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民主小学 113000
摘 要:阅读素养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能力,也是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根本。阅读素养以开发知识、潜能和参与社会生活为目的,对阅读材料或文本理解、运用和反思的能力,它是提升孩子底蕴的基本要素,是提高孩子能力的奠基石。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 小学生 阅读素养
从现今实际来看,许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重视教材内容中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忽视如何利用教材载体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以至于产生如下问题:很多学生缺乏阅读兴趣,不愿意主动阅读;阅读过程中,较多依赖老师讲解,缺乏独立阅读的能力等问题。此外,小学是教学的起步阶段,其理解能力正处于发展状态,小学生阅读素养能力亟待提高不可忽视,所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阅读素养刻不容缓。
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主阵地在课堂,所以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收到较好效果。
一、构建了和谐的创新学习氛围
1.“朋友式”课堂引导与激励。课改主张先学后教:先学,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讲授新知识以前,自己先做到预习,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独立学习去熟悉教材内容,掌握一般的基础知识。这项要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在自学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的把握学习的问题和难点,并能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堂,在与伙伴小组汇报交流时再给以关注解决。后教,指的是教师的教学。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专制型的教师形象,与学生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新型师生关系,即朋友式合作学习。师生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新型关系,即互相交流、密切合作,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对老师质疑,敢于持歧见,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
2.“小组化”自主学习与探究。课改强调做中辅导。是尊重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也是在践行“学而时习之”的教育理念。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了,只是知道了,而要做到对所学知识的熟练掌握,就必须要通过亲自习作才能达成目标。我们的课堂上,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最常见的是四人小组进行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习时,由老师先提出学习提示或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则按照这种提示或要求进行自由朗读、自由探究、自由解答、自由理解等,再相互交流沟通,然后请每个学习小组选派代表或集体汇报,老师不求答案一致,只求读有心得,能够独立发表自己的看法即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文教育”的全新教育理念。
3.“兴趣化”课外阅读与拓展。课改推崇作业激励。把选择作业多少的主动权留给了学生自己。学生课外作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学生在课前自学收获的多少和在课堂教学几个主要环节表现的情况。对课堂表现积极,自学汇报充分,当堂测试优秀的同学实行作业奖励,让学生作业体现一种短板效应。鼓励更多的学生带着自信和激情去主动学习,并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也给予学生阅读的指导和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带着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投入到无穷无尽的课外学习之中去,鼓励学生多摘录名词佳句,多看、多读、多背诵唐诗、宋词……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中有兴趣地、有选择地汲取知识的营养,使其素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二、课堂上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只有有效的利用课堂40分钟,才能真正的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课上教什么?怎么教?才能让学生学有收获?才能让学生做到不读死书,学有收获,最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这就要讲究阅读方法的指导。我校课堂教学注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指导:
1.课本当例子,给予必要的阅读方法的指导。“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如果总是为了教好教材,学好一篇文章,那么到头来只是照本宣科,邯郸学步。叶老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合理运用好这个例子,结合文本特点,从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入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阅读的方法才是关键。不同题材的文章写作顺序、写作方法都各不相同,但又相得益彰。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单元训练重点为中心展开阅读训练。
2.指导学生各种方式读书。书是无声的文字,要表达的是作者的情感。有的文章篇幅短小,有的文章篇幅较长。如果不掌握一些读书方法,读起文章就会有疲劳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会较吃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逐渐教会学生精读、略读、浏览、默读、跳读。会了这些方法,阅读不同文章时,才会采用灵活的阅读方式来阅读。只有方法多元了,才会在课外阅读时灵活运用,阅读才会变得轻松,阅读素养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3.联系生活,推进课外阅读步步深入。学习语文特别要关注生活,让阅读如春雨般潜入学生的生活之中,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要全方位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流连于课外阅读的大花园中。
通过以上实践,感到孩子们在阅读兴趣和方法上都有提高。学生乐于参与到阅读中来,用兴趣做指引,用方法做手段,用活动做媒介。相信每一个孩子的阅读素养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富仁 我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J].中学语文教学,2001,3。
[2]袁振国 《教育新思想》.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王荣生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罗红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6
标签:素养论文; 学生论文; 方法论文; 作业论文; 能力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小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