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晋文,李菊红
苏州市民康医院,江苏 苏州 215137
【摘要】 目的 观察音乐照护治疗对老年神经衰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观察66例,按随机方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音乐照护治疗。结果 音乐照护治疗对患者失眠、神疲乏力、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等症状治疗后有明显好转。结论 音乐照护治疗在改善失眠、神疲乏力、记忆功能减退、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等神经衰弱症状方面效果明显,它不仅治疗神经症,而且可以改善失能、失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状况。
【关键词】 音乐照护治疗;神经症;躯体症状
神经症是神经内科、老年科临床常见疾病,神经衰弱是其常见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精神容易兴奋、易疲乏,多伴有心理生理症状。音乐疗法作为自然疗法的临床应用正在引起重视,其临床疗效已有相关报道[1]。但对老年患病群体以音乐照护作为干预方法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就音乐照护治疗对老年神经衰弱患者临床疗效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对象均来自苏州老年病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间的在院老人,共66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神经衰弱诊断标准,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音乐照护治疗组)34例,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77~96岁,平均(86.4±6.9)岁,对照组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76~97岁, 平均(85.1±9.7)岁,两组患者均伴有失眠、记忆减退、注意力障碍、情绪易激动、焦虑、食纳差、头晕耳鸣等表现,两组间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治疗即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生活照料等;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音乐照护治疗。内容有聆听冥想、乐器合奏、缓和心情等,分为轻音乐、催眠曲、进行曲等不同音乐形态,同时还搭配和使用手摇铃、响板、木槌、大鼓、风铃、铃鼓等不同乐器。利用音乐的特性带给被实施者身心上的刺激,增进与他人的关系,安定情绪、促进健康与成长。每周1次,每次30分钟,4周为1疗程,共3疗程。
1.3 观察标准及评分 采用自拟神经衰弱症状评分表,无症状:0分;轻微症状:1分;中度症状:2分:重度症状:3分。详细描述见表1。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比对,研究组失眠、乏力、记忆障碍、注意障碍、焦虑、情绪易激惹等明显好转,差异显著。对耳鸣无明显改善;对照组失眠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其它症状均无明显改善,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失眠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评分仍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神经衰弱可见于许多精神与躯体疾病。临床症状表现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并不理想。Meyerson认为音乐治疗能改善神经衰弱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主动性。本研究将音乐治疗介入养老照护中,并就其对老年神经衰弱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失眠、乏力、记忆障碍、注意障碍、头晕、焦虑、易激惹等症状有明显好转,差异显著(P<0.01);而对其它症状均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音乐照护治疗对神经衰弱患者的症状有治疗作用。
音乐疗法在治疗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康复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 “音乐介入养老照护”是引进起源于日本并拥有七十多年历史,在日本、台湾各个社区、养老机构都非常受欢迎的“加贺谷﹒宮本式音乐照顾”。它的理念是:在群体活动的氛围中,由专业人士带动,根据不同对象而设计的音乐节拍,配合参与者身体动作的变化,获得身体活化、心情愉悦的效果。我们的研究表明,通过音乐照顾带动,利用音乐的特性带给参与者身心上的刺激,让其聆听优美的旋律,通过身体语言来表现,使参与者有心情的放松、动与静的体验和成就感。音乐照顾让被实施者身心和智能得到改善,情绪恢复,从而让他们形成自发的生命力,这也是音乐照顾最核心的效果。“音乐介入照护”生活化的动作和充满童趣的怀旧疗法,不仅适合一般健康老人,对失智、失能老人、精神障碍者、自闭症小孩、残障者等更有针对性。随着我国养老产业的不断发展,这种新型、有效的养老照护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明廉.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二十周年会庆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5] 阎俊.崔玉华.艺术疗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 13(4):240-241.
论文作者:李晋文 李菊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6
标签:音乐论文; 神经衰弱论文; 症状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患者论文; 焦虑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