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德育工作创新策略论文_黄巧玲

新课改下小学德育工作创新策略论文_黄巧玲

(阳江市岗列学校,广东省 阳江市529500)

摘要:学校德育工作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德育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为了契合新课改的要求,创新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新课改;创新策略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成为了我国教育教学工作者共同的价值追求。德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在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与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授有所不同,德育侧重对学生进行品德上的培养,情操上的陶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最终促使学生成长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完整的人。小学是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影响的基础阶段,虽然,该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但是,其思想观念还不够成熟,身心发展还不够完善,在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时极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小学学生的可塑性强,容易接受积极的教育影响,因此,学校要及时对小学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以尽早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

一、新课改对德育工作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力量,在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学态度的过程中,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发展。

(一)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差异化发展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片面注重文化成绩,只以成绩论英雄,忽视了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滞后。除此之外,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学生成为了模具化的产物。因此,学校和教育者要转变教育观念,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德育。

(二)端正教学态度,平等师生关系

部分教师过分强调自身的权威,高高在上,致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顺畅,师生关系不融洽。因此,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主动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要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德育的教育影响。

(三)提高教师素质,拓宽工作思路

教师素质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德育效果的好坏。因此,教育者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德育工作能力,要以自身的良好言行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做到为人师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二、当今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刀切的工作思路不适用于德育工作

部分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忽视了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发展水平,德育层次不清晰,针对性不强,导致德育工作中出现了“一刀切”的不良现象。此外,学校教育者固守传统德育方式,缺乏创新精神,致使德育与学生发展不相适应。学校的德育工作,没有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没有做到因人而异、与时俱进。

(二)德育工作与实践相脱节

当前,思想品德课依旧是学校进行德育的主要方式,然而,不少教育者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仅仅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授层面,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导致学校德育工作严重脱离生活实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德育方法过于传统,缺乏创新

尽管改革为当前德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是,在传统德育观念的影响下,部分学校的德育方式因循守旧,落后于生活和时代的发展,德育工作缺乏创新。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死板灌输,就不可能促进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有时甚至会阻碍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某些老师的教育观念没有得到时刻的更新,对于孩子所给出的答案,只是严格地按照参考答案上所给出的答案作为标准。就比如语文老师在改语文试卷的时候,题目是填空题,题目的内容是冬天来了,______。其实这道题目是一道开放题,答案可以有很多种,但是参考答案给出的是:水慢慢的结冰了。是有一个同学的答案是:春天还会远吗?老师却判断他是错的。但是从创新角度上看,他的答案是非常有新意的。但是老师却凭借参考答案给他的答案定义为错误,老师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时刻更新自己的思想,有的时候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三、新课改下德育工作创新策略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德育工作显得尤为的重要。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通过自身的实际经验,提供了以下几个可参考的措施。可以为现在处于小学阶段的老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课堂教育之点滴德育

但随着社会地发展,孩子们的思想状态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按照以前传统的教育思想,不能够适应当前发展的新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将德育教育融合进课堂,在向学生传述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德育的培养。对孩子传授知识的时候,我并没有采取传统的灌输模式,而是在讲解知识的时候结合了实践的经验,从而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从内心深处中得到启发。

(二)教师日记之点滴德育

对于老师来讲,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班上的孩子众多,并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做到对每个孩子全面了解。但是对于老师来说,掌握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是十分重要的。在每天放学之后,我都会把这一天中所观察到的学生的思想动态记录在教师日记里。对于那种情绪失落的学生,我会耐心的开导他们。也会以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而不是成为他们都惧怕的老师。如此一来就有利于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三)师生沟通之德育教育

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树立榜样。避免仅仅停留在口头教育的情况。如果一味地说教,就不容易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为了更好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采取多种的沟通交流方式。如今的网络发达,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当代教师应该利用这些手段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拉近师生的距离感。第二,提高自己的沟通交流技巧。在实践教学中,一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念很容易对整个班的学生产生影响,所以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注重平等原则,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心中的榜样是充满正能量的人。第三,正确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的心理发展不完善,虽然已经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但是还是不够成熟。所以在德育教学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从而更好的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德育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

四、结束语

新课改一直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必须创新思维,尊重学生个性,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德育教育工作更加的深入人心。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需要更加注意学生德育高低和教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采取更好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方式进行教学,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促使德育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韦世朝.新课改语境下中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创新探寻[J].农家参谋,2018(14):181+294.

[2]唐秀芳.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5.

[3]王建新.论新课改下的小学德育工作现状[J].亚太教育,2014(01):97+93.

论文作者:黄巧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新课改下小学德育工作创新策略论文_黄巧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