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1845年春天,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下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是一篇以笔记形式记录自己思想的著作,篇幅短小,内容精湛,短短21条内容,1,500字左右,字字有声,恩格斯给了它非常高的评价,称它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其中占核心地位的是实践观点,这一观点贯穿整个著作,把实践这一观点引入进来,以科学的实践观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关于科学实践观的论述,在当今时代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背景
(一)对旧哲学进行了批判和对新的世界观进行了阐释。在1845年,马克思分别经历了来自法国政府和普鲁士政府的压迫,所以他离开了久居的巴黎外出旅游,暂时居住在布鲁塞尔,进行生活和工作。在旅居期间,马克思并没有停下来研究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而是继续刻苦钻研,既完成了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方面的一些整理工作,并且整理出关于新世界观的基本观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就是马克思形成的一个新的理论或者是关于新世界观的一个观点,其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作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之间的一个环节,对于正在探索中的马克思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探究的逐渐深入,费尔巴哈的观点引起了马克思的怀疑,并作出了批判,《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完成,是马克思以对费尔巴哈的超越为标志的,认真反思,刻苦钻研,形成了新的世界观。
(二)深入到工人生活中,为无产阶级提供理论武器。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居住期间,同恩格斯一起深入了解工人阶级当时的情况,同工人组织站在一起,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时刻了解关于工人的信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行了深入了解之后,他们迫切地意识到,有义务科学地阐明自己的观点,以便使新的思想观点能被工人阶级所掌握。其实在这一时期,各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仍然存在于工人组织内部,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不仅是来自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在当时,这些思潮也对工人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迫切要对费尔巴哈思想进行批判,对当时一些错误思潮进行批判,为有组织的无产阶级产生新的理论指导,其实马克思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真正原因也在于此。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践观的阐述
实践观是贯穿于关于费尔巴哈提纲重要文献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内容十分丰富。
(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社会生活的本质出发,立足于社会实践,具体去阐述社会发展的规律。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高度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和精神作用,未能真正从实践出发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这句话作为提纲中的第一条起统揽全文的作用,也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核心所在。在哲学史上,一些旧唯物主义,也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它们虽然看到了外部世界的客观性及其对人类思维的决定作用,但它们都是把对象、现实、感性只看作是直观认识的客体,而不是看作主体实践的客体。尽管这样,其实它们并不是特别了解关于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在历史观上仍然属于唯心主义,只看到个人的能动作用,孤立、片面、静止看问题。究其原因,同样是因为它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然而对于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则是坚持一切从实践出发,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马克思实践观强调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它是个体的人用于改造世界的一种物质活动,而在实践中生成和实现了人的意识,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同时,实践还不断地改造着人自身的主观世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2.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十分详细,他认为,人不是作为个体而存在,不是以单元式的形式存在,人在本质上是全部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人的实践活动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所以,人们通过社会实践生产、生存资料,在实践中,构成了人的基本属性。第二,从现实的社会关系来把握人的本质。人生活在社会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由于地位、社会交往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关系。因而人与人之间具有差异性,这是阶级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三,关于社会生活的本质。谈到社会生活的本质,它既是指社会生活的根本性质,又指存在方式,从本质上来说,社会生活是实践的,也就是说,实践是一切发展的前提,是人类在生活中存在的基础,假若离开社会是实践来讨论社会生活的话,可能就会陷入历史观。马克思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科学地理解并合理地解决社会中的内在结构和基本特征。
1.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从新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实践是人与环境统一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随着人的活动或者是人的自我改变为前提的,在实践过程中,一方面,人类具有意识性和目的性,人是作为主体对环境作出改变的;另一方面,人的活动的客观条件是环境,那么环境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在实践的基础上,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建构,“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
分析电动机的各个工作点可知,电动机在功率为5 500 kW、转速为1 000 r/min运行时,扭矩最大。通过电动机的功率P、转速n、扭转过载倍数K以及扭转许用应力[τT],可以初步计算选出电动机的轴伸直径。
(二)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但也不能增重太快,如果孕妈妈的自身体重增加过快,也就是孕妈妈短期内一下子变胖了,体内脂肪迅速堆积,这样可能诱发胰岛素抵抗,而孕妇本身因为生理原因就是一个胰岛素抵抗的易感群体,再加上短期内体内脂肪迅速堆积而诱发的胰岛素抵抗,这样胰岛素抵抗相互叠加,就可能诱发妊娠期糖尿病,而妊娠期糖尿病若控制不良对宝宝和孕妈妈的危害相当严重,特别是对宝宝的危害很大。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是一部包含着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本文献,其中贯穿全文的实践观点是人们用以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重要主线,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丰富理论的,包括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和唯物论等在内的理论体系,实践这一主线不仅是构成完整的世界观的理论基础,也是把这些理论内在地结合起来的,是有重要作用的,要想真正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的基本内容和实质内涵,及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必须要结合实践的观点。
三、实践观在马克思哲学史上的现实指导意义
随后,机械臂屏幕落下,来自渠道和公司的5位嘉宾领导受邀走上台前轻触屏幕。墨点从屏幕上晕开,以水墨画的形式开启了安道麦品牌2.0的升级仪式。最终水墨汇聚成三角徽标以及安道麦对合作伙伴、对农民、对农业和中国的承诺和期盼——携手领跑·共创绿色未来。
实践的本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存在方式。马克思认为在社会关系的发展中形成了人,人的本质事实上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二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他认为世界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自然世界,第二,社会世界。揭开了这个社会的本质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既应当根据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去确定人的本质,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不能作为单个的个体独立存在。同时,人对社会生活具有能动的认识作用,可以改变世界、创造社会,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与计划性。
实践是认识内容的来源,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认识,它的内容都是实践的反映,没有天生就存在的意识反应。另外,实践还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去改造世界,实践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认识的发展。最后,人的认识必须回到原来的社会实践中去,利用社会实践检验认识是否正确,以此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和创造其他生活的条件。认识活动的基本功能都是为了使人能够合规律和合目的地改造世界。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认识是否正确必须由实践检验,而不是像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一样靠主观意志去检验真理。主观符合客观即是正确的认识,不符合客观实践,认识则是错误的。
马克思把实践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创立了新唯物主义,是为了给变革中的无产阶级提供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提出离开实践而只是从理论上去谈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是不可行的,实践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理论基础。
如今的迪庆工商银行所有大厅都配备了客户休息区,VIP室,还免费提供茶水、便民箱等优质服务,大厅宽敞干净,为客户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张茜.浅析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的基本内涵[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3
[3]瞿林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解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4:19~20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庞小云,艾延琳.论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及其意义[J].新学术,2008,3
[6]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纪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150周年[J].哲学研究,1995,12
【作者简介】王改凤(1994.4~),女,山西朔州人;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标签: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论文; 实践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