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6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对于建筑工程基础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基础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及其施工技术和要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桩基础作为现代的建筑工程中十分常用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有着很多独到的特点,由于预应力管桩的施工的快速性,使得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更加的广泛。预应力管桩技术在现代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于建筑工程基础预应力管桩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
1 研究的工程背景
松山湖某公司南区员工公寓项目-公租房场地地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环湖路南侧,拟建建筑物共7栋+2栋配套设施,7栋主楼层数为地上15~28层, 2栋配套设施为地上1~3层,设2层地下室。建筑工程桩基础采用直径500mm PHC-AB型管桩,壁厚125mm,有效桩长9~25m,桩端进入持力层为<5-2>强风化花岗岩1m,共计3437根。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工程中对基础预应力管桩施工所采用的施工措施来总结归纳施工技术。
2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2.1预应力管桩的优势
预应力管桩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具备有效的承载能力,使得施工工程更加的满足施工标准以及施工的质量要求,与此同时,它还拥有经济实惠的良好特点,使得其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用十分的广泛。与灌注桩等实心桩相比,预应力管桩能够运用比较少的原料,大大提高了材料的使用效率,有效的降低了施工的材料费用,降低了建筑的施工成本。除此之外,预应力管桩在施工过程中比较干净和高效,且预应力管桩的生产已经实现了程度比较高的机械化,工人的参与度大大降低,因而施工现场的环境会更整洁,而且施工的效率也会大幅提高,更加有效的保证了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由于预应力管桩本身的材质和性能特点,预应力管桩在单桩承载力方面比较占有优势。但我国地形复杂多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分析地形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施工,使得整个施工过程变得更加复杂。然而在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持力层所在的具体位置,然后设计预应力管桩的长度,保证其适应当地的地形条件,并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2预应力管桩的缺陷
尽管预应力管桩有着很多的优点,但其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缺陷。因此,在预应力管桩的应用时,要对其优点和不足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在具体的分析后充分的利用其优势消除它的劣势,继而正确的利用预应力管桩。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坚硬夹层,预应力管桩就无法施展自己的优势。如果遇到包含细砂和粘土的地层,在打桩时有时会出现振动液化的问题,因而,在应用预应力管桩之前需要充分的对工程进行综合性的分析,选择适合工程自身的施工需要的管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工程基础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
3.1明确预应力管桩的实际位置
在确定预应力管桩的位置时,首先要找准管桩的中心点,然后明确管桩的实际半径,最终明确预应力管桩的实际位置。
3.2对管桩的垂直度严格把关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保证管桩的实际质量,在进行施工时,就应严格控制管桩的各种设计参数值,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在确定预应力管桩的垂直度时,应用两台经纬仪,在规定的距离处,在互相垂直的角度下进行垂直度的控制和调整。
3.3对焊接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由于预应力管桩实际空心管状结构,对桩尖及接桩焊接质量的水平,对管桩的承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在进行桩尖及接桩焊接的时,一般采用人工焊接的方法进行,因此在焊接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发生焊接问题,要严格控制焊缝的饱满程度,使其符合施工标准。在焊接完成后,并冷却足够的时间之后,然后才能进行沉桩施工。
4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施工技术
4.1管桩材料进场
要想保证高质量的混凝土管桩,在管桩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时,应严格检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产品质量等是否符合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除此之外,还要对管桩的外观的平整度和桩身的弯曲度、管桩的桩外径等指标进行严格检查,使其符合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防止发生因管桩的质量问题而导致工程的质量水平下降的问题。
4.2管桩的运输、堆放和起吊
在运输预应力管桩时,应根据管桩自身的重力和支点的变化情况,尽量避免产生桩体内部的作用力,继而提高管桩的质量水平。在堆放管桩时,应选择平整干净、地面比较坚实的场地,在堆放管桩时,应按设计要求在底层的管桩下面垫木,并设置楔形木防止管桩的滚动。在管桩堆放时,应严格按照管桩的堆放要求进行堆放,合理的设置管桩的堆放层数和堆放类别,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打桩顺序,分类堆放管桩,并能够按施工计划有序进场。
4.3选择压桩机械
在选择压桩机械时,应根据工程的地质状况和管桩设计的单桩承载力要求,合理的选择对应型号的压桩机。如果压桩机的吨位不符合要求,会大大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压桩机吨位过小时,会导致管桩的承载力无法符合设计要求,压桩机吨位过大时,会导致管桩发生断裂使得压桩机发生陷机的情况。因此,在选择压桩机械时,应结合工程的环境特点和管桩的设计标准,合理的选择压桩机,一般应能达到设计要求特征值的2倍。
4.4沉桩
(1)采用引孔打桩工艺打桩:首先,应在地面上的桩位处进行引孔,然后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插入到孔中。在引孔时,应根据管桩的实际长度和外径大小、工程的地质条件、与邻近的建筑物的距离大小,合理的设计预引孔的深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般会以设计最低桩长、桩径小50mm左右的深度和孔径大小为标准进行引孔。
(2)合理安排沉桩的顺序:在沉桩过程中,由于管桩的不断沉入,土质中的水、土压力也会随之增加,继而导致土体隆起,产生负摩擦力。负摩擦力不断增大会导致桩身从土层中浮起,还有可能导致周边的管桩位置发生移动,有时甚至会导致管桩桩身发生断裂。因此在沉桩时,必须按照合理的沉桩顺序进行沉桩。在沉桩时,应遵循先深后浅,先大后小的原则进行沉桩,并严格的控制每日的沉桩数量和沉桩速度,为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提供一定的时间。
(3)设置工程围护结构:为了避免工程施工影响到周围群众的生活和安全,应在被保护建筑物周围设置工程围护结构,一般在其周围打设防护桩位或者在其四周设置围护结构,比如钢板桩和地下连续墙等。围护结构可以减小沉桩对土层的影响,进而可以保护建筑物不受影响。
(4)减小超静孔隙水压力:为了减小超静孔隙水压力,可以在沉桩过程中采用井点降水、预钻排水孔(板)、设置隔离沙井等方法。
5小结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的优点有很多,但是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施工的实际状况,合理的应用基础预应力管桩技术,为建筑工程的后续施工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方海军.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7(18):220-221.
[2]丁晓伟,朱引.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中的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38):22-23.
[3]崔治刚.建筑工程施工中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解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7):141.
论文作者:黄国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预应力论文; 管桩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基础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