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集团问题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集团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集团一般可视为这样一种组织,即建立在企业法人股份制基础上,以企业间控股、持股以及优惠性经济合同等为联结纽带,以一家或数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为核心组成的多层次的经济联合组织。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一种市场机制的制度产品,企业集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又通过多种渠道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制约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本文拟通过企业集团形成机理的经济分析,探讨我国企业集团存在的有关问题。
一、关于垄断优势的发挥
垄断优势理论主要用来解释跨国公司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原因,但这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企业集团的形成机理。企业集团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凭借其核心企业拥有的垄断优势。这些垄断优势可分成以下几点:
1.来自产品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这类优势主要来自核心企业拥有的产品特异化能力、商标、销售技术或其他市场特殊技能以及包括价格联盟在内的各种操纵价格的条件。由于拥有这些有利条件,使之充分发挥作用,集团就有不断扩大规模之倾向。2.来自要素市场不完全的垄断优势。如果要素是技术等知识产权,则优势可来自于专利、技术诀窍等知识产权。由于知识资产一般具有易逝性,即知识资产可以保密,但又难以保密,这使得知识资产转让具有很高的交易成本。例如,卖方不可能在技术市场上透露其全部细节。而买方又由于不完全了解其技术细节而不愿轻易购买。因此,在这方面市场机制是“低能”的。专利系统专门用来补偿市场机制在这方面的缺陷,但它本身也存在着诸多局限性。知识资产的另一特性是它的生产成本很高,但通过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而利用这些资产的成本却很低。因此,企业集团在不同成员企业利用这类资产就可能取得优势,从而获得垄断利润。另外,企业集团可凭借其拥有的较高金融信用等级而在资本市场上能较快地以较低的成本大量筹集资金,尤其是那些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行业或部门,企业集团由于拥有较好的信誉和偿债能力而在资金来源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其他具有垄断优势的要素还包括管理技能、信息及自然资源等。
3.来自规模经济的垄断优势。企业集团可利用专业化生产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可利用各地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来合理配置生产经营的区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大集团为谋求规模经济而投入的巨额初始成本对欲加入市场与之竞争的新企业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坎。此外,企业集团还可通过水平的或垂直的或二者兼而有之的一体化经营来保持对某些原材料来源及销售渠道的垄断,提高自身的经营优势,获得垄断利润。
4.来自政府干预的垄断优势。企业集团可以从政府提供的有关政策优惠、补贴、税收减免及贷款优先等干预措施中得到某种垄断优势。
由以上分析可知,作为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应该在技术、商标、融资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然而我国的事实并非如此。首先,我国企业集团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差,特别是与外国大公司相比差距甚远。这主要表现在:(1)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 技术创新的效果还不甚理想。根据1993~1994年10%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统计,只有70%左右企业开展了技术创新的活动。从实施的效果来看,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30%。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2)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能力薄弱, 主导产品的技术和装备主要还是依靠国外。对我国129家企业调查后发现, 引进后进行了改进和二次创新的只占14%,结果造成了重复引进。(3 )企业对市场反映能力较差。如我国机械企业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为10.5年,开发周期为18个月;而美国同类产品平均生命周期仅为3年, 产品开发周期仅为3个月。(4)企业研究和开发的投入严重不足。R&D(科研和开发)是技术创新的源泉,是技术创新持续进行的基本保证。 从R&D的经费占GNP的比例来看,1995年我国只有0.5%,而同期美国是2.6%,日本2.9%,韩国是1.9%。 这些都说明了我国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缺乏技术垄断优势。
其次,由于以下原因,集团核心企业投资主体地位难以发挥,很难成为融资中心、信贷中心和结算中心。(1 )集团核心企业的自有资金率普遍偏低,使其在目前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中并不占优势,特别是国有老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投给成员企业,结果使得集团的凝聚力不强。(2)沉重的债务负担使企业难以实现自我积累、 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3 )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投资审批制度使企业集团难以成为投资主体。集团核心企业没有被国家授权成为国有资产经营的主体,因此各地方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可以经常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使得企业资产经营自主权很难实现。另外,现有投资审批制度程序繁琐,企业的投资自主权非常有限。(4 )我国现行体制下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可利用的直接融资手段很少,融资渠道比较单一,集团财务公司的作用又极其有限,核心企业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关于规模经济的效应分析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扩大而引起企业投资和经营成本降低的现象。在微观经济运行中,随着各种生产要素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相应的收益变动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增加,每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就会增加,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即为“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也称为“规模经济”阶段。随着产量的继续增加,递增的规模报酬会达到一个临界点,并在一时期内使平均成本不会因产出的增加而降低,这一阶段即为“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如果生产在达到一定产量后继续扩大,则平均生产成本会由于生产规模超出合理界限、管理效率下降而上升,这一阶段因而也被称为“规模报酬递减”或“规模不经济”阶段。
从企业集团的角度来看,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大致如下:1.由于分工的细化,劳动的专业化,经验的积累以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从而导致生产上的规模经济。2.某些不可分割的生产设备(如巨型机器或流水生产线)只有在产量达到相当规模时才能见效;备用生产能力随着规模扩大才能逐步被利用,资本运用效率才能逐渐提高。3.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应付供求变动而产生的原材料库存比例和商品库存比例相应下降。4.规模扩大后,可以缩小单位商品所分摊的广告和推销费用;售后服务和配套服务问题也更易解决;5.管理的专业化和管理工具的自动化、现代化也只有在规模扩大时才能体现。
由于我国的集团发起者没有真正理解规模经济的含义,结果导致集团“规模而不经济”。有些企业集团是在原来比较松散的生产协作基础上建立的,有的是靠行政划转方式形成的,有的则是由行政性公司翻牌而来,在组建时没有打破所有制关系、隶属关系和财产关系“三不变”原则,忽略了最关键的因素,即成员企业间在经营、技术、工艺、产品、利益上的相关性,其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封闭于某一产业或地区内部。这实际上就是企业的“并堆”,是生产要素的随机组合与简单叠加,结果造成集团内的生产要素不能流动,不能形成专业性分工协作,难以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能产生1+1>2的集合效果。 有的企业集团规模太小,成员企业多数是中小型工厂企业,而核心企业的规模也不大,实力不强,产品批量小,成本高,市场占有率低,规模效益差,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些企业集团虽然属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支柱产业或重点行业,但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经济实力远远没有达到宏观经济的要求,有的甚至已陷入微利、亏损的境地,难以在国内外市场上称雄。即使是具有一定资本规模、经营状况良好、管理素质较高的大型企业集团,其规模水平与市场占有率在该行业中也并不占有绝对优势,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差距很大。
三、关于市场交易内部化的思考
企业集团的形成,从市场运行的机理看,与企业交易费用的节约有密切关系。当企业之间通过市场交换各自的产品或劳务时,会由于摩擦而产生交易费用。由于交易活动构成了现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部分,故其成本也高得惊人。香港的张五常教授1987年在北京的一次演讲中,估计交易成本值约占香港国民生产总值的80%(注:盛洪:《分工与交易》,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7页。)。
交易费用成因,一是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总有一部分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会采用微妙和隐蔽的手段,会耍狡黠的伎俩,如说谎、欺骗、偷窃和毁约等;”(注:O.E.威廉姆森:交易费用经济学讲座,载《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87年第50期。)二是人的有限理性:在现实生活中,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面临的往往是一个复杂而又不确定的环境,而且人的理解、洞察能力也有限。
从一般的定性或定量上分析,影响交易费用因素包括以下三方面:即资产专用性、内外部条件的不确定性和交易的频率。资产的专用性是指资产不可转移使用的性质。资产专用性越高它的转移使用在经济上的损失就越大,潜在的交易费用也就越大。内外部的不确定性就是与交易有关的各种内外部条件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越大,潜在的交易费用也就越大。交易频率是指某种交易的频率程度。交易的频率越高,交易费用也就越大。现实中巨额的交易费用使得人们有必要建立某种保障机制以维持交易关系的稳定性。这种保障机制的极端形式就是交易双方实行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合并为一个企业。
随着外部竞争的不断加剧,为稳定发展,进一步规避风险,实现范围经济,企业的经营边界需要不断地拓展。所谓范围经济是指一家厂商提供具有共同投入品的各种产品要比各个厂商分别提供一种产品节约成本。企业经营边界的拓展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企业所属产业范围内,生产经营的产品品种增多,从而使其产品市场边界扩大;二是企业在继续生产经营原有主要产品的同时,又在新的产业领域中从事新产品的生产经营,从而其生产经营的产业范围实现了跨产业的扩大。显然,企业经营边界的拓展必然意味着以总销售收入为衡量标志的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张。然而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当一体化达到一定程度后使得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费用升高,出现规模不经济;或者其可能从事的新产品与原有产品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时,单纯依靠企业内部的生产扩大显然是不经济的。所以,这就需要一种既能扩大经营规模,又能继续保持规模经济效益,并在新的产品(或产业)领域中获得较好规模经济效益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内各成员企业仍然是独立的法人,核心企业通过股权、资金、技术、销售为纽带,将成员企业的生产经营纳入自己的控制与支配之下,扩展新产品的生产经营规模。所以企业集团是介于企业组织和市场组织之间的中间组织形式。
我国有些企业集团的发起者并未意识到是为了减少市场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而组建企业集团,而认为它就是铺“大摊子”、闹“大场面”、造“大声势”,结果是重视形式而忽视质量。这使得企业集团“先天不足”——在建立之前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后天缺氧”——在建立之后又得不到很好的管理,与规范的母子公司体制相距甚远。由于集团核心层与紧密层、半紧密层在人权、财权、物权和管理上没有形成科学的办法,集权过度和分权过度同时存在,决策层、监督层、执行层等层次分明的领导体制没有按规定程序运作,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的功能无法实现,在经营管理上大体保持着原来经济联合体的格局,没有统一的财务、人事、劳动用工及分配制度,没有完善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没有建立起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企业集团仍未摆脱复杂的产权关系和行政隶属关系。许多成员企业分属不同的部门、地区、所有制,没有以资产为纽带,有着不同的财政渠道,各有各的“婆婆”,各有各的“门路”,与集团并无必然联系。核心企业与成员企业之间责权不明,以致核心企业忙于应付常规性管理,其地位、作用远不能到位,起不到最高决策层应有的作用。成员企业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各打各的“小算盘”,各为自己谋利益,例如,有的企业不考虑集团总体利益和市场供求状况,盲目上规模,尤其热衷于上大项目,重视附加值高的整机大产品的生产规模,忽视具有市场优势的小产品的开发,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不应有的内耗。这样组建的企业集团,在减少外部市场不确定性的同时,其内部却出现了许多与市场相类的不确定性。这样不仅不能降低由于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交易费用,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内部管理协调成本,导致集团效益不明显,甚至亏损。
四、对策与建议
针对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现状,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创造适宜的宏观环境。首先应该处理国家与企业集团的关系。国家应充分利用经济杠杆、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等手段,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创造适宜的市场环境。具体来说,应该界定国家与企业集团的产权关系,处理好政企关系,理顺分配关系,打破“三不变”原则。其次,应建立政策保障体系,包括有利于大企业集团发展的产业政策及配套的投资政策、金融政策、国有资本利润分配政策、财税政策,大力推进试点企业集团开展国际化经营,形成有利于集团发展的外贸政策体系,进一步扩展国家与大企业集团的信息交流与对话渠道。
2.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强企业集团的内部建设,壮大企业集团的实力。一是应对现有的企业集团进行清产核资、产权界定及核定法人财产权,明确企业集团内部的产权关系;二是应根据《公司法》和集团内部各成员企业的具体情况,逐步进行公司化改造,按照产权关系和经济技术协作关系,构建集团企业的母子公司体制。
3.实现资本经营是企业集团进一步发展的关键。(1)将大企业、 大集团建设成为国有资本经营主体。(2)优化重组,盘活存量资产。 (3)迅速积累资金,壮大企业集团实力。(4)创造产权交易的良好环境。(5)培养一批懂资本经营、懂管理的企业家。
4.加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观念,从集团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统筹安排投资和融资活动,将资金运作的全过程纳入财务管理的视野范围,实施动态管理,实现整体最优化。
5.加大企业技术经费投入,在引进技术时特别要注意二次创新,保证集团核心企业的技术优势,以增强企业集团的凝聚力。
标签:规模经济论文; 企业经营规模论文; 垄断优势理论论文; 市场垄断论文; 交易费用理论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