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大肠肿瘤病人p53基因检测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采集89例大肠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对p53外显子5-8的突变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大肠肿瘤临床类型、组织类型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结果:p53发生突变的89例大肠肿瘤患者中,24例腺瘤中p53基因突变率为20.8%,I级不典型增生17例,II-III级不典型增生7例;二者p53基因突变率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腺癌中p53基因突变率为33.8%,高分化12例,中、低分化46例,粘液腺癌7例;三者p53基因突变率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53基因检测对大肠癌的癌前监控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肠肿瘤;病理检查;p53基因
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不断升高,如何加强大肠肿瘤癌前病变的监控、提升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效果,成为当前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问题[1]。目前,基因诊断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采用基因检测补充大肠癌的常规诊断,可为大肠癌的癌前监控、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以我司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大肠肿瘤患者为对象,通过肿瘤组织标本的p53基因检测,探讨了p53基因突变在大肠肿瘤病理改变及病情发展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9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大肠肿瘤,男52例,女37例;年龄40-78岁,平均(52.5±6.8)岁。其中,大肠癌患者65例(73.0%),大肠腺瘤患者24例(27.0%)。另选取8例良性肠病的正常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
1.2方法
1.2.1标本处理
在1ml生理盐水中清洗肿瘤组织,匀浆后,将液体吸出,离心、弃上清液,添加100μl DNA提取液,煮沸,再次离心、取上清液,稀释5倍后取2μl 进行PCR反应。
1.2.2PCR反应
取PCR反应液26.5μl Taq酶1.5μl混匀,分装至0.5ml离心管中,每管28μl,添加提取好的2μl DNA标本进行离心处理;扩增条件:94℃预变性(180s),94℃(45s)→60℃(45s)→72℃(60s),35个循环,放置5min(温度72℃)。
1.2.3电泳检测
扩增后,取下层液5μl,加入电泳指示剂(1μl)混匀,电泳20-30min,利用紫外检测仪进行观察,参照正常对照组,同一位置显现橙黄色条带即进行SSCP分析。
1.2.4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
经灌胶、变性、电泳、银染处理后,进行结果判定,每次电泳均同时做1例对照,以此作为参照,对其他样本的单链泳动有无异常进行判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统计学方法
软件SPSS 16.0处理数据,计数数据进行x2检验,P<0.05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9例受检者中,腺瘤24例,p53基因突变5例,突变率为20.8%;腺癌65例,p53基因突变22例,突变率为33.8%;二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x2=1.4044,P>0.05)。
24例腺瘤患者中,I级不典型增生17例,p53基因突变1例(5.9%);II-III级不典型增生7例,p53基因突变4例(57.1%);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7.8995,P<0.05)。65例腺癌患者中,高分化12例,p53基因突变3例(25.0%);中、低分化46例,p53基因突变16例(34.8%);粘液腺癌7例,p53基因突变3例(42.9%);粘液腺癌与高分化及中、低分化两两对比无统计学差异(x2=0.6525和0.1722,P>0.05)。
3讨论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可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临床中,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错过手术最佳时机。所以,对大肠癌的发生及发展进行研究,提升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认为[2],大肠癌的发生与DNA复制过程中各种修复基因缺陷密切相关,通过DNA检测可为大肠癌的诊断提供依据。p53基因是人类肿瘤相关性最强的抑癌基因,p53基因突变会使正常细胞失去抑癌作用,所以p53基因在腺瘤进展至腺癌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p53基因改变与大肠癌的发生、进展之间的关系已成共识[3]。本研究中,腺癌p53基因突变率高于腺瘤,但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单一的细胞基因突变不足以致使癌症发生,而大肠癌的发生是多基因突变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故还需联合MCC、DCC等基因对肿瘤恶变的潜能进行预测[4]。大肠癌的进展过程相对比较漫长,腺瘤至癌肿的进展过程呈阶段性发展。腺瘤表现为不典型增生,而这是癌前黏膜的特征性改变,故腺瘤这一癌前病变是大肠癌疾病的防治重点。本研究腺瘤II-III级不典型增生的p53基因突变率高于I级不典型增生(P<0.05),提示腺瘤的癌基因表达与不典型增生程度有一定关联。腺癌的高分化、中低分化、粘液腺癌之间p53基因突变率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大肠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与p53基因突变无相关性。
总之,p53基因检测可以预测腺瘤的癌变倾向,同时与病理检查相结合,对大肠癌进行癌前监控和早期诊断,可以取得满意结果。
参考文献:
[1]钟选芳,张晓慧,甘爱华,等.c-Myc、p53和Ki-67在不同形态的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中的意义[J].江苏医药,2017,43(03):171-173.
[2]苏晓路,李晓鸣,田卫华,等.Aurora-A mt-P53和c-myc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14,41(03):170-174.
[3]黄志伟,蔡雪彦.P53、PCNA、ki-67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3,22(06):508-512.
[4]侯睿哲,侯睿智,彭云香,等.大肠肿瘤p53和ki-ras基因协同突变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06):917-919.
论文作者:邹秋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腺瘤论文; 肿瘤论文; 基因突变论文; 大肠论文; 基因论文; 腺癌论文; 大肠癌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