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论文_张莉

大数据时代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论文_张莉

(黑龙江财经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25)

摘要: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等相关基础知识,锻炼和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体验和培养计算机文化修养的一门课程。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计算机的需求和依赖日益增强,高校计算机公共课在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一直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点,然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速度是任何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分析

引言:当前,我们已正式步入大数据时代。随着数据产生速度越来越快,以及大数据中蕴藏着巨大的价值,大数据已成为这一时代的新“石油”,受到了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大数据相关的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大数据的应用价值逐渐在各行各业显现出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均发生了改变。这使得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适应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从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实施各环节、教与学两方面的模式等方面,都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

1.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分析

1.1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

多数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水平,觉得教师讲授的内容已经学习过而失去听课的兴趣;而一些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生连计算机都没有接触过,可能因为听不懂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两极分化越发严重,课堂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课堂以外,学生使用计算机主要是为了上网玩游戏、看新闻、聊天、看电影。到了大学,部分学生依然以为上网就是学习计算机的目的,实验课以上网为主,如果不能上网,就感觉无事可做。对教师安排的实践任务毫无头绪,一片盲目,学习目的不明确。

1.2教学内容相对落后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而一些高校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普遍存在教学设备与教材内容更新相对滞后的现象。许多教学内容仅仅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简单深化与提高,甚至是早已过时的软件和技术。受各种条件的限制,高校不能及时更新机房实验设备,新的软件和技术无法及时走进实验课堂。

1.3教学方法陈旧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原来的“黑板+粉笔”的授课方式已经转变为在多媒体教室大屏幕投影,但多数情况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看、听,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加上利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时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没有办法做到边听边做笔记,当时来看印象还很深刻课后却容易遗忘,这样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计算机公共课适应大数据时代

2.1培养目标

一是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理解计算机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具备在实际应用中综合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具有判断和选择计算机工具与方法的能力。二是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地掌握并应用计算机学科相关的工具、技术和方法,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三是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力。熟练掌握与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有效地对信息进行获取、分析、评价和吸收。四是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掌握与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有效地表达思想,彼此传播信息、沟通知识和经验;掌握基于信息技术的团队协作方式;充分认识互联网的参与性、广泛性和自律性,自觉遵循并接受信息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并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可以看出,计算机公共课的培养目标正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创新能力,这一培养目标既体现了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又着重于能力的培养。具体到特定课程,培养目标应与这一总体目标相一致,并侧重于特定的能力培养。

2.2课程设置

一是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这部分的作用在于,使学生认识计算机总体运行环境,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数制、信息、算法、网络等必要的概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现行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体现了这部分内容。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内容经历了四个阶段,目前主流内容结构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组成、windows 7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多媒体技术、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这种内容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也难以体现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为了支撑培养目标,我们认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至少应包含如下内容。这些内容多是原理性、概念性的,需要利用虚拟实验环境,安排相关的验证性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原理、培养基于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计算意识。在程序设计和算法部分,可以使用Raptor。这是一款可视化的程序设计环境,能够使学生在没有学习程序设计的情况下,设计、调试、执行算法二是程序设计现行的程序设计课程一般指定一门语言,如C语言或者Visual Basic语言。为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去解决专业问题,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安排实验,并重点体现使用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突出整理思路和方法的培养,而非只停留在语法细节和语言本身的掌握。工具方面,可以让学生使用在线编程系统,例如Code Cademy,它的在线编辑器能让我们不用借助编程环境就可以在网络上编程,体现了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三是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与此对应的核心课程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这部分课程应与专业紧密结合。学习这部分课程的先导条件是,学生接触了专业课程,具备了提炼专业领域问题和相关数据的能力。在内容组织方面,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这门课程不仅应包含常规的数据库操作(用于处理结构化数据),还应包含非结构化数据的组织与管理,以及大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目的并非为了让学生掌握非结构化数据和大数据的管理,而是使他们具备归纳数据、识别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的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多媒体应用设计原理的基础上,能够使用多媒体创作工具,进行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通过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开发小型应用系统的能力。

总结: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高校教育受到冲击,计算机公共课也不例外。计算机公共课契合了大数据时代对复合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运用计算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计算机公共课在实施时存在很多问题,使得课程应有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本文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及人才需求,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一套可行的课程实施框架。并结合大数据技术,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大数据实现框架,以用于计算机公共课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胡志惠.项目驱动和在线模式相结合的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23):173-174.

[2]宋莉.基于MOOCs的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初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03):125-127.

[3]杨莉萍,姚娟.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农林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启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2):160-163.

[4]冯婕,郭丽,郏伯荣.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改革与开放,2009(10):226+228.

[5]何杨琦.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3):86-89.

黑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GBC1317103,MOOC和大数据技术在计算机公共课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作者:张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

标签:;  ;  ;  ;  ;  ;  ;  ;  

大数据时代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论文_张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