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1
摘要: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相当有必要的。笔者在文中分析并探讨了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并针对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工程质量;影响
近些年我国的建筑施工质量在人们的舆论压力和媒体监督下,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和改进,但是,施工质量仍然达不到标准和规定,建筑物的质量问题还是屡见不鲜,并且屡禁不止。工程的造价问题贯穿施工过程的始终,自施工、设计方案的制定,到决策机构的决策,再到最后的实际施工,无一不体现着工程造价问题,造价问题也是建筑工程中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另一个是与其密切相关的工程质量问题,二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形影不离。始终让工程项目负责人费脑筋的事情就是怎样处理好二者的相互关系,怎样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控制工程造价可以说是永恒不变的话题,我们必须予以恰当、合理的探讨和解决。
1 盲目追求低造价对于工程质量产生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自身的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是其弊端的主要体现,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盲目性,所谓的盲目性指的就是相关经济组织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于彻底的不顾,建筑施工单位如果无法规避这种弊端,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使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往往处在一种对立的层面,因为施工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工程造价,但是工程造价在建设单位中却作为投资成本的角色存在。因此,施工单位为了给自己谋求更多更切实的利益,就会绞尽脑汁想出提高工程造价的办法,而建设单位为了减少成本投入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使工程造价得以下降,从本质上来说,二者的根本利益得不到协调,陷入了僵局。目前,房地产行业过火,建筑物的供应量远远超过了人们的实际需求,建设单位为了提升利润空间,把降低工程造价作为主要手段,利用施工单位活源比较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现状,在招标当中要求施工单位一次包定工程造价,有的建设单位和建筑承包商对工程造价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无法正确理解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只顾着减少成本投入,大幅度控制工程造价。由此可知,一旦一味的压缩工程的成本投入,降低工程造价,直接就会降低施工质量,这种因为图眼前利益而置全局于不顾的做法是相当错误的。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当中,部分施工单位为了中标,投标报价非常低,利润非常低,甚至投标报价低于成本价。既然这种状况无法改变,而施工单位为了保证利润大于成本,不得不采取一些不正经渠道获取利益,为了减少成本投入采购劣质施工材料、雇佣非专业施工人员的现象比比皆是。除此之外,很多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十分不规范,不公平竞争的现象频频出现,使得产生了大量不合理甚至是非法的成本开支,大大增加了施工企业的“成本”。
2 目前工程造价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执行工程按照类别取费之前,仍然是按照企业技术资质的级别来确定相应的取费标准。具有不同资质的施工单位对相同的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是不尽相同的。虽然有的施工单位资质比较高,但是由于造价高,往往竞争不过依靠降低造价谋求发展的低资质建设单位;此后变成按照工程类别进行取费,使上述竞争不平等的问题得以很好的解决,考虑到了不同的施工单位的造价是不同的,把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都作为考核的成分。但是这种办法只相当于隔靴搔痒,使问题得不到彻底、根本的解决。第一,施工质量和工程造价的结合程度不够高,无法对施工单位形成很强的约束力;第二,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施工质量付出的成本远远要超过承包商给出的优价,所以在权衡二者之后,个别施工单位仍然选择降低工程造价;最后,部分工程质量的优劣无法真正体现工程项目总体功能运行的实际情况。
3 改进与完善造价管理体制,强化工程造价与质量管理
3.1 强化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
(1)强化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外部环境要求通过完善招投标制来开展工程造价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招投标制有利于创造激烈的竞争环境,在这种竞争下有利于挑选出准确、合理的工程造价。因此,监督和管理好招投标势在必行,保证在“阳光下进行”,即保证招投标的透明、公开;同时,还必须进一步提高标底、标书的编制质量以及评标人员的业务水平,有效预防压标或者低价抢标的不良现象;此外,严禁招标单位利用施工单位活源紧缺的现实,要求施工单位压价让利以及提出垫资施工的不合理条件。
(2)工程造价的估算工作不一定由与施工有关的各方承担,这项工作对于工程造价中介服务机构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其发展必定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是一定要严格管理和监督造价人员和造价机构,保证其工作的合理、合法,相关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恪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理念,不能只图利益而不顾工程质量,保证工程造价中介服务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
(3)信息是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所以应该保证建筑项目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多多扩展信息源,使信息服务体系得以健全和完备,使工程造价以及工程管理有依据可循,正确指导市场的计价与定价行为,真正实现市场决定价格从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4)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定额管理,编制的定额必须与目前各种承包方式相适应,同时有利于动态调整,而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2 加大监督与检查的力度
(1)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与检查工作是后期必不可少的程序。施工方案、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工艺和方法都是监察的主要对象,监察工作一定要具备全面性、细致性。
(2)建立健全施工标准,加强施工管理;大力贯彻并切实执行《建筑法》以及《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法规,依靠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提高工程质量;明确与施工项目有关各方的具体责任和义务;以推行工程建设标准以及强制性规范为核心,通过加大监管与检查的力度增强各方的管理观念和质量意识。
(3)全面实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必须认清自身的法律责任,一旦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和规定,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并承担由质量不合格造成的一切损失,施工单位所用的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都必须满足施工要求,并且施工单位是主要的责任主体;严格执行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制度,舆论是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最有力的因素,所以要充分利用舆论的作用。法律部门要依靠法律的强制性敦促工程项目的各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规定和标准。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以及成本管理。
(4)全面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促进全面实施工程建设监理制,对于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水平以及投资效益的意义重大。必须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以建设大中型工程项
目以及住宅小区为主要的监理目标,进一步规范监理从业行为,有序发展监理队伍,不断提升监理人员的总体素质,快速提升建设监理水平。
结语
为了适应国际建筑市场的发展态势,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势在必行。工程造价控制具有动态性,市场行情是其必备基础。投资和设计阶段是控制建设工程造价的重中之重,把握好这一重点,就能实现控制造价的意料中的效果。建立一套完备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也是很有必要的,体系的制定既要把自身的具体情况作为基础,又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的、动态性的管理和控制也会很好地控制工程造价,最终使建筑单位更稳的立足市场,促进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伟.项目管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何小玲.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J].广西电业,2009(8):45-46
[3]于海龙.浅议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2)
论文作者:唐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工程论文; 成本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