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谈“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系统论论文,免疫论文,学者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院长、教授 张龙平: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哲学内涵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提出,是刘审计长在充分尊重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基础上,缜密考虑“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要求,准确把握国家审计的本质和目标,为引领审计航向而提出的审计理论的重构思路和对审计方法论的整合创新。
第一,颇有深刻哲理。众所周知,唯物辩证法具有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大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分为二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核心规律,分为量变质变规律(即事物的变化规律:内部变化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即事物的发展规律:外部过程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①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同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同一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表现为对立面之间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同一性是对立面双方的同一,它是以对立面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在对立面的相互斗争中,存在着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斗争的结果导致双方相互转化、相互过渡。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它的条件性,任何矛盾统一体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普遍性,无条件性。矛盾的斗争性不仅存在于每个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而且也存在于新旧矛盾交替的过程中。④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发展。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互相渗透、贯通,为矛盾的解决准备了条件;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以致最终造成矛盾统一体的破裂,致使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在哲学发展的初期就已具有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易经》用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这一命题,概括了矛盾的存在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后世的哲学家常用分合、两一、参两、相反相成等概念表达事物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思想。在欧洲,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关于“始基”的思想中已包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赫拉克利特提出“相反者相成:对立的统一”,亚里士多德则讨论了一系列范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近代,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吸取了他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也创立了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形态。其后,列宁第一次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对立统一规律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一系列在具体工作中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具体表现在: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科学地解释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方向、形式等问题。②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就是事物之间由多方面的对立统一构成的矛盾体系;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扬弃旧事物的过程,它体现着事物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③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实质,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④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这一科学方法论最根本的内容,即矛盾分析的方法。
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的三个辩证法规律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存在具有的特点,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矛盾运动过程具有的特点,它告诉人们,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转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了辩证运动的实质。
从哲学本质看,国家审计系统就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我们要想建设好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必须运用哲学的观点,必须牢牢抓住以下工作重点:
一是明确免疫系统形成的核心方法就是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就是要识别矛盾和解决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其实就是矛盾的规律。矛盾无时不在,旧的矛盾解决了还会产生新的矛盾,并且矛盾还会向对立的方面转化。我们必须运用好矛盾分析方法,勇敢地面对矛盾,善于分析和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适应时代变化要求的国家审计免疫系统。
二是明确免疫系统的变化源泉是从量变到质变(免疫系统的发展逻辑是否定之否定)。在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正确认识免疫系统的变化过程,充分尊重免疫系统的变化规律。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建设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种变化中,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内因起主导作用,外因起促进和推动作用,外因会影响整个免疫系统的变化。国家审计真正要发展,要向好的方面发展,一定要做到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由于国家审计机构和人员的内在因素是变化的源泉,这就要求国家审计机构和人员必须付出艰苦的主观努力。安于现状、不求改革和进步不对,太急于求成也不对。另外,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我们要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善于否定自己,长于组织变革,以推动国家审计工作及其免疫系统的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三是今后我们要用哲学的思想和方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矛盾的观点来研究政府审计问题和推动审计实务进步。刘审计长提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这个论断,科学地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四个观点,体现了深厚的哲学功底,很好地解决了国家审计的发展战略定位问题,为政府审计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二,符合“三论”要求。首先,“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本身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原本是自闭的,但它同时又是国家这个大的免疫系统——经济社会免疫系统相关系统下的组成部分,因此具有开放性。从影响因素来看,系统内部因素、外部因素都会对它产生影响。其次,系统论也隐含着系统必须施加控制,否则该系统的运行就是无序的。因此,怎样把控制论当中审计的自我调试控制和外部的干预控制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系统论研究,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这方面我们可以做足文章。第三是信息论。系统论中肯定隐含着信息。没有信息的交换,系统就会瘫痪,很多东西都难以存在,很多管理行为都难以实施。信息交换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也很多。我国国家审计系统本身的信息化(金审工程)问题和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对国家审计的影响,值得进一步重视和加大投入。刘审计长提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不仅指明了国家审计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战略目标,而且强调该免疫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需要我们适时实施控制和持续有效进行信息交换的一个系统建设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第三,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用比喻的方式,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审计好比医生,要建立免疫系统,让别人不得病,首先就要使自己不得病。审计自身要有好的方法、好的“疫苗”。比如,乙肝疫苗一注射进去,乙肝的问题基本解决。那么,仿效免疫系统的这种理论,我们人类社会所作的贡献,包括在自然科学领域所作的贡献,能不能移植到社会科学中来?这种移植的难度当然会大一些。但我们要去思考,去努力。就审计工作而言,要发现或研制好的疫苗,我们就需要思考,对现行审计制度的方方面面进行改造。国家审计发展的最终目的,即免疫系统建设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就是无为而治。到那时,整个社会经济都是健康有序的,依我看,共产主义就差不多要实现了,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审计也就可以不需要了。
所以我认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提出,表明刘审计长抓住了现代国家审计的本质,即国家审计一定要促进国家经济社会运行,最终实现真正的免疫。没有疫情,那就是真正免疫了,审计会自然消亡,从而走向共产主义,走向劳动成为人类第一需要的幸福时刻。
第四,彰显了奋斗目标。可能很多人会问,审计怎么能真正做到免疫呢?审计系统自身若有问题,怎么能让社会不得病?怎么去查别人的问题,促进别人改正问题,从制度建设上提出建议?我觉得,不能从现实中机械地理解。我们之所以说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是统领未来审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因为免疫系统论的提出,指明的是国家审计的战略发展方向,其建设过程是长期的。就像共产党章程作为纲领性文件,提出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我们只有真正相信它,才会为之去奋斗。我觉得,免疫系统论不仅是目标,更是内外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要让很多人认识到,今天的目标并不遥远。只要内外结合,全面推进,尊重发展规律和过程,事情是可以做好的。
第五,引领审计航向。今后,所有的审计人员都要牢记审计是起免疫作用的,自身要有免疫力,要有能力当好医生。同时,要向社会呼吁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帮别人治病,还要希望对方自己不得病,那么就要紧密围绕增强经济社会的免疫功能及安全运行这个中心来开展审计工作,注重将重点与一般有机结合,同步推进。还要强调审计与其他监督并进。这些都是为了增强审计免疫力所要做的工作,目的在于引领审计航向。
第六,审计理论重构。“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提出,是基于对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保护。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我们整个国家管理和政府部门行政的最高目标、根本任务。那么,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基础是什么呢?一定是国家的安全性。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经济安全。维护国家安全,政府要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政府责任是否履行到位,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核心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明确这个核心。谁去检查政府责任履行得怎样?怎样推动政府认真履行责任?国家和经济社会的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因各种原因政府不一定能做到在方方面面履行好职责,充分体现国家和人民的意志、利益。在这个时候,审计就一定要跟上。这样,政府才能不断改进工作,引领国家和社会进步。我们应当回归到政府责任这个直接的审计推动元素,面对国家利益这个最高的目标,来建立和形成政府审计新的价值观。在这个价值观的统领下,审计理论要不要做一些创新?如果我们一说审计理论,还是以前的那些老知识,行不行?今后我国审计界应重视和加强研究如何重构基于免疫系统论或与免疫系统论相适应的审计理论体系。我个人主张以鉴证政府责任履行情况和帮助政府履行好责任,切实保护好国家安全尤其是国家的经济安全,作为建立新的审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其实,从西方的经验来看,只要坚持针对政府责任,加强政府审计的现代国家审计观点,要较好地解决审计理论体系重构问题,我们是可以办到的。
那么,政府审计怎样加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呢?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按照政府审计新的价值观去做。审计的关键价值在于:责任(accountability)的精神;公正(integrity)的标准;可信(reliability)的基础。首先,政府审计本身是有受托责任的。国家建立政府审计制度的目的不仅是监督政府履行人民委托给他们的受托责任的情况,还应当包括审计机构在审计后要忠诚地履行对人民的审计报告责任。我国现在还没有大面积地推广审计公告制度,这是有违审计自身的受托责任精神的。现在审计公告制度难以更深入地推进,这不能全怪审计机关,确实有宏观环境和外部因素方面的问题和原因。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审计结果不向社会公众公开,谁会相信你使用了公正的标准和具备了可信的基础?不公开审计结果,从根本上看,国家审计是无法真正成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的。其次是公正。审计工作怎么做到客观公正?这里主要谈公正的标准。从1983年开始,我国的政府审计已经发展了25年,最大的问题在哪里?审计部门成绩很大,但审计的标准却经常在变化。也就是说在审计中,审计准则的约束力较差。我们颁布了很多政府审计准则,执行起来却有些困难。颁布了准则而不执行,要么是准则本身需要修订,要么是执行存在问题。审计准则规范的就是政府审计的责任。审计准则制定和执行得好坏,是判断政府审计是否负责任的重要标准,直接决定着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发挥治病免疫功效的程度。政府审计准则的重要性问题,应得到我们的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
第七,审计方法创新。刘审计长提出的强化五大建设,筑牢审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一是要大力推进审计文化建设。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二是要大力推进审计理论建设。三是要大力强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审计法规体系,包括构建审计准则体系、审计指南体系、审计技术方法体系和审计管理体系。四是要大力强化信息化建设。中国审计的根本出路在于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基础是数字化。我们要全力向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审计信息化进军,只有真正实现了以数字化为基础的信息化,才能实现全局性的信息化;才能实现既审计电子数据,又审计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合法、经济;也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审计水平、质量和效率。五是要大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我认为,在“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统领下,进一步提出强化五大建设,实质上就是我国政府审计内容和方法创新的重要思路和基本途径。刘审计长指出,25年来,我们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审计之路,包括以下五大特色:一是确立了“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二十字工作方针;二是确立了“3+1”的审计工作格局;三是探索出了“八个结合”的工作模式(即审计的“八荣八耻”);四是坚持了“人、法、技”协调发展;五是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审计公告制度。我认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是对25年来我们探索中国特色审计之路具体做法的高度理论概括,是对未来审计发展根本思路和审计实施具体方法认识上的升华。如何按照“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观点和要求创新审计方法体系,是需要我们长期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乔新生:
解析“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
从帝王时代的宫廷审计,到民间约法时代的社会审计;从行政主导的国家审计,到公民主导的国家审计;从国家的“看门狗”,到国家的“免疫系统”,我们对审计的认识正在一步步深化。
审计是国家的免疫系统,从微观角度来看包括下列含义:首先,审计可以跟踪发现经济活动的问题,反映市场主体的经营状况,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帮助市场主体解决问题。可以这样说,企业是运送资源的基本细胞,而审计则是毛细血管之中的血液,在企业经济运行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审计都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避免局部经济活动给整个经济系统带来致命的伤害。其次,审计可以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投资者可以根据审计的结果,改变投资方式和投资渠道,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使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审计,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就会因为信息失真而陷入困境。第三,审计是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透过审计活动,可以发现经济组织内部、经济组织之间经济变化情况,从而调整彼此的关系,建立更加和谐的经济系统。无论是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托关系,还是债权人与公司之间的合同关系,都有赖于审计作为支撑。如果没有审计活动,那么,一切经济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都将无所依归,经济活动也就成为缺乏经济信赖基础的破坏性行为。事实证明,越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审计在微观领域所发挥的功能就越强。审计作为免疫系统,几乎成为现代市场国家经济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经济系统。
审计是国家的免疫系统,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包括以下含义:首先,审计可以有效地处理国家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将宪法中的政治体制落到实处。按照主权在民的原则,所有的国家权力都属于人民。政府只不过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政府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贪污渎职现象。为了防止政府滥用权力,损害公民的利益,有必要在国家的政治体制中建立相对独立的审计系统,确保国家的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确保政府官员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履行自己的职责。所以,审计是国家的“看门狗”,它为公民看好国库的大门,并且随时督促政府官员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权。其次,审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中国的改革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由于我国的法律不尽完善,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面对政府官员滥用权力的现象,有些地方检察机关动用检察权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此来维护国家利益。但是,检察机关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必须有充足的依据,而审计机关恰恰扮演着提供证据的角色。如果没有审计机关的审计结论,那么,检察机关在处理经济犯罪案件时,很可能会陷于被动状态。在学术界有些学者将司法鉴定与审计鉴定区别开来,认为司法鉴定可以代替审计鉴定。这样的学者恐怕根本不了解在经济犯罪中司法鉴定的内容和程序,也不了解司法鉴定人员及其工作情况。从本质上来说,审计是司法机关开展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审计工作支持,那么,检察机关打击贪污渎职行为的工作就难以正常开展。笔者不主张检察机关代表国家提起民事诉讼,保护国有资产,但这丝毫不意味着监察机关可以对国有资产流失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今后国家完全可以通过修改法律,建立特殊的国有资产保护体制,从根本上发挥审计的作用,确保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第三,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不仅有国家、市场主体,还有各种各样的非政府组织和其他机构。这些组织和机构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社会的基本形态。在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中,审计行为不再是封闭的国家行为,而是开放型的、全方位的经济行为。以四川汶川大地震为例,在抗震救灾物资发放的过程中,审计机关不仅要跟踪政府财政资金的流向,而且要跟踪调查市场主体捐赠款物的流向,甚至还要对慈善团体的各项捐赠款物进行跟踪审计。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审计再也不是市场主体之间的行为,也不是国家系统内部的行为,而是一种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走向,关系到每一个公民切身利益的行为。审计在国家的各个层面、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审计既是社会关系的调节阀,同时也是社会关系的稳定器。
关于审计的地位,学术界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审计作为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免疫系统,应该成为社会普遍共识。从功能上看,审计只是扮演鉴定人的角色,但是从性质来分析,审计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免疫系统。无论国家的性质如何,也无论国家的政治体制怎样,只要有国家存在,就必须建立审计这样的免疫系统。世界各国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充分说明,如果没有建立审计免疫系统,那么,宪法中所规定的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将会日渐模糊,政府官员在处理国家财产的过程中就会中饱私囊。审计作为国家实现民主的基本要素,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使审计工作者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审计机关必须在国务院领导之下谨慎地开展工作,为人大代表提供各种充足、可靠的审计结论;但另一方面,审计机关同样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权力机关的压力,审计署的行政属性,决定了审计机关不可能通过法律争取到更多的审计生存和发展空间,审计的事项、审计的范围乃至审计的结果都必须由国务院审核。一方面,审计机关不得不通过“审计风暴”,强化审计监督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跟进措施,审计中所发现的问题在处理过程中,部分案件会虎头蛇尾。
我国审计机关要想履行好自己的神圣使命,必须首先解决以下问题: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审计体制,建立一套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审计系统。在一些学者看来,审计是一种事后的、被动的经济跟踪监督工作。殊不知,现代审计是一种开放的、主动的、全方位的国家行为。审计不是按部就班,审计更不是萧规曹随。审计是一种服务于政治、服务于大局,贯彻国家主义的政府行为。审计机关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神圣职责,无论是在日常经济生活中,还是在抗震抢险的特殊时刻,审计机关都必须建立一种有别于传统被动应对体制的现代化机动性突击系统。审计是国家的突击队,审计是国家的敢死队,审计是国家的急先锋。在执法机关尚未到场之前,审计机关就应该发挥作用。传统的审计体制是一种静态的、效率较低的审计体制。这种审计体制可以确保国家的审计机关定期向国家权力机关提交报告,总结经验和教训,但是却无法及时跟踪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所以,审计机关应当建立类似于统计系统的调查队,应当在全国特派员基础上,建立类似于现代机械化作战的通信组织。审计机关负责看病,但审计机关不管开药。审计机关发现问题之后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针对病症制定法律规范以彻底地解决问题。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审计机关包治百病,但是审计机关所到之处,任何病菌都无处遁形。所以,审计机关必须改变观念,建立机动灵活的工作体制,最大限度地及时发现问题,并且提请有权机关解决问题。
审计机关必须扮演社会眺望者的角色,为国家的前进指明方向。从行政管理体制来看,一个国家既要有信息的搜集者——统计机关,又要有信息的反映和控制者——会计机关,还要有信息的归纳整理者——计划规划机关,同时还要有信息的监督者——审计机关。审计机关不能越俎代庖,不能既扮演信息的搜集者,同时又扮演信息的控制者,或者信息的归纳整理者,而应该在信息搜集、反映、控制、归纳、整理的基础上,作为免疫系统扮演社会信息监督者。作为信息的监督者,从微观层面来看就是要像筛子过滤一样,将那些错误的、不良的信息剔除出去,从而使整个社会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从宏观层面来看,就是要像刚正不阿的法官那样,向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提供社会真实的、全面的信息,并且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指出国家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且像鉴定人那样,为最高权力机关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力做好参谋,提供最可靠的证据材料。审计机关作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既不是国家规则的制定者,也不是国家行政执行者,而是一种特殊的鉴定人,在国家权力机关扮演“职业医生”的角色,时时刻刻地跟踪国家的运行情况,为最高权力机关科学决策提供信息监督服务。
审计机关必须时刻维护国家利益,将宪法的基本制度贯彻落实。国家利益的内容非常丰富,既包括国家的安全利益,也包括国家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军事利益和文化利益。安全利益中既包括财政安全、金融安全、社会保障安全、食品安全、国有资产安全,同时也包括信息安全、环境安全。
我们强调审计的国家主义,强调审计机关的国家化,与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并行不悖。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一切国家权力的源泉。只有充分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尽管在实际工作中,审计机关同样担负着处理公民权利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的职责,但是,审计机关必须自觉地站在维护公民利益的角度,时时刻刻监督政府,约束国家权力。美国总统布什曾说过,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不是创造了令人炫目的科技,也不是著作家们汗牛充栋的著作,更不是政治家们的夸夸其谈,而是我们终于意识到这一点:必须将国家权力关在笼子里。国家审计就是国家权力的笼子,只有严格约束国家权力,才能从根本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最终营造和谐的社会。
站在国家审计的“笼子”面前,我们感慨万千。经过几代人的奋斗,我国初步建立了国家审计体系。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国家审计的栅栏还有待加固,审计的规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许多情况下,国家审计仍不得不依靠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既不符合审计合法性原则,同时也容易出现自定规则、自我审计的现象。所以,在明确审计机关地位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审计法,必须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强化审计这个免疫系统,让审计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审计在国家的长治久安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廖洪:
问责审计的良好开端
第一,国家经济运行中必须建立三种审计制度、三大免疫系统。
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约有190个建立了国家审计制度,国外发达国家中规模稍大的企业都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大多数国家建立了民间审计制度。可以说,三种审计制度是三大免疫系统。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体系和宏观经济系统中的“免疫系统”;内部审计是本部门、本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免疫系统”;民间审计是对公营企业、公众公司进行财务信息鉴证的“免疫系统”。有了这三个“免疫系统”,我们就可以既在宏观经济运行(包括政府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政府工作效率、政府责任评价等)中运用国家审计这个“免疫系统”,维护经济安全,抵御风险。同时,在微观经济定位中,运用内部审计这个“免疫系统”,帮助企业发现、抵御、防范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另外,在公众公司中,公营企业通过民间审计服务,鉴证其财务体系,评价其内控制度,以保护广大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三个免疫系统综合发挥作用,就能促进整个国家经济运行有秩序地和谐发展。三大免疫系统是相互配合的,各在一定领域内发挥其功能,缺一不可。
第二,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要通过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来发挥功能。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国家审计不仅要查处政府各部门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还应实行问责机制,查明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因是什么,责任在谁,并依法追究其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各部门加强管理,促进改革。管理加强了,绩效提高了,被审计部门的免疫力也就得以增强。
绩效审计中,不仅要查明被审计单位的效率高低、好坏,还要查明绩效高低、好坏的原因。对绩效好的、高的,要通过审计公告和其他媒体宣传其业绩和经验,以起到示范作用;对绩效差的、低的,要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帮助找出管理上和制度上的缺陷、体制上的障碍,尤其对重大损失浪费、违法违规等经济犯罪问题,要推行问责机制,依法追究单位和有关直接责任人的不作为、乱作为。这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只有问责机制建立健全了,责任追究有章可循了,违法者得到应有的惩治,审计的免疫功能才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经济责任审计中,要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责任界定、责任评价和责任追究,促进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和落实。
我认为,国家审计在经历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阶段、绩效审计阶段后,已经发展到问责审计阶段。总体看是四个阶段,因为这三个阶段之前还有一个萌芽阶段。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阶段,以查错纠弊为目标(即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绩效审计阶段以效益性(含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为目标(在实际操作上,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是与效益性审计并列的,以绩效审计为重点);现在发展到问责审计阶段。问责实质上是增强免疫功能,毛泽东同志说过“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问责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问责和追责加强管理,发现并解决制度性缺陷和体制性障碍,促进制度更健全,体制更健全,保证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使其健康和谐发展。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余玉苗:
应将公告制度与问责制度相结合
第一,在审计理念上,我们要改变原有的审计理念,实行系统性思维。以前我们的审计一般是查处问题,把审计定义为检查会计账目行为。现在把审计作为一个免疫系统,它的性质是免疫,同时它也是一个系统。所以它的系统性思维应该表现在,我们的整个立足点应该是在全面维护国家经济社会的安全上来开展工作。同时,系统的构建,不只是查处问题,还有修复、清除的功能,实际上也是建设性思维的一种体现,一定要落实到制度建设的层面上来。不能在发现问题以后,没有改进,没有修复。这样审计下去,即使再刮审计风暴,也会出现审计疲劳。所以审计一定要有修复功能,要强调审计的建设性。
第二,从审计内容上,主要应关注六大安全,这是涉及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重大问题。包括财政安全、国有资产安全、金融安全、民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信息安全。财政安全当然是最重要的,因为国家审计关注的是公共资金的使用,所以财政系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是金融安全。在我国,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在金融资产中占的比例非常高。因此必须把金融审计纳入监督范围,要履行重要的监督职责。所以围绕国家安全六大系统来开展审计监督非常重要。
第三,在审计模式上,既然强调审计的保护功能、修复功能、预警功能,那么我们现在的审计模式,可能也要变化。要从以前的现场账户审计转向在线联网审计。这对审计技术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要提高审计的技术含量。以前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翻账本,有可能发现问题,以后就不那么容易了。特别是到一些信息系统比较发达的单位进行审计,更是难以轻易发现问题。所以要提高技术含量,就是要实现整个审计模式的转型,即向在线联网审计过渡。
第四,今后要将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与审计问责制度相结合。将问责审计作为审计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非常正确的。以前审计某单位时,可能刚开始的时候,被审计单位怕审计,随后就“无所畏惧”了。审计的威慑力显得不够,为什么?被审计单位往往不怕经济处罚,怕的是将审计结果曝光,因此我们才强调审计结果的公告制度。但现在好多被审计单位也不怕了,包括一些国家部委,曝光就曝光,也无所谓了。所以公告制度也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要彻底解决问题,就要将审计结果落到实处,追究责任,推行问责制度。即被审计单位的问题被发现后,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必须加以认定。最后追究责任,包括经济处罚、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这样,审计作为免疫系统,才能发挥应有的威慑作用和建设性作用。
第五,要构建一个激励与约束相匹配的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当前对审计人员约束有余,激励不足。国家审计人员的收益非常有限,但付出是无限的。我们对他们要求很高,但激励不足。这种不足,不仅表现在收入上,而且表现在审计干部的个人发展空间上。将来应考虑在技术上设定一个层次,确保审计激励和审计约束相匹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 许家林:
不可忽视国家审计生态环境的优化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结构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
从生物学的角度或生理学的角度认识,作为一个免疫系统,它涉及相关的器官、细胞、分子和经脉四个组成部分,只有上述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协调运行,各司其职,整个生理免疫系统才能正常发挥免疫作用。在此基础上全面理解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其结构应当由三个层面构成:
第一层面,国家审计系统自身免疫机理的完善,是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运行的前提条件。它主要是指与国家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规则和条例等规范化要求与相关的运行机制设计,以及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的设计,均要符合生物免疫系统的结构与运行机理的要求。
第二层面,国家审计对象(即被审计单位)自身免疫系统的健全,是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运行的基础条件。按照审计法的要求,国家审计的范围主要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法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等。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审计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宽泛,审计任务十分繁重,审计责任极其重大。但上述单位与项目的财务收支是否正常,经济运行是否安全,光靠外部的国家审计监督远远不够,因为国家审计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被审计单位自身的审计免疫系统。
第三层面,不同审计项目的组织与实施,不同审计任务的完成,最终均要靠一级一级的审计单位和一个一个的审计人员来完成具体的审计工作。因此,审计人员自身的免疫系统是否健康,是决定审计免疫机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而审计人员自身是否拥有健康的免疫系统主要由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技能、职业责任和职业意识所决定。按照审计法的要求,国家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时,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这既是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保持审计人员自身免疫系统健康的一种基本要求。
落实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观念需要研究四个层次的问题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学术观念,或一个新的审计工作理念,要将其落到实处,可能面临四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一,审计理论体系建设问题。应当按照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结构原理来构建适应其需要的国家审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第二,审计制度建设问题。应当按照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运行要求来设计相关的国家审计制度与规范,以及与其相配套的审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第三,审计过程组织问题。应当按照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运行原理与客观运行规律,来使与审计工作相关的审计器官、审计细胞、审计分子和审计经脉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协调地运行,并提高其运行效率。
第四,审计效果考核问题。应当按照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要求,审慎评价被审计对象是否达到了应有的免疫效果。
达到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要求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现代经济社会是一个总的系统,某一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必然会受到其他相关系统运行效果的制约,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也是由不同的经济监督系统来加以制约的。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国家审计工作,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是与其他经济管理和经济监督工作相辅相成的。因此,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审计生态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计环境。审计生态环境不优化,国家相关法规没有对国家审计的地位给予充分保障,如果国家经济运行系统的其他子系统不能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提供相应的支撑与保证,单靠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自身的努力是难以达到审计目标的。因此,优化国家审计生态环境,是现阶段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充分发挥作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极为重要的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 高文进: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内涵丰富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几乎涵盖了我国国家审计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国家审计制度的本质、特征、独立性、作用和定位等。
国家审计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第一要务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保证国家繁荣昌盛,维护国家的稳定。只有保证了国家经济安全,才能保障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保证民主、民生、公平、正义,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几千年的审计发展历史早已证明,审计立则国家兴,审计废则国家亡。审计的一般目的,是审计有关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效益性,但这不是国家审计的全部。从审计的最高目标来看,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利益,才是审计的核心内容,才是国家审计科学发展永恒的主题。这一观点科学而深刻地诠释了现代国家审计的目标、地位,为今后的审计工作与审计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
审计的本质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代表着人民的意志。世界审计实践告诉我们,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政治制度改革、构建现代民主法制社会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有力工具。刘审计长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提出“为什么要审计”、“由谁来审计”、“怎么审计”、“审计为了谁”等问题。审计是一种独立的高层次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的目的不仅仅是查找问题,揭示问题。人民需要通过揭示问题改进工作,达到减少甚至杜绝问题、直至国家繁荣昌盛的目的。人民期望审计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公开、透明是现代民主和法治建设的起码要求,经济活动只有公开、透明,让老百姓监督政府依法行政,充分运用审计的威慑力,发挥审计的预警功能,才能使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处于免疫状态。因此国家审计代表了国家最高利益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审计要反映人民意志。如果仅仅将国家审计停留在查找和揭示错弊上,仅仅停留在审计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上,我们永远无法理解国家审计的本质。
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能否达到目的,除了我们自己的努力外,国家还需要出台一些配套措施,改善审计生态环境,提高审计的地位,给审计机关一把“尚方宝剑”。
标签:对立统一规律论文; 国家审计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审计准则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会计与审计论文; 审计职业论文; 审计目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