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应从“外”回归到“李”--“路的悲剧”的教学记录与教学观察_散文论文

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幽径悲剧》教学实录及教学观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散文论文,悲剧论文,教学实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执教者:李海林 观察者:王荣生

课堂回放

《幽径悲剧》教学实录

师:课文同学们都预习了吗?

生:预习过了。

师:那我就检查广下喽。问一个词语吧,如果你们能准确地解释它,那就是真的预习过了。大家看第10段第2句:“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鲁殿灵光”是什么意思?

(生举手)

师:哦,那你来讲。

生:汉代鲁恭王建造了一座灵光殿,历经战乱而不毁。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物。

师:看来同学们真的预习过了。那好吧,就不检查了。我问一个比较难的问题,请大家看课文题目:“幽径悲剧”,什么叫悲剧呀?

(生举手)

师:哦,请把你知道的写到黑板上。

生:(上黑板写)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师:哦,这是关于悲剧最经典的解释。同学们,什么是悲剧?第一,必须是“有价值的东西”;第二,这个东西必须被“毁灭”掉;第三,还必须“给人看”。这个定义真是简明扼要,同学们一齐把这句话念一遍,预备起。

(生齐声念)

师: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写到的“被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生:燕园中的那棵古藤萝。

师:哦。同学们预习得可真认真。每篇课文你们都预习得这么认真吗?

生:是呀。

师:如果同学们每篇课文都预习得这么认真,那你们的语文肯定能学好。相信吧?我再问一个更难的问题: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这篇课文写到的这个被毁灭了的藤萝,其“价值”在哪儿呢?它有什么“价值”呢?

(生看课文,思考。)

师:你们看到过藤萝吗?(有同学说没看到过。)老师所在学校就有一棵藤萝,老师拍了几张照片,同学们想不想看?

生:(齐声)想。

师:(放照片给同学看)漂亮吧?

生:漂亮。

师:再看一张。漂亮吧?

生:漂亮。

师:还想看吗?

生:想。

师:没有啦。(学生笑)课文里有描写的,我们看课文吧。课文中集中描写藤萝的是哪一段?

生:第8段。

师:那我们把第8段齐声朗读一遍。

(生读课文)

师:你们喜欢“这一棵”藤萝吗?

生:喜欢。

师:作者喜欢“这一棵”藤萝吗?

生:喜欢。

师:你从哪里看出作者也是喜欢的?

(生看课文,思考。)

师:请同学们看课文第10段,最后一句话,大家齐声把它念出来。

生:(齐声念)“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师:作者说:这一棵藤萝,给自己的感觉,或者说,自己从这一棵藤萝中感觉到的“情味”,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还不愿意跟别人说。那么,你们知道吗?请大家再读一遍第8段。

(生读课文)

师:第一,看了作者对藤萝的描述,你喜欢藤萝吗?

生:喜欢。

师:喜欢藤萝的什么呢?

生:喜欢藤萝有力量。

师:你从哪里看出藤萝有力量?

生:“大有直上青云之概”。

师:“直上青云”,有力量。

生:很美。

师:你从哪里看出它很美?

生:就是这里,还有,“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

师:的确很美。藤萝很有力量,很美,这是你们的感觉。藤萝给作者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很快乐。

师:你是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很快乐的?

生:最后一句,“顾而乐之”。

师:哦,作者直接告诉我们了,“顾而乐之”,他很快乐。那么,同学们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这种快乐呢?

生:“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

师:这是对藤萝的描绘。我们在很快乐、很开心的情况下,就会细细地具体地来描绘一个事物,心情不快乐、不开心,就没有这样的闲心。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感觉到作者很快乐,很好。

生:“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

师:你从哪里可以感觉到作者的心情是很快乐的?

生:描写得很生动。

师:哪里描写得很生动?

(生迟疑)

师:“闯”用得好不好?“袭”用得好不好?

生:好。

师:怎么好?

(生迟疑)

师:哈,我这是追问。你请坐。“闯”是写香气扑面,“袭”是写声音之细。反正都是写感觉好,有香气,有细细的声音。作者说:这些东西给我的感觉好呀,所以你从这里看出作者的心情很快乐,是吧。还有吗?你们还可以从哪里看出作者的心情好?我给你们读两句吧:“大有直上青云之概”,“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你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吗?

(生思考)

师:这里是引用了古诗句。“直上青云”引用了什么诗句呀?不知道吧。我告诉你们,李白的“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万绿丛中一点红”也是引用了古诗句,你们可能不知道,“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引用了古诗句,就表达了作者快乐、开心呢?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引用诗句来说话呀?

生:得意的时候吧。

师:对呀。人得意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用诗句说话的。这里还有一些地方透露出得意之情的。你们看“顾而乐之”,这是什么句式?

生:有点文言的味道。

师:对。我们读文言句子的时候,就有点摇头晃脑的感觉。摇头晃脑,就是得意呀。还有一句,你们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这是仿古人的一个句子,哪个句子?

(生思考、回忆。)

师:郑板桥的句子。

(生跃跃欲试,但想不起来。)

师:关于竹子的。

(有学生小声说:画竹。)

师:对,眼中无竹,胸中有竹。看不见竹子,但心里有竹子,所以画出来的竹子才有神。“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这是仿古人的句子,人高兴的时候,得意的时候,就会化用古人的句子来说话,高兴呀。好,我们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藤萝给了作者快乐。同学们再看第10段,这里还有一个词直接点出作者对藤萝的感觉。你们找找。

(学生看课文,有学生小声说:安慰。)

师:这个同学说得对:“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给我快乐,给我安慰,这就是作者体味到的藤萝的“情味”。同学们明白作者所说的“其中情味”指的是什么了吧。作者说,这种情味,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其他人是不知道的,但是我们知道了。文章前10段,是写藤萝的“有价值”;后6段,是写藤萝的“被毁灭”。其中直接写藤萝的“被毁灭”的是哪一段?

生:第11段。

师:大家一起念一遍。预备起。

(学生读)

师:(出示一张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一棵古藤,上面开满了漂亮的花,这是藤干,这个地方,被人砍断了,这棵藤萝,就没有办法了,上面的花,过几天就要死了。可惜可惜。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也有一句与“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相类似的话,同学们找找看,在哪里?

生:“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师:(出示季羡林的照片)同学们,这就是作者,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国学大师,2009年去世了。他说:他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能理解他的痛苦吗?能理解他心中的情感吗?讲到这里,讲到了学习这篇课文最关键的地方了。同学们看PPT。小说是旁述体,剧本是代言体,诗歌是韵体,散文是什么体?自述体。我们读小说,主要是读什么?是读故事情节吧。我们读剧本,是读什么呢?是读人物的语言吧。我们读诗歌,是读什么呢?是读诗句的节奏与韵律吧。比如,我读一首诗,你们不要想我读的这首诗的内容,只听它的节奏与韵律:“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你们只凭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感觉到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悲。

师:对。读诗歌,就是要读出节奏与韵律。读散文呢,直接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读散文,就是要走近作者,就是要以己之心,体贴作者之心。同学们,把这句话记下来:读散文,就是以己之心,体贴作者之心。

那么,我们怎么样体贴作者之心呢?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演示PPT)——找作者直接的陈述。比方说,你们问我,你来扬州,心情怎么样?我说:我很高兴。这就是直接陈述。同学们,你们看课文11段到16段,把所有含有“我”的句子找出来。

(学生读课文,找句子。)

师:一共28句,你们找出这么多来了吗?这些句子中,有些是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的,比方第11段第1句“我快乐得太早了”,“快乐”就是一个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请同学们把其余27句中有心理动词的句子画出来。

师:请一个同学来念一下。

生:“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

师:就是“我害怕”的意思,是吧?继续念。

生:“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师:这是“我痛苦”。好,你请坐。请这位同学继续念。

生:“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

师:这是“我怕”,“我不敢”也是“我怕”。

生:下面还有“我毛骨悚然”。

师:“毛骨悚然”是什么意思?

生:还是怕。

师:好的。这里连续有几句话都是说“我怕”。作者怕什么呀?

生:怕看见那棵古藤。

师:他为什么怕看见它呢?他胆子小吗?

生:不是。

师:那是因为什么?

生:因为他太痛苦了。

师:对。同学们已经能够体贴作者之心了。最后还有一句含有心理动词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我简直是悲哀至极”。

师:好的,我们把作者对自己的思想感情的直接陈述概括为两句话:一是“我痛苦”,一是“我悲哀”。意思都是一样的。

下面,还有一种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办法。这种办法更重要。你们问我:你到扬州来,高兴吗?我说,我高兴,我很高兴,我太高兴了,我高兴得要死。你们听听,我真的高兴吗?生:(笑)不高兴。师:哎,我不是明明说我高兴吗?你们是从哪里听出我不高兴的呢?

生:从你说话的口气里听出来的。

师:哦,人们说话,是有口气的,就是所谓语气语调。我们听别人的话,不但要听他说了什么,更要听他说话的语气语调。有的时候,这种语气语调甚至与他说的话的内容恰好相反。这就是所谓听话听音。我们看散文,也一样,要看它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同学们读一下课文的第15段,看看这一段是什么样的语气语调?这个语气语调有什么特点?你从这样的语气语调中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老师,慢点讲,我们记不得。

师:哈哈哈,老师问多了。好的,简单点,就是这段话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这样简单了吗?

(生读课文)

师:什么感觉?你来讲讲。

(生站起来后没有说话。)

师:哦,有点困难哟。那这样,我们用比较法。同学们与第8段对照着来读,看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在黑板上画表格)这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觉填到这张表上。

师:请两位同学把你填的内容写在黑板上来。

(两位同学填上自己写的内容。)

师:我们来看看他们填的内容。第8段同学填的是“美”“快乐”“幽静”“芬芳”。哦,连气味都感觉到了。感觉到作者的情感是“喜爱”“快乐”“高兴”。第15段第一位同学们填的内容是“悲伤”“凄凉”。我们请这位同学说说你从哪里读出“悲伤”和“凄凉”。

生:“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

师: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语气语调?

生:凄凉。

师:哦。是有点凄凉。好的。你从这种语气语调中体会到作者悲伤的感情,是吧。你从哪里体会到作者“希望不发生”的思想感情呢?

生:“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

师:你从这句话中看出来作者“希望不发生”的愿望,好的。下面我们再请第二位同学来说说你从哪里感到“无力”。

(生没有说话)

师:那我来读读,你看是不是无力的语气语调好吗?(教师读15段)同学们觉得无力吗?

生:不是无力。

师:那是什么?

生:是无奈。

师:啊,这位同学写到的,你看,在这里——“无奈”。请问,你从哪里读出无奈的?

生:就是最后一句:“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师:好,读出了点无可奈何的味道。其实,这篇课文后半部分,有好几个地方都有点无奈的味道。你们看看,还有哪里?

师:我念,你们想想,这里为什么是无奈的?(教师念:“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生思考)

师:作者说自己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你们觉得作者是没有出息吗?

生:不是。

师: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没有出息呢?

(生思考,回答不出。)

师:这个问题有点难。我举个例子来说:前几天我听了一堂数学课,老师给学生讲了一个题目,然后问同学们,你们懂了吗?同学们说不懂。老师说那我再讲一遍,讲完后问同学们,你们懂了吗?同学们说还是不懂。老师说:哎,我真恨我自己,恨我自己怎么这么笨,就是教不会你们。我真笨。你们说,这个老师真的认为自己笨吗?

生:不是的。

师:那为什么他要说自己笨呢?

生:无可奈何。

师:对,就是无可奈何。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能说自己不行,只能怪自己。同学们注意了,我们读散文,不能看作者自己说自己怎么样就觉得是怎么样,还要看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他这样说意味着什么。这也是话外之音,言外之意。下面老师总结一下这堂课的内容(演示PPT):

散文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两种方式:直接陈述;隐藏在语气语调中。

我们不但要善于从作者的直接陈述中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要善于从作品的语气语调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句话很重要,请同学们记下来。边记边念,记得牢一些。

师:同学们记下来了吧。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执教者语

《幽径悲剧》教什么?我第一个考虑的是它的体式。散文的特点是“自述”。细分起来,“自述”又可以分解为两个要素:一是“所述”,即“述”到的对象;二是“自述”这个行为。一般来说,学生对散文的“所述”还是比较容易把握的,《幽径悲剧》的“所述”是“古藤”,“古藤”有什么“价值”,学生也是懂的(上课的时候,关于这个方面的问题,一问就能答,之所以要问,最多也就是提示,有的时候只是我推进教学的一个阶梯)。即使是学生说不出来,也不一定意味着学生不懂。所谓“懂”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可以“说出来”,即所谓“明言知识”;一种是心中有口中无,即所谓“缄默知识”。初中学生,看完《幽径悲剧》,知道这个古藤很漂亮,作者很喜欢;有人砍断了古藤的根,作者很难过。其实这些,只要是识字的人大都可以做到的。所以我没有把这些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涉及这些,都是过渡性的,工具性的。我主要想教什么呢?我想教给学生的,是对作者“自述行为”的理解与体验。这是我关于散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教散文,不是教学生认识散文所写到的东西,而是教学生去理解和体验“写”这个行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任何一个人,或任何一个人有任何情感都会要自述出来的。)作者以何种方式来“自述”的?(并不是先有一个既定的内容,然后再寻找自述的方式,不是这样的,在自述方式没有确定和呈现之前,是没有所谓“自述的内容”的。)作者以这种方式来“自述”有什么效果呢?(这个效果其实是指读者的“接受史”,包括文学史意义上的“接受史”和个人阅读过程的“接受史”。)

如果我教杨绛的《老王》,或者朱自清的《背影》,我会把“作者的自述行为”定位在“杨绛为什么要写《老王》”“朱自清为什么要写《背影》”,我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作者写这篇文章前的心绪、写这篇文章时的心境、写完这篇文章后的心态”上,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非要写这篇文章不可呀,写这篇文章是作者的自我救赎、自我解脱、自我升华。如果我教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或者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我会把“作者的自述行为”定位在“《胡同文化》《故都的秋》给丁我们什么”,我会把教学重点放在读者“接受”这两篇文章的阅读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果上。

《幽径悲剧》的教学重点为什么不能定位在前面所说的这两点上呢?第一,我面对的学生是初中生,不必要教到这个程度上;第二,与其他类似文本比,《幽径悲剧》在这两点上并不典型,相反,它在“自述方式”上却是比较典型的。在《幽径悲剧》里,“自述”有“自述所感之物”,还有“自述所感”,所谓“自述方式”当然又可以分为“自述所感之物的方式”(即老师们所谓“写景方法”),还有“自述所感的方式”(即老师们所谓“抒情方法”)。《幽径悲剧》在“自述所感之物”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所以我的教学重点集中到“自述所感的方式”上,即我在课堂里直接打在屏幕上的一句话:“散文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两种方式:直接陈述;隐藏在语气语调中。”我这堂课的目的是(也是打在屏幕上的):“我们不但要善于从作者的直接陈述中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要善于从作品的语气语调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两种方式的内容分别抵达作者情感世界的两个不同的层次,后者抵达更深的层次。——这就是我关于《幽径悲剧》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思考过程。

观察者语

中小学语文课,阅读教学占据绝大部分课时,而所教的课文,绝大多数是散文。面对这种现状,妥善地解决散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无疑是改善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关键。

李海林老师执教的《幽径悲剧》,为散文“教什么”以及“如何教”提供了一份答案。这堂课的教学论意义,放在当前散文教学问题的情境中,便越发彰显。

一、散文的两栖性及散文阅读

狭义的“散文”,即通常所说的“文学性散文”,具有两栖性:它既具有文章的特性,又体现着文学的特性。

具有文章的特性,主要指它的写实性。散文有“外在的言说对象”,即使没有《荷塘月色》《幽径悲剧》,清华园里的荷塘,北大校园幽径旁的古藤萝,也是真实地存在着或存在过的。

有外在的、可以指认的言说对象,这是散文与“纯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戏剧的差别。诗歌、戏剧自不必说,看起来是“写实”的小说,其实是“虚构”的产物。手头正好有一份对莫言的访谈录,记者问:“莫言作品的外文版翻译者们为什么去访问高密?”莫言答:“大概都被我小说中的描写忽悠了。吉田富夫去高密,想去看我小说中的磨坊、河流、高粱地等场景,但只看到一条干涸的小河沟,根本没有我小说中那样的澎湃奔流的大河。他问我大河呢?我说,就是长江黄河啊!森林呢?我说在长白山。沙漠呢?我说在内蒙古。”其实,莫言的答语还是托词,小说中的磨坊、河流、高粱地,是小说家的语言所营造的世界。

散文体现着文学的特性,就与“语言所营造的世界”有密切关联。散文不尚虚构。但散文的写实,也不是“客观的”写实,如同新闻通讯。散文叙写作者的所见所闻,散文中呈现的是“这一位”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散文对现象的阐释和问题的谈论,也不是“客观的”言说,如同论文报告。散文中谈论的所思,散文中表达的所感,是“这一位”作者依赖其独特境遇所生发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

换言之,《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是朱自清眼中的荷塘,是朱自清心灵中独有的镜像,它是世界上任何人从未见,也是平日的朱自清所未尝见过的荷塘;《幽径悲剧》中对古藤萝的喜爱、对古藤萝被毁的愤慨,是季羡林极具个人化的情感和思绪。

散文中的言说对象,是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它唯有作者的眼所能见、耳所能闻、心所能感,而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引发的所思,落根在“这一篇”,通过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

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和言说方式,是文学性散文与论文报告、新闻通讯等文章的差别。阅读论文报告、新闻通讯等文章,最终要指向文章的外面,指向客观的言说对象:它们所论述的道理,是否成立?所报道的事件,是否真如所言?而成立与否、是否如实,有公认的判别依据;之所以写论文、发新闻,目的就在于要获得公认或成为公认。

散文不祈求成为公认;阅读散文,也不是为了获取什么公认。作者之所以写散文,是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阅读散文,自始至终都在“散文里”,我们阅读散文,是感受作者所见所闻,体认作者所感所思。散文流露作者的心扉,读者以自己的心扉打量散文,阅读散文是心与心的碰撞、交感。

上述讨论,我们总结为下面的图表:

二、散文教学的关键

外在于散文的客观的言说对象,不在散文“阅读”的视野里。对作者思绪所作的引申延展,也是散文“阅读”之外或之后的事。

散文教学,从“教”的角度讲,关键是引导学生往“散文里”走,往“作者的独特经验里”走。散文教学有两个要点:

1.建立学生与“这一篇散文”的链接

建立学生与“这一篇散文”的链接,其实是阅读教学的通则在散文教学的应用。

阅读教学的“这一篇”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

阅读教学所说的课文,与其他科目中所说的“课文”,有一个本质的差别。在其他科目里,“课文”也就是教材的一章一节,“课文”仅是学习材料,而不是学习对象。地理课的学习对象,是地理现象及自然规律;历史课的学习对象,是历史事实及阐释;数学课的学习对象,是数学的定理、定律;物理课的学习对象,是物理现象及物理问题的解决;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对象,是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英语课的学习对象,是英语的语言现象和言语运用技能;体育课的学习对象,是对健康的关怀和肢体运动的技能。在这些科目教材中的“课文”,即论述学习对象的文字,是学习的一种材料、一种途径、一种媒介,而不是学习对象本身。换言之,教学目标不是记忆、感受、解释、运用这些表述学习对象的文字,而是借助于这些文字去记忆、感受、解释、运用它们所指称的学习对象,如地理现象及自然规律,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等。学生通过另一种教材,通过论述的另一些文字,通过“课文”以外的另一些媒介,通过“活动”等另一些途径,也能够学到需要他们学的东西,甚至还能学得更好。

在语文课,阅读教学的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今天上海六年级所学的是《走一步,再走一步》《生命,生命》,七年级所学的是《心田里的百合花》,八年级所学的是《安塞腰鼓》。这些课文,都是独特的文本,是任何其他媒介如电影、图片、实物等不可替代的,是任何“谈论勇敢”“珍爱生命”“百合精神”“安塞气概”的其他文章不许置换的。学生对这一文本的阅读、理解、感受——包括对特定文字所传递的人文精神的感悟,对表达独特思想情感的语句中所显现的语文知识的理解——是通过任何其他途径,如戏剧化表演、主题讨论会、各种资料展示等,所不能拥有的。概言之,学生今天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是“这一篇”独特的文本,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递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独特思想情感融汇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一句话,是“这一篇”。

2.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

建立学生与“这一篇散文”的链接,实质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

学生的已有经验,笼统地讲,包括“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作者在“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也可以分为“语文经验”和“人生经验”这两个方面。

学生的经验,与作者所传达的经验不同。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阅读教学的起点,也表现在阅读教学的终点。换言之,学生不可能“具有”与作者等同的经验,无论是阅读之前、阅读之中还是阅读之后。不但是学生,任何人,包括语文教师也不可能“具有”与作者等同的经验。“这—篇散文”所传达的,是作者的独特经验,《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幽径悲剧》是季羡林的“幽径悲剧”。正因为经验之独特,正因为作者的经验与我们之不同,我们才需要去读作品,才能够通过其作品,感受、体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没有、所不可能有的人生经历和经验。

而作者的人生经验,融汇在他的语文经验里。作者的言语表达,那些个性化的语句章法所表现的,是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的感官所触、心绪所至。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字就是思想”。散文的精妙处,阅读散文的动人处,在于细腻,在于丰富,唯有通过个性化的语句章法,我们才能感受、体认、分享它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也就是引导学生往“作者的独特经验里”走,往语句章法所表达着的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处走。朱自清曾说过一段至今仍发人深省的话:“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

三、当前散文教学的问题

当前的散文教学,似乎被散文的两栖性深深困扰而不得要领。从“教”的角度来看,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

1.实际上课文只是个跳板,试图建立学生与“外在言说对象”的链接

其操作理路是:

①让学生找到课文中描述的人、事、景、物的段落或语句;

②只关注语句的所指,把课文中描述的人、事、景、物(个人化的言说对象)等同于“外在的言说对象”;

③借助于课文中语句,或由这些语句引发,谈论“外在的言说对象”,比如古藤萝、古藤萝被毁;

④借助于其他资源,师生作进一步延伸性谈论,针对“外在的言说对象”,比如古藤萝、古藤萝被毁,往往要“拓展”到其他“外在的言说对象”。

等式大致如下:

作者的言语表达(语句)=所指(作者的所见所闻,即所描述的人、事、景、物)=外在的言说对象(客观存在的人、事、景、物)=同类的言说对象(类似的人、事、景、物)

2.实际上丢弃了语文经验,把作者的情感认知抽象化、概念化,企图让学生“具有”与作者等同的情感认知

其操作理路是:

①找到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课文只是个跳板);

②把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抽象化(“提纯”?)、概念化(“普世化”?),比如对美好事物的“喜悦”,对美好事物被毁的“愤慨”;

③把概念化、抽象化的情感,黏附在“外在的言说对象”上,比如:古藤萝就是美好,因而要喜爱;毁坏古藤萝就是罪恶,因而要愤慨;

④或借助于课文中语句,或借助于其他资源,师生作进一步延伸性谈论(往往扩展到其他“外在的言说对象”),渲染并强化情感(实际上是概念化、抽象化之后的“思想”“精神”);

⑤希望学生具有与作者等同的情感(实际上是被教师概念化、抽象化之后的“思想”“精神”),一般体现为教师最后的号召性总结,或表现在课结束前让学生谈“学习这篇课文收获”。比如学了《安塞腰鼓》“希望同学们带着安塞的精神走好自己的人生旅途”,学了《走一步,再走一步》同学们谈“不惧怕任何困难”“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等“收获”。

等式大致如下:

作者的言语表达(语句)=所指(作者的所思所感,即作者的抒情和议论)=概念化、抽象化(普世化)的思想、精神:“外在的言说对象”所具有的二希望学生应具有的

换言之,当前的散文教学的问题,也可以概括为两个“向外跑”或“走到……之外”:

1.从散文里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向外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也就是“走到课文之外”。于是,“感受作者所见所闻”,变成了谈论我们(教师及被教师牵引着的学生们)所联想(?)到的人、事、景、物。

2.从散文里的“独特的情感认知”,向外跑到“概念化、抽象化(普世化)的思想、精神”,也就是“走到作者之外”。于是“体认作者所感所思”,变成了谈论我们(教师及配合老师上课的学生们)所认可(?)的思想、精神。

“走到课文之外”,也就走到了语文之外,所谓“把语文上成了非语文”。因为抛弃了作者的“语文经验”——把作者的言语表达当做跳板,或者仅仅关注其“所指”,而漠视其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或者把章法、表达方式、语句与“个人化的言说对象”“独特的认知情感”分割开,而演变为语言表达的所谓“知识”“技巧”。

而抛弃了作者的“语文经验”,实际上也就远离了作者通过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所表现的“人生经验”,势必“走到作者之外”。“走到作者之外”,则意味着“走到人文之外”——把作者细腻、复杂的“人生经验”,剥离为“概念化、抽象化(普世化)的思想、精神”,往往导致空洞地谈论“思想、精神”,往往导致教师及被教师牵引的学生在课堂里说些“不是人话”的话,比如“不惧怕任何困难”“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等,因而也是“把人文上成了非人文”。

学生在课文中散乱地找东西,教师在课堂里额外地讲东西,“向外跑”或“走到……之外”,既跑出了“语文”,也跑丢了“人文”,这种现象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大量地存在着。

四、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

从“外”回到“里,也就是从“外在的言说对象”回到“散文里”,从被抽象化的“精神、思想”,回到“作者的独特经验里”。

李海林老师执教《幽径悲剧》,就是从“外”回到“里”的自觉实践。这节课的思路清晰,教学内容的落点明确,可以明显地看出三个节点,这三个节点,标志着三次转向。

我把李老师的教学引导语列在下面,相信大家都能明了其中的奥妙:

1.从“外在的言说对象”,转向文本之内,即作者“个人化的言说对象”。

◎“鲁殿灵光”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悲剧呀?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写到的“被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这篇课文写到的这个被毁灭了的藤萝,其“价值”在哪儿呢?它有什么“价值”呢?

2.从文内的描述对象,转向作者所抒之情,即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

(1)关于第8段

◎课文中集中描写藤萝的是哪一段?

◎你们喜欢“这一棵”藤萝吗?

◎那你们看作者喜欢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作者也是喜欢的?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很快乐?

◎那么,同学们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这种快乐呢?

◎“大有直上青云之概”,“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你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吗?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引用了古诗句,就表达了作者的快乐、开心呢?

(2)关于第11段

◎其中直接写藤萝的“被毁灭”的是哪一段?

◎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能理解他的痛苦吗?能理解他心中的情感吗?

3.从作者的直接抒发,转向“个性化的语句章法”,体会情感的细腻处。

◎那么,我们怎么样体贴作者之心呢?

(1)找作者直接的陈述

◎你们看课文11段到16段,把有“我”的句子找出来。请同学们把其余27句中有心理动词的句子画出来。

(2)要看它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

◎你们来读一下课文的第15段,看看这一段是什么样的语气语调?这个语气语调有什么特点?你从这样的语气语调中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把自己的感觉填到这张表上。

◎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语气语调?

◎其实,这篇课文后半部分,有好几个地方都有点无奈的味道。你们看看,还有哪里?

这堂课,有几处师生讨论相当精彩,比如对这两句的体认:

◎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

◎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

在上海师范大学承担的“国培计划2010——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初中语文班上,李海林老师又先后两次执教《幽径悲剧》,其中一次上了100分钟,教学更为舒展。我认真看了录像,的确更精彩。现场观课的博士生告诉我,那堂课里,有个学生读课文时流着泪。

原标题: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

标签:;  

散文教学应从“外”回归到“李”--“路的悲剧”的教学记录与教学观察_散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