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行为规范考核调查研究——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_李冰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行为规范考核调查研究——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_李冰梅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 611130

摘要:我院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考核改革,以期通过考核带动教学,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崇尚法律与道德,规范学生行为,实现知行合一。通过信息工程系的试点,发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行为规范量化考核取得一定成绩,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但同时也存在实施操作困难,效果不佳等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推进我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产生积极意义。

关键词:行为规范;行为规范量化考核;知行合一

为了进一步提升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知行统一。在遵循思想道德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基础上,我院探索试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方式改革,以期通过考核改革有效推动教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行为考核,理论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一考核在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内完成。行为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在法律、道德、学习状况、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素质践行情况,此考核从大一持续到大三,每学期记录学期行为考核成绩,第五学期平均出总的行为考核成绩提交。学生只有理论成绩与行为考核成绩双合格才能完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获得相应的学分。

考虑到改革时间周期较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和风险性,改革从一开始不宜全院进行,所以,在学院人、财、物力的大力支持下,思政部与信息工程系合作进行试点,在取得成效基础上再全面展开。试点从信息工程系2014级开始,连续试行两级,即到2015级。试点改革的重点在于行为规范考核,为此,课题组制定信息工程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行为规范考核方案,对行为规范进行量化考核。行为规范考核是否能够顺利推进?考核指标对学生行为是否产生积极作用?行为考核是否能实现既定目标?要解答这些问题,需对行为规范考核实施情况进行有效了解。鉴于此,课题组进行了行为规范实施情况问卷调查,调查分为学生组与教师组。其中学生问卷共20题,主要调查学生对行为规范考核内容的知晓程度和行为规范指标对个人特定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力程度。教师问卷共10题,主要调查行为规范考核体系的优点、缺点,行为规范体系实施操作难易程度,行为规范体系考核实施效果和改进意见、建议。学生组向信息工程系的2014级、2015级960名学生发放问卷,回收96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944份;教师组向参与行为规范考核的信息工程系6位辅导员发放了问卷,回收6份,有效问卷6份。通过调查,以期实现行为考核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更加有效地推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育教学。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行为规范考核体系调查情况

1.考核全面 操作困难

信息工程系参与试点的教师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行为规范考核体系的具体实施者,其中66.7%的教师认为考核是比较全面的,涉及学生思想、道德、法律、学习状况、行为习惯等素质方面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行为规范考核体系作为整体系统而言,具有综合性特点,涉及面较宽,内容丰富。这体现了项目组在进行考核设计时,立足于从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对学生进行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律素质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并对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指标量化,落地落实,一以贯之,使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形成自觉。在考核过程中,83.3%的教师认为考核的内容和指标清晰,加分项目、扣分项目设计符合培养要求,其分值设置合理。但同时也有83.3%的教师认为有考核指标在操作上存在困难,出现个别指标无法实施的情况。

2.内容丰富 掌握不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行为规范量化考核内容丰富,涉及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4大范围,13个考核内容,20个基础指标和37项加分、扣分项目。因量化考核针对每位学生,他们都应清楚、准确地把握考核内容,否则就无法进行有效考核,实现培养目标。因此信息系教师通过考核动员大会集中讲解,个别咨询,班级QQ群、微信群共享考核表等多种途径为学生获取考核内容的相关信息提供方便。但从调查得到的数据看,其中53.8%的学生对考核内容只了解大概,10.1%的学生不清楚考核内容,只有35.1%的学生对考核内容非常清楚。在调查的6项具体考核内容中,学生能选出正确答案的平均比率为55%,其中的一项考核内容,其正确率只有27.2%。可见,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量化考核的具体内容与指标项目不能准确把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核的有效推进和考核目标的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理念新颖 影响不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行为规范考核围绕学生这个中心,结合学生实际,注重知行统一,细化考核指标,全面提升学生能力、素质。考核内容、项目的设计既充分肯定中小学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所作出的贡献,也要满足国家、社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方面的要求。基于此,我们认定每个学生入校时其行为考核的基础分为60分,即表示学生在入校时其基本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是合格的。在合格的基础上根据其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相应地加减分,根据其最终成绩来检验学生在大学期间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情况。这一理念遵循了人思想行为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同时也突出了教育对学生思想行为发展的重要性,将知识学习与践行有机结合的考核方式,具有突破性。对于这样一种思想与行为有机结合的考核方式学生普遍接受,但调查发现行为规范量化考核在诚信考试、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上课迟到、早退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学生坚持做到诚信考试其行为规范考核影响只占16.7%,社会公益活动中的影响占28.9%,上课迟到、早退方面占8.9%。65.7%的学生认为行为规范量化考核对其个人日常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影响力比较小,有0.5%的学生认为没有产生影响。几乎所有参与行为规范考核实施的教师都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行为规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一定效果,但效果不明显。从中发现行为考核对学生相关素质的促进和提升是有限的。

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发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行为规范考核存在考核内容难以把握,具体操作较难,影响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课题组通过分析,认为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内容复杂 项目众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行为规范考核学生难以准确把握,教师实施比较困难,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行为规范量化考核内容复杂,项目多。13大考核内容与37项加减分项目,它几乎涵盖了学生在大学三年期间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大部分加减分项目与学院的职业素养学分考核项目重合。在行为规范实施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因为考核内容多,而不愿意去记,也记不住,从而导致他们不按考核内容和项目要示来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往往在实施过程中因考核范围过广,项目过多,而不知如何入手,出现突击和集中考核情况,不能有效实现全过程和全面参与。

2.工作量大 督促有限

实施行为规范考核的教师一共6名,需要考核的学生960多人,平均每位教师将对160名左右的学生进行量化考核。教师需要考核的学生人数较多,工作量大。并且实施行为考核教师如果按量化考核标准的要求,就需要与相关专业教师、学院学工部、团委、后勤、宿管中心等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协调,并全天候跟踪、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做好相关记录,每学期结束后进行汇总统计,五学期进行汇总平均,得出最终行为成绩。这一考核记录和统计过程,是一个非常耗时和比较繁琐的工作,这将在原本巨大的工作量基础上又增加了工作量,在不足的师资和有限的教师精力情况下,难以实现所有项目的量化考核,特别是个别项目,如每个学生每天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基本是很难按考核指标要求进行实施的。考核指标不能进行考核,则对被考核学生来说,它的的约束力和督促力就有所减弱,行为考核就会流于形式,失去考核的意义。

3.分值有限 动力不足

行为规范考核的加减分项目分值根据不同类型和其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部分加减分值达20分,但绝大部分加减分值为3-5分之间。3-5分的加减分对于一个学期而言在成绩上有一定的体现效果,但5学期平均下来,其在成绩上的体现微不足道。学生在经过计算后发现,按行为规范考核的要求做与不做,对自己的成绩都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他们按行为规范考核要求来提升自己的内生动力会大大下降,从而影响考核的实施和最终的改革效果。

三、行为考核实施的对策思考

1.简化项目 突出重点

针对考核内容复杂与项目过多问题,课题组本着化繁为简,突出重点,便于实施的原则,思考对考核内容与项目进行适当删减和重新整合,制定出少量的,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考核项目。首先,去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行为规范考核与学院职业素质学分重合的项目。其次,结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培养需求,提炼出最基本和必要的项目进行考核,而不再是面面俱到。这些考核项目一是要体现学习的要求,二要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三是要体现出个人的思想与行为状况。

2.方便实施 加强监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行为规范考核项目在重新调整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在实践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困难,使其操作更加容易、便捷,切实减少实施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实施的效率。并加强教师对考核项目的落地落实,认真、负责地进行项目考核,全面督促学生按考核项目要求,提升思想,崇尚法律与道德,规范行为,做新时代的四有新人。同时加强行为规范考核实施教师与学院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使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向同行,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推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3.加重分值 催生动力

根据行为考核分值设定低,不能引起学生足够重视的问题,项目组在调整考核项目的前提下,加重对部分考核项目的分值设定,对大力弘扬和提倡践行的项目,加大加分力度,对禁止和反对的特定项目,则加大扣分力度,甚至实行一票否决,如违反国家法律,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行为;不能实现诚信考试的行为等。以期通过加重分值,来提高学生对行为考核的重视度,使其积极主动地按考核项目要求,提高道德修养,塑造健全人格,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228/c1001-29111314.html

[2]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李冰梅,1981年4月,女,汉,四川,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教师 讲师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611130

基金项目:2014年四川省教育厅思政专项课题“基于高职大学生行为养成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CJS14-038)

论文作者:李冰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  ;  ;  ;  ;  ;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行为规范考核调查研究——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_李冰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