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的走向_中国节日论文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的走向_中国节日论文

中华传统节庆的儒学化倾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节庆论文,儒学论文,中华论文,倾向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04 (2001)01-0015-04

自成体系且别具特色的中华传统节庆,从夏商周三代时期即开始略见端倪,在以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又得以不断积累、完善和升华,成为当今之世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之园中一朵光彩夺目的文化奇葩。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中华传统节庆渐次臻至完善的历程之中,儒学以“显学”的面貌出现,并从汉武帝“独尊儒术”时起成为主流和正宗的文化传统。依据文化学的观点,中华传统节庆可归之于“小传统”和“俗文化”,而儒学则可归之于“大传统”和“雅文化”。于是乎,中华传统节庆即可顺理成章地接受到儒学的惠赐和沾溉,从而形成了儒学化的倾向。不惟如是,由于中华传统节庆与儒学产生和生存的土壤与社会背景等都是亦步亦趋,因此作为小传统的中华传统节庆本身已拥有可与大传统的儒学一拍即合的众多因素。由此而言,中华传统节庆的儒学化倾向,既受到文化发展规律的支配,又有诸多内在因素的支持。下面试从四个方面对其儒学化倾向的表现略予揭示。

(一)团圆渗透孝道

众所周知,中华传统节庆对一家骨肉团圆氛围的热烈追求与期盼,可谓四顾弥漫、俯拾即是。很早以前,中国古人即通过对天象的观察而认识到了“月有阴晴圆缺”的规律,从而就把月圆视为人间骨肉团圆的象征。“花好月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以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千古名句,准确无误地表达了人们在节庆之夜期盼、欢庆和享受骨肉团圆的民族心理。在传统节日中,有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等一家团圆的佳节,正是刻意安排在“一轮明月转玉盘”的月圆之夜。不仅如此,这两个节日的饮食及食俗也多与团圆的节庆主题密切相关。如元宵节的元宵、汤圆等,径直以团圆的圆字命名,而且食物本身,“除了它内在的甜美可口之外,外形的团团圆圆,还有团圆、和睦、幸福的深刻寓意”(注:杨英杰,赵玉宝.清代节令与佳肴[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23.)。据说,清末草厂胡同有个汤圆铺,门脸上有副对联的下句为“人间骨肉,同此团圆”(注:杨英杰,赵玉宝.清代节令与佳肴[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3~4.)。可谓一语双关,道尽了汤圆的内在意蕴。又如中秋佳节的月饼,不仅外形如月之圆,还干脆就以月字来加以命名。可以说,这些都一再向人们提示着节日团圆的主题,让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团圆的甜美。

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年节,也是骨肉团圆的佳节。每逢这个节日,人们都要阖家团圆,围坐一桌,吃“团年饭”,享用团圆饺子,共庆美好的新年。时至今日,每到年节临近之际,外出的打工仔、打工妹们都不约而同地返乡团圆,以致每年都要形成所谓“民工潮”。由此可见这种团圆观念的顽强和稳固。另外,对先公先祖的祭祀纪念活动,也都安排在一些团圆节日或月圆之时,如年节的祭祖活动、七月十五“鬼节”等,都表现了传统节庆对人间团圆的追求以及对这种团圆之本的勉力追溯和感念。

在传统儒学中,由孝悌等观念所构成的孝道,是其立学之本。正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论语·学而[M].北京:中华书局,1983.)仁学即儒学。循着孝悌之道的逻辑, 儒学强调“报本返始”、“尊祖敬宗”,对先祖始终怀有崇敬感念之情。这一点,在传统节庆繁杂隆重的祭祖活动中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和体现。特别是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原本是“带有佛教色彩的最大祭日”,乃“是由目莲僧救母的宗教传说形成的超度亡魂的大祭礼”,沿及后世已渐无“宗教法会”的意味,“却保留了祭祖扫墓旧俗”(注: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302.)。可以说,这个节日的演变, 准确地说明了儒学孝悌之道与佛教信仰力量的消长,儒学化是其最终趋向。

同样是围绕着孝悌之道的核心,儒家号召人们虔诚地服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注:论语·里仁[M].北京:中华书局,1983.)的原则,克尽子女的孝心,让骨肉亲情始终环绕在每个人心头。同时,在儒学的观念中,人生的乐事多多,但“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则是其中的荦荦大者(注:孟子·尽心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而这在传统节庆的骨肉团圆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从而与西方人注意时时处处保存维护“私人空间”的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这样说,在传统节庆所烘托的团圆氛围之中,骨肉之间“一家人”的感觉,在同喜同乐共食的接触中,是心心相印、真真切切的。同时,正是子孙自觉依从儒学的孝道,节日里的父母就得以尽情含饴享受子孙成群的天怡之乐,并将这种感受延伸到平时的每个日子,使骨肉亲情得以日新常新。另外,儒学孝道中注意划分长幼尊卑,明“夫妇之别”、“父子之别”、“长幼之序”,这也在传统节庆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贯彻。如在年节的合家团圆宴上,座席的安排是经过精心考虑的,长幼的座位次序明显地表现出尊卑有序的观念。席间,晚辈要恭恭敬敬地给长辈敬酒、夹菜等。以示尊敬之礼。另外,年节中晚辈还要穿梭地给长辈拜年行礼等,也体现了长幼尊卑的孝悌之道。

年节沿革史清晰地说明,其起源之初,仅有“庆丰收的意思”,只是到了东汉儒学已十分昌繁之时,年节中才增加了围绕孝悌之道而形成的种种仪式礼节等内容(注:杨英杰,赵玉宝.清代节令与佳肴[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17.)。而节日的团圆之意,更是后世民间在儒学孝悌之道的影响下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的民间版本。

(二)祝福氤氲仁爱

祝福是中华传统节庆的一个重要主题。思想家、文学家鲁迅有传世名篇《祝福》,即是对传统年节的描述。其《祝福》一题,可谓深刻把握到了年节的祝福主题,从而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传统节庆的基本特点。

细加分析,年节的祝福既有家人的彼此祝福,如子孙给长辈祝寿、拜年,长辈给晚辈分送“压岁钱”;也有对家人以外的其他人的祝福,如你来我往的“拜年”活动;还有家家户户张贴的大红“福”字等,共同营造出一种祝福的节庆气氛。其它一些节日,如人日节、立春节、春龙节、七夕节、中秋节,等等,都有祈祷全家安康、多子多福,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和天下太平等祝福之意(注:杨英杰,赵玉宝.清代节令与佳肴[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14~87.)。

体现在节日饮食和其它习俗方面,祝福也是随处可见的。如年节各地流行的食物“年糕”,谐音“年年高”,含有生活一年更比一年美好幸福之意。七夕节的“巧果”,女孩子吃了会心灵手巧,一如传说的“织女”般聪慧。人日的“太平团”,吃了以后,可保一家老小一年无恙,并还要将自家的“太平团”馈饷他人,叫做“饷太平”,亦是取其谐音“享太平”之意(注:杨英杰,赵玉宝.清代节令与佳肴[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96.)。民俗方面,清明戴柳、端午插艾、除夕挂冬青和松柏枝于房檐、新年流行吉利话等,都是祝福之意的外在表现。

儒家学说中有“仁者爱人”之说,强调仁的核心是爱。这仁爱又具体表现为“忠恕”。所谓“忠”,乃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注:论语·雍也[M].北京:中华书局。1983.)。所谓“恕”, 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论语·卫灵公[M].北京:中华书局,1983.)。而不难发现, 传统节庆的祝福主题正是这种仁爱之情的流露和展现。而且,祝福也是从自身开始,依次延伸到家人、亲友以及普天之下的所有人。这种波纹般向外不断扩展的祝福,无疑应是儒学“由己及人”的仁爱原则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注:12)的仁爱理念作用和影响的直接结果。从另外的角度看,在儒家的观念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注:论语·颜渊[M].北京:中华书局,1983.),视野所及的所有他人并非是令人恐怖的“地狱”, 而同样是可亲可爱的兄弟。所以祝福和仁爱,当然也就一如施之于骨肉亲人一样,可以慷慨地施之于所有他人,而不是独自享用秘不示人。清人程允升《幼学琼林·岁时》诗中说:“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这种将祝福洒遍万户千家的慷慨之举和淑世之情,正赖于儒家泛爱众的仁爱之情的正常推展。另外,儒家的仁爱后来还拓展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之境,更将爱洒向世间的一切。由此来观照重阳节的“辞青”、除夕节的“守岁”等活动(注:杨英杰,赵玉宝.清代节令与佳肴[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121.), 则其中所渗透的浓郁仁爱理念也就凸现出来了。

(三)欢庆饱蕴乐观

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在其《中国民俗学》一书中,将传统节日划分为五种类型,其中的“庆贺节日”和“社交、游乐节日”这两大类,就是以文娱活动等形式展现和抒发人们欢乐和喜庆心情的节日(注: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306~311.)。 笼统地说,年节的放鞭炮、扭秧歌,元宵节的舞龙舟、跑旱船,立春节的“社火”,清明节放风筝,端午节赛龙舟,七夕节的赛巧会,重阳节的登高活动等,均是人们表现其欢庆喜悦之情的有效形式。有人曾专门就年节的喜庆活动描述说:“从初一到初五,连续狂欢,日夜燃放爆竹、烟火,十分热闹。节日期间举行各种传统的民间游艺活动,秧歌、龙灯、狮舞、高跷、花鼓、花灯,形式多样,造成全面喜庆的节日气氛。”(注: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307.)

喜庆和欢乐之情不仅展现在娱乐活动上,也反映到了节日饮食及食俗等方面。据说南方二月二的春龙节,盛行将隔年的年糕切成薄片,油炸后全家食用之俗,俗称“撑腰糕”。由于此俗主要流行于吴中苏杭之地,故有人写诗云:“片切年糕做酥条,碧油煎出嫩黄娇。年年撑得风难摆,怪道吴娘少细腰。”(注:(清)顾禄.清嘉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此种食俗,当然是趣味和欢乐多于饮食本身了。 又如清明时节,在四川等地流行一种用米粉做团后拿线串起来的食物,俗称“欢喜团”,更将喜庆之意溢于言表。

节庆欢乐的直接根源当然在于节日本身所具有的喜庆性质,但展现这种欢乐则无疑需要一种自信的民族性格和乐观向上的民族心理作为其背景。而乐观自信恰恰是儒学提供给后世的一种稳定可靠的基本心理状态。如儒学经典《论语》一开篇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论语·学而[M].北京:中华书局,1983.)乐观自信之情溢于言表。 不惟如是,日常生活之中,到处都有引发乐观与自信的内容,如“饭蔬食而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注:论语·述而[M].)。步入自然的山水,亦有无穷的乐趣:“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注:论语·雍也[M].北京:中华书局,1983.)。以此心态生存世间凡俗, 当然就可以时时处处“坦荡荡”而无怨天尤人的不良心理。在孟子看来,“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注:孟子·尽心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3.),荀子则认定:“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注:荀子·儒效[M].)。也就是说,人只要有一颗真诚无私之心,即可随时随地处于乐观自信的簇拥之中,体会到“人之为人”的尊严和神圣。传统节庆所给予人们的欢乐,正是一种来自人心又洒向人间的真诚欢乐和喜悦,它使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时时处于血肉亲情、浓浓友情和同胞真情的包围之中,从容自如地去品味享受生存世间的美好和欢乐,并由此形成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的壮观场景。

另外,儒学的思想观念还通过九九消寒图、年节对联、元宵灯谜等形式,带给传统节庆以享受智慧之乐。换言之,这些传统节庆中妙趣横生的形式,正依赖于其中以乐观自然为根基的儒学睿智,并转化为欢乐的动力和喜庆的源泉。

(四)对称孕含中和

对称的现象在中华传统节庆中也十分普遍,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特征。

作为节日之节字,即直观而准确地传达了传统节庆的对称意蕴。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指出:“‘节’正是对岁时的分节,把岁时的渐变分成像竹节一样的间距,把两节气相交接之日时定为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注: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85.292~293.)不惟如是,一些节日的时间安排及其名称,也直白地道出了传统节庆对对称的刻意追求。据学者研究,在传统节日中,有月日同数、月内取中、年内对称等现象出现。如正月正的春节、二月二日的春龙节、三月三的上已节、五月五的端午节、六月六的晒霉节、七月七的女儿节、九月九的重阳节等,都是月日同数。两数相同,一前一后,对称之意一目了然。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则是月内取中,一月之内的前后对称也是十分明显的。最后是春社和秋社、元宵节和中元节、花朝节和中秋节,“两两之间正好相隔半年,若以十二月为圆周,它们都分别位于三条直径与圆周相交的三组对称点上”(注:吴慧颖.中国数文化[M].长沙:岳麓书社,1995.518.)。节日名称的对称之意,由端午、中元、中秋、 重阳等节日名称得以体现。当然,节日名称的对称涵义来自于这些节日的时间,但在名称中径直表露,更可见古人对对称的刻意追求。另外,在娱乐饮食之中,对称之意也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如节日中供人娱乐的旱船、龙舟、风筝等,外形的对称是十分明显的;节日娱乐活动中人与娱乐工具大都成双成对出现,也显示了对称的底蕴。节日食物如饺子、粽子等,其形状也以对称为要旨:另外如食具的对称摆放、灯烛鞭炮成双配对的组合等等,无不紧扣传统节庆的对称主题。

由上述传统节庆所追求的对称境界可知,对称就是要把握前后、左右、上下的两个点,抑或掌握两点中的中间点,以此来展现对称的魅力。不难发现,这与儒家“执两用中”、“无偏无颇”、“过犹不及”的中庸、中和、和合(注:杨建华.中华早期和合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34~38.)思想是一脉相通的。 孔子曾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注:论语·雍也[M].北京:中华书局,1983.)而《礼记·中庸》的解释则是:“中也是,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宋儒朱熹在其《四书集注》中则深入解释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要之,中即是居中不偏之意,而和为“达道”,其意由两音相应之意而来(注:杨建华.中华早期和合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23.),即是相对的两点互相照应, 形成对称的形象,造成和谐的意象。而我们已知许多前述节日的名称、时间均是屡经变化,才最终定名、定时的。因此其中所显露的对称现象和意味,无疑是儒家中和观念的民间阐释。

总之,中华传统节庆中儒学思想的渗透、影响是随处可见的,而传统节庆对儒学观念的积极认同和通俗化解释也是确切存在的。不过,本文无意说中华传统节庆已完全彻底地儒化了。事实上,传统节庆中还包容了许多比儒学更古老的传统,同时还吸纳了来自异域的佛教、伊斯兰教等内容,并且这个吸纳异域文化的过程一直延续到今天。本文的目的只在于说明中华传统节庆中的儒学思想成分,阐明两者之间的结合点。这些,或者对于我们今日深入弘扬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有所裨益。

标签:;  ;  ;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的走向_中国节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