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提升。与此同时,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需求,城市园林绿化备受关注。可以说,向往自然是人类的天性,久居城市的人们更加渴望亲近绿色和自然。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高楼林立和车水马龙的快节奏生活,人们难以探寻到自然的气息,甚至连驻足休憩的场所都难以找到。现实的矛盾使得构建城市小游园成为了城市建设的必然举措。城市小游园作为城市居民和大自然之间接触的重要媒介之一,是最为便于城市居民使用以及接近自然的园林绿地。可以说,城市小游园日渐成为了久居混凝土堆砌的城市中的居民,贴近自然、休憩娱乐、放松身心以及融于生活的最佳场所。因此文章就城市小游园的规划设计进行略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小游园;规划设计;构想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和物质文化也有较高的要求。城市居住区小游园具有用地面积小和利用率高的特点,具有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的重要功能,备受人们重视和关注。
一、城市小游园概述
城市小游园是独立的城市公共绿地,但一般面积较小,设施较简单,布局灵活,不拘于形式,设计手法多样,可因地制宜,因势而造。小游园供居民短时休息、散步、交流、娱乐之用,面积可大可小。城市小游园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它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趣味性,同时还能提升城市形象。常见的城市小游园一般包括:园林花草树木,精致实用的小品,安静的休息空间(亭、廊、座椅、花架),儿童游戏空间,适当的体育活动空间,可以开展集体活动的较大的空间。
小游园是城市公共绿地重要组成部分,其之所以遍布城市,并深受普通市民的喜欢,因为小游园拥有其他形式绿地所不具有的优势:首先,见缝插绿,绿化城市。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小游园能充分利用城市中面积较小、不能作其他用途的一些地块进行绿化,见缝插针,增加城市公共绿地面积,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其次,投资少,见效快。城市小游园与其他形式的绿地相比,建设投资少,见效快。所以城市不一定要投入大笔资金建设大型公园等形式的公共绿地,适当的增加一些街头小游园建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贴近居民,服务群众。城市街头小游园多位于城市道路附近,与居民生活区或商业服务区联系紧密,为市民提供日常休憩、活动的场所,且市民步行可至,方便使用。第四,美化环境。小游园建在城市的街头巷尾,鲜花点缀,绿树衬托,亭廊花架,既改善了居民区周围的生活环境,又美化了街景,丰富了街道的立面景观,处处给人以美的感受。第五,吸尘降噪,保护环境。小游园一般处于街旁或道路旁,其配置的植物可以与行道树、分车带的植物构成多道屏障,能有效地吸收和阻隔机动车带来的噪音、废气及尘埃,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第六,寓教于乐。城市小游园内一般都设置各种小品、雕塑、纪念物等,反应当地的历史文化、精神面貌等,人们在小游园中休息游玩的同时,还能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第七,城市小游园具有很强的防护作用。一旦发生意想不到的地震、火灾等灾害时,城市街头小游园就成为居民紧急疏散和救灾通道,成为保护城市居民生命财产的有效公共设施。而且大量的绿地还能有效地降低建筑密度,降低灾害的破坏程度,并能对火灾蔓延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第八,便于管理。城市小游园由于面积较小,游园内的服务人员可以兼作绿化养护员、卫生保洁员和设施管理员,既节约成本,又有利于绿地的管理维护。
二、小游园的设计形式
(一)几何式
即有明显的对称线,组成严谨整齐的空间。它具有庄严雄伟、整齐肃静的特点。但是,它也过于严整、呆板,而居住区小游园一般带给人自由舒适的感觉,因此,较少采用这种形式。
(二)山水式
也可以称为自然式,是利用原有自然地形稍加改造,没有非常明显的对称轴线,栽植园林植物并配以园林设施,自然布置,形成活泼生动、自然有趣的公共游乐场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混合式
则是把前两者融为一体,配合着发挥各自的优点。小游园的建造设置很难做到绝对的规则式或绝对的自然式,运用的较为广泛。
三、城市小游园设计构想
(一)布局合理紧凑
居住区小游园设计,要充分考虑使用功能与景观功能的要求。因小游园满足的功能较多且面积较小,要照顾各年龄段人群的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并按游人不同年龄特点,划分活动场地和确定活动内容,还要考虑布局合理、紧凑。
(二)以服务居民为目标
居住区小游园与城市居民生活最贴近,尤其对于居住区中的学前儿童和退休老年人群,居住区小游园常常成为他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因此,居住区小游园必须要以为居民服务为首要目标,要营造出利于居民日常游憩观赏、身体锻炼、娱乐休息。小游园的规划设计及建造过程中要考虑少年儿童及老年人的活动需要,按照他们的需求设置设施。还应根据残疾人、婴幼儿的生理体能特点而采用无障碍设计,方便社区居民使用。在娱乐设施方面应以活泼的造型、鲜明的色彩、舒适的质感,有利于促进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在绿地中选择好位置布设,能融入环境即可。
(三)充分利用居住区的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功能是居住区小游园的最重要功能,因此,在绿地规划设计中,在形成优美的绿地景观并符合居民对环境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小游园生态环境功能的营造及发挥。一般居住区小游园是以建筑环境为主的人工环境,由于经济和功能方面的限制,居住区小游园的建设重点在于对绿化范围内的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在设计时,应结合不同地形条件,使其与地貌、地形、空间多姿多彩,并节省资金。
(四)依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和市政设施设计
小游园的规划设计,要遵循城市绿化设计和市政设施的一般要求。首先,充分利用小区用地的绿化基础及有利自然条件;其次,居住区小游园的绿化设计中既要有统一的基调,又要在绿化形式、材料选择等方面上做到独树一帜。此外,还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用地条件以及环境条件,合理地选择绿化材料,并进行适当地改造。
(五)道路组织流畅
道路是设计的重点,是分隔、联络各景点和散步休息之地。小游园道路一般与路牙、休闲座椅、路边块石、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最基本的景观线。规则式道路可在轴线上或道路转折处设置景点;自然式道路应根据地形变化起伏,或随着景观布置所需而弯曲转折,拐弯处布设小品、树丛、山石,增加沿路趣味性。
总之,城市小游园是集景观、功能、文化为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不仅在改善城市生态、塑造城市景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让远离自然的人们有近距离接触绿色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是最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绿地形式,它为人们平时健身、休闲、娱乐提供了便利的场所,很好地缓解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压力;同时城市小游园还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小游园内展示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雕塑、景墙等,为人们学习和了解自己城市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教材。文章通过对居住区小游园建设,遵循以生态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功能的兼容性与绿地空间的多样性,使居住小区形成良性的绿色景观生态系统,改善小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空间,使人们在亲近自然的环境中生活。
参考文献:
[1]夏莲.西安城市夜景光带规划设计的体系构想[J].艺术科技,2013,11
[2]武玲霞.城市绿地小游园规划设计[J].现代园艺,2016,02
[3]仇志涛.论述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构想与方法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6
[4]陈哲蔚,陈玎玎,王茢,陈广英.城市小型休闲绿地景观资源利用初探[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07
论文作者:施强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城市论文; 绿地论文; 居住区论文; 自然论文; 居民论文; 功能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