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策略
1.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特征
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是指招标人事先提出货物、工程或服务招标的条件和要求,邀请众多投标人参加投标并按照规定程序从中选择交易对象的一种市场交易行为,其主要特征如下:
1.1程序规范
按照目前各国做法及国际惯例招投标程序和条件由招标机构事先拟定,在招投标双方之间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则,一般不能随意改变。当事人双方必须严格按既定程序和条件进行招投标活动。招投标程序由固定的招标机构组织实施。
1.2全方位开放,透明度高
招标的目的是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寻找合乎要求的中标人,一般情况下,邀请供应商或承包商参与投标的数量尽量多些。为此,招标人一般要在指定或选定的报刊或其它媒体上刊登招标公告,邀请所有潜在的投标人参加投标;招标人事先要向供应商或承包商充分透露评价和比较投标文件以及选定中标人的标准;在提交投标文件的最后截止日进行公开开标;严格禁止招标人与投标人就投标文件的实质内容单独谈判。
1.3公平、客观
招投标全过程自始至终按照事先规定的程序和条件,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进行。在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发出后,任何有能力或资格的投标人均可参加投标。招标人不得有任何歧视某一个投标人的行为。
2.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2.1假公开招标的问题
某些建设单位在招投标前暗中敲定施工单位后,随便指定几个施工单位前来投标,制造公开招标的假象;有的施工单位以利益分成、转包工程等好处相许,拉拢其它施工单位前来作陪衬,以达到自己中标的目的。
2.2“权力标”及“关系标”问题
少数领导变着手法插手招标工作,越权包办工程招投标;有的招标代理机构等中介组织行为不规范,办事讲人情、讲关系;有的评标人员素质不高,打关系分、感情分;有的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2.3对投标单位资格审查不严格
业主在选择投标单位时没有深入实际了解其管理水平、技术力量、机械装备及信誉等情况,标书编制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施工企业的形象,为此,有些施工企业高薪聘请经验丰富的人员编制标书,从表面上看,标书确实编得不错,但实际上根本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恶意低价竞标行为
恶意低价投标通常是投标人“低价中标、高价索赔”投标策略的应用,投标人事先以“低价”作为诱饵和手段,抢夺中标机会,在中标后的合同履行期间,投标人(即中标人)往往会向业主单位摊牌,以种种理由强调其履约困难,要求追加合同价款,以弥补其不合理低价的损失。例如A公司在某建筑工程土建项目的竞标过程中故意报出不合理的低价,并承诺亏损自负,从而中标。但是A公司在工程建设的实施过程中经常寻找各种理由增加工程量,以弥补亏损额。由于工期的原因,招标人(业主单位)在某些方面受到制约,不得已增加签证了一些本应包括在原招标范围内的工程量,在项目施工阶段实际施工费用大幅超出施工预算额。
3.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策略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因此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3.1发挥机构监管职能、强化监督力度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甚至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以及竣工之后都要依法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发现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时,要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相关的招投标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对违法违规的行为加大惩治的力度,促进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走向一个正规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
总之,招投标工作必须在政府管理机构的监管之下,通过实行科学合理的招投标制度来进行规范,以保证建筑市场交易的公开、公正、公平,防止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有效维护公有制投资主体的根本利益。为了处理好业主负责制与招投标制之间的关系,有必要通过相应的立法或制度,明确划分建设项目业主和招投标管理部门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使双方在招投标中既充分依法行使职权,又严格遵守招投标管理法规,互相制约,共同负责。
3.2认真作好市场调查及内部资源分析
要赢得市场的青睐,进而扩大市场份额,必须认真调查、研究市场。分析自身的优势和机遇,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对自身企业进行合理的定位。剖析自己企业的资源拥有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市场控制能力。确定本企业所从事项目的最优规模,配置好企业内部资源。同时重视企业的信誉、经营作风、服务、文化理念等无形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与有形资产的协同作用。进而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投标计划。
3.3认真编制好投标书,降低合同管理风险
根据投标目标和方案,考虑多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结合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手段,选择制定合适的投标方案和主攻目标。投标书编制人员必须仔细研究招标文件和图纸,尤其是合同隐含的条件、条款,一定要把握估计准确。深入工地现场考察,认真调查原材料价格,以保证报价符合实际和尽可能准确。根据工程特点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方案。人员、设备等资源的配置要有前瞻性。投标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对共性的、常规的东西多分析,多整理,多保存,以挖掘潜力,积累经验,为下一个投标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3.4优化资格预审方法和评标办法
3.4.1投标申请人资质条件、能力和信誉条件、要求应尽量设置合理,与招标工程相匹配,避免苛刻、生僻条件限制投标申请人通过审查。增加潜在投标人的数量,以增加投标人串标难度与成本;评标采用抽签方式,先摇出进入基准报价评分的投标人,增加投标人串标的不可预知性,从而减少串标、围标等现象的出现。在开标时必须核验投标单位的有效证件避免资质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3.4.2如果发现所有投标报价都高于估算标底很多,集中出现在高位区,或投标报价有规律性报价,那么就有可能是集体串标、哄抬标价的结果。那么就要强制重新招标。
3.4.3规范评标手段,积极采用电子招投标系统,减少人为操作的可能性。
3.5实行电子化招投标
为了促进建筑市场公开透明运行,降低成本,节约社会资源,应该以网上招标交易平台、共享诚信信息数据库、同时以全程电子化、文件标准化、评标远程化、监管网络化、信用信息化等为主要特征。采用全体电子化招投标。电子化招投标是指全程依托网上招投标交易平台。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防止权力寻租与腐败,还是众望所归的建设工程招投标的发展方向。
结束语:
综上所述,招投标阶段是建筑工程开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保障建筑工程以及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步骤。因此,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规范招投标程序,建立有效的监控机能,杜绝暗箱操作,确保工程质量。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建筑工程招投标市场的秩序定能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林科.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招投标规范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3.
[2]王冬.如何加强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J].考试周刊.2011.
[3]杨娟丽.关于高层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工程造价控制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
论文作者:陈文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8
标签:招投标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投标人论文; 低价论文; 条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