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苦禅(1899~1983年)旧照一组(论文文献综述)
周乾华[1](2017)在《钱松岩山水画艺术语言研究》文中指出钱松喦是二十世纪新中国美术史上杰出的画家,是“新金陵画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新金陵画派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时代经典之作《红岩》与《常熟田》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他在探索艺术语言的个性化方面非常具有代表性。本文从笔墨语言的角度,立足作品研究钱松喦独特的山水画艺术语言,分别从他不同时期表现的松、张公洞、红岩、常熟田、延安等系列作品,探讨造型、笔法组合、用色、构图、题材等山水画表现本体语言点,以个性化进程为主线,从古法的笔情墨趣,到生活实景的朴实描绘,再到色彩及笔墨的融合,一步步蜕变,升华而成他苍茫朴厚、金石味浓厚的、辨识度很高的艺术风貌。钱松喦山水画艺术蜕变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深厚的绘画技术积累和诗文书法修养是底色、创作思想的转变是关键、写生是动力、个性化艺术面貌的追求是内因等这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促成钱松喦创造了新经典。研究钱松喦笔墨语言的探索过程,对于画家建立个性化语言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
萧巨昇[2](2016)在《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发展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成为当代艺术致力的目标,是艺术创作的起点,也是艺术创作的终点,更是艺术发展的未来,这与水墨画一百多年来致力於革新的努力是完全相同的。百年来水墨画对革新的辩证,屡屡在水墨画坛掀起阵阵的波涛,而这股改革的力量如海啸般席卷两岸,不断的冲击﹑自省﹑生发成为改革的原动力,使水墨画的表现更为多元。民国以来学校体制的建立,早已成为水墨画改革的轴心,台湾的高校水墨画教育,历经七十年的发展与变迁,使水墨画深耕於宝岛,成长茁壮,屹立不摇,遂成为大陆地区以外的高校水墨画教育宝地,同时也联系了两岸血浓於水的民族情感,在二十一世纪中显得格外地珍贵。就世界水墨画坛而言,台湾占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其传承与发展端赖於高校水墨画教育的体制运作,高校水墨画教育在教育目标、课程、师资、学生四大元素中,不断地改革演进,培养了许多的水墨画家,贡献卓着。然而近二十年来面对时代的变迁,人文情思﹑时尚美学的转换,台湾的水墨画教育有渐趋於衰微之势。本文以台湾的历史与现状发展为考察对象,企图透过台湾高等学校专业水墨画教育的历史进程﹑台湾高校水墨画教育的课程发展研究、水墨画师资与学院水墨画风格发展、水墨画教学成果与创作之研究等,从学校体制的运作与发展中,探求水墨画改革方向的可能性。并从台湾水墨画渐趋於冷门的现象中,藉由学校体制的因应之道,探寻水墨画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更希望藉由本文的研究,以确立台湾水墨画坛在整部中国水墨画史中应有的地位。
张莹[3](2015)在《俞致贞工笔花鸟画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俞致贞(1915——1995),祖籍浙江绍兴,我国现代绘画史上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工笔花鸟画家、美术教育家。1915年,俞致贞生于北京儒医世家,她一生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研究、创作与教学。先后拜于非闇、张大干为师,深得二者精髓,其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艺术特色和技巧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雅俗共赏,富有生活气息。其工笔花鸟画创作既有小尺幅的折枝作品,也有大尺幅的近景式作品,色彩雅艳共融,花卉、虫草、禽鸟等形象造型生动、自然质朴。此外,她在五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他们或是画家,或是优秀的美术教师,为中国美术教育、既定花鸟画创作及学科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对俞致贞工笔花鸟画艺术及其教学思想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厘清俞致贞的学艺历程以及师承关系,从而更好地了解与把握其艺术风格;二、探析俞致贞工笔花鸟画的艺术风貌特征,并对其相关代表作品进行深入解读;三、探讨俞致贞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特点,以及其对当代美育的积极影响。
陈银心[4](2012)在《马来西亚国民中学初中华文教材中的价值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文教材是本国莘莘学子华文课堂学习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语文百科全书”。华文教材蕴含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知识信息、各类单一或综合的技能训练、各种显性或隐性的价值信息等。本国华文教材自国家独立以来的55个年头,前后经历三次更换,前两套教材更在学校用书长达15至30个年头,其中内容的时代性、概念的准确性、价值观的社会性等都有待商榷。现行华文教材启用至今刚步入第十个年头,何时给予“及时”修改更换,仍有待指示。好教材足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终身受惠。本国华文课程预设了哪些内容与价值观教育?我们应该提供学生一本怎样的华文教材,才足以符合课程预设目标的要求,满足学生心理发展与语文学习规律的需要,在掌握各类知识信息的同时,形成个人思想品德、审美情操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内容又应该如何在教材中有效地给予呈现,同时合理地给予分布?基于上述问题的思考,我们尝试透视本国国民中学现行初中华文教材,探讨蕴含其中的价值观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等问题,同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本套教材中的价值观内容对华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以了解教材中的价值观内容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学生个人学习华文的情况等的关系与影响;进而寻求本国价值观教育在华文教育中的落实途径,以提供本国华文教育策划者、教材编写者基本理论参考与借鉴。全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论文的第一章阐述本研究的相关理论。首先针对价值观进行阐述,包括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形成过程与其分类;接着论述华文教育与价值观的关系,简述华文课程的本质与功能,以及华文教育中的价值观;最后论述华文教材与价值观的关系,阐释了华文教材的本质与功能,以及蕴含其中的价值观内容。论文的第二章按照历史脉络,以本国独立前后为分界岭,探讨本国华文教材中价值观的演进。独立前分别从私塾时期的蒙学教材与儒家经典,至战前新式学堂延续侨民祖国教育制度的教学凭借,并对二战后至独立前英殖民地政府插手干预的华文教材加以探讨。独立后则针对本国独立初期20世纪60年代与80年代出版使用的“本土化”华文教材进行分析。论文的第三章到第五章主要剖析本国国民中学现行初中华文教材中的价值观内容。第三章是针对教材中的价值观内容进行分析,首先建构价值观内容的架构并分析本研究项目——课文、练习、活动与插图,再针对研究项目进行价值观的频数分析,接着简述体现于教材中的各价值观范畴之内容;同时论证其中价值观内容是否符合课程预设的价值观教育之要求,及其分布的合理性。第四章分析教材中价值观内容的呈现方式,先从理论探讨华文教材中价值观呈现的独特性与华文教材课文的双重价值,再就教材中价值观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频数与内容分析,进而论述各呈现方式的有效性。第五章属于实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现行华文教材中的价值观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通过教师调查教材中的价值观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与影响,同时探讨教师对教材中价值观内容的把握;通过学生的调查则探讨华文教材、课堂教学与学生个人学习华文情况的关系与影响。论文的第六章探讨华文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落实途径,主要从华文教材的研制保障、教师的教学实施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思考。首先阐明华文教材研制的保障,针对华文教材的编制制度、华文课程中的知识意义以及价值观呈现的考虑因素提出建议。接着是华文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的落实途径,通过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加以展开。华文教师方面,先简述教师个人教学素养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以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方法。学生方面针对学生现实生活教育对其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以及学生通过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如何从中感染、熏陶、体验、领悟,进而内化或调整,并发展个人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个人日常生活实践的思想行为。教书育人是华文教育的重大使命。由于华文教育的特殊属性,华文教材成为传递价值观教育的最佳载体,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价值观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然而,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根深蒂固,不容等闲视之。因而,为学生准备一本有助于他们提升个人全面发展的好教材是刻不容缓的。
李勇慧[5](2011)在《王献唐研究》文中提出王献唐作爲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与文博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华民族文化遗崖的傅承人与守望人,在中国近现代图害馆与文博事业发展史上估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他幼承家学,博学多才’,诗书画印,无一不通;他善於使用傅统学科相互贯通、中西学术相互交融的研究方法,其学术成就和学衍思想,广涉多个学术研究领域,且均有深厚造诣,在海内外崖生了深速的影响,被誉爲“一代傅人”、“一代宗师”。以往由於文献资料缺乏等方面的限制,关於王献唐的研究成果相常薄弱:其生平学行或捂焉未详,或言多舛误,未能封其事功与学术做出全面、客颧、准确的评僵,至今研究专着尚付阙如。本文凝在广泛搜集整理其学术遗着及日记、手札、档案等第一手资料基础上,吸收以往研究成果,封王献唐的生平学行、事功学问进行较爲全面、客观、准确的考察,力图澄清诸多学术疑案舆学术盲点,填补相关研究空白,展示其事功舆学术双峰亚峙之全貌。王献唐(1896-1960),原名凰琯,改名琯,字献唐,号凰笙,室名双行精舍等,以字行,山东日照人。青岛礼贤书院文科、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建国前,历任《山东日报》与《山东商务日报》编辑、山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国文教具、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帮办秘书、京汉铁路局文害科办事具、国民黛中央黛部训练部总务科总斡事、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山柬金石保存所负责人、国史馆筹备委具会副总斡事并兼任第一组主任,兼任山束省名腾古蹟古物保存委具舍委员、山束古蹟研究会委具兼秘收、山东图书馆协会常务委具、上海市立博物馆名誉研究员、私立齐鲁大学教授、国立山东大学教授、中英庚款第一批资助研究员、国立武汉大学教授、国民黛中央党部训练部主任、中央党史部文化事业委具会语言文字研究舍专门委具、山东烈士公墓筹备委具舍济南办事处文害、国民黛黛史编纂委具舍委员,是中德学社、中国考古学舍、山左艺文编纂委员舍、海岱美术馆的发起人;建国後,任山柬古代文物管理委具会副主任、山东省博物馆筹借处副主任、政协第一二届山东省委具舍常委、山东省地方志资料徵集委具舍副主任委具、山束中国历史学舍(中国史学会济南分会)理事、山东省文史馆馆具、故宫博物院铜器研究具。可考之论着有《公孙龙子悬解》、《春秋邾分三国考》、《五灯精舍印话》、《炎黄氏族文化考》、《中国古代货币通考》、《国史金石志稿》、《双行精舍书跋辑存》、《宵幽古韵考》、《汉书食货志订议》等62穜,输文等罩篇着述189篇、书序34篇、墓志铭12篇、题跋967篇(其中未刊565篇),编辑书籍77穜,校勘群书100种,另有诗词歌赋近500首,总计逾千万字。除前言与结语外,本文共分六章,依次爲:第一章“王献唐家世舆生平”、第二章“王献唐师承舆交道”、第三章“王献唐舆近代图书馆事业”、第四章“王献唐与近现代文博事业”、第五章“王献唐着述考略”、第六章“王献唐主要学术成就”本文使用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封其家世生平、师承交游、着述及学术成就,进行结帐式、专题式的全面梳理。通遇聚多史料封比考证,史寅钩沈,第一次全面输述了其以金石小学爲主的家学渊源及在近现代社舍大背景下曲折复杂的人生轨蹟,纠正了前人封其生平行寅记述之讹误及其本人前後矛盾之敍述。其创新及成果有如下三点:第一,资料新、全。文中所引有关史料,大多爲首次公阴或前人尚未利用的第一手资料,如《王献唐日记》百馀万字、王献唐师友往来害札近千通、海内外之相阴档案文献近二百件、未发表的题跋近六百篇、诗词近五百首等。笔者封上述原始材料大部分进行了点校整理,并以此爲基础,撰成《王献唐年谱资料畏编》、《双行精舍害跋辑存三编》、《王献唐档案研究资料汇编》等,爲全面、客观、准确地抨价其历史地位,提供了充分的资料依据;第二,内容全、新。王献唐一生学术,速绍乾嘉褚儒,近承清末名宿,益之以现代科学观念,辅之以实地勘查,集目缘、版本、校雠、训诂於一身,熔文字、音韵、器物、古史之学爲一炉,博学多才‘,着述宏富,被推爲“百年来罕见的学者”;其事功,建国前,主掌山束省立图害馆与“山束金石保存所”二十年,以“民族文化命脉守望人”自励,竭力奉行近代图书馆“阴民智保国粹”办馆宗旨、公共公平公益的办馆理念,推行科学的图害馆管理方法,致力於文献之搜集、馆舍之筹建、图害之分类、馆刊之创办、丛害之编印、阅览之服务、文物之陈列等,使孩馆(所)成爲“北方图害文物之重镇”。日寇侵华,毅然舍妻别子,载书南迁,流离十余载,终使民族文化遗产免罹战火,是保护齐鲁文眽薪火大功臣。建国後,力疾从公,致力於文物古踱的稠查发掘、山东省博物馆的筹建和历史陈列主题结构设计,是近现代图书馆、文博事业的阴拓者与奠基人。总括其一生,堪稻是学术事功俱隆、文章道德并富的国学大师。第三,视野宽、广。王献唐主掌近现代山东重要文化楼构二三十年,其事功之取得及学衍与思想之形成,与其背後广大的社舍群醴关保深速。本文将其放置在近现代社舍文化燮迁的广阔背景下,通遇封许瀚、陈介祺、刘喜海等山左前辈在音韵、训诂、金石鉴定与收藏等方面封其影响研究,及坐拥书城,舆丁惟汾、傅斯年、黄侃、吕振羽、孔德成等近现代着名学者及名流贤连之交游考辩,更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其学术特点和思想渊源,论述其学术左右探获、不拘一家的治学特色。通遇造些多爲前人所未知的史寅考证,重耩了王献唐学术谱系,较爲合理、准确地解读、认知、确定其在中国近现代学衍史上“一代傅人”、“一代宗师”的历史地位,封常代图书甜与文博事业管理,极其借鉴意羲舆参考僵值。封山东匾域史研究,如山东近现代图书馆与文博事业发展史、藏害文化史、社舍史、学术史等,有所裨益。其践行的近代图书馆“阴民智保国粹”办馆宗旨等重要问题,应该引起学界关注本文亚以王献唐爲主录,通过王献唐日记、师友书札等反映史实之考证,溯源析流,纵横比较,左右参证,封研究近现代中国知名学者舆着名人物,如罗振玉、傅斯年、吕振羽、王重民、张元济、傅增湘、丁惟汾、黄炎培、柳诒徵、马衡、黄侃、容庚、商承祚、赵孝陆、栾调甫、李济、胡厚宣、董作宾、黄云眉、刘国钧、高亨、陈直、谢国桢、沈徙文、傅振偷、屈万里、潘承弼、陈梦家、顾廷龙、孔德成、张宗昌、韩复榘、王耀武、何思源等人,及山束古蹟研究会、中研院史语所、国史馆、中国考古学舍、中国博物馆协含、中英庚款管理委员含、故宫博物院、北平图书馆、江苏国学图书馆、山东大学等近现代重要文化机欉构舆社舍学术团体,添补了新的史料及相关研究之空白;并封他们之间相互影响、互爲因果的关保,作造一步考证,不仅凸现了王献唐在近现代学者群体中的独特魅力,并希冀封於总结二十世纪相关学科的学衍史,乃至於封常今相关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能有参考意羲。本文还纠正或是补充学界的一些错误甚至是片面的韶识,有些问题或看似与其没有直接关联,如胡适关於杜威在中国的演讲时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945年日本在济南的受降畴间等。縂之,本文通过封其生平学行与事功学问、治学理念舆方法等方面之综合考察,及舆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王国维、隙寅恪等道德学问之封比研究,论证其具备中国傅统学人的“使命意识”、“独立思想”舆“严谨学风”;其终生信守之维护“国学”常在“吸取世界文化同峙保存国粹”、文献乃“民族之命脉”、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治学常“寅事求是”不能“封巧”、“文舆史本相表裹”等学术思想,以及“学以致知,求褚近,求之速;行贵克己,不怨天,不尤人”等爲学处事原则,常下尤值得重视和宏扬。“君子之学,闇然而日章。”随着国学研究的深入,一代傅人、一代宗师王献唐的道德学问将被光大,并崖生应有的影响。
车守同[6](2006)在《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的政治活动,强烈地牵动着社会的变迁。 本篇论文,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庄尚严(庄严·慕陵)与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系主任台静农(台静农)这二位的生命历程、死生交情,扩大追溯到上个世纪申,在北京大学自由学风成长,历经文学发展、新旧冲突、艰苦环境下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以及1987年两岸开放后的互动关系。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蒙受了百年苦难,使得知识分子从来在心灵深处,反复思考着「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因于信仰的不同,使海峡两岸不幸分治至今,国族无法统一,这毋宁是当代中国人的最大缺憾。 笔者是来自台湾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目睹成千上万优秀的知识分子跨海而来,他们或者大节凛然,坚忍图成:或者不泯名禄,不惑流俗。以理性克制感情及乡愁,甚至终生没有再回到神州故土,但是「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他们践履笃实,对民族的大爱,对文化的执着,可歌可泣,动人肺腑,亦足以成为民族的英范。 因此,透过这篇论文,笔者较为详尽的说明及分析知识分子的生命历程。而且笔者深信,只要中华文化存在一天,中国人的血脉必能相连。
二、李苦禅(1899~1983年)旧照一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李苦禅(1899~1983年)旧照一组(论文提纲范文)
(1)钱松岩山水画艺术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钱松喦生平 |
第一节 书香门第家庭熏陶(1899-1918) |
第二节 师范学习教师生涯(1918-1949) |
第三节 变革求新画院画师(1949-1985) |
第二章 钱松喦山水画语言变化脉络 |
第一节 温润典雅期(1949 以前) |
第二节 写生创作期(1950-1966) |
第三节 苍茫朴厚期(1971-1985) |
第三章“两万三千里”写生——钱松喦山水画语言的转折 |
第一节 钱松喦写生途中的感悟及作品 |
第二节 钱松喦与“山河新貌”展及“新金陵画派” |
第四章 钱松喦山水画语言的特征与价值 |
第一节 钱松喦的树法造型探索,以《六朝松》为例 |
第二节 钱松岩的皴法探索,以《张公洞》为例 |
第三节 钱松岩的色彩探索,以《红岩》为例 |
第四节 钱松岩的构图探索,以《常熟田》为例 |
第五节 钱松岩的题材探索,以《延安颂》为例 |
第六节 钱松岩的指笔互证,以《秦淮河上(指墨)》为例 |
第五章 钱松喦的艺术修养 |
第一节 钱松喦的理论梳理——《砚边点滴》 |
第二节 人物画与花鸟画对钱氏山水画的技法补充 |
第三节 书法及文学修养为钱氏山水画增加底蕴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附件(一):“两万三千里写生”行程一览表 |
附件(二):钱松喦艺术年表 |
(2)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发展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限制 |
一 研究的动机与目的 |
1 梳理当代台湾水墨画与台湾人文背景发展的因果关系 |
2 探寻台湾水墨画发展之趋势 |
二 研究范围与限制 |
1 研究范围 |
2 研究之限制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方法与架构 |
二 本文关於水墨画概念之释义 |
1 中国画、国画与水墨画 |
2 日本画 |
3 胶彩画、东洋画与国画第二部 |
4 汉画 |
5 台湾的「国画」名词转换与「水墨画」的形成 |
第一章 台湾高等学校专业水墨画教育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台湾高等专业美术教育的发展脉络与省思 |
一 民国初年的高等院校学校水墨画教育与台湾之关系 |
二 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的建立 |
三 正统国画之争与文化冲突 |
四 师范教育体系的专业水墨画课程建置 |
五 高等院校专业美术教育时代的来临 |
六 美术馆的时代与各县市文化中心的成立 |
七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的黄金年代 |
八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的衰退期 |
九 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的整合与转型 |
第二节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发展与现状 |
一 师院系统的现况 |
二 艺术学校与其他美术科系的现况 |
第三节 台湾高等专业美术教育的理念 |
一 全人教育与高等校院美术教学之关系 |
二 民主思潮对高等美术教育之影响 |
第二章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课程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台湾高等专业美术教育之教学目标与水墨画教学之关系 |
一 以培养书画创作人才为方向-精益求精的专业教学 |
二 以培养艺术创作人才为方向-专才与通才的权衡得失 |
三 以培养美术师资为方向-通才教育下的水墨画教育状况 |
四 以培养艺术专业人才为方向-其他艺术专才的水墨画自处之道 |
五 以培养应用艺术人才为方向-水墨认知课程的点缀作用 |
第二节 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研究 |
一 「课程」之理论依据与高等校院专业美术与水墨画教学之关系 |
二 以专业水墨画教学为主体的课程结构发展 |
三 以艺术创作为主体的课程结构发展 |
四 以美术专业为导向的课程结构发展 |
第三节 两岸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师资与教学的交流发展现况 |
一 两岸水墨画交流的几种模式 |
二 两岸学术交流的价值 |
第三章 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师资与学院水墨画风格发展 |
第一节 以专业水墨画教学为主体的师资结构 |
一 教师本身的条件:学术专业、教育专业、人文素养 |
二 学校的教学目标与师资结构的形成 |
三 台湾水墨画师资养成的几种渠道观察与研究 |
四 其他师资对水墨画教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台湾高等专业水墨画教育与画风类型研究 |
一 师资与学院风格塑造的面向 |
1 延续明清以来的传统风格 |
2 运用水墨画传统表现时代现象的折衷风格 |
3 倾向西方艺术美学思维之画风 |
二 学院风格与水墨画坛之关系 |
第四章 台湾地区近年来高等专业水墨画教学成果与创作 |
第一节 教学成果中的学术与创作成果 |
一 关於水墨画的学术研究 |
二 出版学术专业刊物 |
第二节 美展与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 |
一 台湾地区水墨画类之美展现状 |
1 以传统与创新为取向 |
2 以当代与前卫为取向 |
二 以前卫或当代为主要诉求的美展对水墨画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学院风格中的逸格画风与台湾水墨画坛 |
一 台湾另类水墨画风格素描 |
二 「学所学与自用我法」学院教育体制下的另类风格 |
1 既古典又饶富新意,具有装饰的个人独特美感的水墨画家潘信华 |
2 笔墨线条的组合,几何绝对的构成,水墨画家罗睿琳 |
3 後现代的置入与古典东方美学的当代阐述-游雯迪 |
4 粗放豪迈的大写意风格-栾兴美 |
三 「逸格」与创作 |
结论: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的价值与未来 |
一 学术性之教学/教学与研究 |
二 科学与学术性的研究/知识与道德 |
三 创造性之文化生活/专精与博通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记事年表 |
附件2 :台湾高等校院美术科系历史沿革表 |
附件3 :师资培育法 |
附件4 :第 1-39 届台湾省展国画评审委员表 |
附件5 :台湾高等美术校院教学目标与能力指标总表 |
附件6 :2012-2013 年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大事记 |
附件7 :文化建设基金管理委员会 1989-2002 年延聘驻校艺术家一览表 |
附件8 :大观书画 1-351目录 |
表格检索 |
图表检索 |
图版检索 |
谢志 |
(3)俞致贞工笔花鸟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俞致贞学艺历程 |
第一节 拜师于非闇,广泛取益 |
第二节 追崇传统,习古临摹 |
一、入国画研究馆,临习古画 |
二、临摹古画的门路 |
第三节 转拜张大干,师造化 |
第二章 俞致贞工笔花鸟画风格的演变及艺术特点 |
第一节 俞致贞工笔花鸟画风格演变的三个阶段 |
一、第一阶段(风格积累期1930——1946) |
二、第二阶段(风格形成期1946——1959) |
三、第三阶段(风格成熟期1959——1995) |
第二节 俞致贞花鸟画的艺术特点及代表作解读 |
一、题材寓意 |
二、构图 |
三、造型 |
四、设色 |
第三章 俞致贞与同时期画家艺术风貌的异同 |
第一节 与其师于非闇牡丹创作的异同 |
第二节 与其师张大千荷花创作的异同 |
第三节 与田世光红叶创作的异同 |
第四章 俞致贞花鸟画艺术教育践行 |
第一节 俞致贞的教育活动 |
第二节 教学思想教育方法 |
一、“三位一体”教学实践:临摹、写生、创作 |
二、工笔花卉技法的编撰 |
第三节 传道与解惑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马来西亚国民中学初中华文教材中的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发展背景 |
(二) 马来西亚价值观教育的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的相关研究 |
(三) 关于本研究的几点思考 |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界定 |
(四) 研究思路 |
(五) 研究框架 |
(六) 研究方法 |
(七)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价值观与华文教材 |
一、价值观是什么 |
(一) 价值观的本质特征 |
(二) 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
(三) 价值观的几种分类 |
二、华文教育与价值观的关系 |
(一) 华文课程的本质 |
(二) 华文课程的功能 |
(三) 华文教育中的价值观 |
三、华文教材与价值观的关系 |
(一) 华文教材的本质 |
(二) 华文教材的功能 |
(三) 华文教材中的价值观 |
四、小结 |
第二章 华文教材中价值观的沿革 |
一、独立前华文教材中的价值观 |
(一) 私塾时期至战前的华文教材 |
(二) 二战后至独立前的华文教材 |
二、独立后华文教材中的价值观 |
(一) 20世纪60年代的华文教材 |
(二) 20世纪80年代的华文教材 |
三、小结 |
第三章 华文教材中价值观的内容分析 |
一、华文教材内容价值观架构的建构 |
(一) 价值观架构分析 |
(二) 各研究项目分析 |
二、教材内容中价值观范畴的频数分析 |
(一) 课文中价值观的频数分析 |
(二) 练习中价值观的频数分析 |
(三) 活动中价值观的频数分析 |
(四) 插图中价值观的频数分析 |
三、教材中各价值观范畴的内容分析 |
(一) 自我维度价值观的内容分析 |
(二) 社会维度价值观的内容分析 |
(三) 自然维度价值观的内容分析 |
四、小结 |
第四章 华文教材中价值观内容的呈现方式 |
一、华文教材中价值观呈现的理论思考 |
(一) 华文教材内容呈现的独特性 |
(二) 华文教材中双重价值的课文 |
二、华文教材课文中价值观内容的呈现方式 |
(一) 课文中价值观呈现方式的频数分析 |
(二) 课文中价值观呈现方式的内容分析 |
三、华文教材练习中价值观内容的呈现方式 |
(一) 练习中价值观呈现方式的频数分析 |
(二) 练习中价值观呈现方式的内容分析 |
四、华文教材活动中价值观内容的呈现方式 |
(一) 活动中价值观呈现方式的频数分析 |
(二) 活动中价值观呈现方式的内容分析 |
(三) 活动在课程中三大领域的频数分析 |
五、华文教材插图中价值观内容的呈现方式 |
(一) 插图中价值观呈现方式的频数分析 |
(二) 插图中价值观呈现方式的内容分析 |
六、小结 |
第五章 华文教材中的价值观对教学的影响分析 |
一、华文教材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与影响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 结论 |
二、华文教材、课堂教学与华文学习的情况之关系与影响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 结论 |
三、小结 |
第六章 华文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
一、华文教材研制的保障 |
(一) 华文教材的编制制度 |
(二) 华文课程的知识意义 |
(三) 价值观呈现因素考虑 |
二、教师的教学实施 |
(一) 教师的教学素养 |
(二) 课堂教学的方法 |
三、学生的学习方式 |
(一) 实现生活教育 |
(二) 课内外的学习 |
四、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王献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文中所附图表目录 |
王献唐遗稿及往来书札照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本课题学术史回顾 |
三、本课题研究基础 |
四、本课题预期目檩 |
第一章 王献唐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家世 |
一、先世考述 |
二、家门三代戚属考述 |
第二节 生平 |
一、名、字、号及室名、别号考 |
二、生年、生日考 |
三、幼年及求学时期 |
四、宦海沉浮时期 |
五、主掌省图时期 |
六、载书流离时期 |
七、晚年寓济时期 |
第二章 王献唐师承与交游 |
第一节 学衍师承 |
一、许瀚(印林) |
二、陈介祺(簠斋) |
三、刘喜海(燕庭) |
四、西学与国学 |
第二节 学衍交游 |
一、与丁惟汾(鼎丞) |
二、与傅斯年(孟真) |
三、与黄侃(季刚) |
四、与吕振羽 |
五、与孔德成(达生) |
第三章 王献唐与近代图书馆事业 |
第一节 办馆宗旨与理念 |
一、办馆宗旨—"开民智"与"保国粹" |
二、办馆理念——公共、公平、公益 |
第二节 近代图书馆事业管理实践 |
一、主掌山东书馆之分期 |
二、图书馆管理实践 |
三、"精意研求,勇猛精进"之工作精神 |
第三节 图书馆学研究成就 |
一、图书馆学着作概述 |
二、民国时期图书馆馆刊之对比研究 |
第四节 搜集与整理山左文献 |
一、山左文献搜集之方法 |
二、山左文献搜集之品类 |
三、山左文献搜集之数量 |
四、山左先贤遗着之整理与出版 |
五、搜集整理山左地方文献之价值 |
第五节 抢救与保护山左文献 |
一、"砖瓦图书爲什麽要开会展览?" |
二、1930年"中原大战"苦苦守书 |
三、抢救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 |
四、抗战时期护书南迁 |
五、"完璧归赵" |
六、"十年一瞥成桑海,惆怅王郎万劫心" |
七、另一种抗战——护书南迁之意义 |
八、附语 |
第四章 王献唐与近现代文博事业 |
第一节 对文物古蹟的调查与发掘 |
一、对山东文物古蹟的调查 |
二、组织和参与田野考古发掘 |
第二节 对金石文物的收集与整理 |
一、滕县出土汉画像石 |
二、潍县高鸿裁上陶室所藏砖瓦 |
三、潍县陈介祺藏金石器物与拓本 |
四、临淄封泥的收藏与研究 |
第三节 对金石文物的典藏与陈列 |
一、建国前之"山东金石保存所"时期 |
二、建国後之山东省博物馆筹备时期 |
第五章 王献唐着述考略 |
第一节 专着 |
第二节 编辑舆校勘 |
一、编辑 |
二、校勘学着作 |
第三节 书序题跋舆输文 |
一、书序与题跋 |
二、论文等单篇着述 |
第四节 後人辑编 |
第六章 王献唐主要学衍成就 |
第一节 文字音韵与训诂学成就 |
一、文字学成就 |
二、音韵学成就 |
三、训诂学成就 |
第二节 金石考古舆史学成就 |
一、金石学成就 |
二、考古学成就 |
三、史学成就 |
四、金石考古与史学研究特点 |
第三节 目录版本与校勘学成就 |
一、目录学成就 |
二、版本学成就 |
三、校勘学成就 |
第四节 文学与艺术成就 |
一、文学成就 |
二、艺术成就 |
三、文艺理输思想 |
结语 |
一、爲中华民族"续命"的使命意识 |
二、崇尚、坚守"独立之精神" |
三、严谨、求寅的治学方法 |
四、清代山东"汉学"的继承者与近代"新汉学"的开拓者 |
附录 |
一、王献唐生平大事年表 |
二、王献唐藏书印鉴一览表 |
三、王献唐遗稿及往来书札照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奬励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研究现状分析。 |
二、论文选题说明。 |
三、论文取材说明。 |
四、研究思路。 |
五、附带说明。 |
第一章 数点梅花天地心 (启蒙时代) |
第一节 慕陵师与台先生的家庭。 |
第二节 台、庄两位先生的初识。 |
第三节 鲁迅的影响。 |
第四节 离开北大—不同的职业·相同的兴趣。 |
第五节 抗战以前的命运发展。 |
第二章 山河破碎风飘絮 (抗战播迁) |
第一节 国难之初的颠沛流离。 |
第二节 艰难岁月。 |
第三节 胜利复员。 |
第三章 便下襄阳向洛阳 (台湾光复) |
第一节 台先生来台时从上到下的好关系。 |
第二节 光复后的语言与文字。 |
第三节 光复后的台湾大学及中文系。 |
第四节 台先生来台初期情况。 |
第五节 许寿裳辞世让台先生开始面对现实。 |
第六节 乔大壮其人。 |
第四章 梦中忧患尚如山(两岸分治) |
第一节 离乱年代中流砥柱的傅斯年。 |
第二节 故宫文物播迁来台。 |
第三节 安定建设的开始。 |
第四节 从北沟文物陈列室到士林故宫博物院。 |
第五节 记忆上的错误。 |
第六节 台先生主政时期的台大中文系。 |
第七节 台先生是否遭到政治迫害。 |
第八节 官方观点的鲁迅。 |
第五章 清江一曲抱村流(文人生活) |
第一节 台先生的文风。 |
第二节 酒与人生。 |
第三节 台先生的教书与家居生活。 |
第四节 慕陵师的教书与家居生活。 |
第五节 慕陵师在书法上的成就。 |
第六节 台先生在书法上的成就。 |
第六章 每依北斗望京华(两岸开放) |
第一节 两岸通信的经过。 |
第二节 大陆亲友的讯息。 |
第三节 前后去世。 |
第四节 回到故土。 |
第五节 安贫乐道。 |
第六节 中国结台湾情。 |
结语。 |
参考书目。 |
附录:台静农嵇阮论。 |
四、李苦禅(1899~1983年)旧照一组(论文参考文献)
- [1]钱松岩山水画艺术语言研究[D]. 周乾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5)
- [2]台湾高等院校专业水墨画教育发展之研究[D]. 萧巨昇.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3]俞致贞工笔花鸟画艺术研究[D]. 张莹.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4]马来西亚国民中学初中华文教材中的价值观研究[D]. 陈银心.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5]王献唐研究[D]. 李勇慧. 山东大学, 2011(12)
- [6]由台静农与庄严生平看迁台知识分子[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