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伟 潘洪香 山东省青州市黄楼街道潘刘小学 262500
众所周知,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事物或活动的动力。当人们对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愉悦的感觉,于是便会积极的进行思考。同时,增强了记忆力、丰富了想象力,提高了理解力。
所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更能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识字教学任务。
根据儿童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的特点,把由点点画画组成的汉字再现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或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趣味盎然地去学习。如果一节课中翻来覆去只是让学生读、写,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不大,注意力也就不集中。因此,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形象分析法
根据儿童知觉不精确和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抓住字形的特点,通过实物、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字形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教“看”字,可以用手遮目,告诉学生这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斜“手”,下面是个“目”字。又如“众”字,告诉学生这个字由三个“人”字组成,说明人多就为“众”。
二、图示法
用图画的形式把字的本义表示出来,可以用挂图,也可以用简笔画。如教“休”字,教师可以出示人靠在树上休息的画面;教学“瓜”字,教师可以用简笔画,勾勒出瓜架上长出一个瓜。图画形象具体,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将汉字的形与义联系起来,以加深对汉字本义的理解的记忆。
三、游戏法
就是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学习掌握汉字的形、义。比如组织学生进行“找朋友”的拼字游戏,可以使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记忆所学汉字的结构和部件。这种方法趣味性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轻轻松松地记。
四、故事法
有些字学生容易混淆,如“买”“卖”,有些字学生容易少笔画,如“球”,把一些字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解,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化难为易,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五、猜谜法
根据一些字的形、义的特点,编成谜语让学生去猜,会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汉字的形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来说一些自编的字谜,如学习“攀“字,学生可以说:“两木两叉叉,大字手底下”。通过运用猜谜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六、联想法
有一些字我们可以根据它的形、义、音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如“旱”字的教学,我们让学生联想一个火热的太阳炙烤着田地,田里的庄稼都干死了,这就是旱。教学蚯蚓的“蚓”字,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蚯蚓爬行时的形状,有时候弯弯曲曲像“弓”形,有时候身子伸得直直的,像“一”形,再加上虫子旁,合起来就是“蚓”字。联想法生动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形和义。
七、影像法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其实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一般情况下,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只能持续15分钟。多媒体教学则是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静态的内容动态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是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情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点、重点化解在声情并茂中。学生的学习就能在毫无负担、压力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同时计算机多媒体信息也有效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所以我经常采用能展示文字、图片、图象、动画、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所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识字也是一种很直观又有效的方法。它让学生兴致勃勃,不知疲倦地学习。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都能引起学生的识字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
八、生活识字法
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商店的招牌,家中的包装袋、食品袋等。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地识字,也不失为课外延伸的好办法。如:学了“点”字后,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学生一下子想起来了:这是“好吃点”的“点”。 食品包装袋上的汉字,“蒙牛”牛奶,并让学生把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收集、整理、编排的创造乐趣。还有可以利用校内的资源引导学生识字。如:校园的校训,《小学生守则》,黑板报等等。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总之,我们要灵活地运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优质高效地完成识字教学任务。
论文作者:孙启伟 潘洪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1月总第18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学生论文; 汉字论文; 兴趣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就会论文; 生动论文; 《素质教育》2015年11月总第18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