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以两种思维方式阐发物质观的缘由之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种论文,列宁论文,缘由论文,思维方式论文,物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0)10-0055-06
一、前奏或引言
所谓列宁以两种思维方式阐发物质观,是指列宁以逻辑思维方式给物质下定义时所阐发的物质观与列宁以实践思维方式对物质和意识关系作考察时所阐发的物质观。关于前者,我和吴晓东于1992年合撰一文作过澄明,关于后者,我于2007年再撰一文作过厘定,为了后述之方便,这里先将前后两文作一扼要介绍与反思。
前文提到:列宁在1908年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先后给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下过两个定义,这就是他在第二章和第五章分别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这个概念,正如我们已经讲过的,在认识论上指的只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且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①前文运用普通逻辑和辩证逻辑对列宁的两个物质定义作解析时得出,可将第二个物质定义精练为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且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得出这个定义的合理性在于:其一是列宁的第二个物质定义不同于第一个物质定义的重要之处是超出“感觉”代之用“意识”来规定物质的本质属性,感觉只同客观实在的表面现象相对应,它只能反映客观实在的浅层内容,感觉同物质不能相互规定其本质,用感觉来对物质的本质属性作规定就会出现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使用意识则是同物质完全相对应的,意识与物质能相互规定其本质,用意识对物质的本质属性作规定,不存在定义上的过宽或过窄,而是相应相称的;其二是列宁的第二个物质定义表明人类对物质的认识达到了一种科学的抽象,不再把哲学上的物质等同于某种物质形态或某一物质层次,而是由个别上升到一般,是透过现象抓住了物质的普遍本质,这就同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了界限②。
后文则提出重释列宁的物质定义,然而不是重释前文所引列宁的两个物质定义,而是提出列宁的第二个(或前文精练过的)物质定义既有所得又有所不足,既有所得就是前文指出的合理性方面。它的不足之处,后文指出有如下明显三点:其一是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实在,但是这一反映的方式或基础是什么,原有定义本身显然是回避了实践这一反映方式或意识发生的最切近的基础;其二是人在面对客观实在所展现的能动性方面,原有定义本身只揭示了人的意识能反映它未能揭示人的意识能反作用于它,但是人以实践的方式既能动地认识又能动地改造客观实在,这是不争的事实!原有定义本身显然是忽略了实践既是反映又是反作用于客观实在的基础;其三是人在面对客观实在这个科学抽象的分类规定中,原有定义显然只是指认人以外的客观实在这类“外物”,而未将人类自身即“人物”概括到客观实在之中,也就是没有把实践的存在物或人类这一特殊的物质,合理地放到客观实在的范围之内③。后文提出,一旦走出列宁原有物质定义本身的话语,那么即使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的其他地方,特别是在列宁1914年写的《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和1921年写的《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和布哈林同志的错误》等著作之中,可以发现许多值得发掘与整理的重要思想遗产,这主要是列宁把实践思维方式引入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考察,特别是对物质的考察,由此显现出列宁对物质的认识,对人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对人的需要与价值的认识,同列宁原有物质定义本身的思想内容与思维方式有着重大差别。由此,以实践思维方式重释的列宁的物质定义便是: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有规律地运动着,又能被人这类实践的存在物认识与改造并满足其需要的多类型的客观存在④。
现在看来,前文在对列宁的两个物质定义作逻辑解析时,有笼统解析之缺失,如果对此再作分辨与反思的话,那么,其一是第一个物质定义不是纯粹地运用理性思维方式抑或逻辑思维方式,因其使用“感觉”、“感知”、“复写”、“摄影”等语词,因而明显是起步于感性思维形式,但它使用“感觉”等语词是要同“物质”概念相对应并给出“物质”的本质属性就是“客观实在”,因而又隐含着由感性思维形式有赖于上升到理性思维形式或逻辑思维形式。第二个物质定义无疑也隐含着这种上升,因而两个物质定义从本质上看都是以逻辑思维形式主导入思与行文所下的定义。其二是两个物质定义本身所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主要是普通逻辑的方法,定义本身虽涉及归纳、综合、抽象、逻辑的等方法,但它未能上升到辩证逻辑成对应的辩证方法,这是因为定义本身对“物质”的本质属性归纳为“客观实在”之时,本身不能再演绎;综合为“客观实在”之时,本身不能再分析;抽象为“客观实在”之时,本身不能再具体;在作出逻辑提升之时,本身不能再现历史。这里可缩称为“四个不能。”还有一点在此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物质定义关于人类在实践中对物质的构建与享用更是全无反映和反思。
相比之下,后文以实践思维方式重释的列宁的物质定义,克服了以逻辑思维方式所下的原有物质定义本身存在的“四个不能”之弊端。重释的列宁的物质定义即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有规律地运动着,又能被人这类实践的存在物认识与改造并满足其需要的多类型的客观存在。这是一个以实践思维方式主导入思与行文所下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物质定义。所谓实践思维方式就是马克思开创的基于实践“解释世界”思维路径与回到实践“改变世界”思维路径的统一,其思维形式与思维方法都是多维度的。前者作纵向分理就是基于实践的解释世界的感性思维形式与理性思维形式和回到实践的改变世界的构建思维形式与反馈思维形式;后者作横向分理就是基于实践既同时运用又彼此互动的普通逻辑方法、辩证逻辑方法、唯物辩证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等思维方法⑤。
以实践思维方式重释的列宁的物质定义就是以基于实践来解释物质的思维路径,又回到实践来改变物质的思维路径的统一方式而给出的定义,其间在认识或解释物质时蕴含着或运用到由感性思维形式到理性思维形式,而在改造或改变物质时蕴含着或运用到由构建思维形式到反馈思维形式。由此,以实践思维方式重释的物质定义,其创新之点就在于把物质规定为“被人这类实践的存在物认识和改造并满足其需要的多类型的客观存在”,这其间多类型的客观存在就是三大类型,即自然物质或外物、实践物质或人物、人化物质或创物。因此,以实践思维方式重释的物质定义,就一并克服了列宁原有的两个物质定义本身存在的“四个不能”之弊端,即在“多类型的客观存在”这一规定中,把“物质”的本质属性归纳为“客观存在”之时本身又能再演绎出“三大类型”以至还可更具体细微;把“物质”综合为“客观存在”之时本身又能再分析出“三大类型”以至还可更具体细微;把“物质”抽象为“客观存在”之时本身又能再现出“三大类型”以至还可更具体细微地再现思维中的具体;把“物质”逻辑地提升为“客观存在”之时本身又能再现人类认识其“三大类型”的历史以至还可再现出更具体细微的历史存积。
如果连贯起来,这里先可以“外物”与“人物”这两大类型为例作一比较性说明。譬如对“外物”的认识,中国古人有“金、木、水、火、土”之五行说,古希腊人有“水”、“火”、“气”等之说,近世以来有固态、气态、液态之“三态”说,现当代有原子论和原子核、中子与质子——基本粒子等之说。可以说这类自然现象有着极其广泛的种类与个体、形态与层次,这都是前人在日常直观与科学实验的实践中积极思考所得出的归纳、综合、抽象与逻辑的结论,但这只是以实践思维方式重释的物质定义即“多类型的客观存在”之中的一大类型,即外物或纯粹自然物质也即“自在之物”;再如对“人物”的认识,就是人类自观其身的这类具有肉体组织的生命,也有着丰富的种族、民族、阶级、阶层与极其广泛的个体,人类个体总是在不断地逝去与不停地繁殖,逝去的不说,据美国学者估计,人类当前个体总数已有60亿之巨,这无疑也是人们在实践中积极思考所得出的归纳、综合、抽象与逻辑的结论,但这也只是以实践思维方式重释的物质定义即“多类型的客观存在”之中的又一大类型,即人物或实践的存在物也即人类。
这两大类型的客观存在的丰富的、具体的多样性,需要一一确认并作深入研究。但是,作为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思维方式对物质作出“多类型的客观存在”这个最广泛的归纳、综合、抽象与逻辑的结论之后,只是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了同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成对的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哲学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山岳水文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⑥。因为对人们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和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的深入研究是自然科学家和生命科学家或人体科学家等的具体研究任务。
与此同理,以“创物”或“人化物质”即“为我之物”为例,尽管可从人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极为丰富多彩的“人化物质”中分离出物质生产资料与物质生活资料,还可由近至远地从人类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用这五大宗物品到远至大海航行与太空飞行的工具等等,都是可用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来交换或租用的“商品世界”,但这也只是以实践思维方式重释的物质定义即“多类型的客观存在”之中的一大类型,我们也不能去深入研究它们的具体特性,这是许多自然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和研发人员的具体研究任务。作为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只能是以实践思维方式从生动的感性的具体上升到科学的抽象,而且这个抽象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抽象本身又有不同的等级,其后又可从科学的抽象上升到思维中的具体,而且对这个思维中的具体的把握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思维中的具体的把握也有不同的等级。与此同时的过程,无论是从感性具体到科学抽象再到思维具体,人们对物质的抽象规定直到具体深化,都是基于实践的历史的与逻辑的统一。
二、缘由之反思
那么,列宁以两种思维方式阐发物质观,或者说列宁原有的物质定义与同一个列宁所阐发的其他相关重要思想遗产之间,其形成差别的缘由何在?不同思想缘由的症结在哪里?这是一个不可回避又必须加以反思的问题。这是一个涉及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称谓的认同,特别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质特征的把握问题。如果在此系统地梳理缘由,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值得反思。
第一,关于列宁原有的物质定义,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个有别于以往旧唯物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其如此规定物质的首要缘由正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称谓的认同一脉相承。列宁是通过普列汉诺夫在俄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影响而接受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即接受的是狄慈根称谓的“辩证唯物主义”和恩格斯称谓的“历史唯物主义”,列宁在其著作中一直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以《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小册子强化了这个称谓,并在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得到广泛传播与认同。
实质上,列宁原有的物质定义本身,看不出是含有历史唯物主义意谓的,但可以说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谓,特别是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视角以逻辑思维方式思考,这其中的唯物论与反映论思想是十分显然的,但是其中的辩证性,看来还是以对物质的本质属性规定为“客观实在”而有别于旧唯物主义而言的,但是必须指明其辩证法并未贯彻到底。正如前所述,在意识对物质关系的表述上,意识只能反映而不能反作用于物质,这其中的缘由就在于未将实践思维方式引来对物质下定义和未将人物放到物质范围之所致,这就是片面而不全面的表述。
第二,关于列宁原有的物质定义,人们还必须看到,这是列宁生前没能读到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1845年到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特别是马克思写的第一卷第一章这个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极其重要的篇章)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重要著作,其如此界定物质的深层缘由是列宁未能知晓(而在今天则是众所周知的)马克思在其《手稿》与《形态》中,已将自己创立的哲学分别有过“实践的人本主义”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称谓⑦。列宁虽然在读恩格斯1888年出版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读到了作为这部著作的附录而同时发表的马克思在1845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但是马克思在《提纲》中针对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所使用的“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这一称谓⑧,列宁显然未能对此引起注意。
马克思创立其哲学的黄金时期是1844年、1845年与1846年这三个年份,并相继写下了《手稿》、《提纲》、《形态》三部代表作,也先后将其创立的哲学在其称谓上实行了三步走,或称“三节棒”式的一节一棒来逐步定位,由“实践的人本主义”到“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再到“实践的唯物主义”。在马克思的这三个称谓中,“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个称谓是对前两个称谓的扬弃与拓新和真正定位,后称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包含着先称的“实践的人本主义”,也就是说“实践的唯物主义”中的“物”包含着“人物”这个实践的主体,其不仅仅只包含着“外物”这个实践的对象即客体,还包含着作为主体认识与改造所创造的人化物质即“创物”。也就是说人这个实践的主体在“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物”的视野中,是始终在场而不是离场,虽然“人物”在时间上后于“外物”而产生,但是“人物”一旦与“外物”构成了作为实践的基本要素的主体和客体,那么人在其场或出场时就居主导地位,并表现着主体本质力量的能动作用而催生了“创物”,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马克思先称的“实践的人本主义”的内涵应当合理地包容到后称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个内容更广阔、更丰富、更深刻的视域之中。
由于列宁对马克思这三个称谓有两个未能读到而一个未能引起注意,特别是对其《手稿》和《形态》中阐发的大量“实践的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内容,包括基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基于实践的唯物主义人本观、基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基于实践的唯物主义价值论、基于实践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等重要思想内容,列宁都未能读到。由此可说,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对列宁的影响面,不及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对列宁的影响宽,这期间还有狄慈根、普列汉诺夫等人的哲学思想对列宁的影响。所以,列宁接受与使用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实践的唯物主义,特别是未能认识到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首要观点就是实践,随之也就未能认识到实践为基的观点与以人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质的特征,因而也就未能认识到辩证的唯物主义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就是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或者说它们是在实践(实践就是以人为本或以人为本的实践,实践与人具有不可分离的整合性)这个最本质的特征之上所形成的次一级特征,然而都是本质特征之一。正是列宁在接受和使用到的东西与未能读到和注意到的东西之间的这个学术视野的显著差别,导致了列宁原有的物质定义本身具有不可避免的学术局限性。
第三,虽然列宁未能读到和注意到马克思使用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等三个称谓,但是人们必须看到,列宁毕竟读到马克思的《提纲》、《资本论》,还有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重要著作,这些著作中蕴含的实践思维方式对列宁有着深刻影响,正是基于这一缘由,列宁在我们前述的三部著作中阐发了与原有的物质定义本身不同的思想内容,实质上属于实践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一系列重要思想,笔者在其重释列宁的物质定义一文中,曾限于篇幅对列宁三部著作中的重要思想仅作了三点梳理。
为了证明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蕴含的实践思维方式对列宁有其深刻影响,这里选此视角并以列宁的《唯批》为例,对所受其直接影响而阐发的重要思想,作两点梳理与反思。譬如,列宁在《唯批》第二章中引述资产阶级哲学家对马克思《提纲》第一条的评价之时阐发了与原有的物质定义相关而又不同的重要思想。列宁提到了一个别有意思的情况,他发现一些自称马克思主义者的人不愿意或不细心推敲马克思的《提纲》,而一些资产阶级哲学家有时候倒比较认真。列宁举资产阶级哲学家阿尔伯·莱维对马克思《提纲》的研究评价为例,作了以下两个方面引证。其一是“关于提纲的第1条,阿尔伯·莱维说道:‘一方面,马克思和一切以往的唯物主义以及费尔巴哈都承认,同我们关于物的表象相符合的是我们之外的实在的单独的(独立的)客体’。”⑨阿尔伯·莱维对马克思和一切以往的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这一重关系的概括是正确的,列宁原有的物质定义本身的第一层规定正同此相一致,即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此处即指客体或称“外物”。其二是“莱维继续说道:‘……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遗憾的是:唯物主义曾经让唯心主义去评价能动力(即人的实践)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应该把这些能动力从唯心主义手中夺过来,也把它们引入唯物主义的体系,但是,当然必须把唯心主义不能承认的那种实在的和感性的特性给予这些能动力。所以马克思的思想是这样的:正像同我们表象相符合的是我们之外的实体的客体一样,同我们的现象的活动相符合的是我们之外的实在的活动、物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类不仅是通过理论认识而且还通过实践活动参加到绝对物中去;这样,整个人类活动就获得了一种使它可以同理论并驾齐驱的价值和尊严。革命的活动从此就获得形而上学的意义……’”⑩列宁对此评价道:“任何唯物主义都是‘形而上学’,因为它在现象(为我之物)之外还看到我们之外的实在;因此,当阿尔伯·莱维说马克思认为同人类的‘现象的活动’相符合的是‘物的活动’,即人类的实践不仅具有(休谟主义和康德主义所谓的)现象的意义而且还具有客观实在的意义的时候,他的话在本质上是正确的。”对这个本质上是正确的思想,列宁紧接着概括为“人类参加到绝对物中去”(11)。这就显示,列宁通过引证阿尔伯·莱维对马克思《提纲》第1条的肯定性评价及阐发,已经明确地把人类抑或实践的存在物,进行着“革命的活动”的具有主体能动力的人物“参加到”了“绝对物中去”,也就是把“人物”放到了科学抽象的“客观实在”的范围之内。这个涉及物质观方面的重要思想内容与其蕴含的实践思维方式都是列宁原有的物质定义本身所没有的。
再譬如,列宁在《唯批》第二章中引述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段论述之后也阐发了与原有的物质定义相关而又不同的重要思想。列宁这里引述的是恩格斯一段很长的论述,在此只摘几句,即是“动植物体内所产生的化学物质,在有机化学开始把它们一一制造出来以前,一直是这种‘自在之物’;一旦把它们制造出来,‘自在之物’就变成‘为我之物’了,例如茜草的色素——茜素,我们已经不再从地里的茜草根中取得,而是用便宜得多、简单得多的方法从煤焦油里提炼出来了”(12)。恩格斯的思想是直接针对不可知论者而发的,列宁顺此指出:“只要你们抱着人的认识是由不知发展起来的这一观点,你们就会看到:千百万个类似在煤焦油中发现茜素那样简单的例子,千百万次从科学技术史中以及从所有人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得来的观察,都在向人表明‘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13)而且这种“认识只有在它反映不以人为转移的客观真理时,才能成为生物学上有用的认识,成为对人的实践、生命的保存、种的保存有用的认识”(14)。列宁的阐发表明,除开针对不可知论的批判,正面的思想内容为:一是揭示了人们以实践为基础能动地反映外物或“自在之物”的客观本性而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揭示了人们以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而能动地反作用外物;再一方面则揭示了全人类正是通过千百万次的生产实践、科技实践及日常生活实践,不断地在展开着对无数“自然物质”转变为“人化物质”即“自在之物”转变为“为我之物”这种人类所特有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全人类正是以这种实践为基础而使每个个体生命不断繁殖又使人类整体得以生存和发展到今天,并一如既往地走向未来。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思想内容与其蕴含的实践思维方式都是列宁原有的物质定义本身所没有的。
第四,虽然列宁以两种思维方式阐发了物质观,但是人们必须看到,在列宁那里这两种思维方式绝不是对立或完全分离的,他还初步探索了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为人们理解二者有分有合之缘由以及人类全部思维方式的基础提供了钥匙。列宁在以逻辑思维方式给出原有的物质定义之时是以收敛式思维形式来作的概括,而在以实践思维方式阐发物质观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内容之时则是以发散式思维形式来作的展论,他在使用的文字篇幅上前者极少而后者很多,这种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列宁看来,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二者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一种辩证兼容关系。
列宁对二者的这种关系有一段难能可贵的论述,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由于列宁这个思维着的头脑一方面受到马克思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黑格尔理论文本的直接影响,他在这一读书摘要中拟出了“逻辑的范畴和人的实践”这个关系式条文,然后论道:“黑格尔力求——有时甚至极力和竭尽全力——把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纳入逻辑的范畴,说这种活动是‘推理’,说主体(人)在‘推理’的逻辑的‘式’中起着某一‘项’的作用等等,——这不只是牵强附会,不只是游戏。这里有非常深刻的、纯粹唯物主义的内容。要倒过来说:人的实践活动必须亿万次地使人的意识去重复不同的逻辑的式,以便这些式能够获得公理的意义。这点应注意。”(15)他接着又写道:“精彩:黑格尔通过人的实践的、合目的性的活动,接近于作为概念和客体相一致的‘观念’,接近于作为真理的观念。紧紧接近于下述这点:人以自己的实践证明自己的观念、概念、知识、科学的客观正确性。”(16)他在其后还写道:“行动、实践是逻辑的‘推理’,逻辑的式。这是对的!当然,这并不是说逻辑的式把人的实践作为它自己的异在(=绝对唯心主义),而是相反,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地重复才有着先于之见的巩固性和合理的性质。”(17)列宁通过研读黑格尔的《逻辑学》而“倒过来说”的这一番又一番提纲式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人类无论是思维方式或是真理标准,实践思维方式与实践标准总是作为逻辑思维方式与“逻辑的式”的真正基础,前者总是为本,后者总是为末,前者总是作为恒定的内容与根本的方式,后者总是作为随从的形式即逻辑变式。
如果再深入一步地说,人们还要看到,在列宁那里,作为实践思维方式不仅不排除,而且接纳或包容了逻辑思维方式入其之内。这是因为,人类任何意识直至任何科学都是以人类实践为基础而产生的,而人类任何意识直至“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的(18),而这个“逻辑的推理”或“逻辑的式”就是对其实践活动这个根本内容的文本表述形式。列宁在读黑格尔的《逻辑学》时还写道:“实质上,黑格尔对康德的驳斥是完全正确的。思维从具体的东西上升到抽象的东西时,不是离开——如果它是正确的(注意)(而康德,像所有的哲学家一样,谈论正确的思维)——真理,而是接近真理。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明确、更完全地反映自然。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19)这个所谓认识的辩证的途径,实质上就是基于实践先“解释世界”然后又回到实践来“改变世界”的思维方式中的两大思维路径,如果展开说,其一就是基于实践的“思维从具体的东西上升到抽象的东西”或“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思维路径;其二就是“一切科学的抽象”回到实践或“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思维路径。用列宁的话说,就是人类基于实践的认识或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20),“这就是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21),人就是以实践活动方式来满足人自身的不断增长的种种需要。所有这些,从中可以领悟到的是,人们由此不仅找到了理解列宁阐发物质观的两种思维方式的内在统一的钥匙,同时找到了理解以实践思维方式来重释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的钥匙。总而言之,列宁所说的那些“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等等”,正是以实践思维方式界定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有规律地运动着,又能被人这类实践的存在物认识与改造并满足其需要的多类型的客观存在。
注释:
①⑨⑩(11)(12)(13)(14)《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及192、80、80、81、75、77-78、100页。
②贺祥林、吴晓东:《列宁的两个物质定义的逻辑解析》,《江汉论坛》1992年第3期。
③④贺祥林:《以实践思维方式重释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
⑤参见拙作:《马克思开创的实践思维方式论纲》,《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8期。
⑥⑦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75、56页。
(15)(16)(17)(18)(19)(20)(21)《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0、161、186、171、142、182、183页。
标签:物质与意识论文; 科学思维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本质与现象论文; 辩证思维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科学论文; 逻辑思维论文; 恩格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