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克山县曙光乡卫生院 161634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护理体会。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4例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相关治疗,同时以抽签方法分组,并应用不同护理方法,干预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方法,比较患儿恢复情况以及预后差异。结果 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惊厥相关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分别为(3.7±0.6)d、(2.1±1.3)d、(4.6±1.4)d均短于对照组,并且干预组患儿住院时间为(6.2±0.4)d,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性护理干预从各方面入手,可有效辅助控制患儿惊厥,降低惊厥对大脑损伤程度,提高患儿预后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小儿;热性惊厥;肠道感染;护理体会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children with febrile convulsions associated with intestinal infection. Method the study object is the choice of 84 cases of intestinal infection related febrile convulsion in children,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sis,and carries on the treatment,and to draw the grouping method,and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ways of nursing,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basic nursing method,comparing the patients recovery and prognosis of difference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nursing effect,resul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convulsion associated symptoms and signs disappeared time,cooling time,diarrhea stopping time respectively(3.7 + 0.6)d,(+ 2.1 1.3 d)and(+ 4.6 1.4)d were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hospital stay(6.2 + 0.4 d),significantly shortened,and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be effective in the control of children with convulsions,reduce the degree of brain damage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brain injury.
Key words:children;febrile convulsion;intestinal infection;nursing experience
肠道感染是小儿间高发传染性疾病(多见于<5岁患儿),具有明显季节性(夏秋季节流行)和流行性,临床特征典型,主要以高热伴有腹泻表现[1]。体温升高常导致患儿发生惊厥,若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可影响大脑发育,留有后遗症等不良影响。正确全面的护理方法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时纠正惊厥,对惊厥患儿预后起到一定保障作用,使医患双方均受益。本文探讨对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护理方法和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以数字法抽选84例于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肠道感染患儿。其中男性患儿46例,其余为女性患儿,年龄6个月-7岁,平均平均(4.1±2.3)岁。患儿均伴有体温升高,在38.5℃-40℃,平均(39.1±0.3)℃,并且由发热诱发小儿惊厥,发作突然。根据患儿临床特点以及排泄物检查均确诊为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催眠后脑电图异常。患儿中23例为再发入院,其余均为首发患儿,均排除其他感染导致惊厥病因,无惊厥或者癫痫家族史。患儿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按抽签方法将患儿分组,组间患儿感染程度、年龄等资料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以基础护理要求采用相关措施。及时对患儿进行抗感染治疗,补充平衡液,避免脱水发生,同时改善电解质水平,维持酸碱平衡。以正确方法进行对症治疗,降低换儿体温,止吐止泻,缓解患儿痛苦。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以及尿量变化。
1.2.2 干预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加强各方面护理质量,对患儿进行全面护理。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体温护理 高热是诱发患儿惊厥发作的主要诱因,因此积极控制体温具有必要性。对于体温升高不明显者,通过物理降温或者服用退热药等方法维持体温恒定;对于高热者,可通过清洁灌肠方法降温,灌肠使用生理盐水,降低对内毒素的吸收,从而控制体温。降温过程中,方法应适宜,避免使患儿发汗过量而脱水。2)惊厥护理 发作后,及时对患儿松衣解带,并确保呼吸道通畅。并立即应用安定等镇静药物注射。并及时通过地塞米松达到抗炎效果,避免对大脑过重损伤。并提前备好抢救物品,缩短抢救时间。采用正确方法进行氧疗,适当湿化氧气,改善缺氧情况。建立静脉通路,并通过留置针进行液体输入,避免惊厥患儿加重输液困难。3)健康教育 对患儿家属详细介绍和讲解惊厥诱因以及注意事项,并积极预防肠道感染发生。并通过交流,给予家属一定的心理疏导,避免过度紧张,影响到患儿状态。合理选择食物,平衡患儿营养,同时增强患儿抵抗力。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采用SPSS15.0进行,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x2检验(%)和t检测(x±s),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惊厥相关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分别为(3.7±0.6)d、(2.1±1.3)d、(4.6±1.4)d均短于对照组,并且干预组患儿住院时间为(6.2±0.4)d,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对卫生等认知程度较差,容易经消化道感染细菌或者病毒,并且小儿体质发育未完善,免疫调节能力较差,抵抗力较弱,因此感染后极易引发急性肠道感染,并且在儿童聚集处发生流行。其中热性惊厥是肠道感染后常见并发症,主要由高温诱发,对患儿发育和预后造成严重影响[2]。产生高热惊厥主要原因为感染的病原体在肠道繁殖迅速,并且释放大量内外毒素,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对炎性细胞因子起到刺激激活作用,应激条件下,机体产生高热。高热发生后进一步刺激脑细胞,造成其功能紊乱,代谢异常发生水肿,影响大脑电信号正常传导通路,导致异常放电,发生惊厥[13。另外,电解质失衡等情况,同样可以加重脑细胞水肿,导致异常放电。
因此,及时加强患儿体温护理,并通过提高护理水平,扩大护理范围,加强对患儿体液失衡的纠正,可有效改善热性惊厥患儿预后,降低对脑组织的损伤。加强惊厥患儿各方面护理工作,更容易满足惊厥患儿护理需求,充分发挥辅助治疗作用,并且展现对患儿的人文关怀。护理工作主要以临床实际情况为依据,不断发展完善,通过对患儿惊厥、体温、饮食等方面具体护理,可以提升其耐受力,提高机体抵抗能力,降低惊厥对患儿带来的影响,避免后遗症发生。本文经过一系列护理工作,结果干预组患儿惊厥相关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分别为(3.7±0.6)d、(2.1±1.3)d、(4.6±1.4)d均短于对照组,并且干预组患儿住院时间为(6.2±0.4)d,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强化对热性惊厥患儿的护理工作,具有较强必要性和迫切性,得到临床和家属高度认可,应充分运用于临床发挥价值,使惊厥患儿从中最大程度的受益。
参考文献:
[1]宋英,王佳娜,窦星星.83例肠道感染相关热性惊厥小儿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7(7):141.
[2]张换梅.小儿高热惊厥病人的急救护理[J].护理研究,2010,84(15):78-79.
[3]王俊艳,孙照静,王秋婶.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救治与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54(05):56-57.
论文作者:王亚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5
标签:患儿论文; 肠道论文; 小儿论文; 高热论文; 方法论文; 体温论文; 时间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