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业迎来政策红利
文/本刊记者 万 璐
今年以来,我国密集发布多项政策措施,加速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A股市场相关产业链公司将迎来新的主题投资机会。
前段时间在各大卫视热播的现代家庭生活剧《都挺好》,引发了大众对很多社会问题的反思。特别是剧中关于苏家老父亲的养老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冲突,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共鸣。事实上,在全球老龄化的背景下,养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在独生子女逐步占据养老主体的中国,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1)沟通高效性。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能够基于建筑工程项目模拟出具体的项目3D模型,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建筑项目从设计、施工、运营及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能够便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方、业主单位以及分包商基于项目可视化,保障各方的充分、有效地沟通,减少因信息交流不畅而导致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使建筑工程项目符合各方要求。
宫本英修认为,刑罚的作用有二,一是实际效果,二是感情效果。实际效果是对犯罪的预防作用,这种作用包括一般预防与特别预防。刑罚的感情效果包括一平复被害人及其亲属等的报复心理;二作为一种社会公愤的显示;三使一般性的报应情感得到满足[7]26。据此,刑罚的功能不仅在于威慑罪犯与潜在的犯罪分子,更重要的是发挥其预防功能。
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加速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新一波政策密集发布,养老服务业受到空前重视,A股市场上与养老相关的上市公司有望迎来较好的主题投资机会。
养老产业规模巨大
房屋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成本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做好成本管理能够避免施工中对人力、物力的不合理消耗,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其次,做好成本管理能够使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不是盲目的而是有计划的进行,大大减少了工作失误,提高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能够有效的增强市场竞争力。而目前,许多建筑企业忽视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意识上不去,行动也就随之缓慢,最终只会导致企业停滞不前,所以,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建筑企业为了能有一席之地就要重视成本管理的作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与此同时,国家多个部门也相继发布了多项政策措施。如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个部门联合发布《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提出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4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要求健全市场机制,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确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并提出6方面共28条具体政策措施。5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社区养老服务推出一揽子鼓励措施,放宽准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并在房租用水用电价格、财政支持力度及税费优惠方面予以安排。7月4日,财政部等6个部门发布《关于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政策的公告》,自2019年6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提供社区养老、托育、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8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同意建立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函》,这意味着我国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
近几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49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7.9%。人口走势的预测模型显示,我国将于2019-2020年进入中度老龄化,在2030-2031年进入重度老龄化,未来将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
政策助力新发展
为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期做好充足技术准备,进而使工程施工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在建筑施工技术前期准备阶段,要全面分析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深入优化施工方案,提升施工效率,使建筑施工工程成本尽量缩减[4]。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其肩负着对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把控的重要作用。在建筑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投资成本以及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把控。加强对施工技术管理的检查力度,相关部门应进行不定期抽查,对施工技术管理运用不当和违规操作的施工企业予以处罚。
与此同时,我国的多数家庭正向着由父母四人、夫妻二人以及一个孩子组成的 421型 家庭模式迈进。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占家庭总数的30%以上,“421型 家庭结构逐渐成为主流。年轻夫妇在工作、照顾子女之外还要背负沉重的赡养压力,家庭负担往往很重。这就意味着,传统家庭赡养的养老模式正面临较大压力。在此背景下,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成为许多老人的养老新选择。但是,当前我国养老行业存在两大短板,一是全国老龄人口的床位每年短缺高达三四百万张,二是城市家政服务人才短缺。毫无疑问,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但是,痛点多往往意味着潜力空间大。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6.57万亿元,预计2022年可达10.29万亿元。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养老群体的不断扩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养老改革,加速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2018年仅中央层面就出台了近10项关于养老方面的政策。进入2019年,我国相关部门更是密集发布了新一波政策措施,养老服务业正受到空前重视。
除国家层面外,各地也在结合实际谋划出台各类政策措施,积极助推养老服务业发展。比如,上海印发了《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制定26项具体任务。北京计划出台并实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津贴实施办法等,组织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江苏将研究梳理养老服务标准需求清单,制订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广东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贵州启动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650个标准化的居家社区养老设施和640个标准化的城乡养老机构将得到提质改造。福建确定了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重大项目173个,计划年内投资112亿元。河北要求各市要完成社区和居家养老工程确定的改造提升任务,及早谋划2020年改造提升计划。另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还签署了 合作备忘录”,促进长三角地区养老资源共享,统筹规划区域养老产业布局。
相关产业链可关注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加码,我国养老服务产业有望进入长期繁荣的景气周期。A股市场上与养老相关的大健康、大消费以及医疗等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光大证券认为,国内老龄化趋势日趋明显,养老需求巨大,产业潜在空间超过5000亿元,而养老产业供不应求现象明显,支付能力不足问题正逐步改善,政策也支持供应端扩大供给。今年养老产业在支付和供给端的政策边际变化带来较好的养老主题投资机会。
申万宏源认为,老龄化加剧不可逆,供需缺口扩大亟待满足。2019年养老行业达4.4万亿元,预计2023年规模将达1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30%。投资者可关注养老运营服务、养老用品、养老院、养老地产等相关概念股。
兴业证券认为,我国养老产业面临重大缺位。国内养老和老年医疗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目前养老床位水平较国务院颁布的2020年养老床位目标差距为每千人4张床位,预计有待拓展市场规模达到4000亿元,机遇无限。居家养老将是国内养老未来发展的重点,预计将有90%的老人居家养老;发展方向包括上门护理、居家智能养老设备、适老家居改造等。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标签:政策红利论文; 养老服务业论文; a股市场论文; 政策措施论文; 主题投资论文; 加速推进论文; 相关产业链论文; 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