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春[1]2004年在《滨州市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及政府职能转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多数定位于国家、或省的范围,对于国家行政区划中人口几百万的地区或地级市如何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经济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滨州市位于中国的东部、山东省的西部,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仍然属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经济效益提高,阻碍了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即以我国行政区划中的地级市——山东省滨州市为研究对象,对其产业结构演变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对滨州市经济发展阶段做出了科学判断,提出滨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和思路,提出地方政府如何转变职能加快结构调整。希望也为其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借鉴。本文的章节安排及主要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综述了产业结构的概念、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演变规律。第叁、四章滨州市产业结构演变分析。分析了产业结构的历史发展及存在问题,综合判断滨州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初步迈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并分析了今后一段时期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积极和消极因素。第五章滨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和思路。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标准、基本原则和思路。第六章滨州市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职能转变。提出地方政府要在制订规划和战略、制订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投资引导、建立学习型政府等方面加快职能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一是系统研究了地级滨州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并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对滨州市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科学判断,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叁是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如何加快职能转变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李艳春[2]2006年在《滨州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它的产业结构变化密切相关。产业结构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同时也影响了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在滨州市经济近五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是制约滨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特别是产业结构内部失衡这一难点,本文以滨州市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滨州市叁次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特点及现状的详细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滨州市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按照上述逻辑思路,文章结构安排共分成七章。第一章为前言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介绍了该文中涉及的产业、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等相关概念及理论;第叁、第四章是对滨州市市情的分析,在该文中主要对1978-2004年26年来滨州市叁次产业的演变过程及特点、滨州市产业结构的现状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具体的分析;第五章则是通过前面的分析找出了滨州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针对滨州市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第七章为结论。
袁振鹏[3]2015年在《滨州市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介绍了滨州市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职能履行的基本情况,阐述了目前滨州市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并依据公共管理理论,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针对滨州市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发挥的问题提出建议,论述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应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发挥的问题,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带动作用,促进滨州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本文首先系统阐述了滨州市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发挥的现状和特点:2012年3月,滨州市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滨州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的通知,提出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通知指出要贯彻执行中央、省关于宏观调控的政策和部署,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科学发展;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推进公平准入,完善监管体系,规范市场执法,大力建设诚信滨州,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注重发挥基层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构建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健全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等机制;建立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推进民主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2年8月,滨州市市委市政府印发《中共滨州市委、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县域科学发展整体提升综合实力的实施意见)》,提出滨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到2016年实现县域经济总量、地方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由此,拉开了滨州市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序幕。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滨州市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第二部分科学分析滨州市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滨州市县域经济发展中职能履行存在诸如市场监管不到位,公共产品供给水平较低,社会服务存在缺失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部分机构职能重迭交叉,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产品提供不足等。第叁部分提出了履行政府职能促进滨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山东省以统筹发展、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为着力点,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以富民强县为目标,坚持“叁化”同步推进,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针对滨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提出履行政府职能促进滨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总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这一对策。其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能力,营造优质健康环境;其二、不断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区域联动发展,加强各县域经济联系、产业关联和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其叁、加强载体建设,不断夯实自身发展根基,增强发展后劲。四是多处着手,破解规划、资金等难题。
李群[4]2014年在《“转调创”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12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十一届叁中全会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我国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经过35年的辛勤付出和艰苦探索,我国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年均9.8%的高速增长,也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又相继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特别是近年来,区域战略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大跨度区域之间的产业加快梯度转移的步伐,中西部落后地区发展后发优势不断显现,全国整体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有序。以2005年6月国务院设立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起点,以2012年9月南沙新区的获批为终点,七年的时间共有78项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文件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2009年12月,黄河叁角洲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被国务院批复实施。滨州市作为开发建设主战场,经过3年的实践和探索,2012年,顺利完成国家《黄河叁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期评估,14项主要指标的进度符合预期,各项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益凸显。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过去粗放式发展已不适应新的要求,区域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诸多障碍和发展难题亟待解决。本文立足自身工作实际,紧密滨州市结合黄河叁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实践,站在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角度,对国内外发展区域经济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论证地方政府促进和加快区域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是区域经济的界定和基本理论,对区域和区域经济的概念,以及区域一体化和产业梯度转移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重点介绍了均衡发展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阶段发展理论。论文第二部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回顾及政策形势,对我国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阶段性的回顾,对我国不同时期重大区域政策的演变进行深刻分析。论文第叁部分是以滨州市开发黄河叁角洲为例,介绍国家《规划》批复后取得的成效以及实践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论文第四部分是国外区域经济发展典型,以美国和德国为例分析各自发展区域经济的经验做法。论文第五部分是当前发挥政府职能发展区域经济的对策建议,突出以《规划》为视角,即明确各级政府职能作用,科学合理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完善配套措施保障规划实施等叁个方面。。第六部分为全文的结束语。
吴晓芹[5]2017年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经济作为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支柱,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推动产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化工产业是滨州市重要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全市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在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近年来,滨州市的化工产业也面临着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产能过剩等严峻的形势,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数据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式,首先详细阐述了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政府发挥职能的必要性,不仅体现在政府发挥职能可以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性,也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顺利实现的必然选择。然后以滨州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为例,详细介绍了滨州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分析了转型升级的原因,政府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主要做法以及政府在发挥职能时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结合滨州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政府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职能的路径选择,主要是完善产业转型升级相关政策,建立健全资金支持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创新的社会支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节能环保、完善问责机制,推动企业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全球竞争力等。本文意在通过对政府在滨州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职能的研究,探讨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进而为新形势政府如何才能更好的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自身职能指明方向,最终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
雷灿[6]2014年在《滨州市工业投资的问题与对策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投资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资源使用和配置的一项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国家推动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工业投资在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我国这样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尤为重要。滨州市由于地理位置和传统产业延续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以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为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变化和能源、资源、环境等条件约束,滨州市经济增速放缓,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而工业经济发展乏力则是滨州市经济增速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滨州长期存在的工业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率不高、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导致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对环境污染严重,企业盈利水平低,投资意愿下降,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既要保持经济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是大多数地方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了工业投资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吸收和借鉴了国内有关工业投资研究成果,对工业投资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说明和界定,阐述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指出工业投资不仅能够在短期内的带来投资收益,提高增长的速度,从长期看,它能够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工业投资受经济利益驱使有其盲目性,因此,加强政府对区域工业投资的指导和引导,及时合理地制定相关政策,避免市场失灵引发的各种矛盾,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本文通过整理滨州近年来工业投资的数据和情况,从工业投资规模、工业投资结构和工业投资效率叁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各工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进行了研究,并与省内先进市地工业投资情况进行了对照比较,得出了滨州当前工业投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对滨州工业投资情况进行多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调整滨州工业投资的方向及工业产业发展的重点,并从政府在工业投资中的职能定位入手,从改善投资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策引导,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此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投资效率,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而推动滨州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良性的发展。
刘忠远[7]2011年在《基于要素整合的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河叁角洲是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叁角洲,但同时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都十分落后的叁角洲,这有其自然生态、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原因。在我国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宏观背景下,如何从区域要素整合创新的角度提出黄河叁角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就成为实现黄河叁角洲产业协调发展、促进黄河叁角洲高效生态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一个有益探索。本文将以黄河叁角洲产业为分析对象,以产业协调发展作为分析主线,在充分调研黄河叁角洲各区域要素禀赋及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着“互惠合作、协同配套、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以要素整合为分析视角,综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博弈论、现代系统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构建黄河叁角洲区域特色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实现黄河叁角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黄河叁角洲开发建设,并以此促进山东省与天津滨海新区、京津冀和辽东半岛的互利合作,促进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的进程。因此,加快黄河叁角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不仅提升黄河叁角洲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也有助于为其他区域实现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为此,本文分八章对黄河叁角洲产业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分析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第二章阐述了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分工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和集聚经济理论等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诠释了产业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发展路径及其运行机制;第叁章运用博弈论原理探究了行政区经济下的区域产业同构机理;第四章分析了基于要素整合的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模式与路径;第五章基于要素整合对黄河叁角洲产业协调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第六章提出了黄河叁角洲产业协调发展的模式,即高效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工业集聚发展模式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第七章提出了基于要素整合的黄河叁角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展望。
王琳[8]2015年在《基于内外生变量机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演化研究》文中提出结构难题是十二五期间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为区域产业分工的升级提出了更现实的要求。山东省作为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实现区域产业分工的升级是解决结构问题的主要途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作为影响区域产业分工演化的主要因素,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探索影响区域产业分工演化的深层机理、探讨产业结构地域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为优化调整我国产业结构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基于内外生变量机理对山东省17地市及重点区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叁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鲁南经济带等)进行区域产业分工演化的研究,探究内外生变量对区域产业分工演化的作用机理。本文得出的相关结论总结如下:(1)影响区域产业分工演化的内生变量包括技术与创新、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等,外生变量主要包括要素禀赋、区位条件与区际关系、政府作用等;作用机理可以简单归纳为内生变量通过区域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外生变量通过要素禀赋的流动与配置实现区域产业分工的演化。(2)从时间上来看,山东省建国以来产业结构的演化可以划分为叁个阶段,改革开放后区域产业分工演化按照历次五年规划可以划分为七个阶段。从空间上来看,山东省制造业区域产业分工演化的特点主要有产业分工呈现区域特征、区域间产业分工差异明显。(3)通过模型回归对山东省制造业区域产业分工演化进行机理分析的结果和预想有差异,主要体现在规模经济与垄断竞争、区位条件与区际关系未能促进区域产业分工,政府作用体现出的作用不大,在交叉变量分析中,差异体现的更加明显。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理论上借鉴区位理论、产业集聚理论、产业分工理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演化经济学理论等对内外生变量进行界定,方法上通过比较不同时空的区域产业分工演化探究内外生变量作用机理,实践上提出了区域产业分工升级的对策,进而对我国区域产业分工的升级与优化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针对山东省区域产业分工演化存在的区域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区域产业分工空间分布不均衡和内外生变量之间的作用不协调叁个主要问题,实现山东省区域产业分工升级的对策主要有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区域交流、改善区域环境、突出区域特色、健全政府体制等。本文在变量划分、研究深度、产业选择等方面尚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张英[9]2012年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关系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07年公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结果显示:在1906年至2005年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升高0.74℃,IPCC研究认定全球平均温度上升阈值为2℃。如果听任温度上升,人类生存将面临极大地挑战。对于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IPCC研究成果认为,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可能性高达90%,人类主要通过化石燃料使用造成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过多排放影响进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战略选择。英国政府2003年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以政府公文的形式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随后,低碳经济迅速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关系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而言,即是压力又是机遇。2010年7月,国际能源署发表报告称,中国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也是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政治和外交压力。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对中国来说是有相当困难。中国拥有13亿人口,人均GDP仅仅达到3000美元,因此面临发展经济和提高民生的艰巨任务,而且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键阶段,再考虑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绝对主导地位,限制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的难度不言而喻。但是,发展低碳经济又是中国调整发展模式的良好契机。同时,中国正面临实现低碳社会的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预计未来20年内将有3.5亿人口进入城市。如果在基础设施、住房及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充分考虑低碳因素,将为中国减少碳排放赢得难得的先机。自低碳经济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理论研究方面,大多数研究着重于低碳经济内涵及宏观层次上对策研究,或者侧重于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间相互关系的微观层次上研究,对于中观尺度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从低碳实践角度分析,国内外实践往往集中在宏观层面的国家战略政策研究,或者是低碳社区、低碳城市等层面的研究,对于省份层次的中观层次区域低碳研究较少。对于一个国家低碳发展的研究不仅需要国家层面评估,还需要从区域格局变化来把握。实际上,在CO_2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工作中,地方政府是重要的管理者和实施者,从省区级层次上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制定的相关政策才会具有更为明确的针对性和更为良好的可操作性。这是本文选择一个典型区域进行研究的初衷所在。2010年8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启动国家低碳省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这意味着国家强调应发挥各地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低碳发展模式。因此,对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山东省作为一个典型的高能耗、高排放的重化工业为主的省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进程中,同时面临温室气体减排和发展经济的双重压力,其基本条件和中国很多省份发展现状类似,对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另外,对山东省内各地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研究,由于充分考虑区域间发展条件差异,可为相似区域低碳发展模式选择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借鉴。论文以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论文围绕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特征及类型进行理论探讨,并对国内外区域低碳发展模式进行汇总提炼,以供参考借鉴。在详尽分析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明确山东省低碳发展水平在全国和经济区域中的地位,据此提出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模式选择。然后对山东省内十七地市根据的低碳经济区域进行类型划分,根据不同类型的地市特点,设计相应的发展模式。论文采用推进式结构安排,研究内容逐层深入。第一章提出问题,分析选题的研究意义,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挖掘有关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第叁章是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有关理论研究及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总结和提炼;第四章山东省低碳经济态势分析;第五章是对区域低碳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第六章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第七章得出主体结论及未来展望。本文的主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国内外对于低碳经济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而中观尺度区域研究较少。国内外研究往往围绕国家宏观政策或微观变量如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等展开。因此,对中观尺度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有一定理论和实践价值。第二,低碳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环境经济学、能源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地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尤其是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耦合脱钩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等更是研究中必备的知识储备。第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通过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生产体系、消费模式,通过研发低碳技术支撑体系,建立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法律、管理体系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相对性、阶段性等特点。根据各国实施低碳经济着重点不同,提炼出不同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第四,山东省人口多,经济规模大,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能源消费总量大且以煤炭消耗为主,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碳排放量总量大且增速快,这些特征共同构成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该部分内容分析为探索区域层面上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奠定分析基础。第五,基于系统论思想,选择低碳经济系统、低碳社会系统和低碳资源环境系统作为准则层,选择相关指标建立区域低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时间发展视角实证分析山东省历年低碳水平变化规律,得出该省低碳水平不断提高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低碳经济聚类分析模型,并对山东省十七地市的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将山东省十七地市分为叁种类型。第六,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从高一级区域着眼,根据山东省在全国和区域内定位,整个省的低碳发展路径应该是政府主导下的节能减排。从次区域着眼,山东省十七地市应该根据不同类型各自不同低碳发展条件分别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青岛、烟台、东营等地市选择以风能、核能为主的新能源基地建设和新兴低碳产业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中等的济南、德州等地选择以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基地建设和传统产业升级模式,淄博、莱芜等相对高碳的地市选择以生物质能为主的新能源建设和高碳产业低碳转型。第七,低碳发展政策支撑。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需要整个社会各个层面都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但关键是建立政府建立引导政策机制,完善市场调控机制,考核机制适时调整。
由建勋[10]2006年在《滨州纺织工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滨州市是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生产基地,纺织工业历史悠久,基础较好,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迅猛发展,在上交利税、出口创汇、解决就业、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促进滨州经济乃至山东经济的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需要清醒的认识到的是:一方面虽然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发达国家的纺织工业正在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但不会完全退出该行业。据统计,1997年世界范围内十大领先工业产业,纺织工业名列第叁(以生产销售额计),总生产销售额达16200亿美元,领先于化工、汽车、机械制造和军工。美国仅2000年全国纺织品总销售额就高达到2000~2100亿美元(其中进口纺织品服装821亿美元)。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发达国家是决不肯轻易拱手让给别人的,他们会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本国企业,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滨州市纺织企业的快速膨胀,管理粗放、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检测技术装备落后、人才缺口较大、劳动力招收易、留住难等问题,使滨州市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定挑战。面对当前严峻的客观形势,如何使滨州市纺织工业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滨州市梦寐以求的中国纺织之都战略构想,是当前摆在滨州市政府及纺织企业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从滨州市纺织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和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的现状出发,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滨州市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在当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的背景下所面临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提升滨州市纺织工业竞争力、实现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由绪论和四章主体部分构成。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该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国内外有关研究动态及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先导章节,在简明、概括地阐述世界纺织工业发展过程中叁次大的重心转移的基础上,鲜明地指出了论文的写作目的以及对滨州市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当前国内外纺织工业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章节的展开及研究指明了方向。第二章滨州纺织工业发展概况主要在对滨州市纺织工业的主要构成及滨州市纺织工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加以介绍的基础上,从比较优势的角度,阐述滨州市纺织工业的基本情况和比较优势。通过几个大的有代表性的产业集团情况介绍,展示滨州纺织工业的整体结构层次,揭示滨州市纺织工业发展之历史过程,勾画出滨州市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过程和发展脉搏,说明滨州纺织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条件。第叁章滨州市纺织工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主要阐述滨州市纺织工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市场竞争需要的产业技术水平、产品开发能力、人才需求、产品标准等重要的竞争因素出发,在分析滨州市纺织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系统研究制约滨州市纺织工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产品结构、企业文化、经营管理及技术标准等五个层面的因素,深入剖析影响滨州市纺织工业科学和谐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第四章滨州市纺织工业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滨州市纺织工业作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影响较大。针对后贸易配额时代,发达国家在逐步取消严厉的进口配额限制后所采取的技术及环境壁垒措施,分析滨州市纺织工业产品出口所遇到的威胁与困难;研究国内经济快速发展所形成的纺织品市场扩容,以及其他地区纺织工业加速发展所导致的竞争加剧,给滨州市纺织工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第五章滨州市纺织工业发展对策这一部分也是全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在第二、叁章的基础上,针对滨州市纺织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对今后发展导向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促进滨州市纺织工业发展的相关对策:改善企业用工条件,调整劳资关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员工的长期贡献精神;结合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促使纺织工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化;实施名牌战略,提高纺织工业品牌竞争力;提倡清洁生产,大力开发各种绿色产品;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服务与自律作用,维护纺织品出口秩序。
参考文献:
[1]. 滨州市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及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 陈树春. 天津大学. 2004
[2]. 滨州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李艳春. 中国石油大学. 2006
[3]. 滨州市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问题研究[D]. 袁振鹏. 山东大学. 2015
[4]. “转调创”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李群.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5]. 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吴晓芹. 山东师范大学. 2017
[6]. 滨州市工业投资的问题与对策思考[D]. 雷灿. 山东大学. 2014
[7]. 基于要素整合的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刘忠远. 武汉理工大学. 2011
[8]. 基于内外生变量机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演化研究[D]. 王琳. 山东师范大学. 2015
[9].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张英.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10]. 滨州纺织工业发展研究[D]. 由建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标签: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投资论文; 政府职能转变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产业转型升级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经济学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县域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规划论文; 黄河论文; 产业转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