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世纪的财政改革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走向论文,财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步伐加快,政府宏观调控、驾驭经济的水平不断提高,方法更加科学。财政的改革与发展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也必须看到,我国目前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许多配套改革还没有到位,财政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一)建立了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但财政收入“两个比重”偏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观。
1994年,我们进行了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了以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流转税制,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制,按税种划分了中央和地方收入,基本实现了财政收入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调动了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地方财源建设开始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财政实力不断壮大。1993年以来,财政收入连续七年年均增长超千亿元,预计“九五”期间平均每年增加约1350亿元。1999年全国财政收入完成11444亿元,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大关,比1979年的1146亿元增长了9倍。今年1-10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已完成10807亿元,全年预计将比1999年增收2000亿元。今年一年增加的财政收入大致相当于1978年和1979年两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与此同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滑的局面得到扭转,从1995年的10.7%提高到1999年的13.9%,今年预计将接近15%。近年来,我们还不断对财税体制加以完善。调整了部分税种、税率,清理了过渡期税收优惠政策,整顿了先征后返、变相减免税等不规范做法;积极推进税费改革,规范财政收入渠道;实施综合财政预算,将属于政府性的财政收入逐步纳入预算管理。同时加强税收征管,严格依法治税,努力建立科学有效的收入征管体系,形成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体制和机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加,极大地支持了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财力分散的格局尚无根本改观,财政“两个比重”偏低的状况仍然存在,特别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还明显偏低。从国际范围看,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为45%左右,如美国为35%、德国为47%、英国为40%、法国为49%,北欧高福利国家这一比重还更高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一比重一般也在25%左右,如印度为21.5%、马来西亚为28%、印度尼西亚为18%、泰国为19%。与之相比,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与我国政府履行的职能明显不相适应。分析其原因,除了与整个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直接相关外,也有财政体制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一是现行的税制尚未覆盖整个经济活动,财政收入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比如,改革开放以来,个人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提高,1999年达到68%,比1978年上升了约18个百分点,但个人所得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却增长缓慢,1999年仅为3.6%。随着多种经济成份的共同发展,非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上升,1997年达到58.1%,但其提供的财政收入却只占44%。这说明税收对非国有经济和收入再分配领域的调节手段与力度还明显不够。二是财政分配秩序不规范,预算外收入侵蚀税基的现象相当严重,一些部门的收费和基金分流了财政收入。1999年预算外资金规模达3385亿元,占预算内收入的30%左右,其它的收费则无法统计。三是市场主体和居民纳税意识薄弱,偷、骗、抗税现象比较普遍,税收流失还相当严重。
(二)财政支出制度改革迈出重要步伐,但支出范围和结构仍然不尽合理,财政供养负担过重。
改革是个渐进的过程,必须建立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承受能力允许的基础上。由于支出管理制度改革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和职能调整,在一些相配套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如果急于进行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很容易对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和新财税体制的顺利运行与不断完善,传统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财政资金效益低下、财政管理不规范、财政调控能力弱化等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尤其是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推进财政支出管理改革也日益紧迫。近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下,财政部门根据各自的实际,在支出管理方面作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改革尝试。第一,推行部门预算。河北省率先进行了这项改革并取得成效。2000年,财政部在全面试编部门预算的基础上,选择了农业部等4个部门的预算报请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受到了好评。第二,探索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行政单位人员工资及中央储备粮库部分建设资金实行了国库直接拨付试点。第三,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财政部和许多省都制定了一系列政府采购制度和办法,并逐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政府采购行为不断规范。第四,财政部对内设机构进行了模式性改组,为推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行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相分离提供了组织保证。地方财政机构也参照财政部模式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深化和扩大支出管理改革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各级财政部门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支持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对支出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在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基础上,适时尽力增加了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重点支出。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大增加。2000年国家财政预算共安排基本建设支出2100亿元,比1993年增长2.6倍。二是社会保障支出大幅增长。1998年中央财政用于“两个确保”的支出为168亿元,1999年达到了360亿元。2000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519亿元,比1999年增长34.8%。三是农村水利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00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农村水利建设资金292亿元,比1998年增长52.9%;安排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192亿元,比1998年增长5.5倍;用于支援农村生产、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支出740亿元,比1998年增长18.2%。四是积极支持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在教育投入方面,从1998年起,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连续五年每年比上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共增加投入400多亿元。200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3800多亿元,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超过2000亿元,比1998年增长33%左右。在科技投入方面,除了正常经费安排外,从1998年起五年内,中央财政将陆续投入25亿元用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1998年到2000年,还连续较大幅度地增加了自然科学基金,并投入54亿元用于支持知识创新工程。此外,国家财政在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落实中央关于军队、武警、政法机关不再经商办企业的决策,加大对国防建设及国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等方面也增加了大量的支出。这些重点支出的增加,为党中央、国务院各项重大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的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证。
需要强调的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财政满足公共需要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原体制下财政包揽过多的一些项目,很难适时退出,形成财政资金供给“越位”和“缺位”并存的局面,财政支出范围和结构不合理、管理跟不上的矛盾较为突出。如一些有条件进入市场的出版社、杂志社、培训中心等经营性事业单位,以及一些民间性的协会、学会、研究会等,财政仍承担着经费支出;一些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仍由财政投入。同时,一些本应由财政供给资金的事业和项目却得不到更好或应有的资金保障,如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基础科研等;一些地方由于财力拮据等原因,甚至无力维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欠发工资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财政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增强,政策手段日益得到充分运用,但财政债务压力也不容忽视。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与发展,政府对经济的管理逐步实现了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取得明显的效果。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主要手段之一,也跳出了就财政论财政的思维定势,主动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3年,针对经济过热、物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保持了经济的较快增长,实现了宏观经济的“软着陆”。
1997年下半年以来,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冲击不断加深等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果敢地作出决策,持续三年实施以积极财政政策为核心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增发国债、扩大内需、促进出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及时调整了税收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现在看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政策实施力度大。三年共发行3600亿元国债,带动了2万多亿元各方投资,这显示出党中央、国务院驾驭宏观经济复杂局面的高超艺术和胆魄。二是注重了政策组合。不仅是增发国债,而且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投资、出口和吸引外资的税收政策;不仅注重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而且注意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三是政策实施效果好。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为国民经济在今年出现重要转机做出了突出贡献。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使我们积累了治理经济过热、消除通货膨胀的经验;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又使我们掌握了治理有效需求不足、减缓通货紧缩趋势的本领。几年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逐步强化,调控手段日益丰富,调控方式走出了过去减税让利、向竞争性领域增加投资的老路,在完善社会保障、合理配置资源、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稳定快速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近几年来财政赤字增加较快,2000年调整预算后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3%左右;债务负担率(即债务余额占GDP比重)将达到14%左右;地方财政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隐性赤字,如挂账或欠发工资、占用中央专款等。应该说,从国家总体经济实力来分析,这个债务水平还是能够承受的。但由于“两个比重”偏低,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即国内外债务收入除以中央本级支出及国债还本付息支出之和)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合作基金会等一些地方金融机构形成的不良债务,已经给财政带来较大的压力。如果把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等潜在损失也包括进去,债务负担将更加沉重。需要我们密切关注,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其对经济长期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财政监督和财政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但财经纪律松弛的状况没有根本好转。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1994年以来,财政立法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和修订了《预算法》、《会计法》等重要法律和法律性文件6件,国务院颁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财政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80多件,财政部单独或与其它部门联合发布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内容涵盖财政、税收、财务、会计等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
在逐步完善财政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财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明显加大。查处了一大批造假账和假会计信息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撤销、处罚违规或不合格事务所2500多个,今年底还将完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11种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的脱钩改制工作。近两年,财政部门开展了国债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中央特大防汛补助费和水利建设基金、中央部门预算外资金、部分重点县使用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等专项检查活动。确保了重点财政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同时,财政监督的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初步建立了内外监督相结合,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多层次、全过程的财政监督检查机制,有力地促进了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依法理财。
1999年6月,审计署代表国务院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1998年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指出了中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此,财政部党组高度重视,举一反三,决定以此为契机,切实推进财政支出管理体制的改革,强化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健全约束机制,严格依法理财,使国家财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来国家在整顿经济秩序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但财经秩序混乱的状况还比较严重。一是偷税、逃税、骗税现象较为普遍,税收流失严重。今年1-10月份,仅财政部驻各地监察专员办事处开展专项检查就查出各类违纪金额近300亿元,其中很大部分为偷逃税收和截留财政收入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近一两年来,走私和出口骗税问题突出,已查出的一些大案要案,数额都特别巨大。二是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今年7-9月,财政部驻各地监察专员办事处对电信、外贸、汽车、机械等行业的164户企业和部分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抽查,共查出虚增虚减资产43亿元,虚增虚减所有者权益38亿元,虚增虚减利润34亿元。相当多的企业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三是虚报冒领、损失浪费财政资金的现象比较普遍。1999年财政部驻各地监察专员办事处对部分国债专项资金投资项目进行检查,查出违纪金额64亿元;同年对12个省(区)的24个贫困县管理使用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情况进行检查,查出违纪资金3亿多元。四是一些部门和单位预算外资金管理混乱,私设“小金库”问题突出,侵占国家利益,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二、当前财政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及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已经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经济增长开始表现出新的特征,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减弱,内在收缩力度较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日益强化。面对工业化阶段的变化,必须进行结构调整和推进产业升级;面对全面竞争的出现,必须建立新的增长机制。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加速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并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阶段。这一时期,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推动国民经济获得新的发展,将成为经济工作的主线。要从根本上着眼于增长内容与增长机制的转变,政策选择就不能简单地沿袭过去的经验和思路,也不能简单地照搬他国经验和措施。在保持政策投资导向带动作用的同时,必须深化体制改革,从制度上保证资源配置优化,实现供需在市场基础上的高水平耦合,推动经济持续、高效增长,实现良性循环。
江总书记指出:“财政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正确运用财政政策,运用预算、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对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运作,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也对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财政工作要认清形势,服务大局。今后一个时期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落实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的战略方针,进一步发挥财政调控职能作用,逐步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正确处理财政改革与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全面进步,努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财政工作的首要目标是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财政政策方向和着力点,灵活运用政策工具,促进经济增长。根据五中全会精神,在通货紧缩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的情况下,我国近期仍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同时,我们要注重扩大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培养企业和社会增加投资的内在机制。社会有效需求真正扩大以后,要适时研究调整财政政策,将着力点从刺激需求转到促进调整供给结构上来。
(二)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同时运用财政政策手段,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完善财政对农业的保护支持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持不发达地区农村发展,切实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扩大农村有效需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村的社会稳定,为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支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差距拉大,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国家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能。要适时提高中央财政在西部地区的投资比例;一些开发西部的重大项目明年开始将陆续展开;通过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增加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的政策杠杆作用,引导和带动各类投资主体对西部地区增加投资。帮助西部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四)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进一步深化城市财税体制改革,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同时完善相关财税政策,研究和推进城市费改税工作,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消除阻碍城市化进程的体制障碍,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格局,促进城乡资源的统一优化配置,扩大城市经济发展空间,以有效解决需求不足和结构优化问题。
(五)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促进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国家财政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财政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发挥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应的财税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技术创新基金,特别是完善资本市场,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要改革和完善财政、税收、财务制度,推动信息技术的运用,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产业加速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六)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筑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脱困、发展的重要条件。明年,要选择一个省并要求其他各省选择部分地区,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改革试点。主要内容包括:调整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障办法,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推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险并轨,加强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为保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各项改革到位,财政要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增加社会保障资金安排,加强社会保障资金使的监管。要积极拓展筹资渠道,通过变现部分国有资产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补充社会保障基金。要抓紧研究开征社会保障税,为社会保障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七)大力支持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邓小平同志科技教育思想,深刻分析世界科技革命进程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科技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物质保证。国家财政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与要求,加大对科教领域的财力投入和政策支持,实现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三、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
“欲其流远,必浚其源”。财政工作要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完成支持体制改革、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必须着力推进体制、制度、机制创新,创造全新的制度平台,加快构建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框架。围绕这一目标,下一阶段财政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一)建立新型财政支出管理模式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资金运行的两个方面。没有完善、健全的财政收入管理机制,财政资金运行就缺乏稳定可靠的来源;没有完善、健全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就难以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难以保证财政资金的良性运行。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可靠、准确、高效,是提高财政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强支出管理摆到财政改革和财政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加快步伐,尽快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约束有力、讲求效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政支出管理新机制。
第一,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财政支出安排的重点是满足公共需要,保证那些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支出需要。一是逐步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突出解决财政供养人口过多、对事业单位包揽过多的问题。现在各地正在进行机构改革,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做好定编定岗定员工作,清理超编人员,严格控制人员经费。二是加快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经营性的事业单位,一定要推向市场,停止财政供给;对具有经营性、公益性双重性质的事业单位,考虑其收入条件和能力,适当核减事业经费。对公益性事业支出,应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加大对国家政权建设的支持力度,保证机关工作人员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杜绝拖欠现象,逐步提高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四是加大对西部发展的投入力度,促进地区均衡发展,保证科技、教育、社保、农业、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出增长需要,搞好防灾体系建设,支持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五是大幅减少对营利性、经营性领域的财政投入。财政支持企业发展将主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实现。目前财政安排的企业亏损补贴、税收先征后返、直接用于企业的资金投入以及对某些困难企业的税收减免等,都要认真清理,逐步缩减。最近,美国驻华商务参赞在谈到美国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原因时,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他说:美国能创造惊人的高科技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美国政府的功劳;这一领域多数的增长相对来说是自发的,政府的贡献在于提供了稳定的环境,让创业者愿意把一切投入一个项目,同时保证他们的努力能够得到回报。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支持企业发展,必须坚决从政府直接去扶持单个的企业,转变到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上来。
第二,改革财政资金缴拨方式,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目前,在收入管理方面,某些征收和监督单位设立收入过渡账户,使财政收入不能及时足额缴入国库,造成财政收入流失。在支出方面,多头开户与分级拨付的支出方式,造成拨款环节过多,财政资金截留、挤占、挪用问题非常严重。从根本上解决财政收支管理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也就是逐步减少以至最后取消各部门和单位在银行所设立的收支账户,由政府财政(国库)部门对所有政府性收入,包括预算内收入和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收入进行集中收纳管理;同时,对各部门和各单位的支付过程实行集中统一处理。在这种制度下,各种政府性收入将不再通过中间环节,而直接缴入国库账户。财政部门对各部门、各单位的经费不再按期预拨,而是由各部门和单位根据自身履行职能的需要,在预算确定的范围内,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劳务,但付款过程由国库集中处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促进财政收支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益,更好地保证事业发展。
第三,强化预算管理,推进部门预算改革。这既是加强支出管理的需要,又是实现依法理财的客观要求。实行部门预算的主要内容是: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细化预算编制。预算单位所有的收支都严格按规定标准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管。预算一经审核批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都要严格遵照执行;财政部门对各部门实行从预算编制、预算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并注重追踪伺效。同时,大力推行规范化的政府采购制度,并通过国库直接支付,使政府采购行为更加公开、公正、规范、透明,以解决目前存在的分散采购、重复采购、盲目采购、“暗箱操作”、收取回扣等问题,遏制腐败现象,节约财政开支。
支出管理改革是当前及下一阶段财政改革的核心,财政部准备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使之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调整税制结构
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收入征管体系,建立一套体制健全、分配规范、征管科学、体现公平、增长稳定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和征管制度。一是要加快税费改革步伐。统一管理政府财政收支,是国家财政的基本职能。财权分离,财力分散,不仅会造成和助长经济秩序的混乱,而且必然影响政府的效率和权威。实行税费改革,对于规范收入分配,减轻企业、农民、社会负担,推进依法行政、遏制腐败现象,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交通车辆费改税改革方案已经完成法律程序,国务院决定,明年1月1日先行出台车辆购置税,以取代原来的车辆购置附加费,燃油税也将择机出台。农村税费改革作为规范国家与农民分配关系,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是当前税费改革的重点。改革方案今年已在安徽全省范围内和一些省市的部分地区试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国务院决定,明年要扩大试点范围,并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为解决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出现的正常开支缺口,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央财政每年将拿出200亿元资金用于对地方的专项转移支付。这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的情况下,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各地也应相应加大对下的转移支付力度。需要强调的是:财政资金的支持只是搞好这项改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须加快与此相配套的相关改革,认真转变政府职能,下大力气精简膨胀的人员和机构。只有两个方面同时抓,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村税费改革的成功。另外,社会保障、城建、教育等方面的税费改革也将抓紧研究准备,适时推出。
二是要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1994年进行的工商税制改革构建了收入体制的基本框架,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的税制还不够完备,必须根据形势发展和加入WTO的要求,不断予以完善。主要设想是:完善所得税制度,使所得税成为税收收入新的增长点。要改革个人所得税,建立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对纳税人全年总计所得按照统一的累进税率进行征收、调节;要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将现行区域性、鼓励性和照顾性税收优惠尽快统一到产业导向型税收优惠上来,完善加速折旧、投资抵免、费用扣除等间接优惠方法,建立规范的税式支出制度。同时,要科学处理中央与地方在所得税分配上的利益关系。要适当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调整税率,完善征管办法。上述改革将很快制定方案,广泛征求意见,明年逐项出台。另外,要抓紧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广泛听取意见,深入调查研究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问题等。
(三)加强财政监督,推进依法理财
加强财政监督,推进依法理财,是强化财政管理,提高财政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和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必要条件。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和财政改革的要求,加快修改和制定一批重要的财政法律、法规,完善财政法律制度体系框架。在预算管理方面,适时修改《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修订《国家金库管理条例》,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条例》;在税收管理方面,要研究制定《社会保障税法》、《遗产税法》,修订《税收征收管理法》;在加强财政监督方面,要抓紧制定和修订《注册会计师法》、《财政监督条例》、《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条例》等财政法律法规。特别是为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还要组织力量对相关财税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清理,适时调整或制定有关法律法规。
在加强财政法制建设的同时,要切实开展和加强财政监督,严格依法理财。一是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机制,逐步推行企业财务监督社会化工作。财政部门则从原来注重对企业和单位微观财务事项的具体管理,转向加强对收入征收机关、执法部门、中介机构等的监督。二是加强财政内部监督,要本着分权、制约的原则来设置内部监督机制,促进财政管理水平和廉政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是要建立财政资金的追踪问效和反馈机制,对财政资金使用全过程实施监控,以保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要建立健全严格执法机制。对严重违法违纪和财政资金使用不当及效率低下的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责任,坚持把处理事与处理人结合起来,以儆效尤,促进全社会遵纪守法意识的提高。按照上述要求,当前重点要抓好出口退税、会计信息真实性和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公正独立执法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工作,促进财税秩序根本好转。
标签:财政支出论文; 一般预算收入论文; 预算执行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政府支出论文; 中央财政论文; 财政政策工具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部门预算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资金预算论文; 预算控制论文; 预算调整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