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人民医院 广西灵山 535499
摘要:目的 观察强的松、环磷酰胺及中药三联疗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择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6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 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强的松和环磷酰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缓解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缓解率 90.0 %,对照组76.7%(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均有好转(P <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 1年内复发率6.67 %,对照组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的松、环磷酰胺及中药三联疗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肾病综合征为儿科常见疾病,由于大多数能得到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治疗,使肾病综合征的缓解率有所上升,病死率明显下降。但仍有部分小儿因频繁反复发作或激素耐药而成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成为目前小儿肾脏病临床最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科从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应用中药配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三联疗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3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儿均符合2000年全国小儿肾脏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关于肾小球疾病分型与诊断标准[1],家长及患儿均能按研究方案坚持和配合的为研究对象。病例的排除标准:伴发有其他系统疾病的患儿除外。其中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对照组男 20例,女10例,两组患儿年龄为8岁~12 岁,病程 3 个月~4年;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三联疗法,即强的松、环磷酸胺及中药治疗,中药是黄芪、党参、茯苓、泽兰、益母草、川芎、山药、白茅根、芡实等辨证加减,对照组采用两联疗法,即强的松与环磷酸胺治疗。治疗组、对照组均给予标准剂量强的松,每日1mg/kg,晨起顿服,8周后减量,每周减5mg,至小剂量(每天0.5mg/kg)时改为隔日顿服,待6个月后继续每3周减原量的10%至维持量(隔日0.4mg/kg),持续服用1年以上再继续减量至停药。在上述激素减至小剂量时均加用环磷酰胺(8-12mg/kg),溶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2d,然后每2周1次,连用3-4次;若尿蛋白转阴,则改为每4周1次,再连用2次;若尿蛋白继续转阴,可改为每2个月1次或每3个月1次,逐渐延长用药时间至停药。累积量不超过150mg/kg。
1.3 疗效评价标准按文献[2](1)完全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尿蛋白连续3次转阴、24 h尿蛋白定量<0.15g。(2)部分缓解:临床症状消失,尿蛋白定性在(+-++),24h尿蛋白<50mg/kg,血浆Alb>30g/L。(3)无效:临床表现无好转,尿蛋白>(+++)或24h尿蛋白定量≥50mg/kg,Alb<30g/L。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s)表示,应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成组对照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2.2 两组检测指标变化 治疗后两组尿蛋白定量和总胆固醇下降,血清白蛋白上升;两组间比较有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 2。
2.3 两组患儿1年后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组 1年内复发率6.67 %,对照组为16.67%
3 讨 论
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现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过敏因素、体质与免疫机制有关。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尤其是单纯型肾病)的首选药物,但部分患儿存在对激素不敏感,或对激素迟效应及长期足量激素带来的副作用等问题,因而成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现代医学认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血液成高凝状态是其难治的主要原因之一[3]。肾病综合征属祖国医学“水肿”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脾气虚弱、肾阳亏损。因脾主运化、升清降浊,肾藏精主水、司开阖。脾虚则无以化气行水,故水液泛溢于周身;脾虚则水谷精微不得输布于四肢百骸,下注膀胱;肾气虚弱、开阖不利,故精微物质外漏、水液内停,表现为高度浮肿和严重的蛋白尿。本研究结合黄芪、党参、茯苓、泽兰、益母草、川芎、山药、白茅根、芡实等辨证加减,黄芪补气固表、利水消肿;党参、茯苓、山药、芡实健脾利水固肾涩精、补脾益气;益母草、泽兰、川芎活血化淤;白茅根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利湿、清热活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故在益母草、泽兰、川芎能有效改善高凝状态。另外,中药能减少皮质激素所引起的医源性柯兴氏征,从而减少长期应用激素带来的副作用。本研究利用中医中药平衡机体阴阳,再结合西医治疗,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取长补短,为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开辟一条新的途径[4]。本研究结果表明,强的松、环磷酰胺及中药三联疗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不仅能提高疗效和降低复发率,还能明显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霁云,陈述枚,姚勇等.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 [J]. 中华儿科杂志,2001,39(12):7462~7481
[2] 叶任高,陈裕盛,方敬爱.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6):3552~3571
[3] 钟隆欣,陈培智1 活血化淤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1):492~501
[4] 吕璞琪.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20例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2)163~164.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合同号:Z2012498。
论文作者:黄健光,韦燕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4
标签:强的松论文; 小儿论文; 肾病综合征论文; 对照组论文; 难治论文; 患儿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