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王明霞,林水中,钱吉兰,时晓玉
(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盐城 224051)
摘要: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对其成长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该文试从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入手,分析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的一些不良心理问题,并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对策
职业教育应以职业为本,教育是手段,职业才是目的。职业教育同时跨越教育和职业两大范畴。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打造成企业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这与普通高中以升学为主的教育目标有很大差别。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实中人们总是把目光过多地集中在初中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身上,认为他们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心理问题突出,对他们的关爱更多一些。殊不知,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不容乐观。
1 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此时心理变化最为激烈,极易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 从近些年的招生情况来看,随着普高热的持续升温,凡是有一线希望进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大多选择就读普通高中;而职业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是传统的单一教育评价体系的“失败者”。 这些学生表面自主,内心却缺乏独立能力,有雄心和抱负,却显得懒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父母对子女扭曲的期望,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当前主要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教育评价体系,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学校工作会向应试教育方面靠拢。而那些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得已才选择了职业学校。 就拿笔者学校来说,这几年每年招生1 300 人左右,学生的中考成绩平均在393.5 分,还有些是初中的隐性流生、或出去工作过的往届生,他们不仅成绩不理想,还存在着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他们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被忽视的群体,还有部分是孤儿、单亲、离异、留守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心理问题多发、易发。 这样一个弱势群体,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时期、生活环境、年龄阶段、受教育的内容以及发展的方向等所具有的特殊性,与其他同龄学生相比具有特定的心理问题,针对我校新生进行的SCL-90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如下(见表1)。
从有效问卷率来,本科(3+4)>普职高中?对口高考>五年制高职>三年制中专,由此表明,成绩越优秀的学生,对待测试的态度更端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强。 从问题学生率来看,本科(3+4)>普职高中>对口高考>五年制高职>三年制中专,可见成绩相对越优秀的学生,问题学生所占比例越大,说明学习的压力也是影响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这种压力,如果平衡,将会化为前进的动力;如果失衡,不仅会导致学生学习举步维艰、学业停滞不前,甚至产生以下类型的心理问题。
表1 2018 级新生心理测试
1.1 厌学心理问题
职业学校学生基本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学校是父母的选择,他们是在无可奈何的状况下来到职校学习的,学习无目标、自信心不足、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动机不高,不思进取,抱着混时度日的心态。还有些学生学习基础差,长期遭受教师批评、同学歧视,以致无法获得学习的满足感,逐渐形成学习无价值、自己是“差生”等观念,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性,意志十分薄弱,碰到难题便打退堂鼓,产生厌学情绪。
厌学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对学习毫无兴趣,把学习看作负担和痛苦,不愿意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找各种理由请假、逃学、旷课、甚至辍学。 据调查,每年新生开学后三个月内流失的学生大约占1.22%,其中有一定比例就是因为厌学心理。 这部分学生入学教育、军训时表现良好,但开始上课后就表现出不舒服、课堂上没精神、打瞌睡、课后生龙活虎,一提作业就烦躁,久而久之觉得待在学校就是混日子,但又不愿意去改变自己的现状,进而选择放弃学业。
1.2 情感心理问题
职业学校学生的情感心理问题主要有: 一是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弱,常常是稍遇刺激就出现偏激情绪或极端行为,冲动性强,理智性差。 二是不少职业学校学生对人对事态度冷漠,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甚至对他人怀有敌意。 三是情感上耐挫力弱,同学交往、活动竞争、就业竞争失利时,容易产生极端行为,如出走、打架、逃学、挑衅滋事等。 四是情感压抑,情绪体验消极、宣泄渠道不良,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竞争失利的情况下,社会评价低,家长责骂多,使他们压力巨大,身心疲惫,自我封闭。如果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差或自我宣泄方式不正当,往往会产生更严重的情感问题。
其最终定位,是北曲在地位排序方面应与南曲等量齐观,“譬之同一师承,而顿、渐分教;俱为国臣,而文、武异科”,惟其差异在于“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17](P25),南、北曲拥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这样,就从艺术审美角度审视了南、北曲的品格特征,也对长期以来“尊元”思维下形成的北曲正音观念形成了有力纠偏。
职业学校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十分复杂,表现形式各不相同。由于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其心理具有可变性、可塑性等特点,但只要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是能够调整的。
1.3 社交心理问题
职业学校学生在择业问题上,普遍存在择业依赖心理、焦虑心理。一些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真实条件和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没兴趣,自己又无法改变现实,整天心绪不宁、愁眉苦脸。毕业的时候,他们担心自己学历低、专业技能水平低,还怕找不到工作,所以他们就寄希望于学校或家长帮他们解决就业问题。
(7)通过上面粒子群和遗传算法不断迭代寻优,分别得到群体最佳个体gbest_PSO和gbest_GA,信息共享,比较gbest_PSO和gbest_GA好坏,选择较好的作为PSO和GA下一代进化依据,进而获得全局最佳值global_best。
社交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是:易冲动、极为争强好胜、爱打架;班级不团结,内部经常拉帮结派,搞江湖哥们义气;言语表达力差,与他人交流沟通困难,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
1.4 个性心理问题
相当一部分职业学校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常常自我评价不当。他们自卑又自私。不少职业学校学生由于长期被别人歧视,经常被父母指责,所以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对于可以轻松完成的任务也轻易放弃,存在自卑自贱、自暴自弃的现象。 而一部分独生子女又过分关注自己,忽视别人;一味索取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不愿意去真诚地关心帮助别人;一味关心自己的利益,很少主动地关心他人和集体。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精神萎靡不振,学习不思进取,生活自由散漫,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消极表现。
总体而言,在高中物理解题思维训练中,教师要善于引导通过解题来锻炼多种思维技能,多归纳、多总结,针对不同题型来寻找更合适的解题思维,强化解题能力.另外,物理题在解题方法上,我们同学们要在平时加以训练,突出解题思维的启发,掌握更多解题技巧.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虽然与遗传基因和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但是在现实中,不少心理问题来源于知识的贫乏。 无知容易使人粗俗、自卑,而丰富的知识则使人明智、自信、坚强、谦和、大度。 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受其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调节和制约,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能正确认识和看待社会、人生中的各种状况,并能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反应;对人生也能充满信心、提高对各种挫折的耐受能力。当遇到困难时,能正确地分析事物,稳妥地处理事情。
1.5 择业心理问题
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职业学校学生因面向社会、面对就业,容易产生焦虑,这也是他们的心理问题之一,除此之外,还有人际关系问题。 职业教育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针以及办学模式,因此职业学校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挫折心理承受能力显得极为重要。 遗憾的是,职业学校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信任感,学生初中阶段经常被教师忽视、指责,使得学生对职业学校的教师产生疏远感和压抑感,想与教师亲近又怕受到冷落,一旦教师在对待自己或处理问题上不够恰当或自己感到不满意时,往往会出现强烈的不满,形成对立情绪,甚至出现逆反行为。其次是与父母沟通交流困难,不理解父母、抱怨,甚至对父母产生敌对态度,与父母矛盾不断。职业学校学生的“圈子”意识十分强烈,小团体现象比较严重;渴望与异性接触交往、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但由于情感的冲动性,他们往往分不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过早地追求爱情,易引起性行为过错,对一些正常的性生理现象,因缺乏科学的认识,产生惊恐、疑惑、羞涩、精神恍惚、焦虑不安等心理反应。
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与长处、缺点与不足。悦纳自己,抛弃自卑与失落情绪,恢复自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帮助学生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其个人能力、志向、兴趣重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学校可以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或者请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告会。使学生尽快了解并熟悉所学专业概况,对专业产生强烈兴趣和求知欲。帮助他们把自己定位于技能人才,努力成长为新一代的技术工人,走一条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之路,使他们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事物,主动地提高自己、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对策
情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是情绪波动大,动辄就哭,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哭大闹或摔砸东西,有时候会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跟朋友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发生激烈的争执。 不少情感冷漠的学生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事外。
2.1 丰富知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在诸多竞争活动中,他们明明有机会成功,却选择了退缩。他们的内心十分胆怯、不自信,时常感到焦虑,害怕失败,更有甚者会出现失眠、盗汗、心悸等生理症状。 如果任其发展,他们的人格将被这种无能感侵蚀。部分学生渴望一鸣惊人,为此会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常常对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评价很敏感,而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掩饰自卑并由此获得的某种补偿。
在开花期间,番茄生长温度应该控制在25℃-28℃范围内。通常情况下,温度在15℃以下或是30℃以上均不会影响到开花结果。温度和光照直接影响番茄栽培成效,将反光幕放置在温室后墙,可以有效提升温室的光照强度。需要合理控制植株栽培密度,可以有效改善光照强度,使日光温室保持合理的湿度,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支持[2]。
2.2 悦纳自我,重新确立人生目标
职业学校学生期待步入社会,但对社会和工作又疏于了解;渴望能找到一个高收入低付出的工作,但本身又缺乏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相当一部分学生把工作设想得相当美好,一旦工作与自己的设想有差距时就会出现巨大的失落感,因此辞职、跳槽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需要社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种良性的宽松环境,也需要家庭改变那种“重养育、轻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家教观念,更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注,加以积极的引导和启发,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3 勇于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通过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发展健康的兴趣,广泛的兴趣会使人将心理活动倾注于活动之中,从而减轻对自我的过分关注。 兴趣还能把具有共同兴趣的人连接起来,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社会生活的历练,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培养高尚的兴趣倾向,发展有益于社会和个性全面发展的广泛兴趣,积极投身于陶冶情操、催人奋发向上的精神文化活动,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还能使人脱离低级趣味。 同时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大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班级可以根据该班同学的实际情况开展集体活动。如主题演讲、主题班会、各类评比活动、知识竞赛、辩论会、唱歌比赛等。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在使学生增强知识、 提高能力的同时,也能使他们进入特定的心理氛围,在不经意间加强与学生和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
2.4 重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教学活动
教师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事实上,教师也是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职业学校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只是因为成绩不好,看多了教师的白眼、听多了教师讽刺的语言、经历了太多的挫折,所以特别敏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做到:伤害学生自尊的话不说,贬低学生人格的事不做,忌讽刺挖苦、忌简单粗暴、忌以势压人、忌体罚。 同时,教师要做学生心灵家园的拓荒者,应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指导,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乐观向上、宽容大度、积极进取的良好心理品质。 要达到这些要求,教师仅凭一腔热情和满腔关爱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和障碍,同时提醒家长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
2.2 心肌酶谱指标与心率减速力的相关性分析 心肌酶谱指标与心率减速力水平呈负相关(P<0.05),见表2。
可见,德都方言和青海汉话在语音方面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但是,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作以对比,又发现相同的音还是不少的,这也符合凡语言“共性大于个性”的观点,如果把青海汉话的语音与现代汉语的标准音相比较,差别是十分明显的,但青海汉话的语音同德都方言的语音却又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我们不必进行全面的分析对比,仅从元音(韵母)方面来看,有几个主要元音是一致的,或者基本一致,对比如下:
2.5 合力育人,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教育,职业学校的学生也不例外。 学校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心、理解、信任学生,形成浓厚民主气氛,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不学到乐学;发现其闪光点,正确引导,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监督、鼓励他们专心学习;要针对各人的实际情况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对优秀者给予奖励,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这样才能为学生成才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一生中生理、心理变化最显著的时期,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塑造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当前的教育条件下,职业学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情绪调控、 心理自救的方法,疏之有法、导之有效,积极寻求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使其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更具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崔景贵.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梁桂.中职学生不良行为的解读[J].职业教育研究,2007(6):45-46.
[4]金友鹏.高职心理健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
[5]刘薇.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矫正对策[J].交通职业教育,2012(4):58-59,62.
[6]王义波. 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EB/OL].(2018-10-31).https://wenku.baidu.com/view/e7c9 369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3.html.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9(a)-0039-03
作者简介: 王明霞(1969-),女,江苏射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