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论文_陆强彬,张慧萍,沈丽萍,朱祖福

陆强彬 张慧萍 沈丽萍 朱祖福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II 江苏 江阴 214400)

【摘要】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卒中后抑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记录两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及第4周、第8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的积分值变化,评价治疗效果。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1) 实验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实验组第4周及第8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1);对照组第8周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实验组第8周时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 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丁苯酞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关键词】 丁苯酞;氟西汀;卒中后抑郁

【中图分类号】R7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111-02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达32.8%[1],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探讨了丁苯酞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入组2015年1月~2015年9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卒中后抑郁患者共100例。入组标准:年龄45~80岁,脑梗死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头颅影像学证实。抑郁症的诊断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器质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并且HAMD评分≥18分。入组患者均神志清楚,并排除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既往精神病史及严重心、肝、肾等功能不全。100例患者按1:1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均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两组均予抗血小板,降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血糖等常规治疗,同时予氟西汀(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 20mg/次,1次/日口服抗抑郁治疗。实验组加用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0.2g/次,3次/日口服,对照组予相应安慰剂。

1.2.2量表评定方法:HAMD及TESS评分由专业的神经科医师评定,其对患者的分组及用药情况不知情。记录治疗前及第4周、第8周时的评分。

1.2.3疗效评定:第8周时HAMD评分较治疗前减少>75%为治愈,50%~75%为显效,25~49%为改善,<25%为无效。治愈、显效和改善为治疗有效,计算治疗有效率。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愈21例,显效19例,改善6例,无效4例,治愈率42%,有效率92%;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14例,改善13例,无效12例,治愈率22%,有效率76%。实验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0,P<0.05;χ2=4.76,P<0.05)。

2.2 HAMD评分比较,实验组第4周及第8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3.24,P<0.01;t=7.92,P<0.01);对照组第4周HAMD评分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第8周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4.02,P<0.01)。实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及第4周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第8周时实验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45, P<0.01)。见表1。

2.3 不良反应

实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前与第4周、第8周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同时期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实验组及对照组HAMD及TESS评分比较

*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实验组比较, ##P<0.01

3.讨论

卒中后患者突然出现运动、语言等功能障碍,极易诱发抑郁、焦虑的发生,而抑郁、焦虑的发生又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躯体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可导致患者参与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增加致残率、死亡率及卒中复发风险。

目前卒中后抑郁的药物治疗主要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SSRI)[2]。氟西汀是最常用的SSRI类之一,其通过抑制神经突触细胞对血清素5-羟色胺的再吸收,增加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浓度而改善情感状态。本研究发现丁苯酞联合氟西汀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且较单用氟西汀治疗效果更优。

Li J等[3]的研究表明,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明显降低,其含量与抑郁的发生显著相关。丁苯酞可上调BDNP的表达[4],从而改善抑郁症状。目前认为海马等边缘系统部位神经元细胞的损伤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5]。脑卒中发生后可形成梗死核心区及缺血半暗带区,若累及海马等边缘系统,可导致这部分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元细胞损伤、凋亡、萎缩[6]。动物研究表明,丁苯酞可促进缺血区血管再生,抑制p38MAPK磷酸化,从而抑制海马区细胞的凋亡,改善神经功能[7-8]。

综上所述,丁苯酞联合氟西汀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氟西汀,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对抑郁程度进行进一步的分层研究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结果将在后续报道。

【参考文献】

[1]李莹,李光校.中国脑卒中患者抑郁患病率meta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5,7(31):968-972.

[2]黄巧,李长清.卒中后抑郁的治疗[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5,23(1):57-60.

[3] Li J, Zhao YD, Zeng JW, et al. Serum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levels in post-stroke depression[J]. J Affect Disord, 2014, 168(1):373-379.

[4] 赵俊, 李昕, 孙玉华. 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BDNP表达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12): 3395-3396.

[5] Zhang ZH, Wu LN, Song JG, et al. Correlations between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expression in the hippocampu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rates[J]. Mol Med Rep, 2012, 6(4): 889-893.

[6]陈莉,吕发金,罗天友等.丘脑梗死患者海马结构和功能异常的MRI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9):256-258.

[7]赵红如,杜鹃,蔡秀英等.丁苯酞动员内皮祖细胞治疗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实验研究[J].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15,17(2):193-196.

[8]杨申,梁迎春,颜秀梅等.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细胞凋亡/磷酸化p38MAPK表达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4):300-302.

论文作者:陆强彬,张慧萍,沈丽萍,朱祖福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丁苯酞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对照研究论文_陆强彬,张慧萍,沈丽萍,朱祖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