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国际化及其动因分析_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国际化及其动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动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全球化

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界定金融国际化是比较困难的,两者之间总有许多交叉和模糊的界区。在李扬等人(2000)看来,国际化和全球化这两个概念均包括一体化含义,同时,它们都是一种过程。正如Beamish(1990)所言,“国际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司日益意识到国际交易对其未来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与其他国家建立并执行交易”。但是,国际化的立足点是“国”,行动主体是国家。由此,国际化可以理解为各国一体化的趋势。金融国际化可以解释为一国金融跨越国界在规模和范围上的延展,在各国共同接受的原则基础上,各国平等互利地形成金融分工并从事金融交易。比较而言,全球化则表述了一种更深层次的一体化过程。在这个层次上,民族国家不存在了,整个地球成为一体。在这里,行动的主体既可以是民族国家,也可以是各国的企业和居民。因此,金融全球化可以解释为,各国政府、企业和居民等经济主体突破国界和民族国家的限制,以普遍接受的金融原则为基础,平等互利地进行金融交易。显然,金融全球化不仅包括金融活动跨越国界在规模和范围上的扩张,还包括它越过民族国家的限制,在企业、管理、技术、流程层次上的分工、交流、合作与交易。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国际化是由一个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宏观行为,那么,全球化则是一个主要由企业推动,一种自下而上的微观经济行为。

笔者认为,尽管金融全球化的概念目前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是,由于同类金融资产(资本)在不同市场上的价格存在较大差别,所以,目前的金融全球化还不是全球的,它还只是局限在发达国家范围内,真正的金融全球化过程还只是开始而已,国际化依然是主导。

商业银行国际化

银行国际化指的是银行跨越国界从事经营活动,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王自力认为,银行国际化是指在各国放松国内金融管制和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实施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其经营活动跨出国界,日益与各国金融融合在一起的过程和状态。谢建敢认为,银行业的国际化指其跨越国界的过程或发展趋势,即以货币的国际化为基础,以资本的国际流动为纽带,通过各国货币政策的国际传递与协调,实现金融资源在世界范围的优化配置,即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由此,银行国际化既包括单一银行的国际化,也包括一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前者指的是一家银行由国内银行走向跨国银行的发展过程;后者是指一国银行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不仅包括本国银行的“走出去”,也包括外国银行的“走进来”。对于前者,它既包括银行从事国际金融业务,到海外建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也包括在管理的体制、方法、手段和技术上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及从他国引进先进的业务经营专家、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因此,从内容上看,银行国际化包括业务国际化、机构国际化、股权国际化、管理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以及监管国际化。

银行国际化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从事国际化经营的银行,在国外有关银行国际化的研究文献中,对从事国际化经营的银行有不同的称谓,其中最主要的是跨国银行。广义上,如果一家银行在另一国设立了分支机构,那么,它就可以被视为跨国银行。但是,国际社会通用的标准要严格一些。一家银行机构能否被称为跨国银行,不仅要看其国外分支机构的形式和数目,还要看其设立分支机构的所在国家数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在进行统计时,一般以拥有5个和5个以上的海外银行机构的多数股权作为标准。英国《银行家》杂志在评选跨国银行时,规定更为严格,其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资本实力。跨国银行的一级资本必须在10亿美元以上。二是业务情况。跨国银行的境外业务在其全部业务中必须占较大比重,而且必须在伦敦、东京、纽约等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设有分支机构。近年来,《银行家》杂志在公布全球50家大跨国银行时使用的标准越来越广泛,包括海外资产比重、海外员工比重,在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如美国、日本、德国、瑞士、法国、中国香港)的资产分布、海外代表处、分行和附属银行机构。国内一些学者对跨国银行的界定,大多认同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的定义。比如,陈彪如认为,跨国银行是指业务范围国际化,同时在一些不同国家和地区经营银行业务的超级商业银行,这些银行至少在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行或附属机构。曾康霖认为,跨国银行是以国际业务为主并采取跨国经营方式的银行。他也接受了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关于5家分支机构的要求。两位教授主要从业务和地域两个方面界定跨国银行。其一,他们都强调跨国银行的国际业务在其业务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其二,银行必须跨国经营,而且必须在5家以上国家和地区设有分行或附属机构。

笔者认为,跨国银行是国际化经营的银行,但国际化经营的银行并不完全是跨国银行,一些没有境外分支机构的银行也从事国际业务,它们也属于国际化的范畴。而且,国外一些文献中所说的国际银行(International Bank)、多国银行(Multinational Bank)、全球银行(Global Bank)和超国际银行(Supernational Bank),都属于银行国际化。我比较赞同国内学者庄乾志(2001)提出的“国际化银行”这个概念。他认为,所谓国际化银行,是指开始或者已经从事国际金融业务,并且这种业务范围或者地域逐步扩展的银行。国际化银行既包括在国外有分支机构的跨国银行,也包括不设立分支机构,只是通过国内的国际业务部门或者通过委托其他机构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既包括在国外设立5家以上分行和附属机构的跨国银行,也包括在国外设立的分支机构没有超过5家的但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在笔者看来,庄乾志界定的国际化银行不强调银行国际化的机构特征,只是强调其业务特征,在理论上而有一定道理,特别是对于那些市场开放程度非常高的国家的银行而言,更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业及其银行来讲,国际化银行应结合其经济和金融的发展阶段来理解。Peter Dicken(1998)对商业银行从国内银行到全球全功能银行的演进进行了归纳和划分,见表1。

银行国际化的理论动因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国际化经营几乎是任何商业银行追求的目标。然而,国际化经营作为一项金融制度安排,不仅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的主观愿望和努力,更取决于国际国内的制度环境、政策体制、法律框架和相应的经济金融基础。

(一)理论基础。商业银行从事国际化经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其基本动力源于取得比较优势、规避经营限制、降低税收负担以及分散经营风险等方面,所有这些动力都是为了冲破地缘的自然因素和民族国家的政治因素对银行经营和发展所设定的限制。对此,已有的国际贸易理论、资本流动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等理论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比较优势理论。这一理论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罗伯特·阿尔伯(R.Z.Aliber,1976)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国家之间银行经营的相对成本或效率对银行国际化的影响提出了该理论。该理论认为,金融贸易壁垒的存在使得各国银行的比较优势和效率存在巨大差别,具有比较优势的银行是最有效率的,效率高的银行在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其国际化步伐也比较快。存贷利差是银行效率的体现,银行效率不同的国家其利差也不同,那些具有较小存贷利差的银行在竞争中具有优势。存款者希望将资金存入能够提供高利率的银行,而借款者希望向银行支付最低的利率,而具有比较优势的银行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因此,各国银行间存贷利差的不同是产生银行国际化的主要原因。另外,阿尔伯还提出了“安全通货论”,认为银行国际化是国际化银行利用安全通货和有利汇率的结果。

2.资本流动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观点认为,国际资本流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必然导致资本跨越国界而对外扩张;另一方面,资本输出或资本国际化是与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相伴随的,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20世纪初,欧文·费雪提出了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理论模型,认为各国资金利率的差异是决定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主要因素,而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结果反过来又会消除各国之间的利率差异,直至本国利率与世界利率水平相等时为止。到20世纪20年代,以俄林为代表的早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通过建立要素流量模型,认为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更高的收益率引导了资本流动,这个更高的收益率来源于国际信贷市场上的利率差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量利润。20世纪50年代,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复苏和发展,现代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应运而生,以米德、蒙代尔和弗莱明等为代表的流量理论观点均认为,利率水平的变动决定了国际资本的流动。而60年代的存量理论(马科维兹和托宾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利率差异不是决定国际资本流动的惟一因素,还应考虑国内和国外的风险水平以及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的能力。将此理论运用到银行业国际化问题研究时,可以认为银行业之所以实行国际化,其目的既是为了获利,又是为了避险。

3.三分类理论。哈波特·格鲁拜尔(Herbert Grubel)在产业组织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跨国银行功能的三分类理论。格鲁拜尔根据银行业务的性质,将国际化银行的功能分为跨国零售业务银行、跨国服务业务银行和跨国批发业务银行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的银行都有相应的比较优势。对于跨国零售业务银行来讲,其国际化进程是使用和发挥其内在的垄断优势的过程。这些银行把在国内发展起来的组织管理技术、市场拓展技能和商业知识等以较低的边际成本应用到国外。对于跨国服务业务银行来讲,其职能是为其跨国公司客户在海外的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贸易结算、信息服务。国际化的动因一方面是源于银行与客户良好的商业关系,银行可以低成本地了解客户的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洞察客户的金融需求,另一方面源于银行在管理技术、组织和营销技术以及商业知识等方面的“经营性资源剩余”,只有国际化经营,才能使这些剩余的经营性资源以较低的边际成本充分利用。对于跨国批发业务银行,他认为,通过规模经济把经营管理开支的费用分散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使得国际化银行比单纯的国内银行更加具有优势。同时,在离岸金融中心从事业务,往往还能免除国内银行的法规限制,享受税收的优惠,从而导致银行经营成本的下降。

4.内部化理论。又称“市场内部化理论”,是当代较为流行、影响较大的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加拿大经济学家拉格曼(Allan M.Rugman,1987)将巴克莱和卡森提出的内部化理论引入到银行国际化的分析中。拉格曼认为,现实的国际金融服务市场是不完全的,市场的不完全造成了中间产品交易的低效率(市场失效),由于银行业中间产品本身(知识、技术、业务专长以及客户的良好关系等)的可交易性很差,银行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组织结构,把银行的外部交易转变为内部交易。拉格曼指出,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比国内金融市场更大,其内部化收益大大高于国内金融市场,因而,跨国银行往往比国内银行获利更多。此外,银行国际化还能够从投资多元化中获得优势,如投资风险分散、投资收益稳定等。

5.国际生产综合理论。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 H.Dunning,1979)将产业结构理论、生产内部化理论和传统的区位优势理论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理解跨国公司的理论框架。邓宁认为,企业要从事海外投资,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一是与竞争对手比,企业必须具备某些独有的优势或无形资产,包括专有技术、管理技术、推销技巧和产品差别。二是企业总是拥有若干独有的优势。三是投资东道国必须在资源、市场和信息等方面有特殊禀赋,并能够与企业独有的优势相结合。简言之,进行海外投资的企业,必须具备专有优势、生产国际化的优势和区位优势。根据这一理论,从事国际化经营的银行必须具备三大优势:一是所有权优势。即国际化银行具有或者能够获得东道国银行所没有或者无法获得的资产。如高效的金融服务技术、良好的经营管理经验、娴熟的营销技术、极强的创新能力,由全球网络带来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规模经济以及良好的资金来源等。二是内部化优势。国际化银行通过将其拥有资产加以内部使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三是区位优势。国际化银行在投资区位上具有良好的金融环境,如优越的地理位置、稳定的政治环境、完备的经济法律制度、优惠的税收政策,等等。

(二)理论实证。在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这个问题上,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东道国中存在的市场机会、准入制度限制(包括税收待遇)等,都会影响商业银行国际化的选择(何德旭,2007)。

1.商业银行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传统观点认为,银行是追随客户而进入外国市场的。根据这一观点,银行系统国际化是非金融性外国直接投资(FDI)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的结果。许多实证研究都发现,商业银行进入的规模与商业银行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这些研究中,大都认为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是为了追随它们在外国的客户资源。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结论主要从发达国家的案例出发的,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相关结论并不完全适用。Miller & Parkhe(1998)研究了1987~1995年美国银行在32个国家的活动,发现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在流向东道国的FDI和商业银行进入之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当然,这其中可能存在另一种含义,那就是在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进入以后会面临着相对较弱的市场竞争,从而在提供金融服务时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银行进入可能要领先于非金融部门企业的进入,或者有助于促进非金融部门外资企业的进入。

2.东道国的市场机会。相当多的研究都发现,商业银行是受东道国有利可图的市场机会吸引才进入的。Claessens et al(2000)利用80个国家1988~199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发现商业银行进入是受到低税收和高资本回报的吸引;Focarelli & Pozzolo(2000)选择了28个国家、143家银行作为样本进行了研究。在他们的模型中,除了对两国经济关系的密切程度(包括非金融部门FDI、双边贸易、地理距离等)和银行准入的制度性限制进行描述以外,还包括了用于衡量经济增长前景和东道国银行系统竞争程度的变量。他们发现,商业银行最愿意进入预期经济增长率较高和银行部门效率较低的国家。他们认为,就经济发展前景而言,商业银行进入与东道国的人均GDP和通货膨胀负相关,而与东道国股票市场的资本化程度正相关;就东道国银行市场效率而言,如果东道国银行业的平均成本较高、净利差较低、现金流较高(资本利用无效率的象征),那么通常商业银行最愿意进入。这些研究表明,商业银行进入发展中国家与进入发达国家的目的有所不同,特别是“追随客户”这一动机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并不明显,这也说明商业银行在本质上最感兴趣的还是东道国的市场机会。

3.东道国的制度限制。麦金农和肖在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中,认为东道国相关准入制度限制对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准入限制通常会降低竞争的激烈程度,从而保护无效率的国内银行。Focarelli & Pozzolo(2000)发现,商业银行偏好投资于那些对银行活动限制比较少的国家。Barth etal(2001)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国家银行业对外资银行和对国内银行的准入限制比较少,那么净利差和间接成本费用就会比较低。另外,他们还发现,如果一国对外资银行和银行资本的限制比较少,那么发生银行危机的频率就会大大降低。同样,这类研究大多是以美国为案例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些国家对外资银行进入实行的是开放、公平竞争的原则,比如智利和阿根廷;而有些国家则会对外资银行进入施加一些特定的限制条件,比如韩国和埃及。

4.参与他国银行体系重整。大多数新兴国家银行体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良资产偏高、资本充足率低、流动性差、服务质量不好等问题。银行体系的改革和重组是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都面临的问题。世界银行认为,对国内银行体系的改革有三种思路,一是准入方式,准许新的银行自由成立,并对外资银行开放市场,多数金融体系落后或初始金融条件恶化的国家(如俄罗斯和拉美各国等)应选择准入方式;二是整顿和复兴方式,即对现有银行系统进行改良,多数原有银行体系完好且公众信任度高的国家(如波兰和匈牙利等国)应选择这种方式;三是准入与整顿复兴并举方式。对于跨国银行而言,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参与银行重整以获益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跨国银行的进入通常会受到严格限制,所以,它们会静观其变,等到东道国发生金融危机或相关金融改革措施出台、市场开放之际,借收购等手段强行进入。19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后,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外资银行大举进入,通过收购国有和私人银行并以此占领相当的市场份额;1997~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后,IMF以援助为条件,迫使各国开放金融市场。花旗、渣打等跨国银行已率先抢滩,收购了泰国的几家银行。1997年巴西雷亚尔危机之后,在央行的改革推动之下,至1998年9月,跨国银行已取得巴西银行业股权的18%。

此外,对于银行业国际化动因的解释还有其他一些观点。如,为了逃避本国政府对金融活动的监管,或者因为存款人希望拥有不受发行国司法权管辖的货币。还有从适应企业市场结构、服从国内经济改革的需要,或出于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或迫于国际多边金融性组织和某些国家政府施加压力的情况下推行或加快银行业的国际化;也有从“干中学”的角度推行银行业的国际化,如许多发展中国家在金融自由化理论的推动下,一方面主动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通过引入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管理经验和技术,进而促使本国银行业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国际化经营优势尚未具备的条件下,仍采取主动出击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以在国外金融中心所设立的分支机构为依托,通过国外商业银行的示范效应借以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经验和技术,为应对银行业的国际化趋势奠定基础。

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经典案例

花旗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1812年花旗银行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成为国际化大银行的战略目标,它是全美第一家开办海外分行的银行。但是,一直到20世纪初,花旗银行基本上是本土发展,自我成长,期间虽然长达近百年时间,但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花旗开始致力于国际化和全球化经营,其目的是绕过母国金融管制。进入60年代中期后,花旗银行加快了纵向并购、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大约用了70年时间,花旗银行从一家区域性的小银行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银行,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成为名副其实的“全能银行”。

从国际化程度上看,花旗银行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分支机构,在伦敦、苏黎世、法兰克福、巴黎、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雇员30万人,拥有2亿客户,其员工和资产及客户2/3分布于美国本土以外,3/4的机构分布在境外。花旗银行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状况,将全球分为6大区域:北美,墨西哥,欧洲、中东及非洲,日本,亚太其他国家以及拉丁美洲。

在组织结构上,花旗集团采取了按业务设置的纵向组织结构,根据全球零售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三大业务板块搭建组织结构,三大业务板块的形成,体现了花旗集团开发新产品、拓展业务范围、扩大市场份额的目标。花旗集团的三大业务模块均有相应的业务推广、市场分析研究、投资决策和执行及后勤保障部门,各专业模块能自行经营决策。各部门间及内部的业务重叠,可通过交叉销售解决。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花旗银行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花旗银行的海外分行业务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具有国际银行业管理经验的人才却十分稀缺。在通过外聘渠道招揽人才的尝试失败后,花旗意识到培养自己的人才的重要性,并在1915年时在美国的几所名牌大学启动了花旗的“学院培训计划”。该项计划通过挑选优秀的毕业生进行为期一年的专门培训,使他们熟悉银行各部门的业务运作,精通外语并具有管理意识和能力。

汇丰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汇丰银行成立于1864年,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从一个以中国及远东地区为中心的、主要从事贸易融资业务的商业银行,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机构。二战前,汇丰银行基本上以自然成长为主,发展比较缓慢。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汇丰银行开始通过一系列并购活动,不断谋求在产品上和地理范围中的多元化经营。汇丰在通过收购兼并活动扩展其地域及业务范围的同时,不断调整适应东道国环境,兼容并蓄地吸收当地人才及文化资源,形成一个跨地域、跨文化、跨业务的企业模式和全球化经营战略。目前,其国际化的动因主要是发挥已有的国际业务竞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增长与盈利的机会,保持全球领先国际银行的地位。

从国际化的地域布局上看,汇丰银行在7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营活动,70%以上的资产在英国以外。从业务划分上看,汇丰银行将全球化分为5大区域:北美洲、亚太其他地区、香港地区、欧洲和南美洲。汇丰通过收购兼并活动呈现北美、欧洲、香港地区三足鼎立的合理平衡的区域布局,近几年在北美地区的扩张速度较快。

与资本运营、国际化拓展的企业发展路线相适应,汇丰集团的组织架构表现出了多层级控股、全球化布局和混业经营等突出特点,反映了汇丰集团的运营特色。汇丰集团组织体系的主要特点是:①组织结构层次较多,加上控股母公司一共有七级。②对于较低层级的公司,其控股股东可能是上一级的公司,也可能是更高级的公司,甚至可能是同级的其他公司。③主要运营架构节点上的汇丰集团附属机构,被牢固的股权关系绑定。联营和合营公司虽然也存在,但是在汇丰集团组织体系中所占比重非常小。汇丰集团从国际化竞争、国际化发展战略出发,鼓励各地区附属机构依托本地经济金融环境,开展特色经营,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地区附属机构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动性,有效克服了管理障碍,确保集团不仅获得稳定的业绩增长,而且母公司能灵活地控制各级机构的经营管理,使其服务于汇丰集团的长远发展战略。

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汇丰银行认为兼顾不同文化的需要是集团品牌的内在价值之一,也是维持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汇丰集团的“国际事务官”制度。在全球化扩张过程,汇丰集团具有一支400人的“国际事务官”团队。虽然不到员工总人数的0.25%,但这支名为“国际事务官”的团队却成为汇丰高级管理人员的摇篮。这支队伍的成员机动性和适应性都很强,他们的作用就是使汇丰的战略得到充分有效的执行。汇丰银行就是通过这种独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现跨国经营的快速成长。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商业银行国际化及其动因分析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