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极范畴的自然哲学意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太极论文,意蕴论文,范畴论文,哲学论文,自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5)01-0017-6
太极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最高范畴,这从后世将太极与河图洛书共同看作天地自然图就可得到证明。“太极”一词,从其通常被使用的意义的角度看,出自于《易传》。《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注:李申主编:《周易经传译注》,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易”有变易、简易和不易的三层意思,后世用阴阳鱼图将“易”的这三层意思图解,创造了阴阳鱼太极图。太极及其阴阳鱼图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用来统一阴阳、五行观念的最高范畴。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无一例外地都建立在阴阳、五行的观念的基础之上。如果说,阴阳、五行是用以描述自然界的规则与秩序的,那么,太极则是用来揭示这种规则与秩序的源泉的。太极既是自然的本体,又是自然的存在样式,本文从这两大方面来探讨太极的含义。
一、太极是自然的本体
太极在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思想中,首先被当作宇宙万物的本体。“本体”一词,按照亚里斯多德的解释,是万物所由以产生并复归之于它的东西,实质上是现实世界万变不离其宗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普遍本质。虽然对宇宙万物的本体的理解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但本体概念的提出,最终总是导致对宇宙万物的一元性和统一性理解的趋势。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将太极理解为自然界的物质本原,这个本原是自然界所由以产生的、具有完整的潜能的物质存在,在表现形式上是阴阳之气的统一体,如元气;唯心主义哲学家则将太极理解为自然界的精神性本原,这个本原是物质的自然界之所以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和依据,在表现形式上是阴阳之理的统一体,如“道”。而且,不管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最终都可接受以阴阳鱼图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太极的理解。对这个似乎超越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上的太极图,从本体论的角度,可以给出如下的理解:
宇宙是一个整体。首先,宇宙在量上是一,阴阳鱼的整体表示太极在量上为一。中国古代思想家惠施所谓“至大无外之大一”和“至小无内之小一”,当是太极概念的一个渊源。其次,宇宙在质上是一。虽然此一由阴阳之二合成,但阴阳之二实乃太极之一所分,此即后世所谓“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宇宙有一个单纯而简单的开端,然而这个简单的开端却蕴藏了后来的一切复杂性的预兆。现实宇宙虽然多变而充满复杂性,而且仍在不断地由低级而高级、由简单而复杂地向着更高级更复杂地方向进化着,但阴阳鱼太极图却以它自身的玄妙复杂性表明其真实的简单性,表明宇宙的复杂性是由它的蕴藏复杂性于其中的简单本体逐步实现出来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说太极是宇宙的“全息元”。
宇宙在空间与时间上是一完整的单位,这个单位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阴阳鱼太极图本身就是一完整的空间单位和时间单位,在它自身之内统一了对立着的有限与无限。宇宙是有限,同时也是无限的。宇宙的整体性和开端的简单性本身在逻辑上就必然走向宇宙有限的观念。然而,宇宙作为真实的存在又必然是无限的。作为局部的真实存在可以是有限的,因为它是从别的局部真实存在转化而来的;但作为整体的存在就不能是有限的,因为整体存在是有限的,就意味着“有”可以从“无”中产生,“有”也可以转化为“无”,这一点从逻辑上不能成立。自然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现代自然科学向我们揭示,一个给定的自然实体只有在适当数量的空间中才能存在。它不可能是无限可分的,它有一个最小的可分量,如果越过这个最小可分量再分下去,其部分就不再是这个实体的质素。在时间中的存在也是一样,怀特海说过,自然在瞬间不存在,不同种类的实体只有在适当数量的时间中才能存在。特定的实体都有它能够存在的特定时间间隔,如果时间间隔更短,它所属于的那个事物的功能与过程就不能发生,这就是所谓的最小空间和时间的理论(注:参见[英]罗宾·柯林伍德著,吴国盛、柯映红译:《自然的观念》,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作为自然界本体的太极就是宇宙的最小时间和最小空间,从时空方面说,太极既是“至大无外”的宏观宇宙的“大一”,又是“至小无内”的微观宇宙的“小一”。
二、太极是自然的混沌样式
太极在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思想中是阴与阳的共同体或统一体。虽然统一体应当是有序的,但太极这个统一体将无序也蕴藏于其中,无序不过是有序的一种特殊状态。自然界从混沌走向有序,自然界的第一个存在样式是混沌,从自然界存在样式的角度来理解太极,太极的一层意义应是自然的混沌状态。太极的自然界混沌存在样式意义,可理解为宇宙产生之初的混沌。
周敦颐称太极亦为无极,《太极图说》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注:转引自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三册第179页。),就是这个意思。他试图说明有序之太极与无序之太极有区别,又试图说明他们本来就是一个,无序不过是有序特别的一种,故说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易纬·乾坤凿度》说:“……有开生于无形……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混沦。混沦者,言万物相浑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畔。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为一。”(注:转引自朱伯崑主编:《国际易学研究》第六期,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335页。)“易始于太极(郑玄注:气象未分之时),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注:转引自朱伯崑主编:《国际易学研究》第六期,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335页。)“太易始著太极成。太极成,乾坤行(郑玄注:太易,无形也。太极,有也。太易从无入有。圣人知太易有理未形,故曰太易)。”(注:转引自朱伯崑主编:《国际易学研究》第六期,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335页。)从现在的角度来理解,太极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混沦”,即混沌;另一种是“一”,即“易变而为一”之“一”。混沌是气形质具而万物相浑未离的状态,是气形质万物都只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其中的、从它宇宙转变为此宇宙而无序的物质状态。“一”则是此宇宙之始、由以发展出具有气形质且万物相分离的有序物质状态。虽然“混沦”与“一”、太极与无极其区别若此,但“混沦”与“一”、太极与无极依然是一个统一体。有的思想家们则倾向于将混沌看作一种独立的存在,如邵雍《观物内篇》说:“混成一体,谓之太极。太极既判,初有仪形,谓之两仪。”(注:转引自朱伯崑主编:《国际易学研究》第六期,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依据这种理解,就把太极独归于混沌,把有序独归于具体万物,将有序无序判然分离,割断了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桥梁,最终有序与无序都变得难以理解。这种理解显然将混沌看作是自然的一种独立存在,有在太极之上再安排一个无极、而将太极与无极分割、将无序状态与有序状态分割的理论危险。在这里,把太极、无极,“混沦”、“一”,阴阳未判、阴阳已判看作是本体,则是内在地设定二元论,否则不好理解;但是,如果将太极、无极,“混沦”、“一”,阴阳未判、阴阳已判看作是本体的存在样式,则既没有二元论的嫌疑,也能从逻辑上说得过去。所以无极、混沦、阴阳未判都是表达太极是自然混沌状态的样式这个意思。
混沌是一个平衡的、有序和有组织的过程经远离平衡过渡到非平衡后陷入的原组织破坏的无序状态,有序之中包含着无序的“种子”,混沌渊源于有序之中。混沌的机制与阴阳鱼太极图意蕴有一致之处。“阴阳鱼中分别含有一白点、一黑点”,“黑白点分别是阳鱼、阴鱼的‘种子’”,是事物“自己孕育自我否定的种子”。这既表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也说明“事物不完备”,有序之中蕴藏着无序,蕴藏着混沌。混沌产生的原因恰恰来自系统内部导致变异的因素。当变异因素作用的积累最终会意外地产生变异本身,随着演化的继续进行下去,确定性之中会产生不确定性,有序就走向混沌。从数理逻辑上看,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揭示:一个确定性的系统总存在自身的不可判定的问题(自身不完备),即总存在不确定性,从而揭示并证明了一个确定性的系统一定会产生不确定的行为即混沌。阴阳鱼太极图中的黑白点正是形象表示“系统不完备”,它们正是“系统中不可判定的问题”(注:参见李以渝:《太极图意蕴与现代科学的平行与启迪》,《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年第5期,第49页。)。从后世阴阳鱼太极图既是对太极观念的完善、也是太极观念较好的体现这一点来看,太极确实是自然界混沌的存在样式。
三、太极是自然的有序样式
太极是混沌与有序的统一体,太极是物质由无形状态向有形状态发展的联结点,太极的另一层意思是自然的有序样式。太极是自然的有序状态的存在样式,太极内部的有序是自然界有序的源泉。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阴变阳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注:转引自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三册第179-180页。)太极自动自静,自动而静,自静而动,超动超静;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而动。阴阳生而秩序成,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阳变阴合,相互作用,便生出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之气顺次部署,四时就运行起来。阴阳五行相交相感,巧妙结合,便生出天地万物和人类。太极之中的阴阳两个方面,概括了宇宙间本有的两种相对待的力量,如阴阳、刚柔、往复、阖闢、屈伸等。用“阳”以表示积极的、刚的、复的、闢的、伸的等宇宙间生生不已的力量;用“阴”以表示消极的、柔的、往的、阖的、屈的等宇宙间的导致逝灭的力量。宇宙间的两种相对待的力量相互吸引,相互排拒,导致宇宙间的一切事象和物象的发生;一阖一闢谓之变,刚柔相推而变化生。宇宙间有许多的相摩、相荡、相薄、相错、相攻、相取、相感、相得、相逮、相射、相悖等,这都是宇宙间两种相对待的力量之间的相互吸引而相互排拒的表现形式。太极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本身是不可绝然分割的。在《易经》里,“乾坤”两卦本是代表纯阴纯阳之卦的,但是却各有“用九”和“用六”之说,以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不可分割之对立统一的隐意。阴阳本身是混然一体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说文解字》说:“极,栋也。”(注:[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1963年版,第120页。)栋是屋顶的横梁。朱熹之《太极图说解》:“太极,形而上之道也。”(注:转引自朱伯崑主编:《国际易学研究》第六期,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朱子语类》卷九十四又说:“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注:转引自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三册第235页。)“道”即是有序,太极是现实世界之有序的源泉与本质所在。
现代科学的基本问题,可抽象为A与非A的对立统一问题。如相对论时空的质量与能量、运动与静止等关系问题,量子力学基本粒子的波动性与粒子性、能与负能、粒子与反粒子、显秩序与隐秩序的关系问题,还如对称与对称破缺、稳定性与不稳定性、负熵与熵、有序与无序、确定性与随机性、空间结构相反的DNA分子、人脑左右半球等等关系问题。现代科学则是关于复杂性的科学,着重探索研究系统、结构、协同、整合,研究部分如何到整体、低层次如何过渡到高层次。现代科学认为世界各层次之间是不可还原一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事物从部分到整体有层次跃进或称为涌现属性,即具非线性。关于太极图与现代科学的联系,可将现代科学的基本问题A与非A表示为太极图中的阴阳鱼,A与非A的整合为太极图阴阳鱼互抱的整体。复杂事物A与非A的对立统一是悖论,粒子波粒二象性、显秩序与隐秩序、乃至混沌、分形、超循环等复杂现象都具有悖论特征。现代科学对悖论的研究表明,悖论的本质是存在不同层次的自我相关、自相缠绕一怪圈,即可用著名的莫比乌斯带(Mobius band)来形象表示的怪圈。怪圈的奇异结构能实现不同层次的超越,启示A到非A的整合,有其“通道”、结构,即相互冲突的A与非A两极由A到非A经怪圈能自然相通、相合。能表示A与非A整合的太极图也是这样的怪圈结构,不过是平面的(注:参见李以渝:《太极图意蕴与现代科学的平行与启迪》,《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年第5期,第48、50页。)。
阴阳鱼太极图具有揭示事物发展超循环演化的动力学机制。“阴”,意味着受动、稳定,“阳”,意味着主动、发展。在《易》中,稳定与发展为“不易”与“变易”。系统科学揭示,稳定(阴)联系于、产生于负反馈机制,发展(阳)联系于正反馈机制。正、负反馈机制“互为因果环”。太极图整体随时间之矢的运动,可描述事物一般进化规律及其机制:阴鱼运动是事物“负反馈—自稳”、稳定发展,进而阳鱼运动是事物“正反馈—自生”、可能产生新事物;在新层次上,阴鱼运动和阳鱼运动不断循环发展,形成“太极循环”。太极图所表示的事物运动演化结构是一个“超循环结构”,阴阳鱼表示的负反馈、正反馈都是循环,而且它们互补在更大的循环上,即循环的循环(注:参见李以渝:《太极图意蕴与现代科学的平行与启迪》,《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年第5期,第50页。)。阴阳鱼太极图的秩序是自然界超循环秩序的来源。
太极图的数理展开图为八卦图,为六十四卦图理论说,阴阳鱼太极图的秩序是复杂事物的分形结构秩序的来源。用分形理论的“分形元”来表示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可得“矛盾有规分形”、“矛盾网络分形”、“矛盾随机分形”等,且与古人将太极图展开为两仪、四象、八卦、……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在形式上一致。这说明事物对立统一复杂的结构是“树状结构”与“圈套结构”的结合,后者更本质。复杂事物分形结构局部与整体之间不仅自相似,而且有复杂的结构及其分解规律,以实现事物演化从低级整合到高级整合,如一阶整合到二阶整合,等等(注:参见李以渝:《太极图意蕴与现代科学的平行与启迪》,《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年第5期,第51页。)。
总之,古人把太极八卦当做宇宙模型,当成宇宙代数公式,用其来涵盖天地及万物的共同规律,描述大到天体、小到微小事物的基本特性。由阴阳鱼太极图依数理展开的八卦与六十四卦可看作是具体自然事物抽象的存在样式。
四、太极是具体自然事物之始与极
“有生天地之始者,太极也。”(注:转引自朱伯崑主编:《国际易学研究》第六期,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古人之谓天地,既是宇宙的代称,也是具体事物的代称。前者“天地”即自然,后者“天”即人类头顶上之大气,“地”即人类脚下之大地。太极是天地之始,即太极是具体自然事物之始端。后世将儒释道三家学说合归为一,从太极说得出了“理一分殊”的新进展。朱熹《太极图说解》说:“盖合而言之,万物统体一太极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也。”(注:转引自朱伯崑主编:《国际易学研究》第六期,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朱子语类》卷九十四说:“太极只是个极好的道理,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周子所谓太极,是天地人物万善至好的表德。”(注:转引自朱伯崑主编:《国际易学研究》第六期,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事事物物都统属于太极,以太极为本体,太极只有一个;太极又散在事事物物之中,事事物物各有一个完整的太极。从自然哲学的角度看,“理一分殊”说的实质意义之一就是把太极当作具体自然事物之始与极。所谓“始”,是具体事物的发展与形成所由以出发的点;所谓“极”,是具体事物由其内部全部可能性决定的最高、最完善的内在目的地。
太极是具体自然事物的混沌之始。作为混沌的太极也可以是有限物从一物转化为它物时的无序,即现代科学耗散结构论所谓从混沌到有序之混沌。按照耗散结构理论中关于变化的理论,由于负熵的作用,当涨落迫使一个现存系统(事物)进入远离平衡的状态并威胁其结构时,该系统(事物)便达到一个临界时刻或分叉点。由于在这个临界时刻或分叉点上,从本质上不可能事先决定该系统(事物)的下一步状态,而由偶然性来决定该系统(事物)的哪些部分在新的结构中保留下来,因而这个临界时刻或分叉点就是混沌。新的结构一旦选定,系统(事物)就进入有序状态,直到下一个临界时刻或分叉点(注:参见[比]伊·普里戈金、[法]伊·斯唐热著,曾庆宏、沈小峰译《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这个临界时刻或分叉点就是有限事物从一物转化为它物的混沌样式,是这个它物的太极。
太极是具体自然事物的有序之始。邵雍在《观物外篇》说:“太极既分,两仪立矣。阳上交于阴,阴下交于阳,四象生矣。阳交于阴,阴交于阳,而生天之四象;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于是八卦成矣。八卦相错,然后万物生焉。……犹根之有杆,杆之有枝,枝之有叶。愈大则愈少,愈细则愈繁。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注:转引自朱伯崑主编:《国际易学研究》第六期,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太极可以是有限物从一物转化为它物时的有序,即现代科学耗散结构论所谓从混沌到有序之有序。当系统越过临界时刻或分叉点,由于内部各因素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干、协同的自组织作用,各方经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而彼此约束和选择、协同和放大而自发形成特定的新结构时,就进入了一个新的稳定平衡态。这一新的结构和平衡态以全或无的方式出现:要不就没有这个新的结构,要不就是一个已经形成的新结构,这里不存在一个形成之中的结构。而且,新的结构一旦出现,它就蕴藏、包含和规定其直到下一个临界时刻或分叉点的全部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结构既是始,也是终,因而是极,即太极。所以说,太极又是具体自然事物之极。
自然事物之极是自然事物最高、最完善的内在目的。众所周知,任何具体事物都是系统,而任何系统内部都始终存在着某种涨落。因为系统组成要素的性能、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些变化对系统带来干扰,必然导致系统宏观结构原有稳定性的局部偏离,从而使刻化系统整体状态的宏观量不能保持在某种平均值上(注:参见邓修平等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这种宏观量平均值就是具体系统的太极。上个世纪之初,德国胚胎学家汉斯·杜里舒认为,胚胎在完成其发育时因某种无形的“生命原理”(entelechy)而实现着某种既定的计划,这种计划使得胚胎在其早期阶段能够抵制最剧烈的扰乱,并且不顾一切地要发育成一个正常的、功能健全的有机体。这种存在于具体胚胎中的无形“生命原理”就是该胚胎事物的太极(注:参见[比]伊·普里戈金、[法]伊·斯唐热著,曾庆宏、沈小峰译:《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17页。)。而且,对于生命事物来说,虽然其在正常情况下已经发育成为一个结构与功能都正常的有机体,但对他来说,还有一个发育、结构、功能、健康的最佳状况,这个最佳的状况就是他的太极。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事事物物都有个极,是道理之极至”,事事物物各有一太极就不难理解了。
五、结论
太极是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最高范畴,它既是自然的本体,又是自然存在的样式。作为自然本体混沌与有序的统一体,太极既是本体混沌的样式,也是其有序的样式。自然事物是从混沌走向有序的,太极内部的阴阳对立统一,既是自然事物解体走向混沌的原因,也是自然事物自组织发展转化为新事物的原因,从这个角度说来,太极自然是自然有序的源泉。从具体事物自身的角度看,太极既是自然事物的开始,又是自然事物的终结,同时,具体自然事物的“始”一开始就规定了自然事物全部可能内在的目的,因而太极又是自然事物的极至。
[收稿日期]2004-12-30
标签:阴阳鱼论文; 太极论文; 混沌现象论文; 宇宙结构论文; 自然哲学论文;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论文; 中国哲学史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