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是我国篆刻艺术发祥地(论文文献综述)
王维康[1](2020)在《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影响力下的衢州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旅游经济稳定增长,旅游业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2010年,浙江省衢州市江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丹霞”系列之一,此后在世界自然遗产的影响力下打开知名度,发展旅游。世界自然遗产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逆转、脆弱的,随世界遗产地旅游热朝的发展,吸引着数以十万记的游客,旅游的发展和开发,对包含江郎山在内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必须要加强保护管理。因此,探索自然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发展成为了研究自然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自然遗产地大多存在乡村环境中,根据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政策导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保护自然遗产是遗产地乡村发展的契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可能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协调自然遗产保护与遗产地乡村文化旅游,对实现自然遗产资源可持续、遗产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以浙江省衢州市江郎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为案例地,在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背景下,通过本学科及结合地理学、旅游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交叉来研究理论,运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法研究从世界自然遗产影响力以及保护的视角出发,通过相关理论指导,为江郎山保护和自然遗产地旅游,即江郎山乡村文化旅游空间营造研究增加理论依据。展开自然遗产保护与周边乡村旅游发展关系的思考,找寻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科学合理的平衡点,形成自然资源保护与村庄旅游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最终达到自然遗产地保护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两者共荣共生。第一章笔者首先提出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与内容,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说明研究所应用的方法,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二章通过对世界自然遗产相关概念、价值、保护原则、相关理论等研究,寻求对江郎山自然遗产保护有益指导。对文化旅游融合理念进行概述,以及运用相关理论以乡村文旅空间形态为解析对象,阐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的关系,世界自然遗产对乡村文化旅游的价值影响。第三章通过结合地格理论对江郎山和所在江山市地格进行分析,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对乡村文化进行整合,依据文化旅游空间理论,从物质维度—时间维度—区域维度三方面的演化路径,分析江郎山乡村文化旅游空间和现状SWOT、现存问题。第四章详细阐述江郎山整体保护策略、对江郎山乡村文化旅游空间营造理念和措施、目标定位与设计原则以及案例设计实践。第五章对全文提出总结。本文具有一定针对性研究,提出一个具有长期性和紧迫性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了江郎山的保护措施和江郎山乡村文化旅游的设计实践,并在一定的程度论证了这些方法的适应性。
李世新[2](2020)在《基于关联数据的近代篆刻艺术印人和印章知识发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篆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在大数据背景下,加强对篆刻艺术影响因素及演进规律的梳理,发现其语义关系,需要数字人文的方法加盟。通过知识发现研究梳理篆刻艺术的文脉体系,可以更好的揭示出篆刻艺术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演进规律,从而进一步促进其在当代的传播和发展。本文主要通过探索印人和印章实体概念,构建出印人和印章本体模型。利用关联数据技术完成印人和印章实体发布,实现篆刻艺术的可视化知识发现。进而实现对篆刻艺术文脉体系的梳理及篆刻艺术影响因素、演进规律的挖掘。本文是基于关联数据的关于中国近代篆刻艺术知识组织的研究,旨在利用关联数据的结构化、语义化关系,将篆刻艺术中印人和印章实体概念进行关联表达、发布和关系发现。研究以《近代印人传》载录的印人和印章作品为数据源,基于构建领域本体的原则,从印人的籍贯、友人、师承、流派等属性建立印人实体概念,从印章的形式、印式、内容分类、篆法、章法、刀法、创作者等属性建立印章实体概念,并确定各自实体概念之间的关系,构建近代篆刻艺术印人和印章本体模型。根据关联数据的发布原则和方法步骤,利用内容管理系统Drpual完成印人和印章实体概念的关联发布。最后,以近代篆刻大师吴昌硕为例,利用RelFinder实现印人和印章实体概念间关系的可视化展示,从“天”、“地”、“人”三个方面梳理吴昌硕篆刻艺术成就的文脉关系,进而揭示出近代篆刻艺术作为中国篆刻艺术发展的特定阶段,其发展是自然、社会和人三者的有机结合,遵循文化传承的“自然之法”,符合世间万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崔莹[3](2019)在《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满族原称满洲,始建于17世纪,是以建州女真为核心,融合汉族、蒙古族、朝鲜族、达斡尔族、索伦族和锡伯族等民族并将其纳入八旗制度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满族发展的历史悠久,从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到女真,是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后由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建立自己的民族政权,最终在皇太极时期结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成功入主中原,建立清朝。满族及其先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中,也留下了光辉的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视为一种文化,自身具有内在的传播属性,传播构成了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传播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和重要举措。纪录影像作为承载信息的传播媒介,具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功能,传播又是构成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生成的核心要素。因此,本课题尝试性地将纪录影像纳入到满族“非遗”的传播研究中,分五章来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是从传播与满族社会的嬗变为切入点,剖析满族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传播在其政治统治中所发挥的作用。满族的历任统治者对信息进行“把关”,享有主宰和优先支配信息传播的权力,成为意义的主要赋予者,不断构建和完善整个帝国的传播网络和机构,来实现庞大帝国的统治和运行。渔猎采集、氏族部落、八旗制度、满语文、萨满信仰、国语骑射等社会实践正是在满族崛起、统治和衰落的过程中形成的满族文化遗产,其承载的符号和意义凝聚着满族的“集体记忆”,延续着满族的民族特征;第二章针对传播与满族“非遗”保护的内在关系展开论述,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文化,本身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传播是构成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传承与保护的内在驱动力,以此来论证传播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第三章指出纪录影像作为传播媒介是信息的载体,它承载着满族“非遗”及其意义的传递与传播。从纪录影像与传播的关系探讨着手,梳理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影像的书写历程,分析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影像的创作特征以及纪录影像参与满族“非遗”保护过程中生发的伦理悖论问题;第四章就纪录影像传播的“仪式”表征、“编码/解码”现象以及“场域”生成与变迁展开论述,总结出满族“非遗”纪录影像传播,其核心要素便是意义建构与意义生成,并进入仪式化媒介的传播渠道,经由仪式化传播,使承载满族“非遗”意义的纪录影像随着传播“场域”的变迁,实现更广泛的传播;第五章探析新媒体时代的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趋势和现实意义,从纪录影像传播的媒介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个层面,加入融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和云平台的运用,分析满族“非遗”及其意义的现实转换。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多样化不断深入发展,满族文化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和生存境况正在遭受现代化的冲击,那些依赖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人“人亡艺绝”的困境。影像作为视听结合的媒介兼具艺术与传播的双重功能,以“仪式”与影像同构的表征形式在特定文化空间中呈现和传播“仪式”,又借鉴影像深描的表述范式与编码形成紧密结合,使得影像置身于不同的“场域”,以一个更自由的角色与“非遗”进行融合,传播经过精炼和改造的文化元素或地域文化的代表符号,实现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意义的生成与传播。纪录影像可以将“非遗”以活态的形式广泛播扬,在“互联网+”时代,借助大数据和云平台传播,依靠融媒体和互联网的技术力量,以期实现非遗保护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为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开辟一条“由术及道”的新路径,使之在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留存的价值和意义。
朱凯莉[4](2019)在《基于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的小学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50年代企业导入“CIS”系统以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国际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品牌形象设计运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市场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打造或提升学校品牌对于学校发展以及竞争力的增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品牌形象是一个学校综合竞争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更好的提升一个学校的认知度、竞争力和凝聚力。校园品牌形象主要包含了学校理念识别、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三个方面。本文以小学品牌视觉形象为切入点研究学校视觉识别系统这一课题,试图拓展分析品牌形象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本课题在研究小学视觉识别系统的过程中导入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先从皮尔斯符号学三元论、三类型角度进行阐述,再对基于皮尔斯符号学的三分科理论进行分析,并借鉴企业识别系统的设计理念,创建独具教育特色的识别系统。在皮尔斯符号学“表征体-对象-解释项”三元论的研究中,围绕着符号三类型中的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进行论述;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以小学标志的设计和应用为载体论证语形学、语义学、语用学在小学视觉识别系统中应用的方法,具体在标志元素提取、图形表义等方面得以体现。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小学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应用部分导入皮尔斯符号学的应用方法。此章节结合区域空间、文化长廊等设计中的应用,阐述小学视觉形象的符号系统构建原则和策略。小学视觉形象的符号系统构建要在小学视觉形象艺术特征的塑造中体现语形美、在小学视觉符号的文化内涵的表现中体现语义美、在学校识别系列化设计中体现语用美。本文认为:小学视觉识别设计的策略是强化学校视觉的符号造型规则、凸显文化内涵的符号语义传达、彰显学校吉祥物等辅助形象的形态塑造、加强色彩设计符号的协调应用和提高区域空间的符号语用表达。最后以台州学院路小学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实践项目为例,以皮尔斯符号学理论为依据,结合儿童身心特点和该校的文化特征,运用语形学、语义学对标志、标准色、辅助图形等进行设计,再运用语用学对办公用品、广告、区域空间和吉祥物等进行设计。论证文中提出原则和策略的可行性,为小学视觉识别系统提供理论支持,并为相关实践提供借鉴。
陈燕[5](2019)在《《常熟日报》文化报道分析(2013-2018年)》文中研究说明传承和保护文化是大众传媒的功能之一。地方主流媒体做好地方文化报道,是传承特色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履行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同时,深挖地方文化资源、做好文化类报道,也是报纸塑造独特文化品格、增强竞争力的需要。本文聚焦县域媒体《常熟日报》的文化类报道,以之为典型案例,点面结合进行深入剖析解读。2013年,常熟市政府出台《常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并印发《常熟市文化产业发展三年提升计划(2013~2015》。《常熟日报》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从这一年开始明显加大了文化报道的数量、规模,并创新方式。论文对2013年至2018年这6年来报纸文化类报道进行分类分析,探讨媒体与地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提出媒体对地方文化的传播策略。论文在绪论部分阐明本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主体部分梳理了《常熟日报》2013年至2018年对常熟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归纳报纸对地方文化的呈现方式;同时对《常熟日报》文化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总结特点;在前面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还深入探讨地方主流报纸对地方文化报道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的基本观点,对地方报纸如何做优做深地方文化报道,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等作出展望。本文研究认为,《常熟日报》在地方文化报道的选材、制作上有其独到之处,注重将重大事件通过系列化、专题化报道进行议程设置。文化类深度报道能深挖本地文化资源,为受众提供全面视角,引导舆论走向。但《常熟日报》在文化报道中也存在不足,包括新闻报道形式不丰富,开掘度不够;文化专版频次不稳定,品牌力缺乏;新媒体用户粘度低,传播力偏弱;副刊新闻性不高,历史题材挖掘不深等。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并综合对同类纸媒的观察,提出了一些对策:要深挖文化资源,坚持纸媒内容优势,突出新闻要素,强化栏目品牌,做精做强新媒体;要将地方文化报道和本土化的服务充分结合,提高受众粘度;副刊也要从优化题材、调整作者队伍、做优特色版面等方面着手,形成地方特色。
林奇[6](2019)在《“八大怪”轶事(下)》文中研究指明那些年,如果你在师大校园里看见一个穿旧式青布衣裤,拎着个黑布口袋,瘦小而单薄的"农村老太太",低着头在瑟瑟秋风中疾步行走,那一定是游寿——"八大怪"中的唯一女性。游寿, 1906年生于福建霞浦的一个教育世家,高祖是进士,林则徐的老师,父亲是举人,长期主持福宁书院。她早年在福州女子师范读书,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加入
郭俊杰[7](2019)在《“多维一体”的徽派文化艺术价值研究及传承 ——以雕刻为例》文中指出徽州文化,指的是古代徽州一府六县的物质精神文明的总和。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派建筑,徽派雕刻,徽派文化,徽州民俗,徽菜,徽州地理,徽州土地制度,徽商等等。但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于徽文化的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本文将以徽派雕刻为例对徽派文化艺术“多维一体”的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从对雕刻这一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介绍为切入,探讨其历史渊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国际范围造成的影响,历史,文化,经济“多维一体”的价值,所面临来自自身环境,外界社会,以及传承方面的问题和机遇。进而研究这一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背景条件下的出路,针对现有的传承方式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张如元[8](2019)在《腕底通融三代风》文中指出琢磨玺印乐无穷,腕底通融三代风。时有老妻来细问,今天捉了几条虫?这首七绝是林剑丹先生所刻古玺"捉虫"的边款。五十多岁后,他把书法和篆刻创作兴趣更多倾注于战国三晋古玺文字。古玺文字不太多,为创作需要,往往还须参照商周文字,"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如果没有经过严谨的古文字学术砥砺是很难融会贯通的。旧时没有农药和喷洒技术,附着在农作物上的小虫只能用手一条一条
苗梦娇[9](2017)在《近代浙江绘画社团美术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这场变革影响了中国的各个层面,艺术也不例外。面对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强烈冲击,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艺术界的有志青年们高举“艺术救国”的旗帜,以社团的形式迅速组织到了一起,在短时期内涌现出了大批绘画社团。绘画社团的出现深深的动摇了传统画坛格局和传统美术教育方式。浙江作为书画艺术教育基础雄厚的地区之一,绘画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美术教育活动,不仅使浙江的美术教育事业空前活跃,而且对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对于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笔者发现,现存研究成果中,主要集中于对“美术社团”以及“浙江美术社团”的研究,对于近代绘画社团中的美术教育的专题性研究成果尚空缺,本文的研究试图弥补这一领域的空缺。本文以近代浙江绘画社团的美术教育活动为研究视角,首先由近代浙江绘画社团美术教育产生的原因入手,从时代背景、地域条件、传统和融合三个角度展开分析。其次将1900年至1949年浙江绘画社团美术教育的发展进行梳理,以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分为三个时期,并对不同时期的绘画社团美术教育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其研究可以看出,社团美术教育对于学校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的推进都有着很大的助力。因此展开绘画社团对学校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方式及影响的分析,进而总结绘画社团美术教育的历史作用。通过全面的认识近代浙江绘画社团的美术教育,思考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以及对当今美术社团、高校公共艺术建设的启示。为当今社团建设、社团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
赵丽萍[10](2017)在《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研究》文中提出清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后一个时期,其地域化特征明显。本文以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为研究对象,试图对该时期山右诗歌的样貌、特征及其出现的诗人及其创作做出较为深入详审的辨析,以期探讨该时期山右诗歌的地域性特征和诗人诗歌创作的个性特征和贡献,从而发现地域和时代文化和诗歌创作之间的有效关联。经由元明两代,文学的重心已经完成了又一次由北向南的转移,但并没有掩没山右诗歌的光芒,山右诗歌尽管不如江南诗歌、山左诗歌繁盛,但山右诗人得江山之助,风骨铮铮,弃华崇实,秉承了前辈的优良传统,客观上形成了并州、上党、河东、雁北四大诗歌创作中心,形成了四个各具特色又相互渗透,既具有共同的时代特征,又以山右地域特点为向心力的创作格局,形成了遗民诗人与新朝诗人、布衣诗人与官吏诗人并存,雄豪与清雅、奇崛与自然共存的创作局面,成为清代地域诗歌中一个独特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文共分为绪论、主体、结论三个部分,绪论介绍该选题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其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主体部分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总览,在整理分析清嘉庆刻本《国朝山右诗存》(顺康部分)的基础上,结合现存诗人别集,全面还原分析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面貌。第一章从山右诗歌创作实际出发,认为山右诗坛形成了四个风格各异的创作中心,即河东、并州、上党、雁北创作中心,分析了各中心诗人的分布情况,并收集了清顺康时期山右诗人别集存目以及馆藏情况。认为在四个诗歌区域中,并州、上党受时代文化影响更为突出,河东、雁北受地域传统文化影响更大。第二章是对山右诗人身份的分析,认为山右诗人主体构成丰富复杂,有政坛显要、遗民野逸、也有硕学鸿儒,从馆阁到民间、从学界到诗坛、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山右诗人的身影,其中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涌现了许多着名的廉吏能臣。在不同身份的诗人身上,体现了崇实重节、安贫乐道以及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儒者情怀。第三章分析了山右诗歌的题材特征,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中的题材大多延续传统题材,如对现实的关怀、对山水的感悟、与亲友的赠答等,山右题材沿袭传统,但在主旨指向上体现了个性特征,山右诗歌多注重情感的表达,多展现内心的图景,少有对现实的客观摹写,表现了强烈的地域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诗篇中弥漫着隐逸和感伤的情绪。第四章是对山右诗歌特征的分析。认为从整体面貌上讲,山右诗人以追求风格上的清刚壮健、语言上的简质朴直者居多,但从个体诗人的角度考察,各种风格趋向又不一而足,从时代特征角度分析,定鼎之际的诗歌多生新辣硬,隐晦幽微,定鼎之后,新朝诗人成长,他们的诗歌则多雅正平和;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看,终身生活于山右的诗人诗歌多得江山之助,以清刚壮健者居多,流寓江南的诗人则多受南方明秀山水的滋养与南方士人的影响,多清丽婉约;诗人的个性特征则更多地影响了乡野村趣与凄冷孤幽特色的形成。第五章从山右地域文化和明清时代文化的角度分析山右诗歌在诗人身份、题材、风格等方面呈现出来的特征。认为山右历史的多元化形成了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的区域性明显的特征,山右民风的悭吝与山右名宦辈出有着密切的关联,山右自然环境滋养了山右诗人的审美意识。下编为个案研究,分别论证“并州遗民诗人”、“上党官吏诗人”、“河东隐逸诗人”、“雁北军事诗人”的诗歌创作特色和成就,文章认为,顺治及康熙前期诗人活动集中于并州文化区,以遗民活动为主,康熙中后期,山右诗坛由并州文化区向上党文化区和河东文化区转移,该区域出现了在诗史上可圈可点的着名诗人。第一章以傅山和戴廷栻为代表,结合清顺康时期并州文化特色,探讨遗民诗歌的特征。人们常以异端称傅山,文章认为,甲申之变,傅山的思想出现了明显的转变,即由异端自居到儒家的凸显。傅山提出了追求自然的诗学主张,其诗歌也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本章分析了傅山诗歌风格中奇崛、晦涩与自然的统一。第二章是对上党官吏诗人的探讨,在详细体察陈廷敬诗歌创作的基础上,对陈廷敬的“台阁体诗”及其以“和声以鸣盛”来概括陈廷敬诗歌的观点进行辨析,认为这一认识是不恰当的,难以概括陈廷敬诗歌创作的全貌与深度。除了陈廷敬之外,该章还分析了吴碘、张泰交、毕振姬的诗歌创作,虽然他们同是官吏诗人,但各有特色。第三章是对雁北文化区诗人诗歌的分析,以冯氏父子为研究对象,认为冯氏父子雄壮苍凉的诗歌风格与雁北文化区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冯如京和冯云骧诗歌在雄壮风格下的差异则是受时代文化的影响。本章还分析了官吏魏象枢的诗歌创作,认为魏象枢的部分诗歌带有苍凉悲壮的雁北特征,但从总体面貌上讲则带有明显的台阁气息。第四章是对河东诗人吴雯的分析,吴雯是王士禛的弟子,他继承并发扬了河东深厚的隐逸传统,以布衣诗人而终,本章辨证了吴雯不遇的原因,分析了吴雯与其老师王士祺倡导的“神韵说”之间的关系,并详细地分析了吴雯诗歌的创作特色。最后分析了山右诗歌中的地域因素的呈现方式,认为诗歌中对于家乡山水的认同和归宿感是山右诗歌地域特色形成的心理基础,地域民俗生活的展现和方言俗语入诗是最直观的呈现方式。
二、浙江是我国篆刻艺术发祥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是我国篆刻艺术发祥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影响力下的衢州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概念解析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世界自然遗产相关研究 |
1.4.2 文化旅游相关研究 |
1.4.3 文化旅游空间相关研究 |
1.4.4 世遗江郎山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乡村文旅发展相关理论 |
2.1 世界自然遗产与保护理论概述 |
2.1.1 世界自然遗产概述 |
2.1.2 地格理论概述 |
2.2 文旅融合理念与相关理论概述 |
2.2.1 定义 |
2.2.2 特征 |
2.2.3 构成要素 |
2.2.4 文化生态学理论概述 |
2.3 文化旅游空间理论概述 |
2.3.1 文化旅游空间系统 |
2.3.2 文化旅游空间演化机制 |
2.3.3 文化旅游空间形态解析 |
2.3.4 文化旅游空间理论在乡村文旅空间的运用 |
2.4 世界自然遗产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
2.4.1 世界自然遗产与乡村的关系 |
2.4.2 世界自然遗产对乡村文化旅游价值影响 |
2.4.3 乡村文化旅游与文化生态学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江郎山与乡村文化旅游空间分析 |
3.1 衢州市江山文脉资源禀赋 |
3.1.1 历史文化沿革 |
3.1.2 物质文化空间 |
3.1.3 非物质文化空间 |
3.2 江郎山地格分析 |
3.2.1 地脉分析 |
3.2.2 文脉分析 |
3.2.3 价值分析 |
3.2.4 景区现状 |
3.3 乡村文化旅游分析 |
3.3.1 文化现状与整合 |
3.3.2 文化旅游空间分析 |
3.3.3 文化旅游空间形态发展 |
3.4 现状与问题分析 |
3.4.1 现状SWOT分析 |
3.4.2 现存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案例实践设计 |
4.1 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目标与原则 |
4.1.1 目标定位 |
4.1.2 设计原则 |
4.2 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理念与措施 |
4.2.1 营造理念 |
4.2.2 营造措施 |
4.3 江郎山整体保护策略 |
4.3.1 保护为首 |
4.3.2 培养意识 |
4.3.3 科学管理 |
4.3.4 产业重组 |
4.3.5 空间重组 |
4.4 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设计实践 |
4.4.1 整体规划布局 |
4.4.2 建筑街巷更新 |
4.4.3 标识标牌提升 |
4.5 江郎山乡村民宿案例实践设计 |
4.5.1 现状与定位 |
4.5.2 整体功能布局 |
4.5.3 建筑风貌提升 |
4.5.4 室内庭院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关联数据的近代篆刻艺术印人和印章知识发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联数据研究现状 |
1.3.2 中国近代篆刻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近代篆刻艺术时间范围的界定 |
2.1.2 印人和印章实体概念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关联数据相关理论 |
2.2.2 本体相关理论 |
2.2.3 知识发现相关理论 |
第三章 印人和印章本体构建 |
3.1 印人和印章的内容分析 |
3.2 印人实体概念和关系构建 |
3.2.1 印人实体概念构建 |
3.2.2 印人实体概念间关系构建 |
3.3 印章实体概念及关系构建 |
3.3.1 印章实体概念构建 |
3.3.2 印章实体概念间关系构建 |
3.4 印人和印章本体模型构建 |
第四章 印人和印章关联数据的发布 |
4.1 数据获取和处理 |
4.2 Drpual环境的搭建 |
4.3 印人和印章实体概念关联数据的发布 |
4.3.1 印人实体概念关联数据的发布 |
4.3.2 印章实体概念关联数据的发布 |
第五章 关系发现与文脉梳理——以吴昌硕篆刻艺术为例 |
5.1 关系发现实验 |
5.1.1 实验工具选择 |
5.1.2 RelFinder配置及实验过程 |
5.1.3 实验结果 |
5.2 关系发现实验解读 |
5.2.1 印人与籍贯关系 |
5.2.2 印人和友人关系 |
5.2.3 印章和创作者关系 |
5.3 吴昌硕篆刻艺术文脉关系 |
5.3.1 “天”——吴昌硕先天和后天性格因素 |
5.3.2 “地”——吴昌硕籍贯地域因素 |
5.3.3 “人”——吴昌硕友人互助因素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传播与满族社会的嬗变——意义的赋权机制 |
1.1 传播与满族社会的崛起 |
1.1.1 八旗制度的建立——从“牛录”到“固山”的嬗递 |
1.1.2 满文的创制——老满文向“有圈点满文”的改进 |
1.1.3 信息传播机构形成与管理——八贝勒共议与六部三院的设置 |
1.1.4 宣传策略与情报战——“君权神授”的灌输、“七大恨”檄文的宣告以及军事密报的获取 |
1.2 传播与满族统治的确立 |
1.2.1 信息传播系统的革新————南书房、军机处设立和启动御史制以及密折制度 |
1.2.2 信息传播网络的完善——“驿、铺、塘”驿传网络的搭建 |
1.2.3 新闻传播与官方出版——“邸报、京报及辕门抄”和以“资治”为目的的刊刻 |
1.3 传播与满族统治的衰落 |
1.3.1 驿传的衰落——文报“迟递、私拆和丢失”与政令传达“上下不通” |
1.3.2 大兴文字狱——从“华夷之辨”到“万马齐喑”的局面 |
1.3.3 满语的衰落——“国语骑射”的废弃与强大缜密的汉语文 |
第2章 传播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的传播核心 |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辨析 |
2.1.1 概念的提出与流变 |
2.1.2 概念的外延与中国经验 |
2.1.3 新时期“非遗”保护体系的完善 |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 |
2.2.1 “文化、传播、符号”三者呈现高度正相关性 |
2.2.2 传播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动能 |
2.3 传播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
2.3.1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概况 |
2.3.2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实困境与传播路径 |
第3章 纪录影像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意义的传播载体 |
3.1 何谓纪录影像:区别于语言文字的又一种语言 |
3.1.1 影像语言符码与意义表征 |
3.1.2 纪录影像与传播的天然交集 |
3.2 纪录影像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写历程 |
3.2.1 “文以载道”的范畴——服务于政治的新闻纪录片 |
3.2.2 “未始即终”的滥觞——关于满族的“民纪片”拍摄计划被迫中断 |
3.2.3 “乍暖还寒”的时节——带有人类学色彩的满族调查纪录影像 |
3.2.4 纪录时代的“春天”——满族“非遗”纪录影像的多元化发展 |
3.3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影像的创作特征 |
3.3.1 文化空间与情感体验 |
3.3.2 “意象”的产生与表达 |
3.4 纪录影像参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伦理悖论 |
3.4.1 纪录影像的建构性——非绝对客观真实纪录 |
3.4.2 “原生”与“再生”的博弈——原真性的缺失 |
3.4.3 谁是“他者”?谁是“我者”?——触碰敏感的伦理问题 |
第4章 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意义的生成与传播 |
4.1 纪录影像传播的“仪式”表征 |
4.1.1 媒介仪式化与仪式化传播——纪录影像仪式化传播的特征 |
4.1.2 纪录影像仪式化传播的动态过程 |
4.1.3 仪式与影像同构——满族“非遗”纪录影像传播的表征形式 |
4.2 纪录影像传播的“编码/解码”现象 |
4.2.1 含蓄蕴藉、意趣旨规的“深描”表述范式 |
4.2.2 纪录影像语言是一个含蓄意指系统 |
4.3 纪录影像传播意义的“场域”生成与变迁 |
4.3.1 意义生成的四个“场域” |
4.3.2 满族“非遗”纪录影像传播的“场域”变迁 |
第5章 新媒体时代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新路径——意义的现实转换 |
5.1 纪录影像传播的媒介价值:数字化催生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影像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 |
5.2 纪录影像传播的社会价值:“互联网+”时代纪录影像传播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 |
5.3 纪录影像传播的文化价值:“一带一路”背景下纪录影像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战略布局 |
5.3.1 “一带一路”的提出及赋予时代的意义 |
5.3.2 “一带一路”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
5.3.3 “一带一路”背景下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影像传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附录1: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览表 |
附录2:满族人口普查统计表 |
附录3: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纪录影像列表 |
(4)基于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的小学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符号学研究现状 |
1.2.2 学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研究成果综述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流程与方法 |
1.5.1 研究流程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符号学与?学视觉识别系统理论解析 |
2.1 符号学的相关研究 |
2.1.1 符号的概念 |
2.1.2 符号的形成 |
2.1.3 符号的传播 |
2.2 皮尔斯符号学的概念及内容 |
2.2.1 皮尔斯三元符号学理论探析 |
2.2.2 皮尔斯符号三类型 |
2.2.3 基于皮尔斯符号学的三分科研究 |
2.3 从CIS到学校识别系统的导入 |
2.3.1 企业识别系统相关研究 |
2.3.2 学校识别系统相关研究 |
2.3.3 学校识别系统借鉴企业识别系统的意义 |
2.4 皮尔斯符号学在小学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
2.4.1 符号学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
2.4.2 符号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
第3章 符号学在小学视觉形象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
3.1 我国现有小学校园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分析 |
3.2 小学生心理发展需求和认知特点探析 |
3.2.1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
3.2.2 儿童色彩偏好 |
3.2.3 不同阶段儿童对视觉元素的认知 |
3.3 小学视觉形象中标志设计符号学的研究范畴 |
3.3.1 语形学在小学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
3.3.2 语义学在小学标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
3.3.3 语用学在小学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
第4章 小学校园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策略 |
4.1 发展小学校园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必要性 |
4.1.1 凸显小学教育特征 |
4.1.2 提升小学校园品牌形象 |
4.1.3 营造校园艺术氛围 |
4.2 小学视觉形象的符号系统构建原则 |
4.2.1 小学视觉形象艺术特征体现语形美 |
4.2.2 小学视觉符号文化内涵的语义表达 |
4.2.3 学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统一性 |
4.3 符号学视角下的小学视觉形象设计策略 |
4.3.1 强化学校视觉的符号造型规则 |
4.3.2 凸显文化内涵的符号语义传达 |
4.3.3 彰显学校吉祥物等辅助形象的形态塑造 |
4.3.4 加强色彩设计符号的协调应用 |
4.3.5 提高区域空间的艺术符号表达 |
第5章 小学校园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实践与应用 |
5.1 台州学院路小学概况 |
5.1.1 台州学院路小学校园环境 |
5.1.2 台州学院路小学教育理念 |
5.1.3 台州学院路小学地域文化 |
5.2 台州学院路小学实践项目概况 |
5.3 台州学院路小学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方案表现 |
5.3.1 设计规划 |
5.3.2 语形学在台州学院路小学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
5.3.3 语义学在台州学院路小学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
5.3.4 语用学在台州学院路小学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
5.3.5 台州学院路小学校园吉祥物的塑造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5)《常熟日报》文化报道分析(2013-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内报纸的文化报道相关研究 |
二、关于地方文化的媒介塑造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常熟日报》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
第一节 常熟地方文化界定 |
一、关于常熟地方文化的文献资料 |
二、常熟地方文化的概念 |
第二节 《常熟日报》新闻版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
一、《常熟日报》新闻版文化类报道栏目和做法 |
二、《常熟日报》新闻版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
第三节 《常熟日报》副刊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
一、《虞山》副刊栏目及风格流变 |
二、《虞山》副刊对地方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
第四节 《常熟日报》新媒体文化类报道管窥 |
一、常熟新闻网 |
二、常熟日报微博 |
三、常熟视点微信公众号 |
第二章 《常熟日报》文化类报道的策划与特色 |
第一节 《常熟日报》文化类报道的策划 |
一、立足地方特色,传承传统文化 |
二、抓住节庆活动,弘扬文化精神 |
三、跟踪热点事件,放大文化效应 |
四、开展新闻行动,注重文化策划 |
第二节 《常熟日报》文化类报道的特色 |
一、选题特色:有细节、挖资源,展现传统遗风 |
二、叙述角度:小切口、深内涵,浓缩古城历史 |
三、语言表达:本土化、趣味化,弘扬方言文化 |
四、报道方式:重民生、有互动,吸引受众参与 |
五、副刊:凸显历史文化厚重感 |
第三章 问题与创新路径探讨 |
第一节 地方媒体在传播地方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新闻报道形式不丰富,开掘度不够 |
二、文化专版频次不稳定,品牌力缺乏 |
三、新媒体用户粘度低,传播力偏弱 |
四、副刊新闻性不高,历史题材挖掘不深 |
第二节 地方媒体传播地方文化的建议和策略 |
一、挖掘文化资源,增加深度报道和评论 |
二、突出新闻要素,增强受众吸引力 |
三、新媒体完善用户体验,在融合中提升地方文化活跃度 |
四、副刊立足地方特色,塑造报纸文化品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多维一体”的徽派文化艺术价值研究及传承 ——以雕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徽派文化艺术的渊源和现状 |
第二节 研究徽派文化艺术的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徽派艺术文化的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徽派雕刻艺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徽派雕刻艺术国内研究现状 |
二、徽派雕刻艺术国外研究现状 |
三、徽派雕刻艺术国内外研究比较 |
第二章 多维元素交织影响下的徽派雕刻艺术 |
第一节 徽派雕刻艺术代表技艺 |
一、木雕 |
二、砖雕 |
三、石雕 |
第二节 自然思想生态理念影响下的徽派雕刻艺术 |
第三节 民族融合人文思想影响下的徽派雕刻艺术 |
第四节 风俗习惯影响下的徽派雕刻艺术 |
第五节 徽派雕刻艺术的人文内涵 |
一、徽派雕刻艺术本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特征 |
二、徽派雕刻艺术体现了徽州传统民俗的文化特征和独特审美 |
第三章 徽派雕刻艺术“多维一体”的价值研究 |
第一节 徽派雕刻艺术的历史价值 |
第二节 徽派雕刻艺术的文化价值 |
第三节 徽派雕刻艺术的经济价值 |
第四章 徽派雕刻艺术价值开发影响现状 |
第一节 徽派雕刻艺术价值开发 |
一、徽派雕刻艺术“形”的应用 |
二、徽派雕刻艺术“神”的延伸 |
第二节 徽派雕刻艺术国内外影响现状 |
一、徽派雕刻艺术国内影响现状 |
二、徽派雕刻艺术国际影响现状 |
第五章 研究如何保护传承持续发展徽派文化艺术 |
第一节 徽派雕刻艺术价值保护 |
第二节 徽派雕刻艺术传承方式研究 |
一、徽派雕刻艺术传统传承方式研究 |
二、徽派雕刻艺术现代传承方式研究 |
第三节 传承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
一、传统传承方式面临的挑战 |
二、现代传承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徽派文化艺术保护传承新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近代浙江绘画社团美术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原因和意义 |
1.1.1 原因 |
1.1.2 意义 |
1.2 研究视角与方法 |
1.2.1 理论视角 |
1.2.2 研究方法分析 |
1.3 选题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社团”与“绘画社团” |
1.3.2 时间的界定 |
1.3.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二章 近代浙江绘画社团美术教育产生的背景 |
2.1 时代背景 |
2.1.1 政治因素 |
2.1.2 留学热潮的促使 |
2.2 近代浙江的有利条件 |
2.2.1 经济基础雄厚 |
2.2.2 传统书画艺术氛围浓厚 |
2.2.3 对教育一以贯之的注重 |
2.3 文人雅集与传统美术教育的传承 |
2.3.1 文人雅集的延续 |
2.3.2 传统美术教育方式对社团形式的影响 |
第三章 近代浙江绘画社团美术教育的发展与特点 |
3.1 初步发展期(1900-1919) |
3.1.1 承前启后的社团美术教育 |
3.1.2 西泠印社:传统师承方式的印学艺术教育 |
3.1.3 洋画研究会:教授西法先驱,培养艺术教育人才 |
3.2 繁盛期(1920-1936) |
3.2.1 多元发展的社团美术教育 |
3.2.2 艺风社:以艺术刊物和展览推进美术教育 |
3.2.3 木铃木刻研究会:面向大众的美术教育 |
3.3 曲折发展期(1937-1949) |
3.3.1 特殊环境下的社团美术教育 |
3.3.2 木刻研究社:面向抗战宣传的美术教育 |
第四章 绘画社团在学校和社会中的美术教育 |
4.1 绘画社团在学校内的美术教育 |
4.1.1 学校教师组织参与的绘画社团 |
4.1.2 美育观点对社团在学校中开展美术教育的影响:以李叔同和乐石社为例 |
4.2 绘画社团对社会的美术教育活动 |
4.2.1 展览、刊物对社会美术教育的推动 |
4.2.2 美育观点对社会美术教育的影响:以林风眠和艺术运动社为例 |
4.3 绘画社团在学校和社会中美术教育活动的意义 |
4.3.1 填补学校教育的空白 |
4.3.2 有力提升社会整体美育水平 |
第五章 近代浙江绘画社团美术教育的历史评价及启示 |
5.1 历史评价 |
5.1.1 引领浙江美术教育的时代先锋 |
5.1.2 自由思想的交流平台 |
5.2 对当代的启示 |
5.2.1 增强社团艺术追求,淡化官方意味 |
5.2.2 敢于创新,引领教育新风潮 |
5.2.3 以美育为己任,增强社会使命感 |
结语 |
附录:1900—1949 年间浙江绘画社团一览表 |
参考文献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编 |
第一章 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创作概貌 |
第一节 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的空间分布 |
第二节 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的结集 |
第二章 时代和历史影响下的山右诗人 |
第一节 身份特征的转变 |
第二节 人格精神的呈现 |
第三章 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内容特征 |
第一节 题材类型 |
第二节 创作主旨 |
第四章 清顺康山右诗歌审美特征 |
第一节 奇崛瘦硬向平和雅正的诗风转化 |
第二节 清刚壮健与清丽婉约的地域区分 |
第三节 乡野村趣与凄冷孤幽的个性呈现 |
第五章 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的文化解读 |
第一节 三晋文化浸润下的士人精神和诗歌审美 |
第二节 清初的文化转变与山右诗歌创作流变 |
下编 |
第一章 并州诗人 |
第一节 清顺康时期并州文化生态 |
第二节 散淡纵横、奇崛苍老:傅山其人其诗 |
第三节 亦儒亦侠、有冰雪味:戴廷栻其人其诗 |
第二章 上党诗人 |
第一节 上党历史文化特征与清初诗坛面貌 |
第二节 敦厚老成、意旨深邃:陈廷敬其人其诗 |
第三节 宽厚清廉、雅正平和:吴碘与张泰交其人其诗 |
第四节 自守寒素、奇古纵横:毕振姬其人其诗 |
第三章 雁北诗人 |
第一节 雁北历史文化特征 |
第二节 苍凉雄壮、各有千秋:冯如京和冯云骧其人其诗 |
第三节 忠孝天彝、有台阁气:魏象枢其人其诗 |
第四章 河东隐逸诗人 |
第一节 河东历史文化特征 |
第二节 率性自适、峭拔明秀:吴雯其人其诗 |
结语 |
附录 |
顺康时期山右诗人活动年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书期间科研情况 |
四、浙江是我国篆刻艺术发祥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世界自然遗产影响力下的衢州江郎山乡村文旅空间营造研究[D]. 王维康.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2]基于关联数据的近代篆刻艺术印人和印章知识发现研究[D]. 李世新. 河北大学, 2020(08)
- [3]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D]. 崔莹. 吉林大学, 2019(10)
- [4]基于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的小学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研究[D]. 朱凯莉. 浙江科技学院, 2019(07)
- [5]《常熟日报》文化报道分析(2013-2018年)[D]. 陈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6]“八大怪”轶事(下)[J]. 林奇. 书法赏评, 2019(02)
- [7]“多维一体”的徽派文化艺术价值研究及传承 ——以雕刻为例[D]. 郭俊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8]腕底通融三代风[J]. 张如元. 中国书法, 2019(05)
- [9]近代浙江绘画社团美术教育研究[D]. 苗梦娇. 浙江理工大学, 2017(01)
- [10]清顺康时期山右诗歌研究[D]. 赵丽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标签:艺术论文; 满族文化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文化论文; 篆刻印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