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管理论文_张晓玲

刍议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管理论文_张晓玲

广州建成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511300

摘要: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及造价管理作为一个随社会市场变化而变化的动态过程,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生命周期,而并不只局限在某一特定的规划阶段。随着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对项目工程造价和成本控制进行有效优化管理,不仅对整个建筑企业的飞速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更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

关键词:施工项目;项目造价;造价管理

前言

所谓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是指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建筑工程团队一般都会有一个预估成本价,这个预估成本价就是建筑工程造价成本。而所谓的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则是在说在如何在实际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将实际花销控制在成本价之内。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是实现工程施工实际利润最大化的必经途径和有力手段,我们必须予以相应的重视。

1. 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已完工程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评价体系珍贵的经济技术数据随着建筑物的完成而消失,这就是对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企业无法形成适合的报价体系,在此方面的管理上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由此,企业失去了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1.2从施工项目的组织管理上看,企业把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主要任务委托给财务部门,仅仅依靠财务部门并不能有效地解决成本控制。财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有关成本控制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制度来约束,缺少系统管理和控制,尤其是当成本失控的时候,财务部门却不能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些现象都表明了施工项目组织上对成本控制缺少系统的研究。

1.3不重视成本控制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只重视技术、生产,不重视成本的节约,不能将优化技术方案、改进施工工艺降低建设成本列入到生产管理过程中来。技术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互不通气,造成成本的人为不可控制状态,发现时问题已经不可控制。

1.4忽视前期工程的造价控制长期以来,企业对工程造价管理及其管理人员的作用重视不够,忽略了前期工作阶段作为投资控制基础的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的作用,因此,造成了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

2.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2.1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来降低施工项目的成本。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2.2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

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是成本控制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项目经理必须定期对各部门与各班组的业绩进行检查与考评,实施奖惩制度,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成本控制责任制,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进行控制。另外,建筑施工企业应赋予责任部门一定的经济权限和利益,使其有一定的自主权和驱动力搞好本部门的责任成本。在成本控制过程中,有责任无权限,将不会完成成本控制目标,有责任无利益,则将会缺少完成成本控制的动力。

2.3动态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定成本控制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偏差也无法纠正。

3.建筑工程阶段造价成本控制

3.1投资决策阶段成本控制

在投资决策阶段,首先在决策阶段要对项目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在建筑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中,决策阶段算得上是建筑的“龙头”,主要工作是选择和决定投资方案。在选择和决定投资方案过程中,主要应当考虑两个因素:成本和规模,因为这两个因素直接关系着施工阶段建设资金的投入与使用情况。

通过协助建设单位做好投资估算的编制,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合理把握投资额度,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工程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工程设计阶段是影响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的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限额设计、价值工程理论等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通常可以排除八成左右的设计错误,大大减少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这样就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成本控制。

3.3施工阶段成本控制

在施工阶段,要对质量、工期、费用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首先,要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因为这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它将决定一个工程的经济效益的高低;其次,要对材料和设备的价格进行严格控制,通过竞标方式进行材料、设备的购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控制成本;再次,通过合同的形式对施工进度进行监督。工程进度关系到建设单位及承包人的切身利益,只有通过合同的方式,才能够充分调动施工单位对工程进度的重视程度,避免因拖延工期而增加成本。

3.4竣工阶段成本控制,

竣工阶段要对工程的结算进行严格的审核。工程结算的审核是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中最后阶段,对于工程量的结算是很繁琐的,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本着实是求是的精神进行严格审核,这样才能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避免因结算的失误而造成工程造价与成本的上升。

4.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措施

4.1严把变更关

在施工中引起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错漏,使工程实际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符。当前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标准不符合设计要求等,这些问题的产生给工程造价造成不确定因素。所以在施工前必须做好设计图纸会审,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控制设计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最好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制度。

4.2人工管理

人员管理是施工阶段管理的基础,只有具备专业、高效、高素质的技术团队,才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顺利完成施工任务,达成既定目标。一方面是管理人员的管理,另一方面是班组人员的管理。管理人员,尤其是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场施工管理的成效。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不仅能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安全地完成,同时还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争取最大利润。

班组人员的管理直接反映在工程实体上。优秀的班组不仅长期拥有固定的团队,而且在团队内部也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机制。这使得项目从进入施工阶段起就能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4.3施工材料费用控制

工程造价人员首先要分析工程项目采用的人工费单价,再分析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及当前社会劳务的市场行情。其次,材料费占建安费的比重很大,应作为重点予以准确把握,分别对主材、地材、辅材、其它材料费进行逐项分析,重新核定材料的供应地点、购买价、运输方式及装卸费。最后是机械使用费:投标施组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计算出来的,与工地实际施工有一定差异,工作效率也有不同,因此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费用。

4.4坚持施工项目成本动态管理

加强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与协调。项目经理部应定期检查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在检查后及时分析,采取措施,控制成本支出,保证目标成本计划的实现。及时反馈项目成本控制执行情况,发生严重成本控制偏差,应当迅速成立相应专案研究小组商讨对策,将成本控制在可以接受范围内。

5.结语

总之,为了获取正当的经济利益,企业成本管理作为最有效的手段必然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得到强化和发展。在施工项目管理中,项目成本管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也日趋提高强化,要想让建筑企业有发展,就要搞好企业项目成本管理,需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共同努力,搞好成本管理,实现建筑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俊祥.建筑工程全过程成本管理的建议[J]. 现代经济信息,2015(8):62.

[2]阮高峰.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6):143-144.

论文作者:张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  ;  ;  ;  ;  ;  ;  ;  

刍议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管理论文_张晓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