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新课堂”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课堂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新课堂”构建的理念
1.新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新课堂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其基本内涵是: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正如学生追求的“我们多么渴望,课堂像碧蓝的天空,任凭我们翱翔;我们多么渴望,课堂像浩瀚的大海,任凭我们跳跃”。
2.新课堂是学生发展的“游乐场”。新课堂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精神世界既是理性的,更是感性的。新课堂要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气氛,努力寻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愉快因素,大力张扬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感体验。新课堂是形象生动的、具体可感的。所以说,新课堂不仅是学生知识的“训练场”,更是学生发展的“游乐场”。课堂像“天堂”,学生可听、可说、可乐、可想、可做、可议、可争。
3.新课堂是师生之间对话的“聊天室”。新课堂要求从“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走向“师生对话论”。
“对话论”的提出,对当前课堂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系”,其基本原理是:(1)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不是知识、能力水平上的平等,而是政治、法律、人格意义上的平等。“人人平等”,现代社会是这样,课堂教学也是如此。(2)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这种互动不是你问我答,也不是你说我做,而是有机的、自然的、协调的,更是融洽的。(3)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有意义的。这种对话不是日常生活中的“聊天”,也不是大会堂里的“听报告”,而是一种积极获取有用信息、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在收益上是“双赢”的。(4)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多类型的。既有“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对话,也有“生——本(课本)”“生——机(计算机)”之间的模拟对话。特别应该注意模拟对话之情境性、互动性、有效性和主体性。(5)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全方位的。这种对话不只是知识、能力上的对话和日常交际上的对话,也不只是情绪、情感上的对话,而是整个心灵上的对话。(6)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充满情趣的。这种对话不是说教式的,也不是认知式的,而是富于情感和趣味式的。“教育无痕”“教学无痕”,对话应该是坦诚自然的。(7)教师在对话时起指导作用。这种对话有时空局限,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有编导、向导、引导、诱导、教导之作用。
4.新课堂是教材创新和开发的“加工厂”。新课堂积极倡导“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新理念,对教材要进行二次“加工”。教材“加工”的基本思路是: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和开发教材。
5.新课堂是学生自主实践和活动的“操作车间”。新课堂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理解,在活动中提升。新课堂需要一个“三自”环境:自然的氛围、自主的活动、自由的学习。
6.新课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交通站”。“旧课堂”过分关注知识本身,忽视了教学中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素养的熏陶。弘扬知识的人文性,是提升语文教学品质的重要理念。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旨在说明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整合关系。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追求纯粹的知识是不可取的。只有知识与人文的统一,才能使知识具有强大的力量。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的是要揭示语文知识更为深厚的人文意蕴。
7.新课堂是多样文化熏陶的“殿堂”。新课堂“文化观”的基本内涵是:关注当代社会生活文化,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了解外国多元文化,尊重各民族的多样文化。
8.新课堂是教学资源的“交易所”。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只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而信息的交流才是真正的力量。这让人想起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关于苹果的例子: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还是两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可以产生第三种思想,甚至多种思想。也就是说,物质的交换只能产生量变而不能产生质变,而思想的交流可以产生量和质的双重变化。课堂上的信息交流,使学生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其思考的思路也赖以延长,将思想的触角伸向更为深远的领域。语文课堂上的信息交流需要新的教学资源,而开发教学新资源,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9.新课堂是学生作品的“展览室”。语文新课堂教学是一种展示式教学。在展示中既要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又要使其成为一个互学、互帮、互评、互改的学习活动。当然,语文课堂像展台,但毕竟不是展览室;学生像推销员,但毕竟不是生意人;作业像作品,但只是习作。展示的目的是为了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促进信息的增值。
二、“新课堂”的构建思路
1.课堂新目标:三维整合设计。所谓“三维”,指的是课堂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所谓“整合”,是指目标设计的整体优化。语文新课堂教学不仅是为学生掌握知识而教学,更要为学生的“整体”发展而教学。
2.课堂新环境:良好的学习气氛。影响课堂环境的两个基本因素是物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在基本保证课堂教学物理条件的基础上要关注和突出良好学习气氛的创设和维持。气氛是一种洋溢于课堂的心理气息。这种气息直接制约着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方向、过程和结果。创设良好学习气氛的基本建议是:(1)有情趣的导课。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乐学是由情感、趣味导向来调节的。这种导向应该从课堂教学的“导课”起步。(2)有未解的内容。有人说:中国的教学是“全解”的教学,教学目的是为全部解决疑问,疑问全解答了,则心安理得完成教学任务了。却不知问题教学更有价值:让问题引导教学过程,使教学生成新的问题。(3)有交流的互动。有交流,师生就会互动;有互动,教学就会生成;有生成,课堂就会提升。(4)有感悟的环节。训练固然是必要的,但往往过于机械被动。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则能使教学进入学生的情感领域、心灵之中。(5)有起伏的流程。新课堂的教学进程就如群山连绵起伏,恰似海浪后浪推前浪。(6)有余味的结果。学生在离开课堂的时候应该少一些句号,多一些问号、感叹号、省略号、逗号。
3.课堂新角色:师生互动。在漫长的教学发展历史中,关于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也很难达成共识。传统教学流派主张“教师中心论”,一切以教师的愿望出发。现代教学流派主张“学生中心论”,一切以学生的意志为转移。新课堂要求从“教师中心”“学生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积极倡导“互动式教学”:师生情感上的互动、师生知识上的互动、师生方法上的互动、师生能力上的互动,乃至师生之间的整个心灵互动……
4.课堂新依据:学生经验为起点。确定教学的起点,以此作为教学的依据,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基本保证。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师把一切都收容到自己的设计之中:设计教案、设计教具、设计教法。新课堂倡导全面、全程、全方位关注学生,以学生的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促使学生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向前发展。新课堂教学应该是依据学生经验、利用学生经验、提升学生经验的活动。变教本、教具、教法、教案为学本、学具、学法、学案。这不仅是概念上的变化,同时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理念的质变。
5.课堂新内容: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新课堂的语文教学是一种信息性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大力开拓获得信息的渠道,引导学生在信息资源的大海中自由畅游。除了课文本身的既定资源外,还要启动丰富多彩的预设资源:(1)寻找课文隐含的学习资源。(2)调整课文之间的学习资源。(3)补充与课文有关的学习资源。(4)利用课堂即时学习资源。(5)开发课堂外的学习资源。
6.课堂新设计:以学定教。我们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并不是不要设计。设计既是教学理念的展示,又是教学技能的体现。教学设计不是教学结果,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效果。语文教学设计是一种思想,一种倾向,一种策略,一种思路。新课堂的设计思路是:从教学到学教,从整体到部分,从实践到认知,从感性到理性,从内容到形式。
7.课堂新流程:多元态推进。语文课堂教学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而是一种动态的流程。这种流程是动态的、多元的、分层推进的。“多元化教学”要求打破传统的“程式”,提倡“变式”。要建立“三路合一”(学路、文路、教路)的新课堂运行机制,其中“学路”是最基本的。努力构建语文课堂流程的“动态曲线”:主题指向、动态流程、相机推进。
8.课堂新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关注学习方式的变化,是这次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语文新课堂的亮点。关于学习方式,笔者有三个基本思路:同一个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方式是多变的;不同的方式反映了不同的思想,方式是为理念服务的;不同的方式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方式制约效果。目前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一个有机整体:自主学习是前提,合作学习是条件,探究学习是目的。自主学习要充分,合作学习要高效,探究学习要精当。
9.课堂新评价:为学生发展、教学过程服务。传统的课堂评价是为教师个人服务的,评价的目的是对教师工作的褒贬。传统的课堂评价还是为知识水平的鉴定服务的,评价的目的是选拔知识学习的成功者。这些评价功能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仅局限于此,就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语文新课堂评价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关注对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和教学的进一步改进。在当前条件下,展示式评价、档案袋评价、活动性评价、多元化评价都是应该积极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