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新品种“开创豆14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品种论文,大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品种特征特性
1.形态特征 开创豆14号大豆属有限结荚习性。叶片深绿色,植株长势繁茂,健壮;株型开张,根系发达;茎秆韧性好,幼苗茎秆紫色;椭圆叶、紫花、灰色茸毛;成熟时荚皮为褐色,平均株高肋厘米,分枝2.9个,主茎节数16.1;单株荚数57.7个,三粒荚占60%左右,圆粒,种皮黄色,有光泽,无色脐,百粒重25.6克。
2.生育期 生育期125~128天,属中早熟品种,与开育11号大豆熟期相近,需活动积温2800℃左右,喜肥水,抗倒伏,适应性广,一般在4月25日~5月15日前根据气温、墒情及时播种,9月20日~10月1日前成熟、收获。
3.抗逆性 经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抗病接种综合鉴定,测定表明:开创豆14号抗大豆病毒SMV Ⅰ号株系,耐SMVⅡ号株系。经几年种植,开创豆14号抗大豆灰斑病和霜霉病,褐斑粒率、紫斑粒率极低。植株健壮,抗倒伏,喜肥水,产量高,适应性强。 4.品质 2005年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品质化验分析:籽粒粗蛋白含量40.83%,粗脂肪含量21.38%,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总和62.21%。品质优良,毛豆荚鲜绿色,籽粒外观商品性好,青食毛豆口味极佳,是粮用、菜用的首选品种。
二、产量表现
2005~2006年在辽宁及南方部分省区进行生产试种示范。经调查测产,产量在3000~3800公斤/亩左右。开创豆14号经过2005~2006年不同地区及气候条件的试种、示范,表现出高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广的优良性状,深受农民欢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三、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 选择不重茬,不迎茬地块,实行连片播种。
2.整地 精细整地,要求秋季翻耙起垄,镇压保墒,浅耕深松,耕深16~20厘米为宜。
3.施肥 中等或中等肥力以下的地块,每亩施腐熟过的有机肥3000~4000公斤。在此基础上适当施入适量化肥。如果没有农家肥,则应增加化肥的施入量,一般要求施用N、P、K含量(13:20:12)的大豆复合肥265.6~300公斤/亩,或施用磷酸二铵112.5~150公斤/亩与40~50公斤/亩缓释尿素,含量60%的氯化钾60~70公斤/亩,混合均匀,播种前作底肥深施,与种隔离,严防烧种。如易漏肥、脱肥,肥力没有后劲的地块,开花前叶片淡绿,植株长势不旺,需追施尿素45~75公斤/亩,或结合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肥。
4.播种 播种期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之间,根据地区差异,适时保墒播种。
根据本品种生育期,辽北及辽东地区4月25日至5月5日播种,沈阳以南地区5月10日左右播种为宜。播种密度要根据土壤肥力,施肥水平,协调好单株和群株的发育,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肥地宜稀,薄地宜密。一般要求中上等肥力地块,行距60厘米,穴距28~33厘米,每穴下种3粒,出苗后每穴留双株,保苗12万~13万株/亩。岗坡地、瘠薄地可适当加大密度,或采用单株播种,即行距60厘米,穴距13~17厘米,每穴单株,保苗13万~15万株/亩为宜。覆土均匀,厚度3~5厘米。及时间苗,保证苗全、苗壮、苗齐。
5.田间管理 播种前用钾拌磷23.5公斤/亩,随肥施入土壤,或用大豆专用种衣剂拌种,毒饵诱杀等方法,防治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灰象甲等虫害、鼠害。播种后,出苗前用15%异亚草松乳油和30%乙草胺混合剂2400克/亩,进行土壤喷雾处理,防除杂草。及时人工间苗,一次定苗。6月初~7月中旬期间,在大豆蚜虫发生初期,用40%乐果乳油1500克/亩,1000~1500倍液叶面喷雾。8月上旬根据测报及时用速克毙1500~2000克/亩喷雾,或用敌敌畏2250~3000克/亩和玉米穗轴800~900个/亩做成薰蒸棒,均匀卡在豆枝中部,防治大豆食心虫,提高大豆质量和产量。在大豆封垄之前拔除大草,个别地块要防治好菟丝子。叶片脱落94%时即可收割、晾晒,及时脱粒。 四、适宜种植地区
开创豆14号适应区域广,凡种植开育11、开育12、开育13、铁丰系列等品种的地区,无霜期在125天以上,活动积温在2800℃以上的中上等肥力地块均可种植。
联系电话:0791-852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