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党委宣传部,河南 南阳 473132)
新闻价值的大小是由新闻事实本身所决定的。然而,恰到好处的新闻背景运用,又会深化作品的主题,提高它的新闻价值。如何通过新闻背景的运用,最大限度地深化主题,提高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呢?笔者就此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新闻背景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般来说,新闻背景是指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所作的说明,它解释事件发生或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是为烘托和表达新闻主题服务的。也就是说,新闻背景大多是早已发生或早已存在的事情,本身并不是新闻,更不是新闻主体,在新闻成分中处于从属地位。
新闻背景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对充分挖掘新闻事实中的新闻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说明事情发生的具体条件、独特环境,对消息所涉及的一些新概念、新名词和专业术语进行解释,使读者对新闻事实了解得更全面一些。
新闻报道的题材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读者会因各自社会阅历、文化层次及所从事职业的不同,对同一新闻事实产生不同的感受。这就要求新闻媒体针对特定的作者对象,交待必要的新闻背景,使读者对新闻事实的意义、有关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
比如,《河南油田高分辨率勘探技术走出油门露峥嵘,用于煤田勘探获得巨大成功》一文讲,河南油田高分辨率勘探技术,首次在淮南煤田应用,即查明落差5米左右的煤层断层。为了说明这一成果的意义,记者解释,地震勘探是通过向地下发射信号,收集反射信号来勘查地下构造的一种勘探方法。常规地震勘探只能分辨出落差大于20米的断层。目前,只有欧美少数国家的先进技术能分辨出落差5米的断层。煤层断层是一种把煤层拦腰截断、造成煤层上下错位的地质构造。专家介绍,大型采煤机组遭遇断层后,搬一次家的费用高达千万元,而巷道报废的损失更大。
某报纸刊发了一幅照片《环保挂饰贺新岁》,作者是王文,图片很漂亮,小姑娘拿了个大大的红“福”字。图片说明是这样的:再过十几天,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就到了。为了增添节日气氛,今年市场上出现了用环保材料制作的贺岁挂饰,既美观又喜庆,受到人们的青睐。环保材料似乎应该简单交代一下,不应该语焉不详。
2.用反差强烈的背景材料作对比,以突现新闻事实的现实或历史意义,使读者对新闻事实了解得更深一些。
仔细分析一些新闻就会发现,许多稿件的新闻价值,就是通过反差强烈的背景材料衬托出来的。比如《数千待业大军急待就业,外输劳务应聘者寥寥》;《昔日互相拆台是冤家,今朝培育市场成朋友》,讲的是乙炔气生产厂家参加南阳市制氧行业联谊会,由过去的打价格战,恶性竞争,到合作培育市场谋求双赢;《多修井挨罚少修井受奖结果是:产量稳定,成本下降》。这些稿件,都是因为具有对比强烈的背景材料而构成了新闻。
3.选择最能对读者产生影响的新闻背景,使读者离新闻事实更接近一些。
接近性,是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报的编采人员来讲,如何把企业的工作,把专业性比较强的话题通俗化,拉近新闻事实与读者心理的距离,需要用心琢磨。一个记者采写全国重点建设工程——抚顺洗涤剂化学厂。对于化工行业,懂得的人,关注的人毕竟是少数。如何寻找能够使大多数人感兴趣的主题?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抚顺洗涤剂化学厂是为生产化妆品、家用洗涤剂提供原料的基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化妆品和洗涤剂用品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是一个能够引起多数人兴趣的主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于是,记者写下这个题目——《事关中国人脸面的……》。文章告诉人们,国家为了人民美化生活,每年要拿出上亿美元购买生产化妆品和工业、民用洗涤剂的原料。抚顺洗涤剂化学厂的建成投产,将会使中国人所用的化妆品、洗涤剂的质量跃上新台阶,新的、高质量的产品,将会为中国人的脸面增辉。文章由此把这个重点工程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了。展开丰富的联想,巧妙运用背景材料,拉近了新闻事实与读者的心理距离,自然会引起大家的共鸣和关注。
4.穿插一些与新闻事实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传奇和科技知识,有助于深化和突出主题,还可以使新闻事实的叙述和表达更活一些,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这方面著名的典范,是1948年11月5日,新华社播发的毛泽东同志写的消息《中原我军占领南阳》。在导语之后,毛泽东作了如下背景描述:“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在过去一年中,匪首蒋介石极重视南阳,曾于此设立所谓绥靖区,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上述四小节,由远及近,叙述了南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战略重要性,有力地说明了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重大意义。
二、运用新闻背景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灵活运用新闻背景,并不是说在交待背景材料时可以随心所欲,而要坚持必要的原则。无原则的"灵活",不仅无助于深化稿件的主题思想、突现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还可能适得其反。因此,灵活,应该是原则基础上的灵活;原则,也应是得到灵活运用的原则。我感到,在运用新闻背景时,至少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紧贴主题,宜近不宜远。新闻背景是为新闻主题服务的。这就决定了新闻背景的选择,必须紧贴新闻主题。只有紧贴主题,新闻背景才能在新闻作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离开新闻主题即使新闻背景再精彩,再有趣,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一些新闻作品的背景材料选择得不好,不是它与新闻主体无关,而是与主题贴得不紧,没有把最能表达主题的背景材料写出来。这是我们选择新闻背景时必须把握的问题。我们编稿时,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无论什么稿子,总要写上一段长长的背景——曾获得河南省文明单位,中石化集团公司先进集体,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先进集体称号的某某单位……不是说这样的背景材料不能写,而是要根据稿子主题表达的需要来确定。如果是反映该单位利用历史开展传统教育内容的稿子,写上这些东西是可以的;如果写安全管理工作,写计划生育,也用这样的背景,就有些背离主题了。
详略得当,宜简不宜繁。背景是新闻主体的从属部分,从篇幅上讲,一般不宜写得过多。新闻背景介绍得详略,也要与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联系起来考虑。对于新闻价值大的稿子,背景材料可以交待得详细一些;对于新闻价值相对较小的稿子,背景材料就应写得简单一些。有些稿子一写到新闻背景,就从头写到尾,这样做,很容易喧宾夺主,将新闻主体淹没在繁琐的背景材料之中。因此,选择背景材料,应在确保新闻主题实现的基础上进行。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求知欲望越来越强烈。当一件新闻事实发生时,人们总是渴望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在处理这一矛盾时,不少新闻媒体也作了一些探索。比如,有的将背景材料作为新闻稿件的附件,与新闻稿件一起发表;有的专门设置了刊登背景材料的专栏和专版,将背景材料分类刊登。这样既确保了新闻事实的主体地位,又满足了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精选细挑,宜新不宜旧。这里所说的“新”、“旧”,不单单是一个时间概念,更主要的是有没有“新意”。即所选的背景材料是否新鲜,即使是“旧闻”,但只要是不为人知、或鲜为人知的,就能显出背景材料珍贵。我们用的背景材料,是新闻背景。新闻背景,就应有一些新意。如果我们选择的背景材料是许多读者都知道、都了解的事,那么它与主体贴得再紧,也是没有用的。
论文作者:薛灵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新闻论文; 背景论文; 材料论文; 事实论文; 主题论文; 南阳论文; 洗涤剂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