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3-039-01
学生在学校学习,单纯凭借上课要想对所学知识全部理解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还应该向课外有所延伸,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提高理解能力,使学生成为博学多才的人。这在语文阅读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根据课文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更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灵活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使其内化于心,深刻掌握。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都不会集中很长时间,尤其是对一些他们认为无趣的事情。对于任何人来说,做有兴趣的事情通常都会更加集中注意力,所以,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小学生爱上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阅读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多阅读,兴趣是多阅读的基础因素。培养阅读兴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首先,从阅读的类型上,要给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内容不宜过于深奥,以免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读物的趣味性很重要,如果书的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世界观相符合,那么他们读起来会更加有兴趣。一味的填鸭式阅读只会带来逆反的效果。其次,可以经常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让小学生参加到与读书相关的活动中,比如,让小学生相互赠书,把自己最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增加了他人阅读量的同时,也带给自己自豪感与满足感。另外,从其他的角度来增加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很好的办法,例如,可以组织小学生看原著改编的电影,让他们在喜欢上了电影之后,回过头去看看原著,并且写自己的感悟,长此以往,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被慢慢地激发出来。
二、阅读基础能力的培养
俗语云:万丈高楼平地起,平地底下有地基。可见所有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就是要打好基础,才能达到更高的高度。汉语的基础就是字、词、句。而我认为阅读的基础就是要理解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只有清楚明晰了字和句的基本含义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同时,只有学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和描述出真实情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同时,作为我们少数民族的小学生很多孩子本身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因此教师应该在一些汉语词语的释义和应用方面多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导和对比。这样更有助于孩子理解汉语词语的本义和使用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勤于思考
阅读的目的是理解和学习。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力求理解,切忌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小学生的思想比较简单,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阅读时极有可能不会去深层次地思考,这样也就达不到学习和成长的目的。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呢?答案是:提问题。例如:“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说的是什么?”“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如此,一个问题紧跟这一个问题,学生思考的兴趣越来越高,从中获得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从而激发起更强烈的阅读欲望。
四、变群体性阅读为个性化阅读
群体性阅读,是指全班师生共同读一篇文章,师生之间通过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方法等的分析,逐步地找出文章的精华,群体性阅读,过于重视对阅读技巧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体验。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们应该变群体性阅读为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教学,也就是引导学生遵循基本的阅读方法,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允许他们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或深或浅、或多或少的感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阅读主动性。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中实现认知教学、智能训练和人格教育三位一体的阅读功能。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和阅读主体的情趣、心理,创设氛围,提供自主阅读和训练的机会和环境。改变过去全班师生共同研讨一篇文章,按照字、词、句、段、篇、章的教学陈旧套路,放手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作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答疑,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中,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在学生与教师对文章的互动中,升华学生的阅读情感,感悟文章的魅力。因为作品是学生喜欢的,所以他们读起来就有兴趣,讨论起来也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通过开展个性化阅读训练,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加大课外阅读量
新课标以全新地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地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地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根本。
作为高年级的小学生,学生的识字量已经足够独立阅读一篇文章的了。加大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是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阅读兴趣,语文书的三十余篇文章,远远不够作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数量,学生们可以从浩如烟海的课外读物中去增大阅读量。当然学生读纸质书更加有味道,教师要放手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去读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作品,这样从学生们喜欢的作品读起来,一定能激发起他们的读书习惯。其次,就是学生读完一本书后,不能让它被扔到了学生的脑后,一定要让他有机会和其他学生交流,或者和教师交流,交流读此书的心得,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读书的情感。
总之,一堂吸引人的阅读教学课一定不是死板的,而一定是既有学生的感知、互动,也有重点突破及对学生语言训练的阅读教学的。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实现了这些课堂因素,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能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论文作者:周燕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3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学生论文; 词语论文; 小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教师论文; 他们的论文; 能力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3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