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价格形势分析和2003年价格形势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格论文,形势分析论文,形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2002年各项经济运行指标分析,我们认为,与2001年相比,2002年我国经济呈反弹性增长,这是由于需求和供给双双出现明显改善的结果。从需求方面看,内需和外需同步增强,特别是出口大大超出预期的高增长,直接拉动了经济增长的回升。从供给方面看,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增长逐步走出低谷,使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有所加强。虽然2002年我国多项经济指标增长好于预期,但是,与经济增长和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逐季攀升表现形成强烈反差的是,2002年价格总体形势仍为低位运行,价格负增长的局面尚未扭转,这种形势是否要在2003年延续下去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
一、2002年价格形势分析
1.2002年价格形势总体情况。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在2000、2001年两年涨幅恢复上涨之后,2002年又一次出现下降。1~12月份累计,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0.8%,其中,城市下降1%,农村下降0.4%,降幅比2001年同期增加1.8个百分点。除了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价格水平与上年同期持平外,其余11个月价格总水平呈持续下跌状态。1~4季度价格分别下降0.6%、1.1%、0.8%和0.6%,4、5月份下降幅度达到最大,分别为-1.3%和-1.2%,但下半年开始降幅有所回落。分品种看,8大类分类价格指数中,只有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6%,其余7类别价格均为下降。
从各类价格指数看,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全年为负数,1~10月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均延续负增长趋势,但是下降幅度有逐月减少的趋势。11~12月生产资料和原材料购进价格已连续两个月为正数,12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也由负转为正(见表1)。
表1 2002年各类价格指数增幅(上年同期=100)单位:%
数据来源:中经网数据中心。
2.价格持续下降的长期因素分析:从长期来看,我国价格总水平从高增长转变为长期低位运行,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投资、产出和消费等矛盾运动的结果。
(1)2002年价格持续走低的现象要追溯至1998年。从动态上看,在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我国经济在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已经有过两轮持续时间长、覆盖面广的居民消费价格的下降。即使在两轮下跌之间价格还出现持续回涨了16个月,也只是因为政策的调整和居住服务价格上涨等非正常因素所拉动。据统计,从1998年至2002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指数升幅有52个月低于1%,39个月增幅在零以下。与此相对应的是,至2002年1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指数已连续19个月下降,企业能源、原材料购入价格同比指数已连续15个月下降。
第一轮下跌是1998年4月至2000年5月。持续时间长达25个月。影响这一轮价格持续下降的主要因素是食品价格的下降。在这段时间内处于价格上涨的有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居住价格以及服务项目。
两轮之间非正常因素导致价格小幅回涨。这段回涨是2000年5月至2001年11月。本轮上涨持续了16个月,但价格上涨程度明显比以往的通货膨胀时期弱,月涨幅均在2%以下。导致这一轮上涨的原因主要是政策性调价及居住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上涨幅度加大的拉动,紧接着让位于食品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价格的反弹(仅仅是有所反弹)。
第二轮下跌是2001年11月至2002年12月。至2002年12月份已经持续了14个月。该轮价格的下降呈现出与上一轮不同的特征:居民消费价格的下降更多的是非食品价格的回落;拉动价格上涨的因素减少,力度减弱。绝大部分分类指数先后跌入下降区间,娱乐教育和文化用品价格是目前唯一仍在上涨的分类价格指数(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阶段性的消费结构升级),但上涨幅度已大为缩小,由2001年全年上涨6.6%回落到2002年上涨0.6%。
通过对前后两次价格下降过程及程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两轮下跌具有一定程度的延续性。或者更进一步说,两轮价格下降实际上是一次持续了4年多的价格下降。两轮价格水平下降之间,虽然有16个月的上涨期,但价格上涨主要体现了政府能够控制的公共服务产品及其他被管制的服务产品价格的主动上调。从不含服务价格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变动看,自1997年10月开始下降后,除在2001年4月和5月因食品价格反弹及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滞后影响而微弱回升(上升0.1%)外,迄今为止始终处于下跌中,下跌的月份已达59个月。此外,居民消费价格在16个月中上涨的力度较弱,也表明由市场自发调节决定的价格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下跌态势。因此2001年以后的再次下降只是恢复到正常下降状态而已。第二,两轮下跌的不同因素反映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第一轮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是食品价格。而第二轮的主要因素则主要是非食品价格的变动如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则在两轮始终下跌。而娱乐教育和文化用品价格是目前唯一仍在上涨的分类价格指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第三,第二轮价格下跌过程涉及范围扩大表明,价格下跌带有一定的整体性、综合性以及复杂性的特点。
(2)价格低位徘徊将是一种全球性长期现象。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世界各主要国家均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高通货膨胀时期。但是,80年代中期以来,首先是日本,继而是美国和欧洲,接着是几乎世界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价格总水平均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长期的全球性价格下跌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是科技进步因素。第二类是经济制度因素。即放松管制以及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第三类是政策格局的转变。从美国开始,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支出增长率在普遍下降、财政赤字普遍减少。最后则是人口因素。全球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人口普遍趋于老龄化,致使储蓄率居高不下。在上述四类因素中,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基本特征的科技革命因素和以自由化为基本特征的制度变革因素是主导性因素。处于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的价格总水平当然会受到长期向下的压力。
(3)转轨时期经济结构性失衡是影响市场价格的主导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长期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同构化的后遗症造成无效或过剩的生产能力影响价格形势走低。二是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不合理。目前大多数居民消费的重点仍主要集中在吃穿用住等有形商品上,用于旅游、娱乐等无形商品的消费还比较少。而如前所述,目前有形商品的价格总体上是逐步走低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整体市场价格走势的疲软。三是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居民收入阶层之间差距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消费,制约了需求的扩展,最终牵动价格总水平下行。
3.造成2002年经济增长与价格持续走低反差的短期因素分析。
第一,受2001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和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下降的滞后影响。从长期看,经济增长率与价格指数变化方向应当是一致的,过高的经济增长率会引发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率长期下降会导致通货紧缩。但在短期中,消费价格在经济景气指标中属于滞后指标,往往受前一阶段经济景气先行指标(如生产资料价格、固定资产投资等)和同步指标(如经济增长率、进出口等)的滞后影响,出现经济景气先行指标、同步指标与滞后指标走势不一致是完全有可能的。由于2001年1~4季度我国GDP增幅呈明显的逐季下滑态势,而一般价格指数的变化滞后于GDP增长半年到1年。与此同时,2001年生产资料价格也呈逐月下降趋势,全年降幅高达6.3%,而生产资料价格是居民消费价格的先行指标,生产资料价格的持续下降走势对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的下降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前期经济增长和生产资料价格以及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大幅度下降,持续下降的双重滞后影响,成为影响2002年物价的重要因素。
第二,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导致技术含量高的消费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影响到价格总水平的下降。由于技术进步的影响,高新技术产品价格下降非常快。1996年以来的6年中,家用电器零售物价年均分别下降1.3%、4.4%、6.1%、6%、6.4%和6.1%。2002年以来,家庭电子设备用品、家庭交通设备用品和通信设备用品等产品的价格下降幅度最大。2002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产品各月出厂价格下降幅度在6.2~8.4%之间,交通设备制造业产品价格降幅在2.3~4.9%之间。由于这部分产品在零售物价和居民消费物价中占较大权数,并且这类商品居民需求量大、需求增长快,其价格大幅度下降,极大地拉动了价格总水平的下降。
第三,入世后进口关税下降和进口规模扩大,对物价运行有明显的向下压力。入世后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加大。主要是通过关税下调和减少或取消对部分进口商品的进口配额限制,以及国内商品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心理预期等渠道实现。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关税减让义务,2002年我国有5300多个税目的税率不同程度降低,降幅面达73%,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12%。由于关税降低,进口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对国内价格下降的压力较大,同时也加剧了与国内产品的价格竞争。例如,汽车关税由70%下调到43.8%,使平均每台进口汽车的成本下降5万元以上。信息技术产品关税总水平将由2001年的12.47%下调到3.4%,降幅高达73%,导致信息技术产品价格的下降。随着原材料和零部件关税的降低,一方面会降低国内制造业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促使国内与此相关的下游产品价格的下调,从而使本已持续走低的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产生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此外,外贸进口规模的迅速扩大在增加供给方面对物价总水平产生向下的压力。由于进口关税下调,刺激了关税下调商品进口数量明显增加。同时,扩大了进口配额,将实施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品种由33种减少到12种,更多的外国商品及服务进入国内市场,加重了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对国内市场价格水平产生冲击。另外,入世后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影响增大,全球长期性通货紧缩也对国内商品价格的颓势产生影响。
第四,消费需求的增速下降也对价格总水平走低有一定负面影响。近几年我们盼望的大规模消费的浪潮并未真正到来。特别是我们盼望已久的农村市场也迟迟启动不起来,成为整个消费需求增长的瓶颈。消费需求不能有效启动是当前价格走低的原因之一。制约消费增长的主要是一些长期性的因素,一是一些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短期难以消除,制约了消费增长潜力的释放。二是失业压力逐渐增大以及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既减少了即期消费,又降低了人们的收入预期。三是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显著扩大,抑制了农村消费和中西部地区的消费增长。四是受体制和政策因素的影响,我国一直存在消费率偏低问题。一方面,消费率低是由于投资率高,特别是长期以来我国整体投资效率不高,近期最明显的反映是城市建设成本过高,使得GDP的一部分本来应该用于消费的却无法用于消费;另一方面,新兴消费热点(如汽车、住房)在一些地方由于价格长期偏高以及其他政策性限制而难以加快形成,使得消费结构升级不顺利。五是近几年公益性服务价格的大幅提高也削弱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如教育、医疗作为最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价格年均呈两位数的增长,导致居民在教育、医疗上的支出大幅攀升。
第五,股市低迷导致居民金融资产的缩水,进而影响了居民消费的增长,不利于物价的回升。股市低迷使企业资产大幅缩水,最终导致投资增长乏力,进而影响投资品价格的上升,从而影响物价总水平的上升。股票价格的下降说明资本的价格在下降,而资本价格的下降将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同2001年年初相比,我国股票2002年10月末的价格下降了35%左右,股票市值减少近1.3万亿元,大多数散户投资者的损失在35%以上,损失多的在50%以上。而股市中的散户投资者在我国是以中上等收入阶层为主,也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力。这些投资者金融资产的缩水,严重影响了其消费支出。
第六,来自政府价格政策因素的影响。2002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旨在打破垄断、整顿市场秩序的政策措施,使一些人为涨价因素的影响大大减轻。实行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听证会制度后,一些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涨幅明显降低,2002年上半年服务价格只上涨了2.4%,这是近几年来涨幅最低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对那些随意涨价的欺诈现象有所打击,抑制了涨价的冲动;加大对药品价格秩序的整顿力度,降低药品的虚高定价;加大农村电网的改造力度,实行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并大力整顿农村电价、取消乱收费,降低了农村用电价格,促进了总体价格的下降;央行降息对居住价格产生向下的影响;旨在打破垄断的民航、电信业的改革,也使实际的民航票价、通讯价格大大降低。
4.总体评价:价格走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内需不足以及无效供给是关键。
我们认为,2002年价格走势虽然在下半年比上半年下降的趋势有所减缓,但价格的低水平徘徊却是全方位的,商品零售价格、居民消费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均相对处于低位或呈现下降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入世的冲击、经济结构性矛盾、技术进步和创新因素、消费需求增速下降等。但价格总水平的长期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内需不足,另一方面是结构性的生产能力过剩导致无效的供给,尤其是由于大规模投资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的过剩生产能力面对的却是相对狭小的消费市场,这是促使价格走低的最关键因素。我们应当注意的是,2002年价格指数虽然是负增长,但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跌幅在逐月缩小。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降幅也呈逐月减少趋势,2002年底均已由负转正。这将有利于2003年价格总水平的回升。
二、2003年价格形势预测
1.有关2003年价格预期主要观点。国内外经济专家对2003年价格形势预期大不相同。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价格总水平可能由负转正,但涨幅很小。二是仍存在某种程度的通货紧缩趋势,价格总水平仍为负数。三是通缩问题将会有所缓和,甚至有可能出现轻度通货膨胀。
2.2003年价格形势预测。我们认为,2003年价格总水平将继续呈现低水平运行的走势,但跌幅可能有所缩小,也不排除由负转正的可能。
(1)促进物价回升的因素。
第一,由于物价是经济增长速度的滞后指标,目前经济加速增长的运行结果,将影响到今后物价的上升。2002年GDP增长速度逐季攀升,投资、出口和消费也有出色表现,尤其是工业生产加速增长有利于物价的回升。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增大,有助于生产资料价格率先回升,工业品出厂价格也将相应回升,最终将推动居民消费价格的上升,令全社会物价水平提高。
第二,价格总水平走势的先行指标生产资料价格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降幅减小预示着物价总水平将有所回升。从变化趋势来看,2002年的生产资料价格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虽然全面下降,但其降幅呈现出明显的缩小趋势。而生产资料价格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是价格总水平走势的先行指标,它们一般超前于居民消费价格和零售物价的变动半年至一年左右,因此生产资料价格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降幅的全面缩减,将影响到2003年我国价格水平降幅减少。2003年继续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其政策导向是扩大投资。投资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将使某些原材料产品的价格出现上涨。
第三,2003年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将高于2002年,有利于物价的回升。200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2001年同期增长8.8%,增幅比2001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但进入9月份之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速度明显提高,9~12月增速分别达到了9.1%、9.4%、9.1%和9.2%,连续4个月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2003年消费品零售额延续2002年后期的走势继续快速增长,存在许多有利因素:一是2002年消费需求的低基数有利于2003年的高增长。消费应该是三大需求中最有增长空间的因素,是主导因素。二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热点十分突出,对2003年居民消费加快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三是2002年上半年和前3季度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高达17.5%和17.2%的滞后影响及人们对经济增长预期的改善,后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有可能进一步加快,将有利于物价的回升。消费市场的活跃繁荣将直接带动物价的上涨。
第四,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贷款量增加,有利于物价的回升。物价的下降是货币现象的最终表现。2002年前期物价较大幅度的下跌与企业普遍反映的实体经济货币供应偏紧有密切的联系。2002年下半年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贷款的明显增加,使实体经济的货币供给环境明显改善,特别是M[,1]的增长既明显高于2001年同期和上半年,也高于M[,2]的增长,说明实体经济运行活跃,货币的供应与经济加速增长的情况比较协调。这种环境有利于物价逐步回升。2003年我国货币金融政策将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金融环境趋于宽松,有利于物价的回升。
第五,国际贸易的供求结构可能会有所变化。2003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数较大。国际贸易的供求结构可能会有所变化。如根据英国“经济情报组”(EIU)对全球工业原料价格的走势作的最新预测显示:在2003~2004年间,全球工业原料的价格将继续复苏,其涨幅将分别增至4%和5.4%。国际工业原料价格复苏将有利于带动价格上升。
(2)制约物价回升的因素。
一是商品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有所加剧,将进一步影响物价下行。今年以来,我国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不但没有改变,而且有所加剧。据国家经贸委对2002年下半年主要商品供求情况的调查,600种主要商品中,供过于求的上升到528种,占商品总数的88%,与上半年相比增加了1.7个百分点,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72种,占商品总数的12%,与上半年相比减少了1.7个百分点,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供求严重失调的状况是导致物价长期低迷的长期原因。
二是农产品价格下降对物价总水平仍有向下的压力,但影响程度有所减小。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均呈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状态,加入世贸对我国农业的冲击最大,农产品进口增加将加剧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加剧国内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增加农产品降价的压力。自2001年以来,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逐月走低,价格由年初的上涨5.4%,一路下滑到12月的下降5.9%。2002年1~9月,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继续呈下降的走势,前9个月累计降幅达到4.6%。短期来看,由于2002年农业丰收,农产品价格总体上将继续下降,这将抑制总体物价的回升。但考虑到2002年国际粮食普遍减产的外部环境及国内棉花减产的实际情况,2003年农产品价格下降对物价总水平的向下压力将有所减小。
三是国际石油市场供给状况将增加油价下跌的压力。由于2002年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刺激了非欧佩克国家努力增产以及欧佩克成员国内部超配额生产,制约了欧佩克国家限产政策的作用,增加了2003年油价下跌的压力。另外目前油价中所包含的“战争贴水”,支撑了油价高位徘徊,如果美伊战争爆发,短时间内国际油价很可能出现暴涨暴跌。如果美国放弃对伊动武或者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油价中所包含的“战争贴水”会随之消失,油价也会随之下降。
四是外贸进口的增加及进口关税下降,对物价运行仍有明显的向下压力。2002年我国进口关税水平由15%降到12%,2003年进口关税水平将进一步下降,降低程度预计不会比2002年有明显的减小。同时,2003年外贸进口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进口规模将明显大于2002年。因此,2003年进口的增加及进口关税下降对国内物价下降的压力仍然较大。
五是下岗失业压力有增无减,居民消费后移而被动储蓄增加,加剧了供大于求的矛盾和物价的下降。根据有关方面测算,在未来5年内,全国新增劳动力将达到5000万人,而新增就业岗位远远小于需求。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及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将有大批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这部分人由于就业机会较少,将有相当部分进入失业人口行列。同时,目前还有越来越多的下岗职工离开再就业中心,由下岗者转为失业者。因此,城镇登记失业率还将继续上升。这种趋势将影响居民收入预期的下降和未来支出预期的上升,从而影响居民的即期消费。而居民消费的后移无疑将加剧目前供大于求的矛盾,增加物价下降的压力。
六是政策调价因素的减弱。目前国家已放开了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即使政府调价,也只是针对极少数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很小。居住、服务项目价格的持续上扬是支撑前些年市场价格上涨率处于较快区间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家加快了电力、交通、通信等垄断性行业的改革步伐,打破垄断局面,引入竞争机制;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力度,通过举行价格听证会等方式,规范部分重要商品和服务的定价行为,采取有力措施,初步遏制了教育乱收费、药品价格和农村电价虚高,使政策性提价对居民消费价格的拉力作用大为减弱。反映在具体项目上,服务项目价格涨幅从前几年的10%左右缩小到2002年的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仅仅上涨0.6%,涨幅比前几年明显减缓。居住项目价格总体上也呈现出稳中趋降的态势。
(3)对2003年价格形势的总体判断。我们认为,要判断2003年的价格形势,首先要判断2003年的经济形势。结合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运行规律以及通过2002年经济形势和2003年的对比及影响2003年经济形势各种因素分析,我们对2003年经济总体情况的判断是,2003年的中国经济将在一个比较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中运行,经济形势将总体看好。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活跃表现是2002年经济能以较高速度发展的直接推动力。2003年投资、消费和出口将基本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仍然能够稳定拉动经济增长。但由于2002年投资和出口已经大大超正常增长,预计2003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增加幅度将有所回落,其中,预计投资将增长12~15%,出口将增长10~15%。由于2002年消费需求增长平稳,加上汽车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使得消费结构升级,估计2003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消费需求增长空间最大,预计增长10%左右,恢复到2001年水平。因此,我们的结论是:2003年GDP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率,但受到投资和出口增长趋缓的影响,经济增幅将会比2002年略有下降,预计为7.5~8%。主要经济指标预测情况见表2。
表2 2003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预测单位:%
总体上看,影响2003年价格形势的因素与2002年相似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在环境变化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也有一些长期性、趋势性因素的作用;既有供给方面的制约,也有需求不足的影响,同时与经济发展阶段、运行机制等也有直接的关联,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考虑2002年经济指标运行情况及2003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情况,我们认为,2003年我国价格总水平将继续呈低水平运行的走势,但通货紧缩压力将小于2002年,价格下降幅度减少,也不排除价格总水平由负转正的可能。具体预测是,2003年如果不出台大力度的宏观调控措施,在国民经济保持2002年增长速度的条件下,居民消费价格增长将在-0.5~0.5%之间。但由于2003年短期内存在物价上涨的许多有利因素,如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在扩大内需政策和外需增长强劲的双重拉动下呈现出不断加速的趋势以及2002年第4季度以来价格跌幅的逐渐缩小,2003年宏观经济如能继续保持这一良好态势,价格跌幅将继续减小,物价由负转正的可能性很大。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物价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总供给持续地大于社会总需求,这是物价持续下降的内在依据。物价持续走低主要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的综合反映。最终反映了实际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供大于求的格局长期存在,即使经济增长8%也改变不了这种格局。因此,即便2003年物价涨幅转正,也仍然低于3~5%的自然通胀率,经济中供大于求的矛盾也仍未解决。只要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这一现实存在,物价持续回升就缺乏必要的基础,物价下降的走势就会延续下去。
三、对价格总水平持续下跌的几点看法
1.解决我国通货紧缩的关键在于解决无效供给和过剩的问题。从需求方面看,目前有些领域并不是有效需求不足。从供给方面看,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造成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以及落后生产能力没有及时更新,造成低效和无效的供给已经不适应新的需求结构,导致供过于求的结构性通货紧缩,从而使物价长期阶段性低迷。在通货紧缩期间,政府往往采取扩张性宏观政策,竭力扩大投资需求,但由于大多数竞争性部门(主要集中于工业制造业)仍处于生产过剩状态,而第三产业中的非竞争性部门,存在民间投资的准入壁垒。价格和市场准入等限制导致了政策调整的呆滞和扭曲,因此,解决我国通货紧缩的关键在于解决无效供给和结构性过剩的问题。只有建立退出机制,让无效过剩的供给退出生产,而不是简单地刺激需求。事实上,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也不是仅仅依靠扩张性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增加政府国债投资这样的简单措施所能够实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需求不足与生产过剩是矛盾的统一体。消除各种不利于结构调整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加快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是克服价格总水平下降趋势,保证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之策。
2.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前期的高通货膨胀,使我国的物价背离国际价格的平均水平,近期物价下降是向国际价格的合理复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两次物价涨幅为两位数的严重通货膨胀,一次是1988~1989年,最高涨幅为18.5%;一次是1993~1995年,最高涨幅达21.7%。正是由于这两次物价上涨,导致我国物价总水平明显高于国际的平均水平。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表明,2002年我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价格比国内同类产品低20%左右,而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价格又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0%左右。90年代后期,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速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内的市场价格开始向国际市场价格复归,出现了1998~2002年持续的物价低水平运行甚至下降。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外市场价格进一步接轨。
3.我国近年来的物价下跌幅度不大,数值正常。1998~2001年,商品零售价格每年下降幅度分别为2.6%、3%、1.5%、0.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1998、1999年分别下降0.8%和1.4%后,2000、2001年分别上涨0.4%和0.7%。2002年物价下跌幅度依然很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下降0.8%,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下降幅度也不大,且有小幅回升迹象。这种低水平的物价下跌根本不能说是经济危机的表现。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发生经济危机时物价下跌幅度要超过10%以上。比如法国1930年发生经济危机时批发价格总指数下降了45个百分点。可见,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物价一下跌就引起恐慌。要看到中国的物价是在涨了20年翻了3.8倍之后才出现了小幅下跌,这种下跌可以视为是自然的冲高回落。
4.虽然价格持续走低会带来一些负效应,但从我国的现实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状况来看,价格持续走低在短期内还产生一些良好效应。
一是物价下跌缓解了收入差距扩大带来的社会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个人可支配货币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表面上看我国居民储蓄规模相当可观,目前已达到8万亿,但实际上分布是高度不平衡的,突出表现是高收入阶层比重过大和城镇比重过大,进一步说,就是少数人拥有了过高收入。另一方面不同素质劳动者收入差距拉大,已经扩大到5倍以上。收入差距扩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说是正常的,但由此而引发的矛盾也是异常尖锐的,世界各国均如此。这种矛盾并不仅仅是体现在心理上的对抗,更主要的是收入不同、物价相同造成的巨大消费差距。显然,在这种条件下,如果物价上涨,低收入群体与高中收入群体的消费差距会更大,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会不断下降。近年来我国的物价下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一般劳动者收入增幅下降带来的利益损失,使得职工实际工资增长率未低于其它阶段。应该承认,这对于社会稳定的促进作用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农产品价格的较大幅度下调,确保了低收入群体的食品消费没有因收入降低而受到较大冲击,而其它日用消费品价格的下调也对低收入阶层消费范围的稳定起到了支撑作用。
二是物价下跌短期内促进了消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率稳定在7%,消费的正常增长可以说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在收入增幅下降的同时,消费没有大幅下降,价格下调起到了相当大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消费数量随价格下降不断增加反推销售额上升。如近几年来我国交通及通讯、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指数虽为负增长,但相应的通讯器材、药品等零售额却在逐年增长。这实际上说明中国内需相当雄厚,只要价格适度,某些领域的消费扩张空间相当大。这和发达国家的情况截然不同。在这些国家的国内市场里,消费需求相当稳定,价格既便下降,商品销售数量也不会保持一定的增长,这是内需饱和的表现。
三是价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投资增长。近年来我国的投资增长与政策因素关系较大,突出点是国债投资大幅增加和税收政策调整,但价格下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价格下跌虽然会使投资者产生利润下调预期,但是价格下跌毕竟大大减少了投资成本,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点大为重要。与此同时,价格小幅下跌所造成的市场进入门槛降低,反而会使投资者对后期利润增长潜力看好。此外,价格下跌恰好也呼应了利率下调的投资推动功能。
四是经济结构处于大调整时期,价格水平下跌是对阶段性过剩和无效供给的调整,是“创造性破坏”。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总体上会促成物价向下走稳。工业化推进本身就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产出规模扩大的过程,而市场经济本身是鼓励竞争、刺激成本降低的经济,这两个方面因素结合起来构成了物价下跌和物价稳定的坚实基础。在科学技术革命性变化的带动下,先前推动经济上升的旧技术已过度利用,潜力耗尽,并造成传统产品的大规模过剩,而推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技术虽已初显端倪,但还没有完全进入商业化和产业化开发利用阶段,更没有达到能够全面改造传统产业,从而拉动经济大规模增长的程度。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合理的物价下跌是经济质量提高的表现、是市场竞争合理化的标志。现阶段中国的物价下跌也许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可以利用价格配置资源的功能,创造性地破坏那些过剩的或者无效的供给,促使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总之,我国价格总水平之所以在经济加速增长的情况下持续下降,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价格总水平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和时间的推移,2001年形成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工业品和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下降对价格总水平下降的滞后影响将逐渐消失;随着股市的回暖、企业经济效益的回升,价格总水平的降幅也将逐渐减小。
标签:物价水平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政策影响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论文; 投资论文;