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霞
(大邑志昌骨科医院;四川成都611300)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中西医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64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32例,采纳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试验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早期中西医康复疗法治疗),比较肢体运动功能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试验组FMA优良率(84.37%)显著较对照组(62.50%%)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治疗前1周,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治疗2个月后两组上述评分提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较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血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早期中西医康复疗法利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且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关键词】脑梗死;肢体偏瘫;早期中西医康复疗法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337-01
脑梗死临床发病率较高,是威胁患者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患者预后质量不佳,多伴有肢体偏瘫情况,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能力,给患者家属带来沉重负担 [1]。因此针对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予以有效治疗,其中早期中西医康复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促进患者偏瘫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情况[2]。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选定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64例研究,旨在于患者提供一种优质、有效的治疗方法,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收治的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64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分对照组(例数=32)、试验组(例数=32)。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6-68岁,平均(57.33±2.77)岁,其中左侧偏瘫20例,右侧偏瘫12例;试验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5-68岁,平均(56.83±2.72)岁,其中左侧偏瘫21例,右侧偏瘫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存在,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控制病情发展,配合肢体被动训练,试验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中西医康复治疗,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康复训练,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正确摆放患肢,患者发病后24h即开展床上体位变换练习,并配合起卧训练、卧位平衡训练、膝稳定性训练和站位平衡训练;第二,中医针刺疗法,头面部主穴为印堂、百会、太阳穴,配穴以承灵、地仓、下关和迎香为主,上肢主穴为灵骨、木火,配穴以内关、曲泽、大陵和神门为主,下肢主穴为足三里、太冲和阳陵泉,配穴以阳交、风市、足五里、足窍阴和曲泉为主;第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叮嘱患者自主穿脱衣服,同时鼓励患者自主刷牙、洗脸等,患者家属一旁协助,尽量提高患者自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使用Fugl-meyer(FNA)运动功能计分法进行评估,0-100分评分,以分值评判等级,得分为95-100分为优,80-94分为良,50-79分为可,49分以下为差,优良率为优患者占比与良患者占比之和[3];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参考Barthel指数,0-100分评分,得分越高说明能力越强,分值低于60分为生活无法自理[4]。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4.0软件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形式表示,计算以t检验为主;计数资料数据,以[n/(%)]形式表示,以x2检验为主,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偏瘫肢体功能
试验组FMA优良率(84.37%)显著较对照组(62.50%%)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
3.讨论
脑梗死患者病情较为危重,患者预后质量不佳,大部分患者出现肢体偏瘫情况,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能力,因此临床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促进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其中早期中西医康复疗法效果理想[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FMA优良率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针对脑梗死肢体偏瘫患者,早期中西医康复疗法主张在患者发病24h后即开展康复训练,以被动训练为主,并随着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同时配合开展中医针刺治疗,选取头面部、上肢和下肢穴位,主穴以醒脑开窍为主,配穴则以活络痛经为主,切实促使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此外护理人员还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鼓励患者独立穿衣和吃饭,以健侧肢体为主,带动患侧肢体运动,切实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综上,血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早期中西医康复疗法利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且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田君, 杨师鉴. 早期中西医康复疗法对脑梗死患者偏肢体功能恢复作用的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28):57-58.
[2]赵习明. 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3(11):1357-1358.
[3]张艳.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 西部中医药, 2015, 28(12):118-120.
[4]郑红.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 2016,23(2):117-118.
[5]王晓莉. 早期针灸及体疗康复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疗效观察[J]. 山西中医, 2016, 32(6):42-43.
论文作者:孙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中西医论文; 脑梗死论文; 能力论文; 功能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