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针对动态心电图(英简DCG)在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症状(英简SMI)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起到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择取在2015年8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86名,均使用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密切检测,分析临床特征以及SMI的发生规律,做以总结。结果:在86名患者当中有80名患者存在缺血性ST-T段变化,其中有54名SMI患者以及26名PMI患者;在DCG检测当中一共检测出MI反应761阵次,SMI患者占到612阵次,PMI患者占到149阵次,P<0.05;另外,在发生缺血的时候,SMI患者ST段的下降幅度和HR次数均高于PMI患者,存在P<0.05,均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临床中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能够较为全面的观察到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疾病的发生规律,诊断价值比较理想,因此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以及临床推广。
【关键词】临床诊断;动态心电图;价值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035-02
【Abstract】Objective In view of th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DCG Jane) in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myocardial ischemia symptoms (British Jane SMI) through analyzing the value of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pla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andom will pick in August 2015 to Sept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86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use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ecg) for 24 h close testing, analysis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ccurrence of SMI, done in a summary. Results Among 86 patients, 80 patients exists ischemic ST -t change, there are 54 patients with SMI and 26 patients with PMI; In DCG test to detect the total MI reaction 761 times the SMI patients accounted for 612 times, PMI patients accounted for 149 times, P < 0.05; In addition, in the event of ischemia, SMI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decreased and the number of HR were higher than in patients with PMI, and there is P < 0.05,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Conclusion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ecg) used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can comprehensively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myocardial ischemia in patients with the mai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s, diagnosis value ideal, thus worthy of in-depth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The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ecg) analysis of asymptomatic myocardial ischemia
在临床当中心电图诊断属于一种比较多见且应用比较广泛的检测手段,比起常规性的心电图来说,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时间会更长,而且没有创伤,对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症状的诊断也更加准确[1]。最近这几年以来,因冠心病导致的心肌缺血症状发生率逐年提升,其中无症状性的缺血症状很难被发现,可能会诱发严重的并发症,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猝死[2]。本文将针对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效果比较理想,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择取在2015年8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86名,其中包括男性患者45名以及女性患者41名,年龄均在40岁到76岁之间,平均数是(42.09±2.11)岁。本文的研究分析已经经过伦理委员会的认可,而且已经经过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可以进行分析。
1.2 方法
对86名患者均使用24h动态心电图进行密切检测,使用的仪器设备是BI产品(型号:BI9800TL+)对SMI诊断的标准参考相关指南当中的标准:其一,ST段发生显著的位移现象,而且位移的时间超过1分钟;其二,两次发生MI症状的间隔时间在5分钟以上;其三,ST段呈现出下斜或水平压低现象,降低在0.1mV以上,ST段的J点之后80ms的位置上予以ST段检测,此时显示在原来ST段压低基础之上法还是能0.1mV以上的再次压低;其四,MI发作的次数在2次以上,而且生活日志记录已经排除PMI。
1.3 临床观察指标
分析临床特征以及SMI的发生规律,主要观察项目包括不同的患者缺血情况对照分析以及ST段的下移阵次情况、在缺血发生之后HR(在缺血发生的时候心率情况)和ST段的下降幅度,并对全部数据做以总结。
1.4 统计学方法
获得全部数据之后,结合参考资料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 20.0对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针对涉及到概率的计数资料择取(n,%)表示,并行卡方检验;针对涉及到变量的计量资料择取(x-±s)表示,并行t检验。本文中认为P<0.05为统计学上存在差异。
2.结果
在86名患者当中有80名患者存在缺血性ST-T段变化(概率约为93.02%),具体数据参照下表(表1、表2)。
3.讨论
就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在86名患者当中有80名患者存在缺血性ST-T段变化(概率约为93.02%),其中有54名SMI患者以及26名PMI患者;在DCG检测当中一共检测出MI反应761阵次,SMI患者占到612阵次,PMI患者占到149阵次,P<0.05;另外,在发生缺血的时候,SMI患者ST段的下降幅度和HR次数均高于PMI患者,存在P<0.05。该研究成果说明临床中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能够较为全面的观察到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疾病的发生规律,诊断价值比较理想。这一成果也在羌玲玉[3]的著作当中得以证明,说明比较可靠。
就目前情况来看,无症状性的心肌缺血症状出现的机制还不是非常明确,在解剖学上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心肌缺血的依据之一,不过没有显著的心绞痛症状,它是冠心病比较主要的一种临床类型[4]。根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来看,无症状性的心肌缺血出现可能是因为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之上,因为血管张力上的变化和心肌耗氧量显著增加导致心肌氧气供需失衡,造成心肌缺血症状。且这种病症大多出现在白天,比方说正常的读书、交谈等活动当中,这往往和患者预后效果不理想有关系。动态心电图检测手段是对该病进行检测是一种比较准确且操作简便的无创检查手段,能够明确患者是否存在SMI症状,结合患者的发作情况予以正确且科学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防止该病进展形成急性心梗,继而造成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症状和心源性猝死症状,临床价值比较显著,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和推广应用。
4.结语
总的来说,临床中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能够较为全面的观察到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疾病的发生规律,诊断价值比较理想,因此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以及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美红,李晓苏,陈赛勇.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0,16(14):22-23.
[2]王晓敏.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40.
[3]羌玲玉.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01(06):152-153.
[4]叶琛.24h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02):202.
论文作者:张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患者论文; 心电图论文; 心肌论文; 动态论文; 无症状论文; 症状论文; 发生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