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源市幼儿园
摘要:早期阅读是幼儿园语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年龄虽小,但他们已经有了阅读各种图书的愿望和兴趣。他们对各种色彩鲜艳、人物夸张、动物拟人的幼儿图书特别喜爱。怎样引导幼儿进行阅读活动让幼儿在阅读中快乐成长呢?
关键词:阅读环境 阅读兴趣 阅读形式 阅读方法
早期阅读是幼儿园语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年龄虽小,但他们已经有了阅读各种图书的愿望和兴趣。他们对各种色彩鲜艳、人物夸张、动物拟人的幼儿图书特别喜爱。怎样引导幼儿进行阅读活动让幼儿在阅读中快乐成长呢?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为了让幼儿体会到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活动,也是听觉的、口语的活动,甚至还是触觉的活动和愉快的游戏,从中感受阅读的快乐。所以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阅读内容,搭设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比如简单话剧的形式,当孩子熟读或理解故事内容后,可根据故事内容分配角色给幼儿,并设定情景,让他们参与其中,身临其境的感觉故事内容的变化。比如《乌鸦喝水》的故事,可以请小朋友带上乌鸦的头饰 ,准备好不满瓶子的水,小石子,先给幼儿规定一个特定的情景,比如有一个小村庄,一只乌鸦飞累了,口渴了。小朋友扮乌鸦飞累了在村里到处找水,终于找到半瓶水,非常高兴,结果喝不着有非常伤心的样子,它在周围转来转去表现出非常焦急的样子,当他突然想出办法时表现出很兴奋的样子,当他喝着水又表现出很满足的样子,通过这样一个表演更会加深孩子对故事的理解,会激发他阅读的兴趣。有些孩子会要求老师不停的讲故事,甚至他们会拿着故事书安静的翻来翻去,嘴里还会振振有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采用多种阅读形式,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在教学中可运用朗读感受、观察理解、故事表演、创编情节、改编游戏、自主阅读、讲做结合、讨论交流等方法,引导幼儿开展阅读活动,针对孩子不同的情况进行随机引导,这样往往能得到最佳的效果.大班的孩子可以进行自主阅读,并鼓励他们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提问,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开展各种竞赛和小活动,也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们的能力.例如,开展“新闻播报台”、“小小天气预报员”、“我是故事大王”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而且使他们无形中拓宽伸向外界的“触角”,使他们更加关注外部世界,这些都是孩子将来立足于社会必不可少的能力.不同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有些孩子可能在早期阅读方面表现很好;有的孩子喜欢阅读,想象力极为丰富,但表达不够;有的孩子阅读习惯太差,影响了他的阅读水平.根据能力强弱结合的原则对孩子进行分组,组织他们以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这样能力较强的孩子能起到带头作用,能力强的孩子通过给其他孩子的讲解得到锻炼,相对差些的孩子经过同学的讲说也会从中学到知识,在给予适当引导的情况下,最终孩子们集体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个人的阅读能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幼儿有了阅读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促进在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尽可能地通过整合的阅读活动为幼儿创设操作的条件,启发和鼓励幼儿用多种语言来表达表现.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口.在每一次集体阅读后,教师都可提供时间和条件让幼儿自由选择表达表现的“语言”,让幼儿将阅读中接收到的语言信息再现到相应的活动中,让幼儿有成功感,激发幼儿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三、教给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孩子们在看书时往往对具有故事情节、图文并茂的图书他们会一页一页地仔细翻看.而有时遇到不感兴趣的会一下子翻到中间,又一下子翻回前面,看了些什么都有不知道.针对这种情况在幼儿中开展走进小学校“我与哥哥姐姐共同阅读”的活动.幼儿在活动参观了一年级哥哥姐姐的阅览室,了解了哥哥姐姐是怎样阅读图书的.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学习了阅读的方法,知道图书如何分类摆放,还能大胆地为他人讲述从中分享阅读的快乐.在阅读中还要引导幼儿养成看完书后把书放回原处、不折书、不抢书、不撕书、不在书上乱涂乱画等良好的习惯.渐渐地,幼儿掌握了阅读的基本技能,之后,我们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在阅读前,先提出问题,让幼儿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有意识地去阅读图书.久而久之,幼儿的阅读能力也会得到不断发展.
四、多种途径培养良好习惯
1.在阅读中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 例如在每天早操活动后十分钟的小小故事会,讲述幼儿喜爱的童话故事,引导幼儿进入一天良好的学习状态.如《拇指姑娘》、《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狐狸和乌鸦》、《小鲤鱼的故事》.在一个个绘声绘色的故事中,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小朋友,牵动着他们的心.讲述时孩子们会轻轻靠在老师的身边,他们会屏声静息,全神贯注地倾听.讲完故事后,其他幼儿要进行评价,“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这样势必就要求幼儿有目的地听.幼儿在这样的引导下,培养了在听的时候对所听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幼儿在倾听故事时,还会获得一种满足的愉悦感,并逐步了解用这样形象化的语言所产生的效果.幼儿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他们的语言发展,包括了对多样化语言的适应力、理解力和运用力.在幼儿听故事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帮助幼儿使用恰当的语言与人交往.因此教师要营造宽松、自由的创造氛围,鼓励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敢想、敢说、敢做.
2.在阅读中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仿编、续编、改编、自编故事,引发幼儿的想象力,训练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如阅读故事《数字王国的庆祝会》,数字国王要求数字宝宝去找和他们数量一样多的朋友来参加庆祝会.数字宝宝1~10都找到了和他们数量一样多的朋友.请幼儿讨论:那再给你们一些数字你能帮它们找到朋友吗?从而再仿编.比如在续编故事《小马过河》这一教学活动中,为了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在续编前,我给幼儿提出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小马又要驮着东西过河了,这次驮的什么,会过去河吗?”这两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引发幼儿积极地观察画面,分析思考,进而推测小马过河的多种可能性.在活动中,幼儿想象驰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想出了很多种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思维活跃,积极热情,广开思路,探求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在听完《龟兔赛跑》的故事后,我们开展了“森林里的运动会”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小朋友们改编故事,讲出了《小熊和小乌龟跑步比赛》,《大白鹅和小乌龟比赛》,《蜗牛赛跑》等等.此外,为幼儿提供图片,要求幼儿根据图画编故事结尾,编得越多、越离奇、越好.让孩子续编故事结尾、自由拼图讲述等,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孩子发散思维的发展.
阅读不仅是视觉的活动,也是听觉的、口语的活动,甚至还是触觉的活动。孩子的阅读活动需要成人正确的引导。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终身受益.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让孩子在阅读中快乐成长吧!
论文作者:裴伏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幼儿论文; 孩子论文; 故事论文; 能力论文; 语言论文; 兴趣论文; 孩子们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10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