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向实践探索
实践表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实现的,外部经验如果缺少了亲身体验的过程,就不可能内化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智慧。如何选定一个主题并对其展开研究,这是一个训练逻辑思维、提高方法论水平和锻炼个人研究水平的过程。另外,以后我们走向社会的工作主要还是从事教育工作,主要还是从事教师职业,现在对课堂学习理论的有关领域进行学习和研究,有助于我们以后更好地从事教育实践,并且提前对教师专业成长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也是对以后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做好铺垫和打好基础。但同时,也存在如下问题:
1.校内教研活动本应研究自己的课堂,指向课堂真实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2.由于长期养成的思维习惯、活动习惯,或许还受自信不足等因素制约, 教研活动转变为贯彻教研员教学要求的研讨活动。校内教研组基本以教材中的课时教学课题为主题,每一主题的“研究”时间在2小时之内。由于教师难以在较长时间内思考同一个问题,使教研活动失去了研究的色彩。
3.缺乏理性交流。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及意义
1.研究目标:以校内名师工作室为平台,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探究各工作室的主题研修策略。以管理学理论为支撑,探索校内名师工作室管理机制。以校内名师工作室建设为途径,营造学习共同体,形成工作室的研修文化,探索教师成长的有效路径。
2.研究内容:校内名师工作室模式的特征及运作流程的研究。校内名师工作室的管理方式研究。校内名师工作室研修模式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3.研究目的:(1)通过构建校内工作室形成教研、科研、培训共融的学习共同体,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校内名师工作室研修模式的组织形式、运作机制、文化特征、有效策略。(2)建设“智慧型”教师团队,建立教师间合作互动、自主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形成骨干引领、全员参与的教师学习文化。
4.研究意义:(1)探索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校内工作室的研究,丰富对以校为本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认识。(2)通过校内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研究,使教师研究有主题、学习有样板、实践有同伴,逐步形成推动学校持续发展的骨干教师核心团队,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3)通过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校内工作室的研究,提高我校学习型组织建设水平, 为同类学校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骨干教师校内培养案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研究过程本课题的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8年4月-2018年8月)。
第二阶段:基础研究阶段(2018年5月-2018年8月)
第三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18年9月-2019年2月)
第四阶段:成果总结阶段(2014年3月)。
三、校内名师工作室组织策略
从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共同体打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名师工作室所组织开展的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成长规划。
2.主持引领。
3.阅读反思。
4.合作教研。
5.专题研究。
经过实践,我们绘制出工作室研究模式流程图。
小问题:在真实情境中提炼出的真实的、具体的问题,是工作室学习和研究的内容。高观点:指来自专家的理论和工作室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积累的理性经验。
研究结论:校内名师工作室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研修平台。校内名师工作室,使教师不再是孤军奋战的个体,而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使每位教师的成长过程都处于和谐愉悦的氛围之中。
四、问题及未来研究建议
通过课题结题阶段的总结反思,我们归纳出以下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并由此确定如何开展后续研究。
1.本课题所形成的成果,是基于对我校名师工作室的实践研究做整体归纳概括而形成的,有待对单个工作室做更加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成果的可操作性。
2.本课题研究成果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有待于做出进一步的理性论证。
3.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所处教育形势等具有特定性,且受试验周期限制,研究成果有待在更大范围做更长周期的验证。
论文作者:史淑惠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月总第1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校内论文; 工作室论文; 教师论文; 名师论文; 共同体论文; 自己的论文; 阶段论文; 《教育学》2019年1月总第16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