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语文论文,教学中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文性才是语文课的关键所在。但由于现实的压力,我们多的是那些完全不顾及人文性的急功近利的语文课(只把语文当成一个工具来认识),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是只知空泛的语言解释,谈不上对作品的文学鉴赏能力,这恐怕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而又不得不接受的结果。
文学修养有利于培养一个人的健康人格和人性化视角。21世纪的人才需要汲取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营养,人性、美、科学是未来人才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无论从应试的角度,还是从综合素质提高的角度,都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
一、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文学教育的特殊性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包含有诸多复杂关系的特殊过程。既然我们要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那么就必须首先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特殊性。
中学语文的教学与其他中学科目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数理化、政史地等科目,其教材内容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是老师要教授的内容,而语文的教学内容则不能单纯框定在对课文本身内容的讲析上,教材内容本身不能成为知识点、能力点,换另一篇文章一样能完成教学目标。也就是说,语文教材的内容不具有惟一性。语文教学只是以教材内容的教学为跳板,其目的是通过举一反三的过程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而且它还要担负起课文内容之外的任务,比如文学教育和道德教育。也就是说,中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其教材内容有不等同之处,教学目标与课文目的有不一致之处。所以说,学生对语文教材内容的学习不是其目的,只是其奔向目标的过程;老师对语文教材的教授也不是其教学目标,只是其完成教学目的的一个过程。学是过程,教亦是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本身应注重这一过程,尽力把这个过程凸现出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让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文学教育的目标就应在这一过程中实现。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在语文教学这一过程中实现文学教育的目标呢?这还要注意处理好语文教学这一过程中的诸多因素。
首先,处理好文学教育和教材内容的关系。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教材内容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手段,二者都要贯穿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明确教材内容是有关部门提供给我们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选辑出的合适依据,它们并不是能完成教学目标的唯一依据,然而它们能为我们实施教学目标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所进行的对教材内容的讲析只是我们实施教学目标这一过程的起点,也是一个实在的依凭。我们的文学教育不能脱离这个平台而存在,比如我们可以在《阿Q正传》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文学教育,讲析如何通过时代背景和人物行动、语言等描写来总结阿Q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和时代蕴涵,但这些讲析不能离开对这一课文的教学过程,不能像讲文学理论课那样,把《阿Q正传》当成诠释某一理论的例证。也就是说,在老师实施文学教育的过程中,《阿Q正传》是作为文学知识的载体和范例这一展示平台的形式而出现的。学生需要学习、把握的不是死的文章,而是其中所蕴含的文学知识,以及以之为训练材料的文学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学教育目标才不会变成虚无飘渺的“空中楼阁”。
其次,处理好文学教育和教学实施的对象——学生的关系。语文教学内容负载着我们进行文学教育的目标。可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虽然目前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提倡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但在依然由考分决定升学的情况下,“应试教育”依然一如既往,只不过是将一大堆复习资料、练习册全打上了素质教育的旗号。在这样情况下,所谓的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成了培养应试素质的教育。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所培养出的就会是一些缺乏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学生,就好像《儒林外史》中那个马二先生游西湖一样,只知此为西湖,而西湖的美景却难以在其心中升腾起一点美感和诗意来。这样的语文教学只是把语文当成一个工具,也把学生当成工具来培养,如此一来就会让优秀生慢慢丧失灵气,让后进生慢慢丧失生气。而这种现象的存在也正说明了文学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我们要认识到我们语文教学中所实施的文学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因而,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就必须充分考虑让学生去思考,去感受,处理好文学教育和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觉感受教材内容中文学性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真诚地唤醒每一位学生对文学的感受灵性。
再次,处理好教师的身份和文学教育的关系。这一关系看似很简单,教师是进行文学教育的引导者,但讲到这一关系,我们不得不考虑到在教师和其文学教育的教学目标间有一个重要因素——学生,也就是说,这一关系必然要牵连到教师、学生和文学教育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则要求教师的引导。在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的,师生之间更多的应是一种心灵的交流与碰撞,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给每一个学生撑开个人的活动空间。然而从教师和学生的特殊关系来看(角色和地位都决定了教师处于主动的地位),这又首先取决于教师创造性的教。教师创造性的教,首先必须善于发现。发现教材中、教学活动中所蕴含的培养学生文学能力舶因素,发现学生身上文学能力的潜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教材的特点、教学环境的变化,巧妙地加以运用,用创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深入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更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创造性的教还表现在教师要善于保护和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灵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体现求异性、新颖性,不能完全遵循固有的程序和模式,要善于捕捉学生在文学欣赏和鉴赏方面的思维火花,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组织教学的内容和过程,灵活地采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文学能力。
最后,处理好教学手段与文学教育的关系。虽说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有不一致之处,功夫在书外,但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抛开这“书”而只讲“书外”的东西,不顾教材内容而单讲文学知识。由于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面临以上诸多关系因素,我们就要在教材内容这一实施平台上为达到文学教育的目标而寻求一些可行的手段。文学教育不是让教师“自我表演”,成为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手段,致使学生成为这一传授的产品。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欣赏能力。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要激发他、引导他,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促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常听有教师这样讲:“学生不配合。”似乎是一大理由。但学生毕竟是学生,他虽具有能动的本能,但并不等于他就有能动的行为表现。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把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产生一种强烈的自主意识,形成具有强烈能动倾向的人格特征,从而丰富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掌握文学欣赏的方法,获得文学鉴赏的能力。
以上这些特殊因素和关系的存在,要求我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文学教育时要特别注意,处理好这些关系,以达到预想的文学教育的目标。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文学教育的途径
教师如能对学生加以积极地引导和教育,使其具备良好的文学素质,既有助于人类文明的延续,也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教学中加强文学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质,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文学修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么,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又有强烈文学性的语文课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文学教育的目标呢?下面笔者就此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首先,我们要搞清文学教育应包括哪些内容,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适时地穿插进行。笔者认为,简言之,文学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文学史基础知识(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等),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包括对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的特征),分析文学形象的一般方法,鉴赏文学作品的一般规律,等等。清楚了文学教育所包括的基本内容之后,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文学教育。
(一)引导学生把握其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并以此为起点探求这种感受的原因。文学活动,无论是创作还是评论,其最原始的和最基本的思维活动应当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是“感”字当头,而不是“知”字当头。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文学作品,当你首先接触它的时候,感到喜不喜欢总是第一位的,而认为好与不好以及探究其原因则是第二位的。由感动而理解,由理解而判断,是阅读和研究一部文学作品的过程,这个初步的感受环节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虽然历来解释纷纭,但我们只要求学生抓住自己的初步感受。学生读此诗后,首先感受到的是此诗的声韵铿锵流走、辞采华美,而表达的情感哀婉朦胧。学生得到了这些初步感受后,教师就可以此为出发点引导他们理解此诗所表达的情感,并进一步由此诗引征其《无题诗》以说明李商隐诗歌的用事深僻、意趣深婉的风格特征。这一过程主要突出的是以学生对作品初步的整体感受为起点而深入讲析,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和欣赏途径。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充斥语文课的是段落分析,好词妙句分析,思想大意分析。分析,分析,再分析,真恨不得像物理学那样分到原子、中子、质子、介子方肯罢休。殊不知,一篇好文章之所以好,并不会因为一个字、一个句或一个段,它是一个整体,它是作家完整的艺术构思的凝结。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我们应该尊重其整体性。切切割割,条分缕析,本身已违背了文章的章法,又何谈文学性?这种完全不顾及人文性的急功近利的语文课,至今仍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不得不让人痛心。
(二)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各抒己见,以培养其文学鉴赏的能力。我们还接着《锦瑟》的例子来谈。在学生对此诗有了初步的感受之后,我们引导学生分析出此诗中“思华年”“成追忆”“已惘然”等词语所构成的情感主线,得出这是一首回首往事、有感而发的追怀之作。但具体所感为何事,教师可以在此叙述一下李商隐的人生经历,以帮助学生的理解和判断,但教师不要得出某一个判断。然后向学生们介绍一下文学吏上有关对此诗的各种解释及其理由,并指出悼亡说和感伤身世说的稳妥之处。
尤其要在教师介绍此诗的纷纭解释后和学生对此诗意旨难下判断时,讲述一下文学鉴赏过程中的“诗无达诂”现象和“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论,以激发学生对其他文学作品理解鉴赏的勇气、动力和兴趣。对于文学作品,我们不能给学生框定一个判断,要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好处是悟出来的,学生的理解力、鉴赏力是建立在相当的阅读量之上的水到渠成的结果,不是教师凭一张嘴讲出来的。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讲得头头是道,写文章的方法也罗列条条,俨然就是一文章大家正在给学生指点迷津。若是这样,则我们本着好意的、其实却是缺乏人文性的语文课,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只能是只知已学课文的某些判断,而一涉及新的文学作品的欣赏就茫然四顾,谈不上对作品的文学鉴赏能力,这恐怕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而又不得不接受的结果。
(三)在文学作品的具体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把握文学形象的一般方法。文学作品在语文课中占绝大多数,它涉及到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多种文体,它们都讲究描述的生动性、结构的精巧性及语言的感染性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作者情感的,读后往往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乃至产生强烈的共鸣。教学时,如果抓住了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并运用正确的观点方法对其作出深刻地分析,学生不难理解作者借形象来表达的思想内容,并能从这些文学形象的魅力中获得启示和教育。比如我们在讲析《故乡》时,就要着力把分析放在闰土、杨二嫂和“我”三个人物形象身上,引导学生体会他们的肖像、表情、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其蕴含的意义。当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唯一切入点是其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心理活动,景物的形、色、声、情态,作者的议论、抒情等等。我们只有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感知、体悟,才能领会其中的“真意”。不知品味这些具体材料的阅读是暴殄天物,是对阅读资源的极大浪费!然而,有些学生却往往不愿去进行这样的“艰辛劳作”,只愿浮光掠影式的浅尝辄止,结果是,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就不知是什么意思了。要知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四)利用作文教学和语文活动进行文学教育。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要求学生领悟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分析文章精巧的结构,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更要让学生根据范文和自身实际学写作文,一方面来综合体现学生自己掌握的语言和运用语言工具的能力,另一方面来综合地反映学生自身的文学修养。为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立场观点、健康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着重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分析能力,深入生活,走向社会、自然,捕捉美的感受,让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些都是文学素养的应有之义。
教师设计组织各种语文活动进行文学教育,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从中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笔者在从教十余年的过程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组织一些课内活动。如课前五分钟讲演、诗歌朗诵、文学专题讨论、介绍读书心得和写作经验,以及生动有趣的情节表演等活动,既有效地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能从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欣赏口味。同时,笔者还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读文学名著,查阅资料,做读书笔记和卡片,并举办一些文学讲座以加强课内课外阅读指导,着实引人入胜,让学生受益无限,感受不浅。如在学习《前赤壁赋》之前,举办“苏轼的人生经历与其文学创作的关系”讲座,以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学生了解了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前后的人生经历及其思想变化后,就会更加深入地领悟《前赤壁赋》中所反映的客对人生须臾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以及苏轼对人生的诠释。同时,学生也会由此推而广之,掌握了文学作品鉴赏的一个途径——对作家生平的了解有助于对其作品的理解。如此,学生在以后欣赏文学作品时,就会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去求得进一步的理解。
只要我们这样去关注语文教学这一特殊的过程,处理好其中的各方面的关系和因素,把文学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投入到这一过程,即使暂时没有结果,也一定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