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 452629197312130027 广西南宁
摘要:房建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并且在整个房建工程造价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控制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加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减少不合理、不必要的浪费,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本文在此站在施工的角度对造价控制的一些具体措施做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造价;价格;效益
引言:工程造价形成于设计阶段,而实现于施工阶段。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就是依照设计图纸把原材料、半成品等变成工程实体,它是实现工程项目使用价值最主要的阶段。施工阶段的费用占了整个建设项目投资的绝大部分,施工阶段耗时最长,牵涉部门和人员最多,因而该阶段浪费投资的可能性也相对更大,所以,在建设工程全过程的造价管理中,尤其应加强对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的控制。
一、务必做好材料价格的控制
1、强化计划管理、减少库存
项目开工前向材料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应备料的依据。在施工中,根据工程预算、设计变更及调整的预算,材料部门提出调整供料计划,作为动态供料的依据。另外,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进度,在加工周期允许时间内提出加工、制作采购计划,作为供应部门组织加工和现场送货的依据。按月材料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不断改进材料供应。同时,要定期对库存情况进行盘点,做到账、卡、物相符,使库存量达到最少,减少积压、浪费,工程结束后,库存盘点为零。
2、强化采购管理、减少中间环节
采购是材料物资供应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加大管理力度。采购过程中,要比质量、比价格,要货比三家,取优舍劣,减少采购成本。同时,还要减少采购中间环节,大量、大额度地采购与厂家联系,直接采购,推行材料的招标制度,增加采购的透明度。我公司规定,凡超过5万元采购额度,都要邀请三家以上的厂商到施工现场洽谈协议,签顶合同,各有关部门如专业科室、主管领导、质检、审计、用户等参加谈判,这一做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3、强化仓储管理,实施总控制
进库的材料根据合同、设计文件、有关标准等进行验收入库,建立台账,现场的材料必须防火、防盗、防雨、防变质、防损坏,施工现场材料的摆放要位置正确,保管处理得当,符合堆放、保管制度,日清月结,账物相符,用料实行定额发放,以预算用料总控制。
4、强化材料管理的监督机制
监督的内容包括,是否按材料计划合理用料;是否严格执行配合比;是否认真执行领发料手续;是否做到谁用谁清,料净场地清;是否按要求保管材料;是否按规定货比三家采购材料。
二、加强对合同的管理
合同签订是施工阶段控制造价的首要措施。造价控制工程中对施工合同的签订与内容要高度重视,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所选的合同文本,与业主认真商讨、分析合同条款,做到权责关系明晰,为在施工全过程中利用合同文本条款控制造价打下基础。
在签订合同前,要仔细分析合同条款:对于那些规模较小且工期较短的工程项目可采用固定价款;规模大且工期长的则应采用可调整的合同价款,以此规避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计的风险因素。可转化经济责任的这类条款所针对的奖励或者惩罚金额不具备构成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要素这一条件,而且承包商的净利润与这一部分的价款有直接关系,直接挂钩承包商的经济利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督促承包商恪尽职守严格执行投标时狠抓质量、安全、进程、环保等方面的承诺起到推进作用,所以要合理制定该类条款的比例,科学划分奖惩金的数额,只有这样才能让条款发挥应有的作用。鉴于隐含责任的经济条款其约束效果显著,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所以在完全考虑到其暗含的风险后在签订,做到规避风险、预防经济纠纷。
三、把握造价控制关键环节
1、事前控制
工程造价的事前控制应在确定投标价格(合同价)之前进行,此时工程招投标、合同的签订及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专项施工方案)已经启动,是造价控制的初始阶段。建设单位应该在此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重点控制,在这个阶段应重点审查确定合同的主要条款;对材料的定价问题,能明确下来的东西应在投标前尽量都确定下来,避免将来结算扯皮,本工程实例中的外墙涂料未提前定价就是一个沉痛教训;未来工程实施后难免会遇到签证变更签字手续,应在合同中明确有效的签字程序,避免一个人签字说了算局面;由于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将来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最好在投标时就要求投标单位将其造价影响因素考虑在投标报价中(至少应将施工组织设计考虑在投标价中),避免日后造价调整扯皮;事前控制的好坏可以避免造价控制工作将来面临无法逆转和弥补的被动局面。
2、目标控制
造价控制目标是通过细致的工程招标控制价及合同签订工作所确定下来的价格,在工程完结前,所有造价工作必将围绕此目标而展开,为了保证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对招标控制价的确定应全面、合理、综合地考虑,既要价格低廉,又要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还应具有可操作性。
3、主动控制
在确定了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后,可以初步确定工程造价,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合同的签订及管理等在施工图的基础上准确核定造价的计算依据,使得工程的实际价格更加清晰,与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偏差也就更加明显,下一步就是主动采取纠偏措施。建设单位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环节的主动控制特点,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控制。特别是依据已建工程的经验,对容易导致造价失控的薄弱点,或是施工单位可能设置的费用或索赔陷阱进行有针对性地主动控制。
四、施工中的具体控制要点
1、加强工程变更管理,科学、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加强设计变更与工程签证的有效管理是建设单位的科学、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内容。实际工程中建设单位要制定项目的《工程变更设计管理办法》,严格管理现场经费签证,签证必须达到量化要求,同时留档备案。建设单位要强化现场施工管理,最大限度的控制或减少设计变更,以达到科学、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将企业投资成本控制到最低,为企业赚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2、加强施工工期的合理安排
工期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工程越短,成本越低;工期越长,成本越高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复杂关系,在合理的工期范围之内,工程成本就相对比较低。当多于或者少于合理工期的时候,可能就会导致出现工程成本上升的情况。所以,在安排工期的时候,充分理解工期和造价之间的辩证关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避免出现集中抢工或者窝工的情况,进而有效减少高峰期的工作量,尽可能少的设置一些临时设施,防止出现材料、机械设备、劳动力的大量浪费,进而保证工程可以在规定的工期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并且可以合理利用相关的资源,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尽可能避免出现因为赶工期而引起工程成本增加的情况。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坚持均衡的原则,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可以在合理工期时间内完成任务,进而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3、提高索赔意识,合理地进行工程索赔
实施工程项目的过程,经常会遇到合同的纠纷状况,这要求施工的单位要有强烈的维权意识。鉴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管理者的素质和知识欠缺,对“索赔”这个概念没有意识,不清楚索赔所需要的资料和证据,导致索赔工作很难处理。因此施工方面的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切不能马马虎虎放弃争取权利,减少侵害。另外,工程项目应配备一些懂法律知识的管理者,方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对工程项目发展造成影响的合同纠纷,追究负责人的责任,要求索赔,最大限度降低合同纠纷产生的损失。
五、结语
综上,在施工过程中强化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观念,完善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措施,创新工程项目造价的管理策略,从技术、经济、组织与合同等方面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为企业带来最大限度的投资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争艳,张宁,薛江红.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8).
【2】何培芬;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J];山西建筑;2008-04
论文作者:李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造价论文; 工期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