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 方克伟[1]2013年在《尿液中核基质蛋白22联合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膀胱癌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尿液中核基质蛋白22(NMP22)联合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寻找一种敏感特异的无创性方法诊断膀胱癌。方法:收集60例膀胱癌和40例非膀胱癌患者新鲜尿液,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尿液中NMP22水平,TRAP-PCR-ELISA法检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并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比三者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尿液中NMP22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83.3%,特异性43.3%;端粒酶敏感性82%,特异性90%;细胞学检查敏感性30%,特异性100%。NMP22联合端粒酶活性检测,敏感性96%,特异性78%。结论:联合检测NMP22、端粒酶活性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一定临床诊断、随访价值。
马小兵, 何晓文, 章益峰, 瞿佩飞, 纪家涛[2]2004年在《PCR-ELISA法检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在临床上的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尿中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表达在膀胱上皮肿瘤诊断、术后复发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PCR ELISA法检测 33例膀胱移行上皮肿瘤患者以及 5例正常对照者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 :33例膀胱上皮细胞肿瘤患者中30例尿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 ,阳性率为 90 .91% ,5例健康对照组检测均为阴性 ,统计学差别极显著 (P <0 .0 1)。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的分期和分级无关联。结论 :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测定 ,对早期诊断膀胱上皮肿瘤和疗效预后判断是高敏感而有效的方法。
刘建河[3]2000年在《膀胱肿瘤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检测膀胱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探讨端粒酶活性对膀胱肿瘤早期诊断及术后监测的意义。材料与方法:采用基于PCR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结合银染的方法,分别对自1998年1月至1999年6月收集的25例膀胱肿瘤组织标本及尿落细胞标本,和23例非膀胱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25例膀胱肿瘤组织及相应患者的自排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84%和80%,而23例非膀胱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仅一例表达有端粒酶活性,膀胱肿瘤患者与非肿瘤患者自排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G1,G2,G3期膀胱肿瘤患者自排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71%,70%,100%,G3期阳性率明显高于G1,G2期。结论:膀胱肿瘤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一种无侵入性检查用于膀胱肿瘤的早期筛选诊断和术后复发的监测。
闫骏, 袁亚光[4]2007年在《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检测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作用,寻找一种敏感特异的非介入性方法诊断膀胱癌。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试验(FQ-PCR)和细胞学方法,对3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肿瘤组)、20例膀胱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晨尿脱落细胞进行了端粒酶活性检测,肿瘤组均行手术治疗,肿瘤标本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对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以及病理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FQ-PCR法检测肿瘤组患者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74.4%(29/39),显著高于尿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30.8%(12/39);G1、G2、G3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自排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66.7%、77.3%和75%,无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中仅1例表达有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FQ-PCR法检测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操作简便,特异、敏感,可以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早期诊断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李星智[5]2006年在《膀胱癌患者尿液中hTERT的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检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在膀胱癌诊断中的意义,分析检测尿液中hTERT表达作为膀胱癌的早期筛查及判断预后和监测复发的无创性检查方法的敏感性。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2例膀胱癌患者和20例良性血尿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的自排尿脱落细胞进行hTERT表达检测;膀胱癌按照病理分级:G3级17例,G2级15例,G1级9例;临床分期按照UICC-TNM分期标准:表浅型(Ta-T1)25例,浸润型(T2-T4)17例;初发26例,复发16例;单发19例,多发23例。将染色结果按照(-)(+)(++)(+++)分为四个级别。并分析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初发和复发、肿瘤数目的关系。 结果:36例膀胱癌患者尿液标本的hTERT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为85.7%(36/42),其中17例G3级肿瘤尿液标本均为强阳性,15例G2肿瘤有12例阳性,10例G1肿瘤有7例阳性。20例表浅型hTERT表达阳性,阳性率80%;16例浸润型hTERT表达阳性,阳性率94%。15例单发肿瘤hTERT表达阳性,阳性率78.9%,21例多发肿瘤hTERT表达阳性,阳性率91.3%。23例初发hTERT表达阳性,阳性率88.5%,13例复发hTERT表达阳性,阳性率81.3%。20例良性血尿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均无hTERT阳性表达。膀胱癌患者与良性血尿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尿液hTERT表达存在明显差异(P<0.01);膀胱癌患者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初发和复发、单发和多发与尿液标本中hTERT表达无相关性(P>0.05)。 结论:膀胱癌患者自排尿液中有hTERT明显的阳性表达,其表达情况与膀
李峻, 何晓文, 卢建, 靳小青, 马小兵[6]2001年在《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评价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改良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TRAP) -银染方法检测了 73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患者 (肿瘤组 )、2 0例非恶性肿瘤泌尿系统其他疾病患者 (对照组 )和 2 1例正常人 (正常组 )的晨尿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同时做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所有手术切除或活检的肿瘤标本作病理组织学检查。 结果 :肿瘤组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 80 .8% (5 9/ 73) ,明显高于尿脱落细胞学的 2 0 .5 % (15 /73) ;对照组中有 3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 ;正常组尿脱落细胞均无端粒酶活性。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发现 T2 ~ T4期端粒酶阳性率明显高于 Tis~ T1 期。 结论 :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测定有望成为一种灵敏、特异的肿瘤标记物应用于临床
黄翔, 邹建华, 廖勇, 龚百生, 符本琪[7]2009年在《尿液中核基质蛋白22联合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尿液中核基质蛋白22(NMP22)联合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8例膀胱癌和28例非膀胱癌患者新鲜尿液,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尿NMP22水平,TRAP-PCR-ELISA法检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并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尿液中NMP22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64%;端粒酶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71%;细胞学检查敏感性为32%,特异性为97%。NMP22联合端粒酶活性检测,两者均为阳性时诊断为阳性,否则为阴性,则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89%。结论联合检测可使在维持较高敏感性的前提下,大大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其特异性与细胞学检测相差较小,而敏感性却远高于细胞学检测,因而联合检测较单一指标的检测对膀胱癌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刘岗, 宋永胜[8]2011年在《联合检测尿液Survivin浓度及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尿液中Survivin浓度检测联合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64例及非膀胱癌对照组患者尿液42例,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尿液标本中Survivin浓度及脱落细胞端粒酶的活性。结果:尿液中Survivin在膀胱癌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85.7%;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度为84.4%,特异度为69.0%;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两者均为阴性时诊断为阴性,否则为阳性,诊断膀胱癌的敏感度为95.3%,特异度为64.3%。结论:应用ELISA方法对尿液中Survivin浓度及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的敏感度,而特异度变化不大,因此,两种指标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对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更有价值。
蒋利君, 韦晓谋[9]2005年在《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活性检测在膀胱癌及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的高发肿瘤,它的早期诊断对临床有重要意义。端粒酶活性测定可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的指标,hTERT是较端粒酶活性对膀胱肿瘤的诊断敏感性更高,特异性更强。本文就近年来检测hTERT活性作为膀胱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标志物研究新进展概述。
马鹏程, 张石生, 万江厚, 白进良, 朱俊芳[10]2005年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AP-PCR- ELISA法检测32例膀胱癌患者尿液及14例非膀胱肿瘤患者尿液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并行尿脱
参考文献:
[1]. 尿液中核基质蛋白22联合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膀胱癌的实验研究[J]. 吴静, 方克伟. 现代肿瘤医学. 2013
[2]. PCR-ELISA法检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在临床上的意义[J]. 马小兵, 何晓文, 章益峰, 瞿佩飞, 纪家涛. 海军医学杂志. 2004
[3]. 膀胱肿瘤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实验研究[D]. 刘建河. 江西医学院. 2000
[4]. 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J]. 闫骏, 袁亚光.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7
[5]. 膀胱癌患者尿液中hTERT的表达研究[D]. 李星智. 青岛大学. 2006
[6]. 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 李峻, 何晓文, 卢建, 靳小青, 马小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1
[7]. 尿液中核基质蛋白22联合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作用[J]. 黄翔, 邹建华, 廖勇, 龚百生, 符本琪.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09
[8]. 联合检测尿液Survivin浓度及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J]. 刘岗, 宋永胜. 现代肿瘤医学. 2011
[9]. 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活性检测在膀胱癌及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价值[J]. 蒋利君, 韦晓谋. 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0]. 膀胱癌早期诊断中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价值[C]. 马鹏程, 张石生, 万江厚, 白进良, 朱俊芳. 第十二届全国、第七届全球华人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 2005
标签:泌尿科学论文; 肿瘤学论文; 肿瘤论文; 膀胱肿瘤论文; 端粒酶论文; 特异性论文; 尿检论文; 健康论文; 癌症论文; 膀胱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