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余杭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0
2.浙江天律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建筑行业也迅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以其节约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保证更好的工程质量等显著优点推进建筑的转变。因此,探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装配式建筑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策略,旨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控制措施
装配式建筑是在预制生产车间中采用标准化的构件生产方式,按照设计图纸完成构件生产,在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业实施建筑工业化生产的载体,具备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可以提高建造速度,建造时受气候环境影响小、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但其造价成本相比传统现浇建筑要高。因此,探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装配式建筑概述
1.1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一种结构形式,萌芽于 20 世纪初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于欧洲,而后逐步被推广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在 20 世纪末,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桥梁、水工等不同的结构领域,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90年代以后,由于我国当时的技术比较落后,建筑装配式建筑存在整体性能差、抗震性能差、防水效果差、跨度小、承载性能差等问题,再加上现浇混凝土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进入低迷时期,甚至停滞不前。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及建筑产业的升级转型,装配式建筑再次进入“发展黄金期”。装配式建筑“起、落、兴”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装配式建筑巨大的发展空间及市场。但从现阶段市场反应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成本普遍高于传统现浇建筑的建设成本,这对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发展和大范围应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从而也会直接影响我国建筑行业产业化的进程。
1.2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1)节约资源
由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柱、梁、板和内外墙板都在工厂预制完成,减少了施工现场模板的使用,包括大量的木模和钢模,其中钢模降幅大约在20%左右,而木模用量降幅达到40%左右,同时工厂预制构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钢筋、混凝土、水和水泥等材料的浪费。
(2)缩短工期
众所周知,装配式建筑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工期短。例如柱、梁、板的吊装,在通常情况下,一次工作只需要4~5个人完成,完成单个构件的组装时长大约在30min左右,假设工程量不大,一天则可以吊装2~3层的主体结构构件。整体而言,对一个单体规模不大的建筑,装配式建筑的工期较之前传统的全现浇式混凝土建筑要缩短半年以上。
(3)减少环境污染
在传统的建筑模式下,施工现场会产生很多污染,影响周边环境,如扬尘、废水、噪声污染等。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将这些环境污染降到了最低,并且由于是在工厂预制现场吊装,所以缩短了现浇时产生噪音的时长,也减少了养护混凝土所产生的废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策略
2.1建筑装配式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具体施工之前,需要项目上的现场技术人员对于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确定。合理科学的建筑施工方案,不单单能够加快工程施工的具体进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与此同时,在工程项目的造价方面,还可以节约建设单位的成本。装配式建筑中PC建筑构件的现场装配的方案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造价的。作为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应该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了解,根据有关的测量以及现场的勘查情况,对于现场的施工工艺以及在进行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以便于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的估算时,最大程度的确保计算结果的科学性以及精确性,同时,也可以作为工程造价预算的依据。
2.2制定与完善相关法规、标准
现行相关法规及标准虽然出台很多,但多为地方出台的规范,缺乏全国统一的行业规范与标准,由于各地方的标准不一致,造成了PC构件生产企业无法进行标准化、快速化生产,使得附加成本增加,最终导致总成本的增加,限制了行业的发展规模。因此,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应牵头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2.3形成完整生产链的企业经营模式
由于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各类企业的设立多数均为独立法人机构,造成产业链的条段化和各类企业的利税的多次计提,使得装配式建筑成本无法降低。创建符合建筑工业化要求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的建筑总包企业是目前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即对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需要形成一条龙式的生产方式,避免一条生产链由多家企业干预,从而减少利税的多次计提。
2.4合理布置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企业
就目前来看,装配式建筑所需要的预制构件普遍分散较远,大型企业已经形成自己的PC构件生产场地,但是还是很难确保施工现场与构件制作现场保持有效的距离,因此,高昂的运输费使得成本随之增加。因此,合理的安排和布置PC生产企业的地理位置成为了降低成本的一大手段,对各地域进行划分,在各级地级市布置生产企业,针对经济较发达区可以多布置,但是分散均匀。这样一来降低了运费和运输难度,可以解决装配式建筑成本较高的问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策略对提高建筑工程安装效率、降低安装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策略,这样才能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国林,彭丹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策略[J].四川建材,2018,44(10):211-212.
[2]张然然. 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及优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8.
[3]秦鸿波.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8.
[4]刘小敏,何勇萍,于波,肖艳利.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成本的帕累托分析[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12):84-85.
[5]柏逸飞.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J].科技风,2017(22):104.
[6]李国芳. 保定河道国际建筑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7.
[7]师为国. 装配式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6.
[8]刘春梅.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成本分析与控制[D].聊城大学,2016.
[9]李长福. 沈阳惠民新城装配式建筑成本效益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
[10]李丽红,肖祖海,付欣,杨学会.装配整体式建筑土建工程成本分析[J].建筑经济,2014,35(11):63-67.
论文作者:傅亚琪1,阚炯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建筑论文; 成本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策略论文; 混凝土论文; 生产企业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