ;  ;  

心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自我效能及配合度的影响论文_王秀萍,韩霞(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