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承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俗文化论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炎黄子孙的人格与心态,思想与行为,是炎黄子孙的标识。中学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及手段,其对民俗文化的承传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学语文课本几乎每一篇课文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浸染着民俗文化传统。而长期以来,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我们有些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承传优秀民俗文化这一责任却疏忽了、漠视了。殊不知,语文教学承传着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又促进了语文教学,提升语文教学的品味,培养学生较高的语文素质。激活民俗文化,可将语文教学激活,进而将民俗文化融入到当代先进文化的长河之中去。
许多汉字特别是象形、指事文字,自身都蕴含丰富的文化内容和社会意义。汉字造字的本身,便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及其创造力。“说文解字”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如“后”表示一妇女在前,其子在后。这个“后”字反映了在原始社会母系时代,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群婚关系;“祖”字表示对男根的祭祀,反映了当时对生殖崇拜的现象;“姓”字反映了姓与妇女跪生相关。这些象形文字无一不折射了当时社会的宗教、道德等方面的内容。又比如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掩耳盗铃,南辕北辙,拔苗助长等成语,每一个成语都对应着一个千古相传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凄切,或悲壮;或英勇,或纤柔;或让人荡气回肠,或让人啼笑皆非,但总是回旋在正义与邪恶,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立之中。语文教师面对这些成语,是望文生义,还是“刨根究底”,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深度、广度与力度。这些成语一方面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又体现着中华民族憎恶恶,贬抑丑,崇尚真善美的传统美德。假如语文教学能传承每一个字与词中每一粒民俗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因子,无形中会让学生接受到源源不断的德育与美育。
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篇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教师在讲授时总是着重强调其反传统反封建的一面,殊不知其作品又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以唯物辩证、对立统一的观点对其进行或扬弃或继承,对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给“我”讲的关于“美女蛇”的故事,是一典型的民间故事,是我国民间文学中“人·鬼·神”相斗这一典型叙述模式的体现。许多文学故事如牛郎织女、宋定伯捉鬼、封神榜、西游记等莫不如此,而最终结果往往是人定胜天,真善美战胜假恶丑。
中国文学作品,无论诗词、散文还是戏剧、小说,都讲究意象。有些意象常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作品中出现,这些意象由此演变为一种文化。以“井”这一民俗意象为例,“井”是家乡的象征,由此成了思乡民俗心态的核心。除“井”这一传统意象之外,又比如“月”的意象。井以思乡,月以怀人,这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一个普遍联想思维模式。井民俗意象指向思乡民俗心态,而月民俗意象则指向怀人民俗心态。由嫦娥奔月神话而产生的“望月怀人”诗文在中学语文课本甚至学生习作中也屡见不鲜。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除“井”“月”意象外,还有“酒”的意象,“柳”的意象,“水”的意象,“雨”的意象等等。这些民俗意象一直积淀在人们深层心理结构中,只要有特定环境激发,这些民俗心态会被唤醒。语文教学应特别注意这些意象所处的场合、情境以及出现的背景,进而探索其折射出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
民俗文化不仅体现在文字及文学作品中,也深深地扎根在民情风俗、服饰建筑、饮食起居之中。比方说建筑,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有《岳阳楼记》《滕王阁序》《阿房宫赋》《红楼梦》(节选)、《苏州园林》等等。古代建筑不仅仅是饮食起居之所,它们都在历史的时空隧道中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以高一教材一篇《胡同文化》为例,北京多胡同,胡同是北京建筑的特色,但又远不止如此,胡同代表着一种封闭的文化,这种胡同文化折射出北京人的易于满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心态与思想意识,进而影响到其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就类同于“胡同文化”,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人心、人格及其生活方式。
文化有精华与糟粕,先进与落后之分,民俗文化尤其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先进,摒弃落后。广大语文教师应积累自己的民俗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民俗文化修养及其鉴别力,并努力弘扬我们伟大民族的积极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做一名承传民俗文化的使者。
标签:民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