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感染科 江苏泗洪 223900
[摘要]目的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结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出现率、腮腺消肿时间和退热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7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9.6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为12.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2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腮腺消肿和退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选取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腮腺消肿时间和退热时间,降低并发症出现率。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利巴韦林;流行性腮腺炎
在临床研究中,流行性腮腺炎是因为腮腺炎病毒所导致的全身性感染或者急性感染的呼吸道疾病,此种疾病主要累及患者腮腺和其他唾液腺,临床表现多为单侧或者双侧腮腺疼痛、发热以及肿大,若吃到酸性食品则会出现强烈疼痛,情况严重的患者会导致腮腺周围组织出现高度肿胀和吞咽困难等症状[1]。利巴韦林能够有效抑制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体内病毒增加,使病毒聚合酶活性降低,并消灭病毒。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能够充分唤醒患者体内免疫活性细胞,有利于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2]。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采取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为7-34岁,平均年龄为(19.10±6.42)岁。观察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为6-32岁,平均年龄为(18.95±6.2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星湖生化制药厂,国药准字H19999407)进行治疗,剂量为1日每千克体重10至15mg,再加入生理盐水100至250ml实施静滴,每天2次,持续使用5天。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10007)结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利巴韦林用法和计量可参照对照组,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使用计量为每次100万U,肌肉注射,每天1次,持续使用5天。
1.3疗效指标 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减轻或者加重,未退热,腮腺肿痛,并患有并发症;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腮腺肿痛症状显著减轻,腋下温度下降,无并发症;痊愈:临床症状消失,退热,无腮腺肿痛,无并发症。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χ±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7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9.65%,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并发症出现率 对照组患者出现心肌炎4例,脑膜炎3例,胰腺炎3例,并发症出现率为32.25%(10/31),观察组患者出现心肌炎1例,脑膜炎2例,胰腺炎1例,并发症出现率为12.90%(4/3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3腮腺消肿和退热时间 观察组患者腮腺消肿和退热时间分别是(50.27±12.01)h、(27.40±10.23)h,对照组患者腮腺消肿和退热时间分别是(80.38±18.29)h、(73.32±15.35)h,观察组患者腮腺消肿和退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与青少年时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疾病,四季均有流行,以冬季和春季常见,这类疾病病毒多通过直接接触或者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流行性腮腺炎的病毒不仅侵害患者腮腺组织,还会侵害患者其他腺体组织和神经系统,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心肌炎、脑膜炎和胰腺炎等并发症。此病具有感染率高和潜伏期较长等特征,且患病早期不易被发现,特别是在超市、学校、广场等人口密集地方,易造成大规模传播,所以早发现并及时治疗,有利于控制病情[3]。
利巴韦林是一类抗病毒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的RNA与DNA合成、复制,抗病毒效果显著,可快速消灭患者体内病毒,抑制病情病变,从而减轻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症状,并且有利于减少病毒传染性,但是只使用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不仅疗效欠佳,还易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血清胆红素升高以及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具有抗病毒、抗恶性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力。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使用后可直接刺激免疫活细胞从而产生大量细胞干扰素,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B细胞以及T细胞,达到消灭病毒的作用,且联合细胞表面受体,提高抗病毒蛋白合成数量,阻断病毒核酸和病毒蛋白合成,从而抑制病毒繁殖[4]。
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7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9.6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为12.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2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腮腺消肿和退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采取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结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腮腺消肿时间和退热时间缩短,并发症出现例数有所减少。
综上所述,对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选取重组人干扰素a-1b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腮腺消肿时间和退热时间,降低并发症出现率。
参考文献
[1] 刘瑜.探究小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7):81-82.
[2] 王小红.板蓝根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8,15(1):101.
[3] 李慧.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52页.
[4] 王凡.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4):4523-4524.
论文作者:李帅,吴笑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腮腺论文; 患者论文; 注射液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流行性腮腺炎论文; 人干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